阿斯卡尔·买买提明;帕拉提·阿巴伯克力;田禾
红斑狼疮合并大面积皮肤坏死较少见,我科1999年收治1例,在全身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并行抗红斑狼疮药物治疗行扩创植皮术,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沙里木江·胡纳皮亚;冯德华;牙生·买买提;惠艳;阿依古丽·吾斯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B超确诊15例(93.8%),CT检查2例、MRI检查2例和MRCP检查5例均确诊。15例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胆总管囊形扩张13例,梭形扩张2例。痊愈12例,术后吻合口梗阻1例,早期肝硬化死亡3例。结论:及早解除胆道梗阻可使肝功能损害逆转,因此婴儿胆总管囊肿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郭丽英;栾梅香;侯宝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很低,约0.3~0.7/10万。我科于2001年7月收住1例腹膜后神经纤维瘤,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2001年7月以右上腹包块6年为主诉入院。患者6年前B超检查发现上腹部肝肾间隙肿块,在外院做剖腹探查,行部分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神经纤维瘤”,6年间肿块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大小约5……
作者:哈尔曼·阿吉汗;温浩;栾梅香;易湘龙;艾克拜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国外常用的啮齿类动物颈部异位心脏移植的标准术式,用于移植免疫、病理、生化和器官保存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供体的无名动脉和肺动脉分别与受体的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端端吻合。结果:手术150次,手术成功率90%。结论: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术的局限性,并有其自身特别的应用价值。该术式可在国内器官移植动物实验中推广应用。
作者:邵英梅;赵晋明;温浩;陈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复位不当常导致畸形愈合,从而影响美观,并且有潜在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移位性锁骨骨折94例,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布力米提·阿米提;刘应祯;宝勒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外伤性胸内食管破裂中,高压气体冲击波所致食管破裂非常少见,我院2001年8月14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2001年8月9日因高压气泵栓脱落,气……
作者:伊力亚尔·夏合丁;库尔班·塞来;张铸;张力为;艾尔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1世纪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此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近年来我院教学质量有滑坡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教与学”的问题,现就影响教学质量的几方面因素探讨如下。
作者:张铸;张昌明;栾梅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乳糜胸是胸部手术重要并发症之一,可致大量营养物质和淋巴细胞丧失,不仅影响呼吸功能,并可引起严重的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紊乱。我院从1991年4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食管癌术后乳糜胸5例,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术的1.8%,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哈里木·克里木;齐海;木沙由夫·乌买尔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杀做为一个社会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躯体性疾病已有了更多的治疗措施,死亡率有所下降,而自杀死亡率却有增无减,它已被列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本文对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1996年1月~1997年6月间救治的115例服毒自杀未遂病人的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赛提·买提木沙;彭鹏;徐秦;王喜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期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肝损坏的早期诊断,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急性胆道感染组。3组分别在术后6 h、12 h、18 h和24 h活杀取材,观察各时相点血清TNF-α、血浆内毒素、肝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以及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急性胆道感染组TNF-α在术后6 h已有显著提高,12 h、18 h达分泌高峰;内毒素水平和肝脏ALT及AST的活性与TNF-α均密切相关。同时,在肝脏病理形态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急性胆道感染时TNF-α是内毒素所致肝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作为判断肝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李涛;王炳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桥脑血肿的诊断及外科手术原则。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1993~1999年进行手术的7例桥脑血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例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6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CT或MRI,血肿消失,桥脑形态明显改善。结论:桥脑血肿直径大于2.0 cm者应首选手术清除血肿,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刘继新;栾新平;徐颖;木塔里甫·努热合买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静脉套管针固定牢固,易保留,便于术中管理,现广泛用于小儿围术期。但静脉套管针针芯管腔小,回血距离长,可视性差;针芯进入静脉深度大于2 mm;穿刺、置管双步骤,且需助手协助置管,使穿刺易失败。现就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安梦滢;王燕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尽管近代药物治疗肝昏迷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肝昏迷的死亡率仍很高,约达80%。在并发尿毒症时,几乎全部死亡。因此,有试用各种外科治疗方法对肝昏迷进行抢救,目前公认,肝移植是暴发性肝衰竭(Fu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有效疗法,但由于受自身病情和供体来源的限制,多数FHF患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紧急肝移植。国内外学者长期致力于人工肝研究,以期做为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手段。然而,早期的血液灌流、吸附等非生物型人工肝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临床应用离体猪肝体外灌注治疗暴发型肝衰竭的成功报道日见增多,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邵英梅;陈实;温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有700多年的历史,疗效一直较差,1964年Smith首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1972年有学者报道束间吻合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优良率提高到70%~81%。但近30年以来无新的发展,而且对于选择外膜与束膜吻合术方面不能肯定,我科于1986年开始对周围神经损伤二期手术的病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本文对1994~1999年我院102例患者采用上述2种方法治疗,并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尔肯·萨德尔;买尔旦·买买提;盛军;宋兴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胸廓入口段食管癌特指同时累及下颈段与上胸段两个区域的癌肿,该段癌肿按常规颈、胸入路仅能行钝性分离,无法对癌周致密粘连的组织进行安全稳妥的直视电刀分离,无法切除受累结构及清扫该区域淋巴结。我院1993~2001年间采取部分或全部胸骨纵劈加颈部及上腹切口、联合或不联合右前外切口实施该段手术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海;木沙·乌买尔;哈里木·克里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和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原因。方法:对15例腹主动脉瘤进行了手术切除,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采取直或分叉人造血管移植重建血管。结果:15例中选择性手术1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3例,紧急手术抢救成功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第3天急性肾衰死亡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例。11例随访6个月~15年。1年后再次置换人造血管,术后第3年死亡1例,术后10年死亡1例,生存9例,其中1例右下肢供血不足。结论:采用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可纠正血管的形态,使血管通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防止腹主动脉瘤突然破裂而致死亡。
作者:哈尼帕·伊斯坎德尔;陈启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阿苯达唑脂质体中磷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485nm.结果:磷脂在0.01~0.1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8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不受阿苯达唑共存的干扰,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筱琦;王建华;温浩;买尔旦·马合木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颅内或颅外脑动脉(A)阻塞引起脑血供障碍、脑梗塞常威胁中老年患者的生命,死亡占据第3位,仅次于心肌梗死.目前常用颈A内膜剥脱术治疗颅脑A阻塞,可改善大脑循环,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我科2001年11月在颈丛麻醉下行颈A内膜剥脱术治疗1例右侧颈A粥样硬化狭窄闭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合买提·哈斯木;张建军;叶力肯·叶尔道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方法:对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非手术治疗24例,重症Ⅰ级21例,Ⅱ级3例;早期手术治疗30例,重症Ⅰ级12例,Ⅱ级18例;中转手术治疗32例,重症Ⅰ级18例,Ⅱ级14例。结果:非手术治愈率为87.5%(21/24),早期手术治愈率为76.7%(23/30),中转手术治愈率为75.0%(24/3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6.8%(29/62)。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王喜艳;韩玮;蔡穗生;常峰;亚力坤·塞来;肖开提·依不拉因;吴天山;齐飞波;朱功兵;徐新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行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肝切除,对病变大小、位置、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3.5 d。术后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结论:与全肝肝门阻断法相比,选择性肝门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出血少并便于控制,对肝脏损伤小,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作者:温浩;栾梅香;张新峰;张金辉;刘兵;赛力克·马高维亚;邵英梅;哈尔曼·阿吉汗;地力木拉提·艾斯木;易湘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