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远;陈萍;刘红;石德清;林新梅
目的:探讨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在恶性肿瘤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对重庆市肿瘤研究所395例尿液样本(其中90例健康者、92例良性肿瘤、213例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对羟基苯丙氨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14.13%、68.5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良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肿瘤组比较,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8.82%、72.22%、71.42%、65.38%、62.50%、60.00%和72.22%,不同病种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对恶性肿瘤的检测灵敏度68.54%,特异性88.46%,准确度77.72%,阳性预测值87.00%,阴性预测值71.00%。结论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恶性肿瘤的广谱筛查;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学梅;吴立翔;吕自兰;李影;郭变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独立实验室是专业从事医学检测的服务性医疗机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国外医学检验市场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它既能丰富大型医院检验项目,做到“锦上添花”;也能弥补中小医院检测能力的不足,完成“查漏补缺”。而在中国,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周允;韩呈武;湛玉良;曹永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 L )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IC L植入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5例共计83眼。患者均于手术前、后检查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晶状体等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术前患者UCVA为0.01~0.05,术后6个月,88.0% UCVA≥0.3,32.5% UCVA≥0.6;85.5%BCVA≥0.3,39.8% BCVA≥0.6。术前患者眼压为(13.1±0.51)mm Hg ,术后为(13.7±0.68)mm Hg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3201±238)/mm2,术后为(3142±254)/mm2,治疗前后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旭青;蔡晓峰;庹瑶;陈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的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差异。方法采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且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 TRAB、TGAB和TPOAB水平,分析男性与女性患者及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血清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差异。结果87名男性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GAB浓度与235名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TRAB和TPOAB水平,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中,小于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和大于等于50岁5个年龄组间患者血清TRAB、TGAB和TPOA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男性患者血清 TGAB水平明显低于女性,而 TRAB和TPOAB水平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年龄组间血清 TRAB、TGAB和TPOAB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崔雄鹰;胡杰;顾欣;赵晋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对先天性处女膜闭锁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表现征象,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5例M RI均表现为阴道扩张呈巨大囊状影,其内信号不均匀,增强未见强化,子宫颈、体上移,宫腔积血,周围结构移位。结论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M 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何泽清;刘国庆;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尿中胱抑素C(Cys C)对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AKI)临床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天收集尿标本,持续7 d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尿液标本中的IL‐18和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液标本中的Cys C。根据测量结果分为3组:A组(IL‐18>95 pg/mL )、B组(Cys C>1.3 g/mL ),C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D组(IL‐18≤95 pg/mL和Cys C≤1.3 g/mL )。结果按α′=0.0068检验标准,A、B、C 3组与D组AKI患病率不同,A、B、C 3组的AKI患病率远远高于D组,但A、B、C 3组之间 AKI患病率几乎没有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α′=0.0068。结论 IL‐18和Cys C在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陆金帅;李楠;李思;黄佳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3 mm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Ⅳ~Ⅴ级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患者221例共242眼,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纳入患者143例157眼(其中Ⅳ级核119眼,Ⅴ级核38眼),行3 mm带球结膜的角巩膜缘隧道式切口后,进行手法核周逐块劈开粉碎后将硬核旋转刨出,后进行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对照组纳入患者78例85眼(其中Ⅳ级核61眼,Ⅴ级核24眼),行4 mm中央手法劈核摘除术后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后囊破裂2眼(1.27%),角膜水肿29眼(18.5%);对照组术中晶体后囊膜出现破裂3眼(3.5%),角膜水肿34眼(40.0%),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术后第一周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106眼(67.5%),1个月复查视力光感优于或等于0.5的有139眼(88.5%);对照组术后第1周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46眼(54.1%),1个月后复查视力优于或等于0.5的有69眼(81.2%),2组术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Ⅳ~Ⅴ级硬核行核周手法劈核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且能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曹凤芝;冯斌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在大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BO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术后出现EPIBO的大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禁食禁水、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减轻炎性反应、给予深静脉营养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5%氯化钠溶液4 mL/kg ,治疗时间7 d。记录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重置胃管率、胃管停留时间。结果治疗7d后,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重置胃管率减少,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可以促进大肠癌EPIBO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蒋明;崔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人基质裂解素(ST2)的变化及其与乳腺癌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0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分析血清ST2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T2用于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血清ST2水平高于ER阴性组及对照组,而ER阴性组与对照组血清ST2无差别;血清ST2水平的高低与ER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型、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关;高ST2组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比低ST2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差。结论血清ST2可用于预测E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炎性反应因子,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高血压晨峰(MBPS)的相关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3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BPS(即血压晨峰超过30 mm Hg)分为晨峰组(121例)和非晨峰组(114例),比较2组患者的MCP‐1/CCR2、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以及24 h动态血压水平。结果晨峰组MCP‐1/CCR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午的高值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均值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CP‐1/CCR2分别与血压晨峰值高度相关(r=0.642,0.628;P<0.05)。结论 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与MBPS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临床控制BMPS应有助于控制AngⅡ介导的炎性反应危害。
作者:易甲其;范艳平;吴敏;邱群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定在乳酸脱氢酶(LDH)催化活性浓度测量中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的不确定度。方法配制不同厂家或批号LDH试剂,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参考方法分别检测中值和高值两个浓度的混合血清,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 t检验,计算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间的不确定度。结果 P<0.05表示对不同厂家或批号LDH试剂,所测LDH催化活性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试剂批号对中值和高值混合血清的扩展不确定度U分别为6.52%(k=2)和6.78%(k=2)。结论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对LDH催化活性测量有影响,因此,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应考虑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的影响。
作者:袁若愚;季伙燕;王建新;孟舒婷;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提高护士病情汇报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对病情汇报的掌握情况,探讨CQI实施前后护士对病情汇报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CQI改进后,不同班次及不同层次护士对病情汇报掌握情况的一般资料、病情总结、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得分率均高于改进前,且总分得分率亦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班次及不同层次护士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的饮食、休息和活动、药物知识、门诊随访及注意事项的得分率均高于改进前,且总分得分率亦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士病情汇报中实施CQI的效果较好,不仅从总体和各项目提高了护士病情汇报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
作者:宋凤平;景良洪;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初步探讨 microRNA‐193b(miR‐193b)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使用超速离心法提取痴呆期AD(DAT )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外吐小体并检测其miR‐193b水平。结果 MCI和DAT患者脑脊液及血清外吐小体内miR‐193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DAT组低于M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外吐小体内miR‐193b可能为AD ,特别是早期诊断AD的标志物。
作者:刘辰庚;张跃其;王金玲;王培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核酸检测(NAT)共4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结果符合率,分析探讨4种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法采用高灵敏度进口和国产ELISA试剂对重庆地区2013年1~12月无偿献血标本共116351份进行HBsAg血液定性筛查,选取0.8≤S/CO<l范围的弱阳性标本150份进行ELISA双孔复检、GICA、ECLIA、NAT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以上4种方法检测HBsAg的结果符合率为74%,其中,GICA与ECLIA结果符合率为78.7%;ELISA与ECLIA结果符合率为91.2%;NAT与ECLIA结果符合率为85.5%,GICA检测 HB‐sAg弱阳性标本的符合率比其他3种方法较差。结论(1)GIC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较低,检测HBsAg弱阳性标本时存在比较高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建议只作初筛检测。(2)E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略高于ELISA ,当ELISA检测出现弱阳性结果时,好用ECLIA进行复检。(3)NAT和ELISA灵敏度和特异性接近,NAT与ELISA技术的方法学差异主要是检测的对象不同,且ELISA与NAT检测各有优劣,因此2种方法进行双检可以有效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程颖;李维;田耘博;程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应国家“十百千万工程”要求,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及周边基层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配置、使用现状与需求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等方式,调查了万州区及周边10个县级医院和71个乡镇卫生院及其检验人员。结果29个乡镇卫生院未配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2个医院配置国产和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例为88.5%和11.5%;使用进口分析仪的总体满意程度要高于国产,但在经济和环境适宜性上国产分析仪值得肯定;医院在选购进口和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例为30.6%和69.4%;使用者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仪器的性能、功能、售价及售后服务方面。结论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要进一步加强配置;国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基层医院较为接受,仪器的性能和功能及售后服务有待提高;国内厂家在研发及国家在配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
作者:罗海峰;杜红心;彭必江;李建英;牛晓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不同临床标本及组合在实验室采用荧光探针法诊断儿童手足口病的价值。方法收集68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其中有溃疡表征的标本223例,有疱疹液的标本522例,有脑膜炎症状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76例,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通用型。结果单一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型咽拭子阳性检出率(70.29%)高,其余依次为肛拭子(65.15%),疱疹拭子(63.03%),溃疡拭子(43.95%),脑脊液(2.63%),血清(1.32%);对于有全套标本的患儿咽拭子确诊率达74.15%,咽拭子与疱疹拭子组合确诊率达91.7%,咽拭子与肛拭子组合确诊断率为89.26%,全套标本组合将诊断率提升至95.61%;单独一个的疱疹拭子与溃疡拭子诊断率分别为63.03%和43.95%,当疱疹拭子与溃疡拭子为2个诊断率分别为66.67%和47.09%,当疱疹拭子与溃疡拭子为3个诊断率分别为67.24%和47.98%,大于等于4个时诊断率将不再提升。结论对手足口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时,首选咽拭子标本,将咽拭子与其他标本组合将明显提升诊断率;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对临床诊断是否感染手足口病不是必须的选择;对于暴发手足口病采集全套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拭子、溃疡拭子标本十分必要;采集疱疹拭子与溃疡拭子标本时同时采集2~3个拭子是较为可靠的做法。
作者:秦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撕裂伤急救体会,探讨口腔颌面部撕裂伤合理的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急诊救治的180例口腔颌面部撕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选50例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撕裂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急救情况。结果1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复查显示,患者口腔咬合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合并伤治疗效果满意,50例患者也同时治愈,出院后1个月复查显示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口腔颌面部撕裂伤急救需要以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制订合理的救治及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丁钰;惠宏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真空辅助抽吸旋切系统(MMT)在微创诊治乳腺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MMT 切除的乳腺囊肿患者32例,共切除67个病灶。结果32例患者的67处病灶均采用MMT 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囊性增生症病灶56个,乳腺囊性增生伴纤维腺瘤形成7个,不典型增生2个,乳腺癌2个。2例乳腺癌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其他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手术瘢痕,乳房无变形。结论 MMT 切除乳腺囊肿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美观等特点,可发现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但需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作者:董华英;王伟;汤鹏;钟晓捷;吴诚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行血管内导管留置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125例)和传统对照组(115例),比较2种静脉穿刺置管方式的穿刺效果,并观察2组在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超声引导组和对照组穿刺时间分别为(3.4±1.3)和(9.8±4.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和总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1%、88.9%、89.6%,而对照组分别为64.6%、62.0%、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和总的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14.0%、13.0%,其中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8.0%、7.8%,而超声引导组尚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能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并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并能明显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作者:施唯;莫凌莉;洪丹;张晓燕;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20眼),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微创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年随访,对照组中保持功能性滤过泡40只眼,百分比为66.67%,观察组中保持功能性滤过泡53只眼,百分比为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水流畅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微创小梁切除结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眼压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