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洁;郑力胜;窦亚玲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式对宫外孕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428例宫外孕患者的资料,其中未输血组132例,输异体血组136例,输自体血组160例;记录输血患者的输血方式、输血量和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对各组宫外孕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未输血组的宫外孕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3%,输异体血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2%,输自体血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13%,不同输血方式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各组进行比较,输异体血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输自体血组与未输血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异体血不同血量组之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自体血不同血量组之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与输血方式及输血量有关;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应该尽量避免输异体血,对确实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实行自体血回收输血。
作者:向健;王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方法统计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201例N H L确诊患者的乙肝5项标志物阳性率,并与388例同期住院的肺癌患者和325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比。结果201例NHL患者HBsAg阳性率和“小三阳”[HBsAg(+)、HBeAb(+)及HBcAb(+)]发生率分别为16.9%和14.9%,明显高于肺癌患者(8.8%和8.2%)和健康体检者(5.2%和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 HBsAb阳性率为45.3%,明显低于肺癌患者(57.2%)和健康体检者(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型 NHL的 HBsAg阳性率高于 T 细胞型NHL(P<0.05),且HBsAb阳性率低于T细胞型NHL(P<0.05),但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9例 NHL患者HBV DNA阳性率为27.1%,其中 HBsAg阳性患者阳性率为47.1%,HBsAg(-)伴HBcAb(+)的25例患者中有1例(4.0%)HBV DNA阳性。结论 NHL患者的 HBV感染率高于肺癌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特别是B细胞型NHL患者。NHL与 HBV感染存在一定相关性,不能忽视NHL患者 HBV隐匿性感染的情况。
作者:张扬;李明;邓芳;陈少华;张家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2014年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 T 2试剂盒检测支原体,并测定其对9种药物的敏感性,该试剂盒采用比色法,肉汤培养基中含有尿素(用于脲原体属检测)和精氨酸(用于人型支原体检测)两种特殊底物。结果5725例标本中检出1783例支原体,检出率为31.14%,其中脲原体属1494例(83.79%),脲原体属合并人型支原体258例(14.47%),人型支原体31例(1.74%);总体药敏结果发现普那霉素对各型支原体敏感性均较高(>96%),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率低(<30%),单纯脲原体属阳性时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敏感率也较高且保持稳定(>90%),脲原体属合并人型支原体阳性时各药敏感率下降,尤其是克拉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30%),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患者红霉素的敏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P<0.05),四环素则相反,单纯脲原体属对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性高于女性患者(P<0.05)。结论不同型别支原体、不同性别患者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应按照培养与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敏感率逐年下降,经验用药时应谨慎选用以防止耐药株增加。
作者:肖秀美;刘静伊;周磊;姚贝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预防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案。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计划性剖宫产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将注射用头孢唑林钠1.0 g溶于生理盐水100 m L中于断脐后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注射用头孢替安1.0g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首剂始于术前0.5h,每日2次,连用2d,观察术后两组体温、产褥病率、切口感染、子宫感染、呼吸泌尿系统感染发生及费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高体温、产褥病率、切口感染、子宫感染、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观察组抗生素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剖宫产使用头孢菌素第1代断脐后单次给药是一种合理、有效、经济的方案。
作者:吴晓娟;彭方亮;周晓;郑姣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PDCA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实习医生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262名实习医生分为实验组(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和对照组(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培训,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培训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实习医生理论考试合格率从85.5%上升至93.5%;操作技能合格率从81.6%上升至91.3%;病历书写合格率从89.4%上升至96.8%;医护患投诉率从9.2%下降至2.7%;职业暴露发生率从3.9%下降至2.2%;离院后研究生考试合格率从12.5%上升至29.6%;实习医生对各项指标的综合满意度从81.6%上升至95.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实习医生临床培训中的管理成效显著,值得在其他教学医院培训领域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郝瑜;张艳;邬开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一直以来,产后出血都是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与难点。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与方法多种多样,药物有欣母沛、卡贝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手术方法包括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压迫式缝合、子宫切除等。与有创的手术方法相比,宫腔内填塞法以其操作简单、无创、方便、迅速受到产科医生的欢迎。Bakri球囊是一款专门为控制产后出血设计的球囊,具有压迫和填塞双重作用。自1992年Bakri[2]早报道应用该球囊治疗剖宫产术中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后,国内近几年陆续有应用该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报道。现将本院使用Bakri球囊期间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玲;李娟;王国玉;朱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高原雷击伤患者外周血血细胞的变化,分析雷击对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15例高原雷击伤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液学指标变化及细胞形态改变,分析高原雷击对血细胞的影响。结果高原无明显体表损伤征象的雷击伤患者治疗前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且显微镜观察发现雷击伤患者治疗前部分红细胞、白细胞有变形和穿孔现象。结论高原雷击伤患者的外周血血细胞指标显著变化且细胞变形穿孔明显,其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艳艳;李志强;刘媛;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抗体,旨在设置科学、合理的HIV抗体检测的“灰区”范围,减少 HIV抗体阳性的漏检率。方法采用ELISA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介于大于0.8~<1.2的30例临界值患者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此S/CO值,设置“灰区”范围;对于S/CO介于灰区的标本进行免疫印迹确证。结果设置灰区参考范围为0.796~1.204;共有46例处于“灰区”的血清标本,经免疫印迹确证为阳性3例,不确定1例。结论 ELISA检测HIV抗体应设置合理的“灰区”范围,对灰区的标本进行确证,对减少HIV抗体阳性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晓丹;叶莉莉;高玲娟;顾平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0例病毒感染患儿(病毒组)、60例细菌感染患儿(细菌组)及4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血清SAA、CRP水平,并以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学效能评价。结果病毒组、细菌组及健康组的SAA、CRP、SAA/CRP测定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的SAA 水平为(137.8±57.6)mg/L、SAA/CRP为17.67±3.06,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组患儿的SAA、CRP、SAA/CR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SAA/CRP测定值诊断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灵敏度为0.902、特异度为0.957。SAA/CRP测定值诊断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921。结论对于细菌感染,SAA、CRP检测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病毒感染需要联合SAA、CRP检测并计算SAA/CRP值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国忠;贺海文;杨永成;吴晓鸿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Y型钢板内固定与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1/4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接受肱骨下1/4骨折治疗的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进行双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51.43%);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8.13±2.49)周]、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0.65±3.24)周]和并发症发生率(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肱骨下1/4骨折的患者采用双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部位固定稳固,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巍然;郝艳云;马宝银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参考值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改良重氮盐法对该地区健康者2731例进行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测定,并与操作规程的参考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年龄大小将健康人群按性别各分为4组,依次为<30岁组、30~45岁组、46~60岁组、>60岁组,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重庆地区2731例健康者总胆红素参考范围为5.05~23.9μmol/L ,直接胆红素为0~7.72μmol/L。按照分组,男性各年龄段总胆红素参考范围分别为4.23~24.65、4.86~25.32、5.17~24.11、5.17~24.11μmol/L ,直接胆红素参考范围分别为0.51~7.85、0.34~7.94、0.46~7.64、0.64~8.01μmol/L。女性各年龄段总胆红素参考范围分别为4.93~22.13、5.24~23.20、5.93~21.37、4.26~24.56μmol/L ,直接胆红素参考范围分别为0.29~6.71、0.00~7.28、0.00~7.39、0.36~7.40μmol/L。不同性别之间胆红素水平有明显不同,男性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重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操作规程参考值范围有较大差异,建议各地区实验室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建立各自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孟凡飞;蒲晓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探讨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者6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结果患者组甲基化阳性率为78.95%(60例),健康对照组甲基化阳性率为35%(2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Reelin基因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有关(OR=13.084,95% CI:5.079~26.308)。结论 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Reelin基因启动子区DNA呈超甲基化状态,Reelin基因DNA甲基化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悦;宋志伟;韩丽;马学华;李秋平;冯磊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和糖尿病筛查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选取261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产检孕妇26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营养素摄入情况,各年龄段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及糖尿病筛查值对空腹血糖水平预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能营养素摄入量除蛋白质外,其他明显高于对照组,非产能营养素中,除钙、铁、锌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硒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维生素E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期体质量总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筛查值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孕期膳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均为重要影响因素,而糖尿病筛查试验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作者:袁芙蓉;王雪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12例、PR 23例、PD 15例、SD 5例,临床有效率63.64%;对照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9例、PR 21例、PD 16例、SD 9例,临床有效率54.5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出,观察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1.31±43.19)分,对照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48.14±42.74)分;观察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4.18±41.63)分,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35.73±42.15)分,化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出现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燕;张金玲;王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 U )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的认知情况及行床旁胸片检查时医护行为对清醒患者的心理影响,通过规范医护行为,消除或减少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方法设计医护人员和患者调查问卷,了解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的认知现状、分析医护人员现存的不规范行为及对神志清楚患者造成的负性心理影响,同时对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规范化培训,将培训前后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床旁胸片检查的认知和行为及对患者的影响情况。结果对照组医护人员认知缺乏而导致的不规范行为对患者造成的负性心理影响普遍存在,观察组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 P=0.000),对患者负性心理影响明显降低( P=0.000)。结论针对监护室医护人员开展关于床旁胸片检查的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可以有效规范医护人员行为,减少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影响。
作者:夏利华;张克标;古满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广元地区新生儿黄疸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活性及G6PD常见基因突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广元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6例,进行G6PD荧光斑点定性试验初筛及G6PD活性测定确诊,然后对确诊为G6PD缺乏的患儿进行常见基因分型,检测其突变基因。结果12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中,G6PD常见基因突变31例,发病率为24.6%,突变以G1388A(G-A)为主,共23例,占基因突变比例为74.2%(23/31),而G1376T(G -T)和 A95G(A -G)突变各占12.9%。结论广元地区新生儿患G6PD缺乏症者多数为G1388A(G -A)突变,亦属于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
作者:张博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路邓葡萄球菌作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一种,近年来,因其潜在的多种毒力因子而导致的侵袭性感染报道不断增多,成为CNS中值得关注的病原体,可引起血流感染、腹膜炎、泌尿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眼部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1‐7]。由于CNS常被认为是污染菌而未鉴定到种或仅凭菌落及血清凝固酶玻片实验误鉴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路邓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低[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2015年收治了2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路邓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感染和足溃疡感染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敬荣;陈静;高世超;王培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血常规监测依从性状况,并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肿瘤化疗间歇期实施针对性电话回访护理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择同期60例肿瘤化疗间歇期未实施针对性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常规监测依从性和满意度以及不良情绪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常规监测依从性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4.6)分,对照组为(70.9±5.1)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0.6±4.2)、(31.2±3.8)分,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1.4±5.8)、(42.7±5.1)分,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其血常规的监测依从性较低,且实施电话回访干预可以提高患者间歇期血常规监测依从性,同时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郭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 T )水平并研究其在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PCT水平、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和预后的差异,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MAP组和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CON组(均 P<0.05),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急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紧密相关,可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作者:孔繁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结合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取52例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因急性胰腺炎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入院的病例,参考《2008年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对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类,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有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有32例,选取同期18例表观健康者作为对照组。52例胰腺炎患者入院后的24 h之内进行SO‐FA评分及 APACHE Ⅱ评分,并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 PCT 浓度。按照 PCT 浓度分为3个组:正常组(PCT<0.5 ng/mL),轻度升高组(PCT 0.5~<2.0 ng/mL)和明显升高组(PCT ≥2.0 ng/mL)。连续动态检测患者PCT浓度,观察PCT浓度动态变化直至出院,并记录死亡数。分析PCT浓度、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轻症急性胰腺炎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血清 PC T 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轻症急性胰腺炎组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组之间,轻症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之间血清PC T 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PCT 浓度均与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4、0.984,均 P<0.01]。(3)PCT浓度轻度升高组、明显升高组与正常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PC T浓度轻度升高组与 PC T浓度明显升高组间、PCT浓度明显升高组与 PCT 浓度正常组间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T 浓度正常组与PCT浓度轻度升高组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结论结合使用APACHE Ⅱ、SOFA评分和血清PC T浓度对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PC T浓度大于一定值后,血清PC T浓度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
作者:杜坤;邓琳;张健;张广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