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兰;陈瑛;陈琼;张莉;荆林
目的:探讨腮腺炎患儿家长对护士支持的感知程度与其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随机选择住院治疗的腮腺炎患儿家长200例,对家长进行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对家长支持量表(N PS T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调查。结果患儿家长NPST 量表评分总分为(4.48±0.37)分。125例患儿家长存在焦虑症状,占62.50%。患儿家长SAS量表评分总分为(52.97±7.53)分。不同年龄、疾病了解程度和经济负担的患儿家长,对护士支持的感知程度有所差异。患儿家长的焦虑程度与其对护士支持的感知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腮腺炎患儿家长对护士支持的感知程度与患儿家长的年龄、疾病了解程度、经济负担及焦虑程度等有一定的关系。护士应给予年龄较大、疾病了解程度较低、经济负担重及焦虑程度高的患儿家长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并通过调整护理支持方法,满足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候君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患者30例,给予骨折端明显位移患者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其他患者给予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对疗效及初次显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2例(40.0%)患者行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3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2.2±0.5)个月。18例(60.0%)患者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经微创锁定系统治疗后,治愈12例、好转5例、显效1例,初次显效时间为(3.5±0.5)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出院。结论采用微创锁定系统治疗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后原位再发骨折,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学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加强血糖监测是保证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全天血糖谱监测是指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段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客观反映血糖动态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然而,由于患者对全天血糖谱监测不了解,因治疗过程漫长产生懈怠心理,以及护士责任心不强、宣教经验不足、对血糖监测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常常漏检某个或多个时间点的血糖。说服模式理论认为人的态度、行为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2]。本研究探讨了该理论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方面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作者:黄小龙;吴西林;宋之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在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大咯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分别为83.3%、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超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反复大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咯血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蒲海兰;陈瑛;陈琼;张莉;荆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对120例接受社区门诊随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和再住院次数。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为期2年的随访。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防控作用明显。
作者:黄登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锁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于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将64例锁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解剖复位率分别为90.6%和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tant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锁骨干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肩功能的恢复。
作者:曹冬子;张鲁;王存良;高建军;白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同期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6例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管腔狭窄至少70%)确诊患者同期行锁骨下动脉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先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再植入支架。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分别进行彩色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评估再狭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共计38处动脉狭窄病变,均成功进行了经皮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彩色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均未见动脉管腔再狭窄。结论采用同期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合并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微创、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莹;冯力;张励庭;袁勇;黄炫生;张建;黄大钡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将追踪方法学应用于护生带教质量评估工作中的,建立护理部-片区(内科与外科)-科室的三级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并确定带教质量评估的内容和标准,对护生带教质量进行评估。有利于临床带教质量评估理念的转换、强化细节管理与制度执行、规范评估流程与方法、提高全局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数据的利用率、全面动态观察和评估带教质量以及临床带教质量评估长效机制的建立,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牛晓琳;倪四峰;金葵花;吉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降钙素原(PC T )水平明显升高,抗菌药物治疗后,PC T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等引起炎症时,PC T 仍维持较低水平[1-2]。因此,PCT是可用于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鉴别诊断的指标,且诊断准确度优于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等炎症因子[2]。本文现就PCT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熊中政(综述);廖俐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新式无创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10月于本院行阴道自然分娩的200例低危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新式无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比较会阴损伤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会阴疼痛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均无会阴Ⅲ度裂伤。试验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无创分娩技术有利于保护会阴完整,减轻裂伤程度,缓解产后会阴疼痛,不会导致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琳娜;周已焰;黄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尿酸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检测2371例健康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并建立参考区间。结果健康中老年男性与女性血尿酸均值分别为(348.8±71.3)、(267.32±73.5)μmol/L。男性尿酸总体水平及各年龄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男性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血尿酸水平在50岁以后明显增高( P<0.05)。以95%双侧范围为标准,血尿酸参考区间为:40岁以上男性209.1~488.5μmol/L ,40~50岁女性105.8~373.6μmol/L ,50岁以上女性123.5~411.2μmol/L。结论应分别建立不同年龄段男女性血尿酸水平参考区间,从而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史梦;黄晓波;吕艳;保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 )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EM 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丹那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雌二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丹那唑相比,腹腔镜手术联合丹莪妇康煎膏治疗EM S的疗效相似,不会增加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红莲;赵泽宇;姜艳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内瘘闭塞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内瘘闭塞的原因及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由于低血压、患者对内瘘的保护意识薄弱、穿刺不当、穿刺后按压与包扎不当原因造成内瘘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45/70)、14.29%(10/70)、15.71%(11/70)、5.71%(4/70)。结论临防治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闭塞主要措施是提高穿刺水品,避免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加强对患者进行内瘘保护的宣教。
作者: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A )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1~6月,随机选择中晚期RA患者83例,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以切除关节滑膜和清理关节腔。比较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改良Sharp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中晚期RA患者经关节镜手术治疗后,Lysholm评分上升,HAQ评分、ESR与CRP水平下降(P<0.05),改良Sharp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中晚期RA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全身症状。
作者:黄启明;白永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将6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后,均予以急性胰腺炎规范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之上,经胃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治疗组、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法,以复方大柴胡汤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在缩短病程、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王玉梅;温桂海;王涛;姚利;周少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孕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对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7.9%)高于对照组(34.0%),对照组剖宫产率(49.0%)高于观察组(2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俊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清华同方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 )系统与血细胞计数板法精子密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3年4~7月于本院接受精子密度检测的男性受试者100例,由本院检验科进行CASA 和血细胞计数板法精子密度检测,同时由沈阳市生殖医学中心精液检测中心进行CASA精子密度检测,分析不同方法及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结果血细胞计数板法、CASA(本院检验科)、CA-S A (沈阳市生殖医学中心精液检测中心)精子密度检测结果分别为(101.52±75.56)、(104.45±73.57)、(101.60±73.71)×109/L ,不同方法及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44。结论 CASA检测精子密度具有较好的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适用于精子密度检测。
作者:张歆;侯丹凤;潘莹;程仕彤;郭晓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诱发初产妇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242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差异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初产妇尿失禁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54例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出现尿失禁,发病率为6.28%。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现居住地为农村、文化水平低、经常便秘、会阴裂伤、产后未进行缩肛锻炼、产后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初产妇尿失禁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有盆腔手术史、妊娠期有压力性尿失禁是初产妇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产后进行缩肛锻炼是初产妇尿失禁的保护因素。结论剖宫产及产后进行缩肛训练能够降低初产妇尿失禁发病风险。针对文化水平低、有盆腔手术史、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初产妇,应加强产前指导及产后缩肛训练。
作者:文莉;张波;易念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本院外科100例护理工作人员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52例,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采取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问卷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安全质量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4.62±3.22)分、(95.36±5.6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7±4.13)分、(91.87±7.89)分(P<0.05)。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患者意外发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千红;陆颖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