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嘉红云;陈浩宇;周强;吴晓蔓;王方金;何蕴韶
急性乙醇中毒是急诊科常见急诊之一,尤其是中重度急性乙醇中毒引起的严重合并症较多,因为其表现不易于单纯急性乙醇中毒区分,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本院急诊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急性中重度乙醇中毒伴严重合并症患者23例,现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莉;王晓燕;张流忠;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苏州市中医医院2009~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β-内酰胺酶的产酶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测定,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做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 32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53株,屎肠球菌159株,其他为16株.有6株为β-内酰胺酶阳性.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同时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1例,屎肠球菌2例.结论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敏已出现高水平耐药,并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临床应根据耐药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和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作者:张芸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传统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方式虽在治疗肿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对于年龄较大及失去治疗机会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却束手无策,因此各种肿瘤生物治疗的新方法应运而生,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代表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即是其中一种.CIK细胞由Schmidt-Wolf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是一种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IFN-γ、抗CD3单克隆抗体及IL-2)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异质细胞群.该群细胞以CD3+CD56+T淋巴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的杀瘤活性和NK(natural killer)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等杀瘤优点.与其他免疫治疗细胞相比具有增殖速度快、抗瘤谱广、杀瘤活性高等优点,故迅速成为了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现就CIK细胞的特点、杀瘤特性、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梁顺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5.12汶川地震伤员主管护士工作负荷情况.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法收集了垫江县中医院8名5.12汶川地震伤员主管护士,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归纳出2个主题以及11个次主题.结论 在应对地震重大自然灾害时,震后伤员护理者存在着巨大的压力,既有业务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工作单位应该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与心理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让护士更好的投入到震后伤员抢救中.
作者:刘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必要过程,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后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过渡的关键.临床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带教队伍的素质同样影响着实习教学质量效果,怎样在短暂实习时间更好完成临床实习教学任务,是管理工作者在新形势下需要再探讨的问题.
作者:吴开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6例及合并血管病变组37例)和5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有血管病变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MPV、PDW、PLT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MPV、PDW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PLT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素琴;谷忠茨;张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安全问题也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每年医院都会发生众多的意外事件.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家属的放心,对于医院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精神科这一特殊的患者群体,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在医院中,其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也是大的.所以,医院亟需解决该问题,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应该加大力度,对存在的不安全,采取预防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从而将其危险性降到低.
作者:郑琼;肖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科学合理的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机制,使高满意度人群由当前客户变成高价值客户,低满意度人群由潜在客户成为当前客户.方法 对潍坊市2007~2010年4年间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人群结构进行分类识别,分成两组并在观察组中实行差别化管理.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在组成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建设中的重要指标有明显改善,其中,献血主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且高满意度比例明显上升;不满意的因素发生结构性变化;固定献血(献血2次以上)比例显著提高;机采献血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结论 建立健全一套无偿献血满意度调查评价机制,对巩固和优化献血者队伍、探索和改进献血招募方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吕燕;王夕钢;刘晓云;崔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15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细菌检出高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布高,为80.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耐药性分别是为11.5%、14.1%、17.9%、22.4%、23.7%,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噻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9.1%、40.4%、41.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加强动态监测,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故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茅庆云;赵波;李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位于股骨干-颈的交界处,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是承受剪切应力较大的部位,其机械强度受骨质疏松的影响较大,因此多见于老年人[1].早期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保守治疗并发症多,护理困难及功能恢复差,且病死率高于手术治疗[2],因此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成为目前首选治疗方式.下面就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外固定、和内固定进行分别阐述.
作者:胡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保脾治疗57例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6 例,单纯缝合修补7例,用结缔组织片缝合修补13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脏切除合并自体脾脏片大网膜移植28例.结果 治愈56例,1例死于合并腹膜后血肿及慢性肝病,其中4例并发脾切除热,平均住院时间11.7 d.结论 根据脾损伤的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保留脾脏治疗方法既保留脾脏功能,又能安全有效地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元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细菌定植的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特点,为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365份呼吸道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判定出119例定植菌,定植率32.6%;其中8株产β-内酰胺酶的溶血葡萄球菌,14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老年科细菌定植处在中等水平,多重耐药菌定植率高,应加强重视,预防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暴发.同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童;王淑玲;李甜;廖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2007~2011年北京某社区医院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20NE鉴定出153株PAE分别来自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照CLSI各年度标准判断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5年共分离出153株PAE,其中检出痰液标本129株占大构成比84.3%,2007~2010年PAE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度部分药物耐药率略有下降,而环丙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仍然在继续上升.结论 社区医院PAE的耐药率低于同期综合医院的耐药率,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PAE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因此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才能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马萍;黄鹤;聂庆东;李洪利;张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具有移植相关病死率低,远期并发症少、总费用低、移植技术成熟、基层医院便于实施[1],且无需供者、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本院采用APBSCT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配合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顺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误漏诊常见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以降低误、漏诊率、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明确的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就误、漏诊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肺栓塞常见误漏诊原因为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不认识或重视不够;肺栓塞起病隐匿,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合并心、肺慢性疾病掩盖了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结论 加强对肺栓塞的认识,对疑似肺栓塞症状患者,特别对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尽早行特异性检查,以提高确诊率和早期抢救成功率.
作者:程德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Hepcidin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肽,为炎症急性期反应蛋白[1-2].2000年,由Krause等分别从人类血浆超滤液和尿液中分离出并命名为肝脏表达的抗微生物多肽(LEAP-1)和Hepcidin[3-4].Hepcidin在肝脏特异表达[5],在肾脏、胰腺β细胞、脂肪组织、心脏少量表达[6-9].铁代谢中Hepcidin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病贫血、组织缺氧、慢性感染、炎症反应也有密切联系[10].Hepcidin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是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Hepcidin与肾脏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年来Hepcidin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兴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NGT)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组、高血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且糖耐量减低(IFG/IGT)组,每组各检测100例.测定各受试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活性,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微量清蛋白(mALB)浓度、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并镜检尿红细胞数量.结果 高血压合并IGT组、高血压合并IFG/IGT组的尿 NAG、GAL活性、尿β2-MG浓度、尿Cystatin C浓度均高于NGT组(P值均小于0.05).并比较IGT组、IFG/IGT组的阳性(异常例数)检出率,发现尿 NAG、GAL、β2-MG、尿Cystatin C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大于尿微量清蛋白、尿红细胞、血清尿素氮、肌酐的阳性检出率(P值均小于0.05).结论 联合检测尿 NAG、GAL、β2-MG、Cystatin C是发现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检测指标.
作者:李佩霞;许见钗;李志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简称UF-1000i)用于筛检细菌性尿路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134例中段尿标本在作病原菌分离培养后立即用UF-1000i检测细菌(BACT)、酵母菌(YLC)2项参数.以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以评价这两项参数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UF-1000i的BACT和YLC的佳临床判断值为3 876.9/μL、38.6/μL,灵敏度为82.3%、72.9%,特异度为79.3%、88.9%,假阳性率16.4%、1.8%,假阴性率为2.8%.结论 UF-1000i用于筛检细菌性尿路感染和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完全代替病原体的培养鉴定.
作者:赵丽;杨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汕头市城镇健康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核酸分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FH)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对3 399例健康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高危型HPV感染阳性人群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结果 3399例妇女HPV阳性315例,总阳性检出率为9.27%(315/3 399),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15%(277/3 399)、低危型HPV感染率为2.62%(89/3 399),本地区健康妇女HPV亚型感染常见依次分别为HPV52、HPV58、HPV16,该人群未检出HPV43.在315例HPV阳性中,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占86.3%(272/315),并以高危型HPV为主,排在前3位依次为HPV52(21.6%,68/315),HPV16(11.1%,35/315),HPV58(11.1%,35/315).各年龄段HP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感染高危型HPV人群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5.4%.结论 健康妇女中有相当比例的女性感染HPV,并以单一高危型为主,HPV亚型感染具有独特的地方特征;结合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癌变发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陈绩才;杨晓珊;许少武;陈韧;王惠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35例,感染率21.88%.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住院时间、激素的使用、交叉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健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合理营养,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激素,缩短住院时间,提供情感支持,对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左红;曹咏梅;李白非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