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五年来病原菌感染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李琼;何静;刘小花

关键词:耐药性,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摘要:了解兰州市中医院2007~2011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 对2007~2011年住院患者病原学检查结果统计,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总感染病原菌的34.5%;革兰阳性球菌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占总感染病原菌的18.2%;假单胞菌感染占总感染病原菌的11.5%;真菌占总感染病原菌的21.1%.这些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β-内酰胺类(除碳青霉烯类)均较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株耐药率高,且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也较ESBLs产生株耐药率高,头孢他定/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5年来该院的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为主,且存在严重耐药性,提醒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ABO血型误判原因探讨

    作者在负责门急诊检验工作时曾经处理过2个至今记忆犹深的ABO血型误判的病例,现呈现于此,供从事临床检难工作的同行分析参考.1 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51岁,为因急性贫血而住院的急诊患者,检验人员已判血型为AB型,并已发出报告,但检验人员1 h 后发现该患者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标本似有颗粒状凝集现象,立即镜检抗凝血标本,发现镜下多数红细胞分散聚集成大小不等的小团块且边缘有破损红细胞,然后请病区立即重取EDTA-K2抗凝血标本送检.

    作者:郑兴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小儿麻醉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要当好一名儿科麻醉医生,不仅要掌握好儿童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差别以及小儿外科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等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练就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小儿麻醉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小孩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更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他们系统的临床思维,在临床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1].

    作者:舒仕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抗精子抗体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调查

    调查抗精子抗体(AsAb)对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AsAb阳性组51例、AsAb阴性组40例和健康对照组47例,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液参数,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Ab阳性组的精子活率(%)、a+b级活力(%)和畸形率(%)分别为(62.62±10.49)%、(30.81±9.00)、(63.04±7.55)%;AsAb阴性组3项分别为(66.44±8.25)%、(31.40±9.08)%、(65.77±8.76)%;健康对照组3项分别为(68.73±4.76)%、(35.99±6.44)%、(60.85±5.96)%.上述各指标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b主要结合于精子的尾部.结论 AsAb阳性可能是患者的精子活率和a+b级活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吕俊霞;杨大干;姚冬英;沈乃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伤60例的临床分析

    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裂伤的病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 098例产妇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子宫切口裂伤者60例,子宫切口裂伤发生率5.55%,枕后位切口裂伤发生率高达17.27%,胎头深固切口裂伤发生率11.80%,宫口扩张程度在7~10 cm 者切开裂伤发生率高37.62%,胎儿体质量大于4 000 g 时切开裂伤发生率高32.58%,不同胎方位、先露高低、宫口扩张程度、胎儿体质量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横行裂伤42例,T型裂伤18例,当切口距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大于3 cm 时切口裂伤率明显高于距离在3 cm 以下者,单用钝性分离法扩大子宫切口时,子宫发生切开裂伤概率明显高于钝性加锐型扩大方式的患者.结论 在剖宫产时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掌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防止切口裂伤的关键.

    作者:丁会莲;谢玉梅;孙凤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检测血脂及血尿酸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探讨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测与血尿酸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东桥卫生院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脂肪肝患者147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5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血脂水平与血尿酸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患者伴有血脂与血尿酸代谢异常.及早及时进行血脂水平与血尿酸浓度检测可以为老年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对老年脂肪肝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胜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临床应用

    研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检测患者Bcl-2基因表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FQ-PCR对50例非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21例健康妇女和29例被确诊为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和60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进行了相关的检测,运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等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的患者与健康检查者以及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相比其Bcl-2、CEA、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患者 Bcl-2基因的表达用FQ-PCR法加以检测的诊断灵敏度要明显高于CEA和CA153,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Q-PCR法对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表达水平加以检测,在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仁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初探

    如今实验诊断学已是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中医院校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对如何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探讨,为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梁淑慧;李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肝素锂抗凝血对电解质测定的影响

    通过对用肝素锂抗凝血浆与不加抗凝剂的血清电解质测定结果的比较,了解肝素锂对电解质测定的影响.方法同时抽取同一对象不同添加物的2份标本共40份进行比较.结果 肝素锂抗凝血对血钾测定有显著影响,对血钠及血氯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对血钾测定有影响,建议电解质测定好采用不抗凝标本.

    作者:叶水华;郑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重庆市等级护理成本与效益的现状研究及对策

    结合重庆市医院特点,进一步完善和调整重庆市护理服务收费项目与标准,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有效保障.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职人员根据卫生部关于<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的条目,对重庆市卫生局确定的试点医院的等级护理中各项护理操作的耗费时间及操作中使用的不收费耗材进行统计,再与重庆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相比较.结果 目前重庆市等级护理收费标准偏低,护理劳动力成本被忽略,护理操作使用耗材收费项目不全.结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等级护理收费标准迫在眉睫.

    作者:盛孝敏;甘秀妮;王世纯;朱京慈;李玲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某院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了解本院临床用血合理性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7~2010年住院输血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统计,特别对2009年1~12月份各大科室的输血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 成分输血呈上升趋势,红细胞合理性输注约为70%,血浆合理性输注约为3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输血知识培训,严格把握输血指征.

    作者:陈敏霞;严建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小杆菌,常寄生于人体呼吸道,可引起儿童严重细菌性感染如脑膜炎、肺炎、菌血症等.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是治疗流感嗜血杆菌常用的首选药物,但在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下产生耐药菌株.1972年欧洲报道对氨苄西林耐药,随后的30多年这种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大环内酯类等.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垫江地区950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了解垫江地区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指导临床合理控制高脂血症.方法 收集2006~2011年垫江县人民医院9 5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按不同年龄、学历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49岁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7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组TG、TC、HDL-C及LDL-C异常率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脂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学历越高,居民的保健意识越强,应加强血脂异常危害性的宣传,增加低学历人群的保健意识.

    作者:廖俐雅;魏进武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3项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抗CCP,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RF.结果 抗CCP的阳性率在RA患者中为65.45%,在非RA中为3.33%,并且3项指标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 65.45%;97.83%,AKA 33.64%、96.83%;RF 75.45%、78.98%.RA患者的3项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CCP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AKA与RF可明显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张福军;王厚照;马莉;解放军第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常见致病真菌方法的建立

    建立快速的检测临床致病真菌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 使用真菌的通用引物ITS86和ITS4,检测临床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并观察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以准确地检测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和新型隐球菌等常见的致病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敏感性为0.87 fg,光滑念珠菌的敏感性为4.2 fg,与细菌和人类基因组DNA以及病毒DNA均无交叉反应,根据融解曲线的Tm值可以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真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可以应用于临床进行快速检测.

    作者:韩学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穿琥宁与奈替米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5例分析

    穿琥宁是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提取的穿心莲内酯活性成分[1].临床常用穿琥宁注射液剂型为穿心莲内脂琥珀酸半酯单钾盐注射液,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临床上常联合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截至2008年底,本院已出现18例与本品有关的配伍变化,且5例均是与奈替米星混合后产生.

    作者:王馨;李晶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老年人前列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225例行前列腺手术老年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前列腺大小、麻醉方式、是否使用喹诺酮药物和手术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225例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0.6%,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与年龄、手术时间、是否使用喹诺酮药物有关,而与麻醉方式、前列腺大小及手术方式无关.结论 术前术后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精神障碍的药物,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尽量消除促使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减少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

    作者:林圩;杨镒魟;梁勇;曾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010~2011年十堰市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及对策

    探讨十堰市中心血站2010~2011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对采集失败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确保在血液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血液采集成本浪费.方法 对该血站2010~2011年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 2010~2011年该血站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5例,采集过程中离心杯漏液2例,中度脂血未采集到血小板1例,疑似溶血停止采集2例.结论 加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减少机采血小板的采集失败率,以减少血液资源浪费,节约社会资源.

    作者:刘敏;杨培琴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血清胆红素和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脂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CHD的预防、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87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D观察组对比健康对照组血清TBIL、DBIL、HDL-C浓度明显降低,TC、TG、LDL-C浓度CHD观察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DBIL、HDL-C浓度降低和TC、TG、LDL-C浓度增高是影响CHD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禤彩云;詹永聪;黄建宏;郑通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肝纤维化指标与HBV-DNA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1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检测采用放免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HA和PCⅢ在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和肝硬化患者中有依次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HBV-DNA阳性组中血清肝纤4项指标低,在HBeAg阴性、HBV-DNA阴性组呈中等偏高,而在HBeAg阴性、HBV-DNA阳性组中高.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HBV-DNA阳性和年龄增长,肝病持续发展,炎性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HBV-DNA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肝硬化早期诊断和指导抗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胡恒贵;秦淑国;李林茹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脓液中分离出诺卡菌2例

    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例数的增加,诺卡菌感染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其与一般细菌感染在临床表现方面无特异性,且临床医生对于这类少见病认识不足,故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鉴于此,作者总结分析近一年内本室发现的2例诺卡菌感染病例,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诺卡菌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煜礼;侯伟伟;肖倩茹;江涟;刘沙沙;万海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