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玉;张珂;张莉;吴立春;陈林;张海宇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长期卧床的既往无顽固性便秘史的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防便秘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通过制订系统的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各项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便秘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立系统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降低骨折卧床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患者便秘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贾尚琼;田继书;李舜尧;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单纯的叶酸、维生素B12以及恶性贫血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体内的血清蛋白含量.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共76例,按照诊断结果分成3组:叶酸缺乏组、维生素B12缺乏组及恶性贫血组.研究各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前清蛋白、葡萄糖、铁蛋白、转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结果 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由于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以及恶性贫血3组之间的指标,除了清蛋白/球蛋白比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治疗前、后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贫血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治疗前、后各组的血红蛋白、总蛋白、葡萄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服用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叶酸和维生素B12贫血有效,恶性贫血尚需要更加有效的方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李小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血清胱抑素 C(CysC)是 20世纪 80年代中期由瑞典学者Anastasi等在鸡蛋清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高纯度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后被命名为Cys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持续产生CysC,产生速率恒定,并分泌至细胞外液中,如血液、脑脊液、精液[1].CysC是含有120个氨基酸残基的低分子量非糖基碱性蛋白,仅经肾小球滤过,虽然能被肾小管上皮重新吸收,但随即被代谢分解,不再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率(GFR)决定,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等影响[2].
作者:肖家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850例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专用宫颈刷采集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850例患者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850例样本中,HPV感染325例,阳性率38.2%.共检出18种HPV亚型,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77例(20.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148例(17.4%).单一型别阳性中低危型主要为HPV 11、42、CP8034、44,高危型主要为HPV 16、18、31、33、45、52、53、56等.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一次检测多种亚型,有利于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作者:陈朴;张立营;彭宇生;王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21(IL-21)及其受体(IL-21R)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R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血清IL-2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套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PBMC中IL-21R mRNA水平.结果 RA患者组血清中IL-21含量和PBMC中 IL-21R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IL-21、IL-21R 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经治疗症状改善者IL-21、IL-21R含量明显下调,分别下降21.0%、3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1和IL-21R 表达水平与RA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有显著相关性,Ⅲ级以上与Ⅰ级、Ⅱ级相比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21与IL-21R水平检测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192例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100例)和对照组(92例).米非司酮组于术后6 h开始服用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服药5 d,总量500 mg;对照组不给任何杀胚药物.结果 米非司酮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4、7、12天米非司酮组血β-hCG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可以明显降低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周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老龄化进程呈加快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情绪波动、易激动、烦恼、焦虑和多愁善感等[1],这些情绪变化对老年人的身心危害极大.本院老干部科针对接待的老干部疗养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润秀;覃芳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Sysmex仪器公司生产的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有无差别.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患者新鲜全血30份(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为抗凝),分别在XE-2100与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在分析前和分析中均加做室内质控),对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精密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精密度均在仪器设定的范围内,各参数中血红蛋白(Hb)相关系数r为0.795,其余各参数r均大于0.945.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除红细胞相关参数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Hb、血小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均可满足临床检测的需要;其中Hct、MCV、MCH 和MCHC有所欠缺,但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作者:王金铎;崔云卿;王福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Sysmex公司生产的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的具体性能.方法 对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精密度、准确性、检测限及大稀释度、线性范围评估、血浆样本携带污染率、干扰实验、参考范围验证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结果 所有项目批内、批间CV<3%,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线性相关良好,血浆样本携带污染率低,溶血、脂血、黄疸对检测结果影响小,参考范围与推荐参考范围完全重合,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要求.结论 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灵敏度,且有良好的线性、准确性、重复性及抗生物性干扰,交叉污染小,能够满足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宋晓玉;张珂;张莉;吴立春;陈林;张海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生存素基因蛋白(Survivin)和阻抑素(Prohibi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中Prohibitin与Survivin的表达,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Prohibitin与Survivin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5%(40/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5);Prohibitin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84.9%(45/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P<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与Prohibit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Prohibitin在胃癌中过度表达,提示二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Prohibitin通过抗凋亡机制协同参与胃癌的发生.
作者:王波;邵晴;秦继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体外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在不同时间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方法 配制含有600 mg/L百草枯的10%、15%、20%、25%、30%泥土悬液混匀后沉淀,分别于10 min、30 min、1 h、2 h、4 h取上清液离心,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百草枯浓度.结果 (1)10 min、30 min、1 h、2 h、4 h百草枯经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737%±0.138%、0.716%±0.136%、0.737%±0.139%、0.673%±0.121%、0.664%±0.119%.(2)百草枯经10%、15%、20%、25%、30%泥土悬液吸收后剩余的百草枯含量分别为0.906%±0.031%、0.893%±0.035%、0.790%±0.007%、0.738%±0.017%、0.201%±0.002%.结论 本地泥土悬液对百草枯有吸附作用,30%泥土悬液的吸附效果佳,不同浓度泥土悬液对百草枯吸附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大.
作者:张志;张昊;景莉;白寒松;韩丽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靶控输注(TCI)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8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对患者的病情和体格情况评估标准)(ASA)Ⅱ级,年龄65~83岁,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8例,将A、B、C 3组诱导插管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维持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6、0.8、1.0 mg/L.观察各组诱导插管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术中骨骼肌松弛条件和术后骨骼肌松弛恢复情况.结果 A、B、C 3组均可顺利完成气管插管,术中A组骨骼肌松弛条件满意率低于B组和C组;与B组比较,C组罗库溴铵用药量大,术中肌肉阻滞程度较深,术后恢复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诱导插管时以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骨骼肌松弛维持,术中效应室靶浓度维持在0.8 mg/L,可以实现诱导插管顺利、术中骨骼肌松弛满意和术毕迅速恢复.
作者:牟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优势.方法 对2010年以来本科收治的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持续排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自发性气胸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术后不留瘢痕,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 微创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兰芳;谭继玲;何代忠;张颖;夏庆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自动红细胞沉降仪(DRAGONMEN2010,DR-2010和MONITOR-20,MO-20)与经典的魏氏法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评价DR-2010和MO-20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测定ESR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104例患者,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注入3种红细胞沉降真空试管内,应用DR-2010和MO-20红细胞沉降仪与经典的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DR-2010和MO-20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检测ESR的结果分别为(28.03±27.59)mm/h和(27.70±29.52)mm/h,与经典魏氏法[(32.25±30.06)mm/h]相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结论 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检测时间短,时间、温度、湿度自动补偿修正,影响因素较少,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与患者的需要.
作者:李若倩;丁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国将早产定义为:自末次月经第1天开始计算,妊娠在28周至小于37周终止者[1].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er of membrane,PROM)是指孕妇临产前胎膜破裂,是产科一种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婴生命,引起宫内感染、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窒息死亡,是母婴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10%[2].用快速、准确、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诊断PROM,对预防孕妇PROM引起的早产、改善结局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慕华;余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评价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肺癌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80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25、CA153、SCCA、CYFRA21-1、ProGRP、NSE水平,探讨了该8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织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ProGRP水平分别为(356.7±298.7)pg/mL和(52.03±28.98)μg/L,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22.7±11.9)pg/mL和(37.01±18.01)μg/L,而CEA、CA50、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NSCLC患者明显高于SCLC患者.SCCA是肺鳞癌较特异的标志物,在判别SCLC与NSCLC类型中,CYFRA21-1是NSCLC灵敏的肿瘤指标.结论 该8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组织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张林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适合本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用酶比色法测定2 0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DA水平.结果 适合福州地区的ADA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86~17.38 U/L,女性为5.15~17.19 U/L,男女统一参考值范围:5.01~17.29 U/L.男性与女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DA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实验室有必要建立和使用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陈友;魏建威;陈则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与血小板比率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计算3台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年龄组(≤15岁、>15~50岁、>50岁)男、女各200例患者的红细胞与血小板比率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年龄小于或等于15岁组,男、女红细胞:血小板比率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50岁组中,男性的均值显著高于女性(P<0.01);而在年龄大于50岁组中男性也显著高于女性(P<0.05).3台仪器在同年龄组男、女总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于15~50岁组与大于50岁组的总体均值均比小于或等于15岁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地区人群红细胞与血小板比率均值相对稳定,该指数可用于血小板的计数、仪器间结果的比对、血细胞质控物稳定性与均匀性的评价及判断由于混匀不充分导致的假失控.
作者:成道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散射比浊法对52例RA患者、35例非RA相关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抗CCP抗体和RF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4%和88.5%,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5.7%和22.9%)和健康对照组(0)(P<0.01),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的特异性达98.5%,抗CCP抗体和RF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对R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刚;李兴达;李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PO)、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抗-TR)水平,并按TSH浓度分为亚临床甲减Ⅰ组:4.2 mU/L8.0 mU/L,然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及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亚临床甲减Ⅰ组阳性率有显著升高外(P<0.05),亚临床甲减Ⅰ组的抗-TG、抗-TR,亚临床甲减Ⅱ组的抗-TR、抗-TG、抗-TPO阳性率均有极显著的升高(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抗-TPO阳性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TG、抗-TR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抗-TG、抗-TPO、抗-TR、TSH 水平,对患者病程的转归、病因分析、预后判断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雪芸;张健倩;胡雪玲;章金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