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万红梅

关键词:急诊分诊, 准确率, 对策
摘要:目的 通过对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21 654例急诊患者的分诊情况.结果 多种因素造成分诊失误,其失误率为5.90%.结论 找出急诊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才能更好的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细菌性阴道炎80例临床分析

    细菌性阴道炎(BV)是一种以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活菌、紫单胞菌、类杆菌、各种厌氧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临床多表现为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白带,阴道灼热、瘙痒,甚至不孕及妊娠期不良围生期结局,但也有10%~15%无症状[1].且化验白带常规无明显异常,因此探索一种快速有效且作用持久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关键,临床医生应用阴道碘氧消毒法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门诊患者的10%.细菌性阴道病因其临床症状常较特异性阴道炎轻,又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为了寻找简易客观的诊断方法,作者对80例阴道炎患者进行了白带及细菌培养和药敏的检查.探讨其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产妇血清与乳汁HBV标志物检测意义

    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含量、乙肝血清免疫学指标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及阳性率的关系,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的乙肝携带者的产妇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乳汁中免疫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测定血清与乳汁与中HBV-DNA含量,并对所有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ELISA检测中HBsAg乳汁中阳性率为62.1%,低于血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免疫学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前S1抗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检测结果中HBeAg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97.6%,乳汁HBV-DNA阳性率85.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b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12.1%,乳汁HBV-DNA检2例,阳性率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HBV-DNA的含量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r=0.864,P<0.05).结论 乙肝产妇免疫学标志物不只是能决定进行母乳喂养的指标,同时还应检测血清HBV-DNA与乳汁HBV-DNA,两者均为阴性才能进行哺乳.

    作者:陈铭;艾彪;何瀚;董虹;谢良才;周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糖尿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对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门诊患者分为GDM组(62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已糖激酶法、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孕妇行糖耐量检测(OGCT)、胰岛素检测;采用稳态模型(HOMA)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以评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糖耐量检测中空腹以及餐后1、2、3 h血糖浓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而且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已经受损;对GDM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干预,对降低GDM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军;李景;王美莲;邢自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盐步医院2008年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2008年临床分离出的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统计耐药率.结果 临床分离274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83株(30.5%),革兰阴性杆菌191株(69.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分别占63.2% 和80.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4.6%和35.7%,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1.4%~5.9%.结论 通过监测临床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和细菌耐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查长森;张三武;张家超;薛国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79株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API鉴定系统进行PA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及统计耐药率.结果 2年中检出179株PA,其中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占总株数的12.8%;PA分离率高的病区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占35.8%;其次为外三科(16.2%);内一科(15.1%).PA药物敏感率高的是多黏菌素E(100%),其次为美罗培南(86.6%)和亚胺培南(82.7%).耐药率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舒巴坦(95.0%)和复方新诺明(91.6%).IRPA对15种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药株,IRPA除对多黏菌素E无耐药外,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结论 PA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预防PA导致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曾军荣;李榕娇;黄绰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67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两种抗原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广东省健康体检者血清中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IgA)和EB病毒早期抗原(EA-IgA)的阳性率及不同年龄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2008年6月11日至2009年6月11日送本中心体检的671例健康者血清,根据年龄分为8组,0~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71~80岁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EB-VCA-IgA和EA-IgA的阳性率.结果 671例健康者中EB-VCA-IgA的阳性率为9.99%,EA-IgA的阳性率为4.77%.年龄与EB-VCA-IgA、EA-IgA的阳性率有关系,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较高.结论 对于鼻咽癌的高发区,健康体检套餐的防癌体检项目好加EB-VCA-IgA和EA-IgA项目,以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张玲;许友强;赵安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81例戊型肝炎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戊型肝炎的阳性率情况.方法 用万泰戊型肝炎IgM抗体u链捕获法试剂盒进行检测后分析.结果 共检测9 138例患者,其中阳性81例,检出率为0.89%.手术患者36例,占44.4%. 结论 住院手术患者中有戊型肝炎感染的患者,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仍未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江;程霞;沈秀芬;张维;马润;张佳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本刊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ICU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3例下呼吸道标本中156例检出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6.8%,共分离到病原菌18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130株,占70.7%,革兰阳性球菌(G+)23株,占12.5%,假丝酵母菌31株,占16.8%;分离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曼不动杆菌(ABA)、白假丝酵母菌(SM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非发酵菌为主,复合菌感染、非发酵菌合并真菌感染较为常见,病原菌多为泛耐药菌,显示监测细菌分布与耐性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延缓泛耐药菌株形成有重要意义.

    作者:桑卫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氏综合征1例

    瑞氏综合征(RS)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急性进行性脑病[1].于1963年首先由澳大利亚医生Reye等报道.国内从1972年后陆续可见报道,本病比较少见.本科近新收1例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涛;张丽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MEK6318血细胞分析仪两种操作模式间的精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MEK6318血细胞分析仪全血(WB)和预稀释(PD)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两种模式、3组实验结果对仪器主要指标的精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WB模式与PD模式之间,PD模式两组检测结果的精密度显著低于WB模式组,主要与测定时稀释液及标本量准确与否(稀释倍数)密切相关.结论 MEK6318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测定参数准确精密,但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测和涂片检查.临床对于血细胞的分析要求应尽量采集静脉血,才能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缪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PT真空管抗凝血用作交叉配血试验的优势分析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做的关键项目,在确保配血成功后才能输注给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血型配合实验重要性在于及时阻断血型错定,发现疑难抗体存在,交叉配血试验成为患者能否接受提供血液的决定性指标,临床输血完全依赖配血实验结果的正确性[1].但抢救患者时分秒必争的现实决定了配血试验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对抗凝血用于交叉配血作了观察和研究,认为其存在可行性和规范化的可能.

    作者:史卫国;周清秀;刘红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种血清标志物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99例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根据其有无斑块分成两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中Hcy 、LP(a)、hsCRP的水平.结果 有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清中Hcy 、LP(a)、hsCRP的水平比无颈动脉斑块组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LP(a)、hs-CRP作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施建丰;姚孝明;颜巍;余宁;张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妇科常规检查涂片E-A染色法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研究一种新配方的妇科白带检查涂片染色方法.方法 对伊红Y和天青B染料的工作浓度和染色方法及分化剂的选择进行探讨.结果 1 g/L伊红Y和5g/L天青B作为染色剂,0.02%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分化剂,建立了伊红Y-天青B染色法(E-A法).结论 E-A法快速简便,染色效果良好,结果易于观察,适用于白带常规染色.

    作者:丁仁军;周细国;孟双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对2个民族强直性脊柱炎白细胞抗原-B27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 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强直性脊柱炎(AS)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839例维吾尔族与1 689例汉族HLA-B27抗原阳性表达的疑似AS患者,并比较2个民族HLA-B27阳性表达在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新疆地区AS HLA-B27阳性表达,男性群体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男女比例为0.96:1~5.03:1不等,平均2.24:1.2个民族男女组均以10~19岁、20~29岁、30~39岁为主要患者群,在整体人群中汉族平均HLA-B27阳性率为27.18%, 维吾尔族为20.62%, 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组调查资料中维吾尔族和汉族AS HLA-B27阳性表达在发病年龄、性别上的特点是一致的,AS HLA-B27阳性表达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莫红梅;田永芳;阿孜古力;马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定位的肾脏病变分组检测尿生化,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小管病变尿磷(UP)、尿素(UREA)、尿肌酐、尿酸(UA)、尿钙较正常尿液显著降低,尿总蛋白和尿清蛋白稍有增加但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变尿总蛋白和清蛋白均非常显著增加,UREA、尿肌酐、UA、尿钙降低但程度较小肾管病变轻;单纯清蛋白尿钙正常,尿渗透压、尿清蛋白、UREA轻度降低,与肾小管性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肾小球性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生化多项联合分析是肾病变早期发现、初步定位评估和病情监测的良好指标.

    作者:王宁皎;姚文娟;魏源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发非病毒性非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和已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关于新发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已作介绍 [1-2],本文仅论述新发非病毒性、非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3-6].

    作者:杨健;陈高红;王汉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目的 通过对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21 654例急诊患者的分诊情况.结果 多种因素造成分诊失误,其失误率为5.90%.结论 找出急诊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才能更好的保障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作者:万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评价3种前S1抗原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可比性.方法 将184例不同模式的血清标志物模式(HBV-M)分别用3种前S1抗原试剂盒检测前S1抗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 3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HBV-DNA之间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3种前S1抗原诊断试剂盒的检测性能较差,各结果之间可比性也比较差.

    作者:温珠妹;柳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面向需求的检验流程的优化研究与分析

    目的 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检验流程,以促进检验的效率和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流程规划与分析方法,对检验需求进行详细分类,利用kano分析和质量功能展开,找出关键流程功能即检验周转时间,运用流程规划与分析技术,识别核心流程,采用流程模块化,流程价值链,流程一体化合并进行设计.结果 提高了检验流程的绩效.结论 通过面向需求的流程优化的技术不但能大大缩短检验周转时间(TAT),提高效率,而且能促使检验业务对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作者:胡必成;陈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