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浩;徐贞;杨华
胶体金法(下称金标法).金标法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灵敏、特异、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的体外诊断方法.测定结果仅凭特制的检验盒在10 min内即可获得.
作者:黄枝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对携带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夫妇所孕胎儿进行β-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DB),对羊水样本进行中国人常见的17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的检测.结果 在受检的100例羊水样本中,共检出正常基因33例、杂合子49例、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18例.结论 运用RDB-PCR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好办法.
作者:严菱;唐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异常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及与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缺乏和抗心磷脂抗体(ACA)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FA、VitB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CA(IgG、IgM型)水平.结果 (1)初发组和复发组DVT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Vit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初发组和复发组DVT患者Hcy水平与FA、VitB12浓度均呈负相关.(2)初发组和复发组DVT患者A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初发组和复发组DVT患者中ACA阳性组Hcy水平显著高于A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M)和低FA状态均系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A和VitB12缺乏是Hcy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ACA可能是DVT的危险因素之一.DVT患者中Hcy和ACA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张志;万仁平;李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保存温度与时间对血浆葡萄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20名自愿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将离心后的血浆和血清分装,分别放置室温(24 ℃)、4 ℃和-20 ℃,测定不同保存时间的血浆葡萄糖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结果 室温条件下Glu测定值随放置时间而显著降低(P<0.001),4 ℃放置2~6 h和-20 ℃保存6 d的Glu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HDL-C室温、4 ℃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室温2 h、4 ℃ 4 h内的检测结果相对稳定,未见差异有显著性.但-20 ℃ 6 d保存的标本,除LDL-C外,其他血脂3项均与即刻检测结果有差别.结论 4 ℃条件下保存的分离标本,在2~4 h内的血糖和血脂4项检测结果比较稳定,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心脏毒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贝克曼库特公司生产的进入2免疫分析系统(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2,AIS2)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前后cTnI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治疗前后cTnI的变化,对环磷酰胺的心脏毒性进行评估.结果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为(0.034±0.013)ng/L,冲击治疗后次日患者血清cTnI为(0.038±0.012)ng/L,冲击治疗后1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7±0.011)ng/L,冲击治疗后2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6±0.012)ng/L,以上3组结果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酰胺以20 mg/kg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发现有cTnI明显升高,说明该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引起心脏毒性的发生.
作者:周涛;王晓云;杨红英;邓丹琪;陈孝红;梁先念;高颖斐;杨成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探讨CKD不同肾损害期血清Cystatin C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根据临床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CKD Ⅰ、Ⅱ、Ⅲ、Ⅳ、Ⅴ期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KD患者其他各期血清Cystatin C及Ccr与Ⅰ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tatin C与SCr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81,P<0.01),与Ccr之间呈高度负相关(r=-0.815,P<0.01).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清Cystatin C改变较SCr更敏感(P<0.01).结论 Cystatin C是一种比SCr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CKD不同阶段中肾脏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作者:沈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藻酸钙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n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活性的影响,为藻酸盐作为BMSCs在骨组织工程中的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BMSCs种植在藻酸钙凝胶上,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在藻酸盐凝胶上的增殖活性.结果 MTT检测发现在培养板上和在藻酸盐凝胶上用SαMEM培养的两组BMSCs之间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之相似,在培养板上和在凝胶上用Dex-SαMEM诱导培养的两组BMSCs之间的增殖活性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BMSCs在藻酸钙凝胶中的增殖活性不受影响,是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陈小菊;王嫣;王兰;左国伟;寇小琴;谭启华;周兰;冯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高级神经机能减退的综合征,这种减退一般是慢性进行性的.痴呆是临床综合征的描述性术语,而非一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痴呆表现为多种高级皮质功能损害,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心理活动中,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3项功能缺损,并且影响其社会、生活功能者[1].
作者:任志丽;陈东辉;廖志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在质量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更好地解决半定量法向定量法的过渡.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晨尿中含红、白细胞数量不等的新鲜尿液标本100份,同时用尿沉渣定量检查推荐法[1] (下称推荐法)、UF-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法(下称UF-100法)和尿沉渣离心沉淀检查法[2] (下称盖玻片法)进行红、白细胞计数,然后用推荐法与另外两种方法对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F-100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无显著差异;盖玻片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结果虽呈正相关,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UF-100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虽得到检验同行的验证与认可[3-4],但还不能完全代替尿沉渣显微镜检测.但推荐法操作繁杂,不适宜作大批量常规标本检查.盖玻片法与推荐法对尿红、白细胞检测结果虽呈正相关,但有统计学差异,盖玻片法作为传统的半定量法,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该方法将会被逐渐淘汰.如何在质量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仍需进一步研讨.
作者:朱琼媛;朱姝媛;赵丽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评价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常见并发症的引起原因、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永川区人民医院2002年9月至2008年2月13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男83例,女53例;年龄20~61岁,平均45.2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52例,中段43例,下段41例.结果 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2.6%(43/52),3例加行体外震波碎石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5.2%(80/84).操作失败5例,输尿管损伤7例,其中,输尿管穿孔3例,输尿管黏膜下假道2例,输尿管黏膜撕脱1例,输尿管部分断裂1例,经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均痊愈.感染伴发热2例,腰痛5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术中操作技巧的提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增加结石排净概率.
作者:贺学荣;胡自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变化,以探索其对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检测43例AL患者化疗前、完全缓解期sLDH.结果 成人AL患者治疗前sLDH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缓解期恢复正常.治疗前sLDH升高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明显低于sLDH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DH水平可作为成人AL的病情动态观察和疗效、预后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福坤;黄艺云;吴玉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ysC和mALB水平.结果 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和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A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C和mALB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崔剑;周爱华;管爱军;李震;惠娟;徐静娴;沈浩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影响移位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一些因素.方法 1996年3月至2006年3月,马山县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患者42例.手术入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20例,Kocher-Langenbec(k-L)入路18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螺钉或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解剖复位率66.7%(28/42),满意复位23.8%(10/42),不满意9.5%(4/42).并发骨性关节炎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异位骨化3例,深部静脉血栓2例.其中解剖复位组优良率89.3%,非解剖复位组优良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位髋臼通过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争取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预防异位骨化,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可以使关节功能获得大限度恢复.影响移位髋臼骨折疗效的因素有:复位质量、入路的选择、并发症、手术时机、年龄等.
作者:黄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企业医院改制后面临生存困境,如何尽快走出低谷,变被动为主动是摆在改制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阐述了重庆铁路医院通过深入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成本核算,实现企业医院改制后两个效益明显提高的实践与探索的历程.
作者:张利平;张岗;宋捷;宋志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异常对高效液相色法谱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使用国内常用的硼酸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PDQ系统)及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D-10系统)进行含有不同(梯度)浓度HbF与正常人血液混合的标本的干扰实验及检测40例Hb异常的临床标本中的HbA1c.结果 在干扰实验中,D-10系统在HbF在浓度超过40%时,可能无法获得检测结果,当HbF浓度在10%~40%时,结果高于实际值,HbF在浓度低于10%时,结果与实际值相似;PDQ系统在HbF浓度超过40%时,结果可能略低于实际值,HbF浓度低于40%时,可以获得好的结果.在40例Hb异常的临床标本中,D-10系统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DQ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5例Hb异常总量超过35%的标本在D-10系统中无法获得检测结果,而PDQ检测获得可接受的结果;Hb异常总量低于10%时,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 硼酸盐亲和层析抗Hb异常的干扰能力优于离子交换层析.
作者:凌艳英;邓家德;张锦华;周小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了解本院检验科实验室污染情况,对实验室工作环境消毒前后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杨晓梅;李伟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2~2006年合江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5例,其中发生猝死的133例,心脏复苏成功61例,失败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比较其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结果 与复苏失败组比较,心脏复苏的成功与良好的心功能基础、抢救时间、电复律方法、快速静脉用药相关;对心脏复苏成功患者随访(1.9±0.6)年,死亡4例,心脏复苏成活率93.44%.结论 成功的心脏复苏与尽早的抢救、不间断的心脏按压、尽早的心脏电除颤,以及良好的静脉通路、患者良好的心功能有关,心脏复苏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徐家文;李清琼;丁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作者于2008年春季,从1例在县医院住院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格罗斯特卢浦沙门菌,该菌经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及OI噬菌体裂解试验,均符合典型的沙门菌特征,由该菌引起的腹泻病例较为少见,现将检验报道如下.
作者:黄斌;黄晓明;秦克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情况,对常见的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对139株铜绿假单胞菌做19种抗生素的敏感实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磺胺、四环素高度耐药;敏感性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93.5%,其次为亚胺培南80.6%,头孢吡肟77.7%,氨曲南72.4%.结论 加强细菌和药敏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作者:白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单项阳性导致血液报废产生的血液浪费和经济损失.方法 回顾性调查东莞市中心血站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无偿献血者因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经济付出和血液无效浪费情况,用经济学指标分析估算其产生的浪费状况.结果 ALT单项检测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近期和远期经济付出均很巨大,如果增大ALT的报废域值,可以明显减少经济损失和血液浪费,且不影响血液安全.结论 ALT单项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和经济损失巨大,适当提高ALT的报废域值,可以减少血液的无效报废,不影响血液的安全,可以节约血液资源.
作者:何子毅;邹文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