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韬;熊大迁;蔡红蓉;许安春
目的 建立本地区正常X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值标准.方法 选择120例常州籍汉族正常X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用Steiner及Tweed分析方法做角度测量及线距测量.男、女青少年间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性别正常值间的差异;分别和长春、西安男、女青少年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地区同一性别青少年正常值间的差异.对所有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建立了常州地区汉族正常X青少年硬组织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标准,并比较性别差异及地区差异.结论 同一地区不同性别正常X青少年Steiner及Tweed分析法测量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正常X青少年X头影测量值间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沈云娟;陈慧霞;许晓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快速血糖测定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检测质量.方法 成立医院内快速血糖测定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结果 使快速血糖测定结果得到了有效保证.结论 建立和实施快速血糖测定全面质量管理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必浩;王宇;梁天北;杨诚;白锦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6~71岁,平均42.3岁.根据Neer分型,Neer3部分骨折18例,其中5例伴前脱位,10例伴有原发性骨质疏松;Neer4部分骨折7例,其中4例伴肱骨头前脱位,3例伴后脱位.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 c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 mm的位置.复位后骨折断端如有骨质缺损,进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术后第3 天肩关节适量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活动,2周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2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6~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8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8%.结论 锁定钢板的螺钉锁定于接骨板上,明显提高对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及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固定的稳定性,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对锁定接骨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云华;王如彪;谢文军;王伟;陈波;张宏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库工作人员水平及血型鉴定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由A、B、O血型鉴定错误引起的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由于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的免疫抗体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时有发生.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笔者就1例县级人民医院血库交叉配血不合送本站检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楚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外周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量,同时测定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结果 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低于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作者:韩雪花;郑玉龙;金跃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检验医学专业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工作方式进行探讨及实践,通过填写调查表、E-mail联系、电话、个别谈话等形式,收集同学们对专业课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短期实习、课外科研活动、报考研究生、毕业分配或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分类归纳总结,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给予解决或改进.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尿清蛋白排泄率(UAE)的效果.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卡托普利组19例、厄贝沙坦组23例.卡托普利组:开始给予卡托普利25 mg,每天3次;厄贝沙坦组:开始给予厄贝沙坦75 mg,每天1次.血压以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为目标.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4 h UAE,并于整个过程中反复多次观测血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的剂量,必要时加服利尿剂.结果 UAE用自然对数值表示,卡托普利组治疗前后从(6.71±0.38)In降至(6.12±0.39)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从(6.78±0.45)In降至(6.23±0.48)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UAE下降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厄贝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作者:徐可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鼻中隔偏曲与应变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问卷和前鼻镜检查,对3 856例体检后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702例患者,同时在体检人员中随机选择702例非鼻中隔偏曲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鼻中隔偏曲合并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309例,占44.0%(309/702),季节性鼻炎35例,占5.0%(35/702);对照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77例,占11%(77/702),季节性变应性鼻炎28例,占4.0%(28/702).两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生的差异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中隔偏曲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曾蓉;莫远江;黄伟;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名护校学生(下称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28名按照临床带教路径制定带教要求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两组均于各个实习阶段末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各个实习阶段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带教可使护生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均明显提高,保证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的质量.
作者:陈涪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为它能够对疾病的全面诊断、治疗决策、病程和疗效的监测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可靠依据,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临床检验常规项目是基础性的项目,是临床诊断的基础性指标.因此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搞好检验工作,实行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现就如何提高临床检验常规项目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杨雪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肩峰后外切口穿针固定并随访6~18个月.结果 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小,完全避免对桡神经的干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云华;王伟;谢文军;陈波;王如彪;张宏斌;谭于健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多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目前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针对AMI病因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之外,家族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成禄;谢健敏;王前;郑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主动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常见的项目就是检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5项.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院乙肝5项检测结果的模式,本文对本院2 956例门诊和住院就诊者的乙肝5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旭华;乔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DDDs)对本院2007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用药金额排第1位的是磺酰脲类,占52.70%,其次为罗格列酮,占25.47%,第3位是双胍类,占8.93%.3类药物中用药频度占前3位的是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结论 本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双胍类DDDs高,其不仅降血糖,而且具有降血脂和血黏度的作用.
作者:罗玉瑶;金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为探索影响中职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笔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在校护理专业学生16个班共789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经SPSS13.0软件处理,发现学生学习成绩在以下因素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动机、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复习巩固、心理因素、教师的态度、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共28个因素.
作者:赵琼;邓福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妇科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对照组及盆腔炎治疗前、后组病例各75例,对其血清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急性盆腔炎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1±1.5)g/L、(35.3±51.0)g/L、(3.2±1.7)g/L;急性盆腔炎治疗前CRP水平比对照组与治疗后CRP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对照组与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虽有差异,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CRP水平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意义,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监测.
作者:李北坤;陆翠群;黄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重、临床表现轻、手术后并发症多,已引起的人们的高度重视.本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107例,其中手术治疗95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中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南通地区淋病奈瑟菌(NG) 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147株NG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和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NG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2.10%、68.08%和8.85%,NG对菌必治(头孢三嗪)、壮观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0%、94.56%.结论 菌必治(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仍可作为南通地区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已出现耐药株,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建议临床应在药敏试验的指导下用药.
作者:孙亚军;袁建芬;喻海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本室Hitachi 7170和Olympus AU1000两种生化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Hitachi 7170为参比系统,Olympus AU1000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6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 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清蛋白及尿酸各有一个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1/2 CLIA′88,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外,其余项目的 SE%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当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种以上分析系统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梁瑞莲;周远青;谢丽明;唐跃华;卓伟;罗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宫体注射与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宫体注射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用本院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 mg,缩宫素20 U.术后2 h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 mg,以后每12 h 1次,共7次.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术后2 h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以后每12 h 1次,共7次.分别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胎盘娩出后出血量(154±16)mL,产后2 h的出血量为(203.0±20.9)mL,产后24 h的出血量(298.0±31.3)mL.对照组胎盘娩出后出血量(187±21)mL,产后2 h的出血量为(289.0±26.6)mL,产后24 h出血量(382.3±55.3)mL,产后出血1例.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宫体注射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
作者:罗文梦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