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浆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张梁;黄涵;周娜;刘积平;邓巧莹

关键词:白细胞精子症,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对白细胞精子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不育症患者,按其白细胞(WBC)数量的多少,将其分为WBC精浆组46例(精液中WBC≥4/HP),非WBC精浆组74例(精液中WBC<4/HP),正常生育组50例.细胞因子IL-2、IL-8、TNF-α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结果 WBC精浆组IL-2、IL-8、TNF-α及NO水平分别为(1.18±1.04)、(3.55±0.85)、(5.22±1.56)ng/mL和(106.6±2.5)umim/L显著高于非WBC精浆组(0.67±0.57)、(2.63±0.85)、(4.43±1.77)ng/mL和(85.8±2.3)umim/L以及正常生育组(0.42±0.23)、(2.24±0.83)、(2.96±1.15)ng/mL和(45.8±1.5)umi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WBC精浆组与正常生育组相比,IL-2、IL-8、TNF-α及NO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的IL-2、IL-8、TNF-α及NO在WBC精子症所致的不育症中发挥重要作用,IL诱导NO生成对精子和生殖组织具有毒性和损害作用而致男性不育.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浆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对白细胞精子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不育症患者,按其白细胞(WBC)数量的多少,将其分为WBC精浆组46例(精液中WBC≥4/HP),非WBC精浆组74例(精液中WBC<4/HP),正常生育组50例.细胞因子IL-2、IL-8、TNF-α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结果 WBC精浆组IL-2、IL-8、TNF-α及NO水平分别为(1.18±1.04)、(3.55±0.85)、(5.22±1.56)ng/mL和(106.6±2.5)umim/L显著高于非WBC精浆组(0.67±0.57)、(2.63±0.85)、(4.43±1.77)ng/mL和(85.8±2.3)umim/L以及正常生育组(0.42±0.23)、(2.24±0.83)、(2.96±1.15)ng/mL和(45.8±1.5)umi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WBC精浆组与正常生育组相比,IL-2、IL-8、TNF-α及NO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的IL-2、IL-8、TNF-α及NO在WBC精子症所致的不育症中发挥重要作用,IL诱导NO生成对精子和生殖组织具有毒性和损害作用而致男性不育.

    作者:张梁;黄涵;周娜;刘积平;邓巧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9年1~3月黔江中心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14例麻疹并发肺炎患者,经过精心全程的治疗与护理,均治愈出院,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总结麻疹并发肺炎患者护理经验,认为护理重点为注意多器官的监护观察,做好发热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作者:谭小燕;冉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涪陵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涪陵地区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为单位制定无偿献血的宣传方法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 收集2005~2008年的献血者资料及其血液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按年份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 320例献血者中,有1 685例结果不合格,5种传染性指标阳性率由高至低是: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乙型肝炎、梅毒与其他疾病相比,有明显差异;男性与女性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结论 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除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外,关键在于控制献血者的质和量,采取因地制宜,加大宣传力度,招募低危献血者,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固定献血队伍.

    作者:胡成义;何灵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00例体会

    目的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07年6月,圩塘卫生院对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了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9个月,其中功能评定优9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8%.结论 空心拉力钉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术中解剖复位及早期手术是该手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与人工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相结合.

    作者:单应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汉滩病毒重组核蛋白的克隆构建和活性初探

    目的 制备新型高效的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用于汉滩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型诊断.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汉滩病毒S基因的截短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将包涵体进行胶上回收,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抗原性.结果 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103的重组蛋白,可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健康人血清为阴性对照.结论 研究得到的重组核蛋白在HFRS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暖;乐军;王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MAL)的排泄量来分组,同时检测血清HCY、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结果 HCY与MAL呈正相关、而与BUN、UA、CR呈轻度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尿中MAL增多而血清HCY浓度也相应增加.结论 HCY是促进高血压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敖家富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20例无痛胃镜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观察组患者120例,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胃镜检查,同期对照组常规操作120例.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等不适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难以忍受和不舒适的感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适和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是易被接受、无痛苦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云;刘国林;张榕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7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方法 观察70例患者的163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4%.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为18.5%,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为36.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7.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为23.1%.结论 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情况作出综合判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作者:李强;计成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血液分析仪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血常规分析中.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检验工作中广泛应用.在每天的血细胞分析工作中都会遇到白细胞、红细胞直方图正常,但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血小板数目减少的标本.

    作者:邓燕;高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与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是衡量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特别是在新建本科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如何以检验技师资格考试为导向,加强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质量是医学检验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为此,本文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毕业后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建立实习前、毕业前的培训制度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姚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及在临床的应用评价.方法 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20例健康成人及110例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 不同病因的贫血中,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强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强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HLR#)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HLR分别为3.98、1.86、0.92、0.36、0.31;IRF分别为0.57、0.44、0.31、0.24、0.21.结论 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在贫血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利民;肖建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随访

    目的 对武鸣县人民医院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抑制免疫与炎性反应,并给予抗血小板药、抗凝、溶栓治疗.以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造影结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3~5 d后腰腹部疼痛好转,6例明显肉眼血尿经治疗6~10 d后肉眼血尿消失,尿蛋白减少,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3例经治疗后20 d至3个月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随访半年肾功能未能恢复,1年后进入维持性血透.1例随访半年后合并肺栓塞.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常呈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栓塞合并症,必须积极控制易患的危险因素,及时抗凝及溶栓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Olympus AU400故障分析与维修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仪是由日本Olympus光学株式会社制造,每小时能进行 400项测试,可以随时插入急诊标本 ,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本科室于2001年9月购进该仪器,通过作者多年实际操作,维护及维修工作,摸索总结出该仪器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故障的维护维修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俭权;陈国新;陶珊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尿常规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患者尿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8例甲亢患者(甲亢组)尿常规,并与同期入院的305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尿常规检查中尿pH、尿密度、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蛋白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尿常规检查在甲亢患者病情估计、观察有无合并症及指导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郑伟华;黄学忠;林昭宇;殷为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40例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择期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麻醉显效时间快,麻醉平面达T6时间短,局麻药用量少,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率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为全子宫切除手术提供了一种作用迅速、阻滞完善、局麻药用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华学洪;李凤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10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白细胞的变化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与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10例hs-CRP升高的患者(>10 mg/L),同时检测其白细胞总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增高组38例,hs-CRP值(37.5±12.3)mg/L;白细胞计数正常组56例,hs-CRP值(22.5±7.5)mg/L.白细胞计数降低组16例,hs-CRP值(17.2±7.1)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者对细菌性感染起着协同诊断的作用,但hs-CRP检测结果比白细胞计数对诊断更为敏感;hs-CRP越高,白细胞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

    作者:吴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梅毒感染1例报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梅毒在解放初期已被消灭,但现在又死灰复燃,近年来有报道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随着梅毒的发病率的增加,艾滋病的蔓延也不可避免的随之发生.在本科室检测中发现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崇梅;骆建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试验42 156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来南京儿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儿手术前和需输血或需内窥镜检查及治疗等患儿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分析其感染途径,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凝集试验(P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查. 结果在42 156例患儿中共检出5例HIV抗体阳性患儿,阳性符合率100%. 结论对就诊、治疗的患儿和可能经医源性传播或已感染HIV的患儿进行常规HIV抗体检测,以尽早发现HIV感染.同时要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才能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率.

    作者:王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小剂量芬太尼在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表现以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观察218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术中给予异丙酚及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为实验组,118例行常规胃镜检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反应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值范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胃镜检查较常规方法更安全.

    作者:陈萍;孔梅;魏金文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73例CHD患者(单支病变28例、多支病变45例)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TB、UA、CRP检测,然后进行CHD组与对照组、CHD组内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TB、UA、CRP结果比对及分析研究.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及CRP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血清TB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高UA、高CRP可能是导致CHD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冠心患者TB、UA、CRP的检测.

    作者:王传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