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00例体会

单应良

关键词:治疗, 空心拉力螺钉, 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07年6月,圩塘卫生院对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了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9个月,其中功能评定优9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8%.结论 空心拉力钉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术中解剖复位及早期手术是该手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与人工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相结合.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随访

    目的 对武鸣县人民医院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1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抑制免疫与炎性反应,并给予抗血小板药、抗凝、溶栓治疗.以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造影结果为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3~5 d后腰腹部疼痛好转,6例明显肉眼血尿经治疗6~10 d后肉眼血尿消失,尿蛋白减少,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3例经治疗后20 d至3个月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随访半年肾功能未能恢复,1年后进入维持性血透.1例随访半年后合并肺栓塞.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常呈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栓塞合并症,必须积极控制易患的危险因素,及时抗凝及溶栓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秀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误诊分析

    目的 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报道广西龙潭医院1例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曾被误诊为肺部感染及支气管哮喘,经回顾性分析更正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结论 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复发性多软骨炎需正确诊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显著改善症状及预后.

    作者:刘桑;孟皎;唐中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原因分析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推广和普及,血液分析仪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血常规分析中.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检验工作中广泛应用.在每天的血细胞分析工作中都会遇到白细胞、红细胞直方图正常,但是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血小板数目减少的标本.

    作者:邓燕;高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涪陵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涪陵地区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为单位制定无偿献血的宣传方法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 收集2005~2008年的献血者资料及其血液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按年份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 320例献血者中,有1 685例结果不合格,5种传染性指标阳性率由高至低是:抗-TP、ALT、HBsAg、抗-HCV、抗-HIV.乙型肝炎、梅毒与其他疾病相比,有明显差异;男性与女性的传染性指标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结论 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除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外,关键在于控制献血者的质和量,采取因地制宜,加大宣传力度,招募低危献血者,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固定献血队伍.

    作者:胡成义;何灵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100例

    作者自2005~2008年采用自拟通管汤煎服,并配合药汁及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1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浆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对白细胞精子症的影响.方法 120例不育症患者,按其白细胞(WBC)数量的多少,将其分为WBC精浆组46例(精液中WBC≥4/HP),非WBC精浆组74例(精液中WBC<4/HP),正常生育组50例.细胞因子IL-2、IL-8、TNF-α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结果 WBC精浆组IL-2、IL-8、TNF-α及NO水平分别为(1.18±1.04)、(3.55±0.85)、(5.22±1.56)ng/mL和(106.6±2.5)umim/L显著高于非WBC精浆组(0.67±0.57)、(2.63±0.85)、(4.43±1.77)ng/mL和(85.8±2.3)umim/L以及正常生育组(0.42±0.23)、(2.24±0.83)、(2.96±1.15)ng/mL和(45.8±1.5)umi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WBC精浆组与正常生育组相比,IL-2、IL-8、TNF-α及NO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的IL-2、IL-8、TNF-α及NO在WBC精子症所致的不育症中发挥重要作用,IL诱导NO生成对精子和生殖组织具有毒性和损害作用而致男性不育.

    作者:张梁;黄涵;周娜;刘积平;邓巧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检验信息系统中容灾备份的设计与实现

    检验信息系统(LIS)是一个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和事务并发多的实时系统,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任何因素所导致的应用中断,都会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甚至可能是生命的代价.因此,医院对LIS的持续稳定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作者:刘志辉;卢卫国;程涌江;周迎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其中13例重症胰腺炎(SAP),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32例,其中11例SAP,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4.6 d,转手术1例.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1 d,转手术1例,胰源性肺损伤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近.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AP与奥曲肽一样效果显著,使AP病程、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转手术率、病死率降低.

    作者:邹菁华;肖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血清糖类抗原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联合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肿瘤相关糖类抗原72-4(CA72-4)、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9-9(CA19-9)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3项联合检测对胃癌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0例胃癌,55例胃良性疾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血清进行CA72-4、CA19-9、TSGF 3项检测,并用各单项及组合对胃癌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确定其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效能.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中CA72-4、CA19-9、TSGF的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3种标志物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2.4%、68.0%、54.4%,特异性分别为95.7%、86.6%、90.2%.3项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到86.8%,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特异性也具有较高水平,达95.3%.结论 CA72-4、CA19-9、TSGF可作为临床诊断胃癌的肿瘤标志物,3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顾友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精子活力与精子运动参数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精子运动参数与精子活力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男性不育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参考指标.方法 将活力在1%~10%、11%~30%、31%~50%和大于50%的精子分别分为A、B、C、D 4组,进行不同精子活力组的活力情况和运动参数的比较.结果 A组精液中精子参数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curvilinear velocity,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straight line velocity,VSL)、平均路径速度(average path velocity,VAP)、精子平均鞭打频率(beat cross frequency,BCF)、运动的直线性(linearity,LIN)、运动的摆动性(wobble,WOB)及运动的前向性(straightness,STR)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精液中精子参数VSL、VCL、VAP、STR、LIN、WOB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精子参数VSL、VCL、V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运动参数与精子活力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精子运动参数VSL、VCL、VAP 是反映精子活力的有效指标.

    作者:屈宗银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切实加强基层医院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医院实验室是易燃易爆物品、电气设备和明火使用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基层医院实验室,因经济效益较差,设备陈旧,消防投入不成比例,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较多,加上消防安全意识欠缺,极易发生消防安全事件.

    作者:张钦放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00例体会

    目的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研究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07年6月,圩塘卫生院对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了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结果 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9个月,其中功能评定优90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8%.结论 空心拉力钉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一种方法.术中解剖复位及早期手术是该手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与人工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相结合.

    作者:单应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 833例内窥镜检查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流行病学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占世界人口1/3的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2%~5%为慢性感染,在我国有超过1亿的HBV携带者[1].

    作者:裴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15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52例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术后止血方法分成动脉压迫止血器组(n=158)和人工压迫止血器组(n=94),对比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及卧床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明显缩短,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及卧床不适明显减少,与人工压迫止血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并且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志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总结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 对2007年度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对2008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 2007年度总的标本数量85 579例,不合格1 374例,占1.61%,改进措施后,2008年度总的标本数量100 038例,不合格标本623例,占0.62%,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率显著低于改进措施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不合格标本率明显减少,提高了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王福斌;徐冉行;王广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3例小儿肾挫裂伤应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小儿肾挫裂伤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黔江中心医院接受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的3例小儿肾挫裂伤患者,总结了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 3例小儿肾挫裂伤应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经过严密的术前、术中、术后观察与护理,均痊愈出院,随访其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小儿肾挫裂伤是腹部常见的损伤,应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小儿肾挫裂伤,可以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章梅;吴惠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临产妇与非孕妇凝血功能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临产妇的血凝状态,预防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大出血而引起的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对86例临产妇使用真空管静脉采血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 结果 临产妇的PT和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临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是临产妇的凝血功能特征.

    作者:王萍;余明杰;韩媛媛;王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权变领导理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急诊科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能够反映整个医院的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因此对于急诊科的护理管理者来说,有着更大的工作需求.权变领导理论可用于指导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发挥护理工作的佳效果.

    作者:姚伟江;陈锦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改良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AmpC酶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改良琼脂纸片扩散(K-B)法检测AmpC酶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与三维确认试验的相关度.方法 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初筛AmpC酶,头孢西丁耐药再做三维确认试验,改良K-B法检测方法见正文.结果 改良K-B法检测AmpC酶与三维确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基层医院细菌室检测AmpC酶用改良K-B法可取代三维确认试验及其他确认试验.

    作者:沙德高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40例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择期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麻醉显效时间快,麻醉平面达T6时间短,局麻药用量少,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率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为全子宫切除手术提供了一种作用迅速、阻滞完善、局麻药用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华学洪;李凤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