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肋间神经冷冻预防开胸术后胸痛效果观察

赵芳;朱以芳;齐海妮;同黎;王雨

关键词:胸廓切开术, 疼痛, 手术后/预防和控制, 肋间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方法, 冷冻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止痛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7-05/2007-07在我科开胸手术患者342例随机分成冷冻组、镇痛泵镇痛组和肌内注射哌替啶组,观察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结果:冷冻止痛组较对照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肋间神经止痛效果确切,临床应用的患者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患者费用负担,值得在胸外科领域广泛应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共存的思考

    电子病案的应用与发展同传统的纸质病案相比较是一大进步,也可以说是信息化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进步,极大地扩展了病案管理工作的内涵,使得病案管理工作的理念、管理模式、职能转变、服务范畴、病案信息的价值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管承认与否,当今是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共存的时代.如何认识两种病案共存的现象,规范病案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联合川穹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川穹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依达拉奉联合川穹嗪(观察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尤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提示依达拉奉联合川穹嗪治疗ACI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作者:肖素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28例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误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近3 a我院2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早期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5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误诊为慢性咽炎,2例误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例为痰血待查.结论: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如胸片、CT扫描多无阳性结果而易漏诊和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结合病理活检、抗酸染色等检查是早期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方法.

    作者:姚亚;鲁文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评价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病患者300例,先后行TET和CAG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照CAG TET敏感性68.91%,特异性73.17%;女性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单一易患因素中以有糖尿病者阳性率高;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患因素者阳性率高.结论:对TET结果应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作者:兰凤敏;于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0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对不同影像学检查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40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例的US、CT、MRC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因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其表现有所不同,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US 83.8%、CT 86.7%、MRCP 93.9%.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影像学检查US应为首选,MRCP有助于其临床分型及术式的选择.

    作者:刘博;姜美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病案中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的问题调查

    目的:对病案中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探讨对策.方法:抽取2007-01-01/2007-12-31有手术知情同意书的3 980份出院病案进行检查.结果:3 621份合格(91%),359份存在问题(9%).常见问题为:内容缺乏规范、签名不符合标准、内容有涂改等.结论:手术知情同意书是手术科室病案中的重要部分,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质量,有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包品红;陈珊茗;陈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肝素钠并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肝素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金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诊疗特点及腹膜黑变病的病理特征.方法:报告1例小儿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13岁女孩患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出现肝区腹膜种植转移时,误为肿瘤肝转移.化疗与手术相结合治疗成功,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腹膜转移灶病理发现腹膜黑变病.结论: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具有恶性肿瘤特点,综合治疗,效果好.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黑变病极为罕见,其病理特征为腹膜大量充满黑色素的巨噬细胞集聚,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作者:陈树;李笃妙;林俊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23例分析

    后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占3%~20%[1],目前已经成为骨科和运动医学科的常见病,我院1996/2006年漏诊后交叉韧带损伤2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建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拔除三腔二囊管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分析

    肝硬化等致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目前虽有多种选择治疗方法,但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仍常用,效果显著.文献报道三腔二囊管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有窒息、食管破裂、胃食管黏膜坏死等[1].

    作者:毛朝亮;周力;张永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以提高其准确性应用.方法:应用日产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测量195个前牙根管的长度,做好标记,按照所测长度拍摄X线片,记录针尖到根尖的距离,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测的195个根管中,误差超过0.5 mm的有26个,误差率为13.33%.结论:通过对JUSTYⅡ全自动根管测定仪的误差性分析研究,可以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作者:于红;李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注射用棓丙酯致过敏反应2例分析

    我们于2008-10应用注射用棓丙酯治疗颈椎病期间,出现2例严重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红;陈文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内放置爱母环过敏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30岁.于2007-07-26无明显诱因全身瘙痒,渐加重,手抓后大小不等突出皮肤的皮疹,可融成片伴心慌,夜间入眠差.多次在我院门诊求治,用抗组胺药物,病情时轻时重,持续约20 d后,于2007-08-07再次来院诊治时,检查发现全身呈散在的大片状皮疹,突出于皮肤,以腰背部较多,面部较少,诊为荨麻疹,迫问病史,患者偶有对金属配饰物过敏(如表链,耳环等),于发病前2 d宫内放置爱母环,诊为爱母环所致过敏,立即转回妇科取出节育器,未用任何药物,当晚即安静入眠,皮疹渐消,3 d后自愈.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精神性耳聋2例分析

    精神性耳聋在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我科接诊2例该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机制.方法:对我科2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3例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2~96 d,演变为血肿后症状均加重,23例患者经颅骨钻孔引流术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来源之一,其演变机制有多种原因.

    作者:陈锡起;王勇;王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伴炎性假瘤样增生1例分析

    对肺硬化性血管瘤伴炎性假瘤样增生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1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3个月加重伴胸痛2周入院.患者缘于3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达37~38 ℃,经当地按感冒治疗症状可减轻,但反复发作,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咳淡黄色黏痰,体温达39 ℃,伴左上胸部疼痛而入院.

    作者:孙少勤;穆英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支气管异物误诊2例

    1 病历摘要例1:女,2岁.因发热3 d,咳嗽2 d入院.入院当天中午出现呼吸困难,四肢躁动,急给予气管插管,并考虑诊断为:(1)急性喉炎;(2)缺氧性脑病.

    作者:巫祖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纸样胎儿2例分析

    我院分别于2008-03-05、2008-04-16剖宫产助娩出纸样胎儿2例,分析如下.

    作者:狄荣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孕早期应用氧氟沙星致胎儿四肢偏短引产1例

    1 病历摘要女,因孕8个月,胎儿四肢偏短,于2006-11-13来我院引产.患者平素月经规,末次月经2006-03-18,预产期2006-12-25,停经36 d在当地因尿道炎静滴氧氟沙星5 d,孕6个月妇检做超声提示胎儿四肢偏短,复查2次,均提示四肢偏短,来诊.

    作者:金兆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保留导尿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导尿术及留置导尿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包括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道疼痛、血尿等,但主要的是尿路感染,而导尿术及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首位,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手术患者已构成较大的威胁.

    作者:侯淑萍;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