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双歧杆菌属是人体肠道固有菌属,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P53、CrmA、IAPs、FLIPs、Bcl-2家族及多基因、多环节、多步骤协同调控;双歧杆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中的膜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的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在抗肿瘤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临床应用.通过简述双歧杆菌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为双歧杆菌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宋兴华;蒲荣;姜世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中枢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AST、LDH、HBDH的测定采用速率法,CRP的测定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结果 AST、LDH、HBDH的测定,结核性脑膜炎组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CRP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而病毒性脑膜炎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AST、LDH、HBDH、CRP的测定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联合脑脊液CRP的检测可以对病情进行随访和疗效观察.
作者:卢新兆;黄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药理学是一门桥梁性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两大方面.其中药效学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内容.药理学教材中讲授的药物有400多个,要想让学生学好这400多个药物的药效学内容,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笔者从事药理学教学十几年,总结出一套经验,供各位同仁借鉴.
作者:万进军;洪爱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医医院门诊部空气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 连续6月分别采集消毒前后医院门诊部空气样本,作微生物监测及对比分析.结果 消毒前后门诊部空气微生物菌落平均数分别为800 cfu/m2及300 cfu/m2,门诊部空气的菌落数在消毒前后有明显差异.结论 加强门诊部的空气消毒是降低门诊部医院感染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汝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3%~7.2%[1],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0.3%~2.5%,其中10%~30%的患者存在胎位异常、胎儿宫内发育受限、胎盘低置、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2].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者增多以及超声技术在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就本院10年来27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春梅;李宝珍;贾怡;杨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护理文书是护士执行医嘱和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的客观记录.其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及危重病护理记录等.护理文书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涉及到医疗纠纷案件时,它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公正地评价事实的关键的证据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相关资料.因此,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和法律责任越发显得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缺陷,笔者在本院病历质控检查或随机抽查中发现了一些缺陷和问题,现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400例反复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糖尿病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再住院的主要原因.结论 强调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给予患者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及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姚盛云;张爱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汁酸对急、慢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急慢性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用两点速率法测定餐前血清总胆汁酸(TBA),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1)和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 健康成人血清TBA结果(3.8±1.6) μmol/L,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患者血清TBA (185.2±73.6) μmol/L,慢性肝炎患者血清TBA (84.1±32.3) μmol/L,均明显比正常人高(P<0.01),其中尤以急性肝炎升高为甚,急、慢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TBil、DBil、ALT、AST变化基本平行,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88;慢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TBil、DBil、ALT、AST变化亦基本平行,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0.85.结论 血清总胆胆汁酸测定是诊断急、慢性肝炎的一个敏感指标,且不受溶血的影响,在反映肝细胞损伤时比血清胆红素更为特异.
作者:张恒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常与遗传、精神刺激、感染、应激等相关.它是由于甲状腺合成或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机体全身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总称[1].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CHF住院,经正性肌力、利尿剂治疗1周,仍未显效好转的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应用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20~30 mg,每日1次,10 d为1疗程.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小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动态观察血压、心率、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阮仁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良性乳腺疾病,发病率5%左右[1].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极易误诊误治.本文现对本院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5例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对其病因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供同道斧正.
作者:杨达荣;徐红梅;龙庆新;吴时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采集检测后的混合血浆制备异常质控血浆的稳定性和精密度,能否作为日常凝血室内质控物.方法 采集40人份以上血浆混合封盖,置于37 ℃水浴箱中,连续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当PT、APTT值分别比正常对照相差约2~3倍的值时,立即将混合血浆分装于塑料小离心管,每支约0.3 ml,置-80 ℃超低温冰箱速冻备用.每天从冷冻冰箱取出1支置于37 ℃水浴中速溶后,随同当日凝血标本检测,连续观察5个月.结果 分别计算出 5个月的PT、APTT、FIB均值、标准差,以第一个月的均值、标准差为靶值作t检验比较得出:5个月PT、AP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值<5%.结论 自制异常质控血浆保存在-80 ℃时,PT、APTT、FIB可稳定5个月以上,可用于日常凝血室内质控.
作者:王希平;叶丽燕;李鄂;王平;何亚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诊断肝病特别是急性传染性肝病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指标.但由于胆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剧烈运动和早期妊娠等,ALT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高.本文对2003年度高考学生体检中ALT不同程度升高的学生进行分析.
作者:谭晓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西宁地区(海拔2 260 m)肺气肿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分析,为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177例住院或门诊确诊为肺气肿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用低抑菌浓度(MIC)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测定.结果 177例肺气肿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254株,其中细菌148株占58.27%;真菌106例占41.73%.结论 感染菌的分布以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G-)杆菌和真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G+)球菌和G-杆菌对广谱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
作者:马慧英;王琰;李燕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国肝癌的发病病因主要为HBV和HCV感染,除黄曲霉素、一些化学致癌物、寄生虫感染等其他因素以外,还有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以来,幽门螺杆菌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病因之一[1].近年研究资料显示,H.pylori还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胰腺炎等胃肠外疾病也有关.研究者们陆续在慢性肝、胆疾病及肝癌患者的肝组织中检测到H.pylori的存在,认为H.pylori可能作为独立的或辅助的致病因素导致肝脏病变.
作者:叶敬旻;陈燕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本地区健康成年人群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及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的正常参考值,同时与贫血患者群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利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O)标记.结果 健康成年人群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为1.14±0.23,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为8.08±1.95;贫血患者群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为4.13±2.91,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为19.16±8.37,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及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的检测,快速、客观、准确,可作为临床检验指标之一.
作者:许艳丽;杜庆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光电MEK-6318K是由日本光电公司生产血细胞计数仪.该仪器采用简易的面板设计及简单的控制步骤,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易于保养等优点.但在仪器运行中,某些特定疾病会导致白细胞计数(WBC)假性增高.本文选择了52例患者血液标本,在机外预稀释液中加入5 μl溶血剂分别与显微镜法计数WBC并对计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佛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日益完善并飞速发展,许多检测项目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而且检测项目不断增多,临床检验结果越来越成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因此,临床检验质量日益为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得到患者的信赖认可是检验科管理的核心问题[1].根据检验工作的特点,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保质、保量、降低成本,不断满足临床的需要,促进科室全面发展,将检验科的管理分为质量、服务、创新、竞争、制度六个方面讨论如下.
作者:陈莲香;冯彩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定量检测在妇产科诊疗中应用极为广泛,临床在早孕、异位妊娠、妊娠相关疾病中对于β-hCG的定量测定非常重视,测定的中位数多有报道[1],中孕妇女血清β-hCG和甲胎球蛋白(AFP)定量测定在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检测中意义重大,在病理妊娠中也极为重要.
作者:王红武;周东芳;安莹华;索亮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5名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两组人群凝血纤溶动态图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结果 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图中凝固时间缩短,血浆Fbg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液呈高凝和继发纤溶亢进状态,具有形成血栓可能性.
作者:闻静;李廷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