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涛;杨日耀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期诊断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余地,将几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本文就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几种标志物,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肌酸激酶、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俊英;谢建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掀起了外科领域的一场革命,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是本世纪的热点和发展方向[1].目前腹腔镜下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带来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问题.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如下.
作者:张晓;彭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g)在正常妊娠中的改变及在产前检查中作用和价值.方法 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2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91例正常妊娠妇女和55例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的凝血指标,并将正常妊娠妇女的实验结果与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的PT、APTT、TT均较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妇女的Fg较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的凝血指标较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有明显改变,机体呈相对高凝状态.凝血指标的检测能为孕妇产前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更夫;骆明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也得到迅速发展.检验结果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观察疾病的演变和预后及预防疾病等的作用也显得更加重要,这就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是实验室检查结果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现就医护人员采集血液标本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祝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科于2003年12月引进了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两年来,仪器运转正常.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试剂的使用有较大的浪费现象.本文以常见的检测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例进行说明.
作者:伯孝华;靳亚飞;付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64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4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79.7%)及性途径(18.7%).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96.8%),咳嗽(81.2%),腹泻(32.8%),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阴性率78.1%,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71.9%),胸部X线表现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65.6%),经抗结核及抗HIV病毒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抗结核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常发病急,症状重,PPD试验阳性率低,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临床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应提高艾滋病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肺结核患者并发艾滋病的警惕性.
作者:汤涛;杨日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报道临时起搏配合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12年,心悸、头晕半小时入院.12年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5年前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间断服用地戈辛0.125 mg/d.
作者:张萍;吴强;李克峰;张盛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ST段抬高(STEMI)ACS和23例非ST段抬高(NSTEMI)ACS患者于症状出现后的0~2 h、4~6 h分别进行hs-CRP、cTnI、Mb和CK-MB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ST段抬高组和非ST段抬高组0~2 h:hs-CRP和Mb检测阳性率高于cTnI和CK-MB,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间cTnI、Mb、CK-M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6 h:ST段抬高组hs-CRP、cTnI、Mb、CK-MB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ST段抬高组hs-CRP、cTnI、Mb检测阳性率高于CK-MB,且两组间所有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检测hs-CRP、Mb,敏感性优于cTnI、CK-MB;hs-CRP、cTnI、Mb能检测出微小心肌损伤;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有50%左右存在微小心肌梗死;hs-CRP、cTnI、Mb、CK-MB测定对诊断SIEMI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作者:高志亮;徐炜;潘斌;秦书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国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接近10%,为了减少HBsAg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本血站对初次献血者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筛选,阴性者采血,阳性者再征得其本人同意下再抽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检,若复检阴性者可采血,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萍;龙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000~2005年,本院内镜室对12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淑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对168例HIV携带者或AIDS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HIV携带者或AI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5例,经有效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的118例,放弃治疗14例,1例转院.结论 有效的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遵医依从性,做好普及性预防,有利于护士的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
作者:陈春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对现代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知识,护理管理行为重制度落实,轻患者感受,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质量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进和分析,提出较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及对策.即修正质量评价标准,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实效,把现代企业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使患者真正从护理管理中受益.
作者:梅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来本院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2月,来本院门诊妇产科作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进行7项检测,即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63%,梅毒感染率为10.17%,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 为了发现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情况,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健康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早期孕妇进行产前7项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形成基础上,动脉内膜损伤破裂,血小板及纤维素与血中有形成分黏附、聚集、沉着形成血栓.中药刺五加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本院于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共救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8例,其中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24例,与脉络宁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raves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再进行131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甲亢专科重症Graves病例85例,分为131I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基本相同.通过不同的治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复查,作疗效比较.结果 131I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迅速,甲状腺肿大缩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raves病经抗甲状腺药治疗缓解后再进行131I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向明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能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要获得稳定可靠、准确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防止医生在临床诊疗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加以严格控制.标本的正确采集对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多用真空静脉采血,影响因素比末梢血少,结果也比较好,且标本能放置较长的时间而结果变化不大,30 min到12 h间血常规结果比较稳定[1].
作者:李君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对29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试验阳性进行结果分析.方法 分别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两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抗-HIV(1+2)检测试剂对21 796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AT-2全自动加样系统和FAME酶免分析系统的全自动检测.结果 21 796份标本中共检出29例初筛阳性标本,其中北京万泰试剂检出29例,上海科华试剂检出3例,将此29例初筛阳性标本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显示:2例为阳性,4例不确定,其余23例为阴性.结论 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差异,初筛实验室的假阳性过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冯霞;范文成;涂林;张宁宁;范苏;李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CD-3200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用于在临床和实验室定量分析血液细胞、白细胞五分类计数的体外诊断设备,主要用于定量的测量血液中21项参数+3直方图.为了了解该机的性能,对CD-3200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参数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白细胞分类进行了测试,并与BC-3000血细胞计数仪和手工操作法比较,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分析尿液,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尿液检查的报告质量.方法 对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Clinitek500尿干化学仪和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法3者联合分析.结果 UF-50尿沉渣仪、干化学仪及显微镜检测3者联合分析,尿液细胞的阳性检测率明显增高,红细胞阳性率由59.64%提高到75%、白细胞阳性率由61.07%提高到73.57%.结论 3者联合检测尿液阳性率可明显增高,基本实现尿液分析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禹新华;孙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支原体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衣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支原体采用培养与药敏分析法,对201份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CT、Uu和Mh 3种病原体检测.结果 (1)CT检出率为8.96%(18/201);支原体感染者中单纯Uu检出率为34.33%(69/201),单纯Mh检出率为1.49%(3/201);Uu与Mh混合感染率为4.48%(9/201).(2)支原体对罗红霉素(ROX)、司帕沙星(SPA)、左旋沙星(LEV)、氧氟沙星(OFL)、阿齐霉素(AZI)耐药率均>60%,较敏感的是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和克拉霉素(CLA);Mh及Uu与Mh混合感染者耐药率高,至少对7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有1株对所有9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 (1)Uu、CT、Mh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率Uu>CT>Uu与Mh>Mh.(2)支原体的耐药菌株常见,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作者:高弘;魏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