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医学工作流程中常见差错及对策

陈立新

关键词:检验医学, 工作流程, 差错, 对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趋向于全自动化、微量化,各种检验试剂也向操作简便、快速、性能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实验室做出的检验报告更加准确和可靠.基层医疗单位的实验室,由于人才梯队建设尚未规模化,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人为因素引起的差错及误差,如仪器设备常常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的错误结果.故从检验设备、试剂材料、实验材料、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总结,让差错降到低,消灭过失误差,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HBV-DNA、Pre-S1Ag及HBV标志物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标志物、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69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乙肝标志物及Pre-S1Ag,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种不同类型乙肝HBsAg的阳性率均高于91.9%,HBsAg、Pre-S1Ag的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同时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Pre-S1Ag和HBV-DNA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诗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29例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对29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试验阳性进行结果分析.方法 分别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两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抗-HIV(1+2)检测试剂对21 796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AT-2全自动加样系统和FAME酶免分析系统的全自动检测.结果 21 796份标本中共检出29例初筛阳性标本,其中北京万泰试剂检出29例,上海科华试剂检出3例,将此29例初筛阳性标本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显示:2例为阳性,4例不确定,其余23例为阴性.结论 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差异,初筛实验室的假阳性过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冯霞;范文成;涂林;张宁宁;范苏;李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早期诊断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余地,将几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本文就目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几种标志物,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肌酸激酶、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俊英;谢建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尿液标准化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分析尿液,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尿液检查的报告质量.方法 对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Clinitek500尿干化学仪和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法3者联合分析.结果 UF-50尿沉渣仪、干化学仪及显微镜检测3者联合分析,尿液细胞的阳性检测率明显增高,红细胞阳性率由59.64%提高到75%、白细胞阳性率由61.07%提高到73.57%.结论 3者联合检测尿液阳性率可明显增高,基本实现尿液分析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禹新华;孙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时期提高护理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思考

    随着医学界现代医院管理的形成,我国医院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护理管理者现状分析及与国外先进国家对比,提出了尽快提高我国护理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的措施、办法.

    作者:梅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时起搏配合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本文报道临时起搏配合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12年,心悸、头晕半小时入院.12年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5年前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间断服用地戈辛0.125 mg/d.

    作者:张萍;吴强;李克峰;张盛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盆腔感染患者的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盆腔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试验依据,协助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细菌的耐药率.方法 严格无菌取材并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用MIC(低抑菌浓度值)方法进行药物测定.结果 584例盆腔感染患者的分泌物经培养后有病原菌生长的282例,其中细菌阳性的272例,占46.58%,真菌阳性的10例,占1.71 %,以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

    作者:王琰;杜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739例肝炎患者病原学检测分析

    病毒性肝炎呈世界性分布,贵州为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之一,各型肝炎均有存在.省内仅见4型病原学分型构成比的报道[1~3],未见到5型病毒性肝炎构成比的报道.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贵阳地区病毒性肝炎感染类型多重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739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兴林;王义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掀起了外科领域的一场革命,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是本世纪的热点和发展方向[1].目前腹腔镜下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带来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问题.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如下.

    作者:张晓;彭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相关护理——营养与休息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这一段时间.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为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既要有满意的麻醉与优良的手术操作,也要有满意的围手术期护理.围手术期良好的营养与休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世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又称肝内胆汁淤滞或术后黄疸.1950年Caroli首先报道了14例,1973年Lamont等正式提出这一新概念.近几年来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有关专题报道很少,但临床并非少见.所以观察手术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探讨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现就2003~2004年108例住院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铁茅;孙建慧;杨春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

    目的 了解胆碱酯酶(ChE)的测定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有一定的价值.方法 采用ChE连续监测法.结果 ALT、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患者,ChE的测定与不升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88,P<0.01).结论 ChE测定对肝胆疾病在ALT、γ-GT均升高时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许汝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细菌L型与肿瘤

    细菌L型即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由于细胞壁的缺陷,其菌落形态、生长行为、生化反应、致病性等均与原菌显著不同,且表现出与病毒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征.L型菌作为一种慢性致病因子长期在人体内存活,具有致突变和增加宿主细胞对其它致突变物易感性的可能.目前有大量资料表明从肿瘤患者中常可以分离出细菌或细菌L型,它们与肿瘤之间关系密切.

    作者:孟泽武;陈燕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极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来源于卵巢间质,属卵巢性腺间质肿瘤.本文报道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如下.

    作者:卢少玲;高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连江县2004年妇女病普查分析

    为切实做好妇女病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县广大妇女的保健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本县2004年的妇女病普查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林清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64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4例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79.7%)及性途径(18.7%).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96.8%),咳嗽(81.2%),腹泻(32.8%),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阴性率78.1%,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71.9%),胸部X线表现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65.6%),经抗结核及抗HIV病毒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抗结核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常发病急,症状重,PPD试验阳性率低,抗结核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多,临床应尽可能同时进行抗结核与抗HIV病毒治疗,应提高艾滋病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肺结核患者并发艾滋病的警惕性.

    作者:汤涛;杨日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液气体分析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使检验科工作符合质量要求、检验结果好地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除了要控制标本在分析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外,标本从采集起到分析前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是至关重要的[1].而在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中,由于外来因素对其结果影响的可能性很多,因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的结果正确性更为重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且,血气分析一般情况下是较危重患者的急诊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对临床的诊断、治疗,甚至于患者抢救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笔者在血气分析检测前所做的一些分析前质控工作,以及分析前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汤明荣;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妊娠早期感染性疾病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目的 了解来本院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2月,来本院门诊妇产科作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进行7项检测,即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63%,梅毒感染率为10.17%,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 为了发现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情况,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健康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早期孕妇进行产前7项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管理

    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拮抗γ-氨酪酸导致惊厥、抽搐、昏迷的一类毒鼠药.本院于2001年5月1日同时收治了6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由于中毒人数多、病情危重,给基层医院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医务人员及抢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组织抢救,合理地调配急救物质,使本次抢救取得成功,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文;赵苹;董晓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测定

    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手术创伤或感染时都有明显变化.为了解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笔者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动态检测CRP的浓度,以了解其对患者恢复情况,判断预后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梅;张克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