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质控物测定结果与分析

王丹;邓猛

关键词:尿液, 质控
摘要: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及及使用,尿液分析既简便又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便.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开展了尿液室内质控,对其进行监测.通过对尿液质控物测试的分析,了解到尿液质控物各个项目的情况.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9例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 对29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试验阳性进行结果分析.方法 分别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两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抗-HIV(1+2)检测试剂对21 796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AT-2全自动加样系统和FAME酶免分析系统的全自动检测.结果 21 796份标本中共检出29例初筛阳性标本,其中北京万泰试剂检出29例,上海科华试剂检出3例,将此29例初筛阳性标本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显示:2例为阳性,4例不确定,其余23例为阴性.结论 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差异,初筛实验室的假阳性过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冯霞;范文成;涂林;张宁宁;范苏;李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建立与应用

    临床上用以界定实验结果临床意义的常用名词有正常值、参考值、危急值、医学决定水平等.正常值一词由于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已不再应用,目前多用参考值.参考值是在指明的特定条件下,用特定方法所得到的生理、生化参数.医学决定水平是一种阈值,高于或低于该值,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措施.危急值实际上具有医学决定水平的意义.医学决定水平值看似一个有用的数值.但对于众多的试验,以及复杂的疾病情况,要想制定出每个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可以想象其困难所在.本文不对上述数值进行全部讨论,仅讨论有关危急值的问题.

    作者:李贵芳;王树辉;周湘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胃溃疡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胃溃疡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的胃黏膜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组为52例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为24例单纯胃溃疡患者.以尿素酶试验及组织Giemsa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胃黏膜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结果 单纯胃溃疡患者无论Hp检测是否为阳性,胃黏膜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均以IgA产生细胞为主.而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产生IgA细胞明显减少,合成IgM及IgG细胞明显增多,尤以Hp阳性患者为著.结论 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免疫状态发生了改变,对Hp的清除和溃疡的愈合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胡炳德;李祥春;梁丁保;徐林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社会文化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老年医学也逐步受到重视,护理界也应研究如何针对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在有生之年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

    作者:黄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对策

    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人们对防病治病及自我保健观念有了新的认识.但无论是在医院里看病吃药,还是在社会药房里咨询买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作者:贾迟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妊娠早期感染性疾病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目的 了解来本院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 对2005年1~12月,来本院门诊妇产科作早期孕期检查的妇女进行7项检测,即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抗体),梅毒螺旋体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63%,梅毒感染率为10.17%,抗-HIV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 为了发现妊娠早期妇女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情况,以便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健康新生儿的出生率,对早期孕妇进行产前7项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的护理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MPCNL)的疗效,适应症及护理.方法 分析运用超声引导对30例肾结石患者共31只肾进行MPCNL治疗的资料.结果 30例患者肾穿刺成功率96.8%(30/31),满意放置导管造瘘成功率93.5%(29/31).全部病例术后解除结石梗阻.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治疗肾结石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相关肝病防治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复制中存在逆转录环节,因此比一般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1].根据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可将HBV分为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在流行病学、所致肝脏疾病及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程度方面各有异同.

    作者:刘冰;陈华根;彭昭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方法的探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掀起了外科领域的一场革命,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是本世纪的热点和发展方向[1].目前腹腔镜下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带来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问题.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如下.

    作者:张晓;彭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和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脂的水平,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8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IL-8、sICAM-1水平,并以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患者血清TC、TG、IL-8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患者血脂异常组(CHD2)IL-8、sICAM-1水平高于血脂正常组(CHD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8和sICAM-1与血脂异常之间存在一定联系,3者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

    作者:张雄;饶玲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

    目的 了解胆碱酯酶(ChE)的测定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有一定的价值.方法 采用ChE连续监测法.结果 ALT、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患者,ChE的测定与不升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88,P<0.01).结论 ChE测定对肝胆疾病在ALT、γ-GT均升高时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许汝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刺五加治疗腔隙性脑梗死24例疗效观察

    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制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形成基础上,动脉内膜损伤破裂,血小板及纤维素与血中有形成分黏附、聚集、沉着形成血栓.中药刺五加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本院于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共救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8例,其中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24例,与脉络宁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门诊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化,治愈率也越来越高.尽管如此,由于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在治疗方面仍然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据调查,很多结核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1].因此,作为结核病医院的门诊护士,在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行为,进行相应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作者:叶海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盆腔感染患者的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引起盆腔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提供试验依据,协助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细菌的耐药率.方法 严格无菌取材并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用MIC(低抑菌浓度值)方法进行药物测定.结果 584例盆腔感染患者的分泌物经培养后有病原菌生长的282例,其中细菌阳性的272例,占46.58%,真菌阳性的10例,占1.71 %,以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

    作者:王琰;杜建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在无偿献血中用胶体金法联合ELISA法检测HBsAg

    我国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接近10%,为了减少HBsAg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本血站对初次献血者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筛选,阴性者采血,阳性者再征得其本人同意下再抽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检,若复检阴性者可采血,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萍;龙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通过对现代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知识,护理管理行为重制度落实,轻患者感受,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质量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进和分析,提出较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及对策.即修正质量评价标准,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实效,把现代企业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使患者真正从护理管理中受益.

    作者:梅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大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管理

    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拮抗γ-氨酪酸导致惊厥、抽搐、昏迷的一类毒鼠药.本院于2001年5月1日同时收治了60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由于中毒人数多、病情危重,给基层医院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医务人员及抢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组织抢救,合理地调配急救物质,使本次抢救取得成功,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素文;赵苹;董晓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又称肝内胆汁淤滞或术后黄疸.1950年Caroli首先报道了14例,1973年Lamont等正式提出这一新概念.近几年来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有关专题报道很少,但临床并非少见.所以观察手术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探讨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现就2003~2004年108例住院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铁茅;孙建慧;杨春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12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000~2005年,本院内镜室对12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淑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801例垂体泌乳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单纯性溢乳、闭经溢乳综合症和月经紊乱等患者血清中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及高泌乳素血症比例,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控制垂体病变的发生.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垂体泌乳素水平.结果 单纯性溢乳症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16.20%,闭经溢乳综合症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50.65%,月经紊乱、闭经等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10.48%.结论 对PRL水平增高的患者,应定期监测PRL水平,根据PRL水平找到佳溴隐亭治疗量,观察治疗效果,防止垂体病变.

    作者:林红;陈林俊;彭心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