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患者血钾和葡萄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曹洋

关键词:颅脑损伤, 血钾, 血葡萄糖,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患者血钾(K+)、葡萄糖(Glu)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血K+采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血G1u采用GOD-POD法.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K+降低、血Glu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颅脑损伤患者血K+、血Glu变化显著,及时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发光测定HCG的实验评价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层细胞的分泌产物,妊娠与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血中HCG含量较高,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对临床早孕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HC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本文对CLIA测定HCG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志斌;程俊;陈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腕部类风湿1例

    本文报道腕部类风湿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右手腕肿痛4月余,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加快,抗O达750∶1.X线:右尺骨下端见多个囊状破坏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脱钙,软组织肿胀.诊断结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郭一楚;向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278例患泌尿生殖道炎症、不育症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8份标本共检出支原体阳性166份,检出率为59.7%,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计数≥104 cfu/ml 138例占49.6%,Uu阳性计数<104 cfu/ml 24例占8.6%.人型支原体(Mh)和Uu混合感染计数≥104 cfu/ml 4例占1.4%.支原体对克拉霉素(CLA)、交沙霉素(JOS)、阿奇霉素(AZI)、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3%、88.6%、77.1%、76.5%、74%,而对司帕沙星(SPA)、壮观霉素(SPE)、左旋氧氟(LEV)、罗红霉素(ROX)、螺旋霉素(ASP)、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PF)敏感性较低分别为62.6%、61.4%、48.8%、45.8%、38%、35.5%、16.3%.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免疫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原菌,对其进行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药物,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红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为确诊1例疑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方法 采用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G显带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染色体核型为46,XY,t(1;5)(q21;q33)[15].结论 细胞遗传学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t(1;5)(q21;q33)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旺东;王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做为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和胸腔积液的新方法.自2003年5月以来,本科室利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对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及1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既避免了因传统方法反复穿刺带来的不便,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解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及心理准备;术中,取得患者的佳配合;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的护理,预防局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是当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患者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异体输血可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等多种经血传播的疾病以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反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激发了人们对自体输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牟丽丽;谭华;唐春华;王平;李淑英;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标本放置时间与方式对10项血生化检测的影响

    目的 讨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K+、Na+、Cl-、葡萄糖(Glu)、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30份血标本,每份分3管,1管放置室温(20 ℃),1管血放置冰箱(4 ℃),第3管分离血清放冰箱(4 ℃),分别对其保存2 h、12 h、24 h进行上述各项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值(凝固20 min,即离心取血清检测值)作为配对t检验,各时段检验值与即刻值之差值作多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血标本室温放置2 h除CK外其余9项降低,血标本冰箱放置2 h后Cl-降低;12 h后K+增高;24 h后AST、LDH、TP增高;CO2CP、Glu从2 h后开始降低.分离血清冰箱放置2 h后,ALT、LDH、K+、Na+、Cl-、TP降低;12 h后Na+、Cl-增高:24 h后K+、TP增高;CO2CP从2 h后开始降低.以上3种不同保存方式检测值与即刻值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标本放置12 h以上,除ALT、CK无明显变化外,其他8项均有变化.结论 血标本离体后会因放置方式和放置时间不同而引起生化检验值的变化,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检验的血标本,应根据其检测项目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和适当的保存时间对其进行检测.

    作者:陈中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7例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本院2000~2005年胃镜检查5 024人次中发现幽门管溃疡17例,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共17例,年龄24~70岁,50岁以下9例,占53%.临床表现有嗳气、腹胀、恶心、呕吐、上腹痛、夜间痛、呕血及黑便等.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对乳腺肿块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术后病理学诊断对照的33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资料.结果 127例乳腺恶性肿块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为恶性102例,可疑10例,良性15例;206例乳腺良性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为良性201例,可疑5例;采用国际通用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Frabl,1989)统计,本组敏感性80.3%,特异性97.6%,假阴性率11.8%,准确率91%,且部分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完全一致.结论 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确诊绝大多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而且可以作为确诊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组织学类型的一种方法 .

    作者:付春林;徐云华;夏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微量元素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4种微量元素的实际含量与正常妊娠妇女的差别. 方法 分别采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50例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的铜、铁、锌、镁与正常妊娠相比,前者血清中铜、铁升高,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镁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健康,应对降低的微量元素给予补充,对升高的微量元素行科学降低,使各种元素达到正常的含量和合理比值,保护和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冯莉;聂孔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检验科应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检验科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善服务态度,增加服务内容,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不能消极应付.笔者认为探讨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找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对策和处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 存在的问题1.1 忽略医德医风教育、防范意识薄弱医务人员之间彼此抱怨、指责、乱发表议论;检验医师服务态度生硬,对患者不热情,无耐心和同情心,患者咨询问题不理不睬.

    作者:江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常用检查及意义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期的常见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检查方法 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婴儿肝炎综合征常用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

    作者: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蛛网膜囊肿1例

    蛛网膜囊肿为脑积液包裹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形成的袋状结构的囊肿,本文报告蛛网膜囊肿1例如下.

    作者:郭一楚;向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损害程度与HBV-DNA定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肝组织损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在HBsAg阳性患者中,HBV-DNA的水平与Scheuer分级无相关性,提示HBV-DNA的含量与肝内损害程度无关.但是,HBV-DNA与抗-Hbe阳性患者有相关性,与HBeAg阳性者则无相关性.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不是在免疫耐受期,HBV-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损害程度是相关的.由于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先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检测HBV-DNA含量可能更有助于选择治疗的时机.

    作者:王砚冰;石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白细胞干扰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IFN)有抑制病毒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本实验在探索干扰素对组织培养下的人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血细胞形态学漏检分析与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检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分析仪器,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科.降低了劳动强度,也使检测结果更快捷、更精确和准确.但应注意,再先进的设备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的一面.有些检测项目要靠经典的方法(特别是手工法)验证、校准和补充.

    作者:张建伟;刘晓华;杨玉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蕲蛇酶对脑梗塞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影响

    蕲蛇酶具有凝血酶样作用,用药后可使血浆纤维蛋白的含量下降,延长凝血酶时间,抑制血小板(PLT)聚集,减少血小板数量,但对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资料显示蕲蛇酶可使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小,因此测定MPV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的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与专科的不同教学模式初探

    本校医学检验系于1986年开始招本科班.为了促进军队检验专业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开拓多渠道培训部队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从1995年起开始招收以军队生源为主的检验大专班.作者经过近几年对本科班和大专班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对军队医学检验本科生和大专生不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郭刚;邹全明;吴超;刘开云;曾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体检人员中血脂升高者血液黏度的改变

    目的 了解体检人员中血脂升高者血液黏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血脂升高人员的血液进行血液黏度测定,同时以50例血脂正常的体检人员为对照,分析血脂升高时血液黏度的改变.结果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均升高组以及单一TC升高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均升高组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与单一TC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TG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一TG升高组与TC、TG均升高组比较全血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升高者与血脂正常者相比,血液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丹;王文华;许文清;伊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患者血钾和葡萄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患者血钾(K+)、葡萄糖(Glu)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血K+采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血G1u采用GOD-POD法.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K+降低、血Glu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颅脑损伤患者血K+、血Glu变化显著,及时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