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斌;程俊;陈飞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对乳腺肿块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术后病理学诊断对照的33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资料.结果 127例乳腺恶性肿块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为恶性102例,可疑10例,良性15例;206例乳腺良性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为良性201例,可疑5例;采用国际通用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Frabl,1989)统计,本组敏感性80.3%,特异性97.6%,假阴性率11.8%,准确率91%,且部分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完全一致.结论 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确诊绝大多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而且可以作为确诊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组织学类型的一种方法 .
作者:付春林;徐云华;夏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手术(CPB)对患者血浆中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 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患者血浆中C3、C4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与术后血浆中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中C3、C4降低的谷值在CPB末.结论 CPB导致术后早期大量补体激活,易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减少补体激活程度可降低炎症反应强度.
作者:李郝;江华;唐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AMI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立即及行溶栓治疗后12 h、24 h测定血浆TpP和DD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血浆TpP和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再通者TpP逐渐下降,DD在治疗前升高的基础上再度升高而后下降,未通者TpP下降不明显,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和DD不仅是AMI早期诊断的指标,而且对指导AMI溶栓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先;高卫红;徐晓凤;徐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与肺癌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不同阶段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表达水平. 结果 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分期与肺泡灌洗液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结论 TGF-β1在肺局部参与了肺癌发生过程.
作者:缪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测定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对286例肺心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86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108例,占37.8%.其中并发两种或以上心律失常者26例,占24.1%,108例中死亡31例,死亡率28.7%.结论 肺心病并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见于心功能Ⅱ~Ⅳ级,常与缺氧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因素有关,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黄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测定儿童末梢血中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评价NBAP测定在儿童缺钙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血清NBAP测定.结果各种钙营养缺乏总检出率为55.9%,亚临床检出率为19.7%,0岁~、1岁~、2~3岁组NBAP检出率分别为29.7%、18.0%、10.3%,不同年龄段之间的NB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儿童NBAP检出率分别为18.7%、20.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钙营养状况与父母文化程度高低、家庭经济收入有关.结论 测定儿童末梢血中的NBAP水平在儿童缺钙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该方法 用血量少、诊断快速、准确、安全方便,容易被家长接受,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艳云;张红霞;高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干扰素(IFN)有抑制病毒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本实验在探索干扰素对组织培养下的人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冠心病(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的一种慢性炎症反映结果[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是反映炎症病变的主要生化标志物之一.为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状况及炎症标志物HS-CRP水平变化,本文对本院500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莉萍;张翔蓉;倪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80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大三阳35例,小三阳4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产妇乳汁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乳汁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初乳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作者:郑志忠;徐晓凤;徐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滋养层细胞的分泌产物,妊娠与滋养层细胞肿瘤患者血中HCG含量较高,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对临床早孕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测定HC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本文对CLIA测定HCG进行了方法学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志斌;程俊;陈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黄体酮肌肉注射,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报道较多,但黄体酮穴位用药少见报道[1~3].本院从2001年4月至2006年1月,应用黄体酮针剂行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45例输尿管结石,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蕲蛇酶具有凝血酶样作用,用药后可使血浆纤维蛋白的含量下降,延长凝血酶时间,抑制血小板(PLT)聚集,减少血小板数量,但对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资料显示蕲蛇酶可使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小,因此测定MPV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的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产妇分娩是人类生命延续的生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现代医学手段来促进这一正常状态的健康发展,而产妇的心理护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给予产妇正确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促进母婴平安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作者:朱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临床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报告四个临床典型丝状真菌感染病例并对病案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 临床丝状真菌感染在严重创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致死率高,也是眼、耳患者致盲、致聋的重要原因.结论 必须高度重视临床深部丝状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其感染的发生.
作者:马珍;吴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工作中常用的尿液常规检查,虽然快速,但其变化不够灵敏,不足以判断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因此,近6年来本院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尿液中微量清蛋白(mA1b)、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进行测定,以提高实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助于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泉;沈清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K+、Na+、Cl-、葡萄糖(Glu)、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30份血标本,每份分3管,1管放置室温(20 ℃),1管血放置冰箱(4 ℃),第3管分离血清放冰箱(4 ℃),分别对其保存2 h、12 h、24 h进行上述各项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值(凝固20 min,即离心取血清检测值)作为配对t检验,各时段检验值与即刻值之差值作多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血标本室温放置2 h除CK外其余9项降低,血标本冰箱放置2 h后Cl-降低;12 h后K+增高;24 h后AST、LDH、TP增高;CO2CP、Glu从2 h后开始降低.分离血清冰箱放置2 h后,ALT、LDH、K+、Na+、Cl-、TP降低;12 h后Na+、Cl-增高:24 h后K+、TP增高;CO2CP从2 h后开始降低.以上3种不同保存方式检测值与即刻值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标本放置12 h以上,除ALT、CK无明显变化外,其他8项均有变化.结论 血标本离体后会因放置方式和放置时间不同而引起生化检验值的变化,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检验的血标本,应根据其检测项目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和适当的保存时间对其进行检测.
作者:陈中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复方铋合剂(MBC)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枸橼酸铋铵为主药与氯化钾、甘油、陈皮酊等配成复方铋合剂,采用络合滴定法检测本品中铋的含量,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复方铋合剂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快速、准确.结论 该制剂工艺可用于常规制备复方铋合剂.
作者:王兰;左六一;雷自强;朱治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ISO15189文件的5.5.1中规定:实验室应使用检验程序,程序应符合实验室服务用户的需求并适用于检验.优先使用在公认或权威的教科书、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或杂志,或国际、国家或区域的指南中发表的程序.如果使用内部程序,则应适当验证其符合预期之用途并完全文件化.5.5.2中规定:实验室应只用验证过的程序证实所用检验程序适合其预期用途.5.5.3指出:所有程序应文件化并使相关人员可在工作站得到.已文件化的程序及必要的指导书应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可理解的语言.……只要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符合5.5.1和5.5.2的要求,其描述符合实验室的操作程序,检验程序则应全部或部分基于此说明书制定.……每个新版检验试剂盒在试剂或程序方面发生重要变化时,应检验其性能和对预期用途的适用性.与其它程序一样,任何程序性变化都应注明日期并经授权.
作者:郭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乳牙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特点,为开展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本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毓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内血液循环急性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治疗时间延长,生活不能自理,沟通障碍,重者死亡.随着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诱发因素及愈后状况.分析诱发脑血管意外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其了解诱发脑血管意外因素及时接受药物治疗以外,改变生活不良习惯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伟珍;李冰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