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姚尚萍;刘红霞;韩晓冰

关键词:心理治疗, 银屑病, 生活质量, PASI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了152例生活质量受明显影响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QOLS)、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DQOLS和PASI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DQOLS的改善程度与PASI的改善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心理治疗有利于皮损症状的改善,从而提高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mtein)HS-CRP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清:HS-CRP浓度.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HS-CRP含量急性脑梗塞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人;中脏腑患者明显高于中经络患者;在中经络患者中阳类证患者明显高与阴类证患者,中经络中阳类证辨证为肝阳暴亢型的患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其余阳类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急性脑梗塞的发生有关.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分型与HS-CRP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刘佳;刘远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胸痹心痛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147例冠心病CH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的支数和程度并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关析.结果:(1)冠脉狭窄程度:痰浊壅塞证组中度狭窄者多于心血瘀阻证组,心血瘀阻证组中度狭窄者多于非痰浊血瘀证组(P<0.05);(2)痰浊壅塞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非痰浊血瘀证组三组的冠状动脉病交支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证型组中患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壅塞证组及心血瘀阻证组>非痰浊血瘀证组.结论:冠状动脉病交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冬梅;安冬青;吕书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析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常见病,通过查阅古今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治疗体会认为:在中医理论中,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肾精虚亏是本病的常见病因和基本病理环节,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可作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法则.

    作者:沈玉国;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捏脊、走罐综合治疗腰肌劳损212例

    笔者于2001年9月~2006年9月,采用针刺结合捏脊、走罐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睿;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阳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阳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并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例气阴两虚、瘀血内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益气养阴、活血通阳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组)20例,舒降之(对照组)20例.服用自拟方和舒降之6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流变、TXB、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的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口干等症状得到了改善,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45%和4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血脂指标无统计学意(P>0.05).(4)治疗组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红细胞压积无影响(P>0.05),而对照组仅降低了血粘度(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对高切变率、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无影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血流变指标无明显差异(P>05).(5)治疗后,两组皆降低了冠心病患者血浆TXB2的浓度(P<0.01).两组间比较,对照组的TXB2低于治疗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升高了冠心病患者血浆6-keto-PGF1α的浓度(P<0.01).对照组升高了冠心病患者血浆6-keto-PGF1α的浓度(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皆降低了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的TXB2/6-keto-PGF1α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阳法组成的自拟方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肌缺血,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血流变,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防止血栓的形成有关.

    作者:金斗镇;杨建梅;周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强的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ldiopathicthrombocyt openicpurpura,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若出血症状明显者配合强的松40~60mg顿服.结果:32例患者中显效15例(46.9%),良效8例(25%),进步4例(12.5%),无效5例(15.6%),总有效率为84.7%.结论: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强的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具有起效快、缓解率高、复发率低、维持疗效时间长的特点,同时中药可以对抗强的松的副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爱萍;单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30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小22岁,大82岁;病程短7天,长5年.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或CT示颈椎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其中,椎动脉型5例,神经根型12例,交感神经型3例,混合型10例.均有椎间隙变窄,椎关节增生等病变.

    作者:牛亚清;吴宁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的常见多发病,西药阴道局部用药和全身抗真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约5%.10%患者容易复发,顽固难愈[1].近1年来,我院运用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谈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每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死亡是人的自然回归.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但对人类而言无论如何是一件重要而痛苦的事,因为它不仅意味着与亲人、家庭及整个社会的永久分离,而且在临终过程中人会遇到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意愿,满足病人的生理、社会心理及精神的需要,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蒋红;崔华;张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02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3型,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组在年龄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阴阳两虚组在血尿酸水平上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阴阳两虚型在血尿酸水平上均高于气阴两虚组.提示:如果对2型耱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阴虚热盛和阴阳两虚证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找到引起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升高的中医证候方面的原因.

    作者:王冬云;肖艳;王魁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

    自2002-2005年我们选择了30例秋季腹泻的儿童,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双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罗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疗活动中患方的权利和义务探讨

    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现阶段,笔者认为有必要了解医疗活动中患方的权利和义务.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医患关系法或医患权益保障法.关于患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主要见于(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中.现将患方的权利和义务探讨如下.

    作者:徐建民;李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证型与血清CRP含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中医辨证为中风火上扰25例,痰热腑实22例,风痰火亢19例,风痰瘀阻23例,阴虚风动1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翌日、第4日、第10日的血清CRP含量,同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证型的血清CRP含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其含量及积分依次排序均为:风火上扰证>风痰火亢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瘀阻证;入院后翌日、第4日、第10日测定的CRP含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中医证型反映的脑实质损害程度不同,血清CRP含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作者:仝淼;刘远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麦冬与山麦冬的组织学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建立区分麦冬与山麦冬的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用现代显微鉴别技术对麦冬和山麦冬药材的组织结构进行鉴别对比.结果:麦冬和二种山麦冬药材的组织显微图谱均有区别.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麦冬类药材的鉴别.

    作者:田红林;李玲;张砾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癫痫不同证型中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癫痫(EP)不同中医证型中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亚型活性的变化.方法:61例EP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闭阻型(13例)、痰火扰神型(14例)、瘀阻脑络型(10例)、心脾两虚型(10例)、心肾亏虚型(14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NOS及亚型活性,并分析之间的变化.结果:各中医证型中,总NOS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859);诱导型NOS(iNOS)活性及结构型(cNOs)活性在各中医证型中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4).结论:iNOS及eNOS可作为EP中医分型的客观化参考依据之一.

    作者:阿依努尔·铁;阿提卡·吾布力哈斯木;刘远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体会

    近年来脑出血(ICH)发病率升高,国内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17/20万[1],其中ICH占40%,高于国外5%-10%的比率.急性ICH病死病残率高达24.5%.81.6%[2].因此,急性期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虽然现在一般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引入了转基因技术,但毕竟尚处于起步阶段,况且不太适合本地区的情况.

    作者:张新军;王小鲁;朱建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利咽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利咽胶囊中没食子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VP-ODS (5μm,250mm×4.6mm);检测波长:270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3:97);流速:0.80mL/min;柱温:28℃.结果:--没食子酸在6.4μg/mL-6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为1.72%(n=9),精密度验RSD为1.68%(n=5),重复性试验RSD为1.53%(n=5),稳定性试验RSD为1.7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利咽胶囊内在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喻志芳;翟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结核病中西医饮食疗法简评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原因一方面,结核病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素摄入减少,造成合成代谢降低;另一方面,结核杆菌将机体蛋白用于自身代谢,使得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脂肪存储减少.

    作者:杨茵;张成新;黄海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平胃散对脾虚湿困大鼠胃组织SOD、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借助大鼠脾虚湿困动物模型探讨平胃散对大鼠胃组织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①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对照盲法(RCT)原则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3;每组10只.对除空白对照组以外的2组,用18天,建立大鼠脾虚湿困动物模型.随后14天,运用平胃散对治疗组进行治疗;空白对照组同时以生理盐水灌胃.②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比较平胃散的疗效并得出结论.结果:SOD、MDA;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胃散可明显提高胃组织SOD活力,消除自由基对胃组织的损伤.同时,可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代谢中产物MDA含量,改善胃组织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胃组织抗损伤能力.

    作者:王昕宇;马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便秘的病因研究

    便秘常见于临床,中医和现代医学对便秘的诊断标准不同.但对其病因认识却同中有异.中医认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均可导致便秘,且便秘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现代医学认为便秘可继发于能直接影响肠平滑肌功能的各种因素,也可因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前者称为继发性便秘,后者称为功能性便秘[1].目前,人们尚不明确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仅有研究显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地域气候、文化程度、精神心理状况等因素相关.西北燥证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新疆各地居民的燥证罹患率在4.61%-39.52%,南疆比北疆更高,与上海(0.51%)、四川(0,48%)形成鲜明对照,提示西北燥证的发生确与当地气候干湿程度相关[2],燥邪引发的西北燥证是影响新疆居民健康的共同病证状态翻.笔者关于西北燥证和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新疆便秘发病率为21.05%,高于北京、西安、沈阳等北方城市,更高于上海、广州、成都等南方城市[4],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西北燥证罹患与慢性便秘患病显著相关,西北燥证是慢性便秘的加重因素.认清新疆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对新疆常见病慢性便秘的影响,有助于从异病同治角度探讨新疆多发疾病慢性便秘的普适性防治方案,为新疆和西北地区各族居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史红;周铭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