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首次人流手术前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症状观察

王春华;陈俊逾

关键词:人流, 术前患者, 心理干预, 临床, 人工流产术, 终止妊娠, 心理因素, 心理特点, 特殊群体, 手术, 社会因素, 胚胎组织, 结果报告, 负压吸引, 创伤性, 自卑, 吸出, 恐惧, 焦虑, 妇女
摘要:人工流产是妇科常用手术之一,是利用负压吸引将胚胎组织吸出而终止妊娠.由于该方法属创伤性手术,加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术前普遍存在恐惧、紧张、焦虑、自卑、羞涩等心理.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对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贴压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65耳)、对照组50例(50耳).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治愈率为38.O%,对照组总有效率84.O%.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常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柳瑞熙;安杨;张春梅;李彦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石榴皮水煎剂对中医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6 和SIgA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变化,探讨大肠湿热证的客观指标.方法:采用综合因素造模(饮食加气候环境加致病生物因子)复制成大肠湿热证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6和SIgA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给予止泻痢药石榴皮水煎剂治疗,观察动物模型给药后的变化.结果:该模型在发病条件,主要症状、体征、病变脏腑以及病理变化(以直肠和回肠为主)等方面均近似于中医大肠湿热证型,模型小鼠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升高,经石榴皮水煎剂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和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清IL-1β、IL-6和SIg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大肠湿热证的部分客观指标.利湿收涩止泻药石榴皮水煎剂可明显改善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的症状体征,并使免疫指标降低,说明该药具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作者:冯贵仁;单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肝肾论治绝经前后诸证80例

    绝经前后诸证是临床常见病,近4年来笔者从肝肾论治8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年龄大54岁,小45岁,平均49.2岁;病程为6个月-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辨证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绝经前后诸证中肝肾阴虚的表现:经行先期,量多色红或淋漓不绝,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口干,便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作者:李丹;万莉;程慧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花果研究进展

    无花果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兴的果树,其果实柔软味甜,营养丰富,极具开发利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无花果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无花果提供充分的依据.

    作者:李明;安熙强;马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清热药对黄连、生地黄的临床运用经验探讨

    黄连、生地黄药对始见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药方>之黄连丸.书中介绍该方用黄连一斤,生地黄一斤,为末,绞生地取汁,渍黄连,出,晒之燥,复纳之,令汁尽干,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服,食前后无拘,亦可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尽,更令作即愈.主治消渴.

    作者:冶岱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出院地前将所有资料作详细登记,责任护士利用电话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肛肠疾病相关知识、创面愈合情况、饮食、帮助指导服务.结果:观察组肛肠疾病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肛肠疾病相关知识,创面愈合情况,遵医行为,饮食排便习惯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促进了肛肠疾病的康复,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医学生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发展的今天,重视医学实习生在社会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状态变化的特点.及时消除实习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对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丽媛;潘蓉;韩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医学人才,就必须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医学生在临床课学习阶段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全面训练临床能力.改革中医医学教学的方法,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 良好医德修养,加强职业法律意识教育,使中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作者:王齐国;徐测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脂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祛痰作用与高脂血症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关系.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采用推荐酶法(CHOD-PAP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TC,TGHDL-C,LDL-C水平.结果:空白组与模型组对照TC、TG、LDL-C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治疗组的TC、TG、LDL-C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高密度脂蛋白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TC、TG、LDL-C,其治疗痰症与高脂血症效果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作者:马飞;李军;李冬;苏珊;单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关于无菌制剂无菌检查方法验证的探讨

    检验方法的验证是现代质量保证体系中关系到质控技术、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准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的基础.<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规定:当建立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方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制剂的无菌检查.若制剂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

    作者:李龙迪;李敏;李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的教学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包括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学校在教学中面临的新的课题.

    作者:黄凤;王军省;潘芳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辣椒素减轻手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临床观察使用辣椒素对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阑尾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涂抹辣椒素,观察组为未使用任何镇痛方法和药物.结论:使用辣椒素组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辣椒素组且疼痛时间明显缩短.结果:辣椒素在临床治疗各种痛症均有较好疗效,并在治疗疼痛领阈有更广阔的发展.

    作者:胡明;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加强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管理的探讨

    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1],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的环节之一.为此,本人根据多年带教毕业实习生的经验,对毕业实习提出如下建议,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王萍;聂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本文从中医角度阐述了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病名、病因病机,并从辨证论治以及中成药、单味药、灌肠方、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加以阐述,说明中医药治疗在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新斌;李凯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课堂教学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管理模式的探讨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评价既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实践中的教师评价与教师评价理论研究相去甚远,大多数教师对教师评价的过程、内容、结果不满意,教师评价作为学校的管理手段之一也是只见物不见人,忽视教师作为主体的存在及其价值.

    作者:潘蓉;谢丽嫒;薛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首次人流手术前患者心理干预的临床症状观察

    人工流产是妇科常用手术之一,是利用负压吸引将胚胎组织吸出而终止妊娠.由于该方法属创伤性手术,加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术前普遍存在恐惧、紧张、焦虑、自卑、羞涩等心理.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对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华;陈俊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证势概论

    证势乃所以成证之病机变化趋势,借以衡量证所由生之趋向与力度,凡证皆可由证势标示之.证势分为真证势、意证势、治证势、余证势等类型,各有相应计量方法,比较临诊医案四类证势之强弱异同,可测度、分析、评价辨证论治效应.提出证势理论旨在阐释辨证论治实践中所生疑问,且有俾于补充、完善方剂计量学指标体系,为方证对应研究建立津梁.

    作者:周铭心;柯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2008年2月-12月收集了20例带状疱疹患者相关资料.男性12例,女性8例,35-75岁,大多有局部疼痛甚至剧痛,皮肤疱疹大多已出现,有的已破溃;以腰部为多,个别患者出现于四肢、面部、会阴部.无食欲不振、发热现象.治疗原则为抗病毒、减轻疼痛、预防继发感染,局部用青黛粉配以蒸馏水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同时以TDP灯照射保持干燥,静点阿昔洛韦针,配以针灸疗法和中药汤剂口服,一般采用清泻肝火、利湿热、疏肝理气药如紫草、板蓝根、牛蒡子、野菊花、苍术、黄柏等.

    作者:王慧平;栗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医药在痔手术并发症中的应用

    痔在我国发病率很高,目前手术是解决痔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带来的痛苦较大,由于肛门直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及肛周的神经分布特殊性,高敏感性,故痔术后常会出现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秘、肛门坠胀、尿潴留等并发症.并且这些并发症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这不仅成为困扰病人的首要问题,而且也成为痔术后亟待解决的关键.如何防治这些并发症就成为-个重要的临床课题.

    作者:于丹丹;孟庆才;黄风;王军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科从2006年至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NPN取得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朝辉;王朝驹;李小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