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汪建萍;李建江;杨涛
目的 帮助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减轻疾病的痛苦,恢复自信,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中医结合康复护理,以观察其疗效.方法 训练组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连续4周;对照组60例只给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锻炼,能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王建丽;牛天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每个时期教改的重中之重,如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规定的、较短的时间内将更多的年轻医师培养成合格的临床医师,一直是教学医院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呼吸内科专科性强、内容复杂、传染性疾病多见、专科内及专科间的交叉频繁,学生普遍学习热情不高,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又很难满足实际教学中的需要,因此,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作者:文婕;杨慧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刁本恕主任医师乃“蜀中名医”,长期从事中医药“内病外治”临床研究,为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笔者将刁本恕老师运用内服外洗法治疗小儿“浸淫疮”典型临床医案予以整理,总结了刁本恕老师小儿外治法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作者:宋建蓉;童渝眉;刘维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7至今所收治21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出现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21例患者均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期间饮酒,其中18例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占85.7%;有恶心、呕吐症状5例,占23.8%;心悸8例,占38.09%;所有患者均给予纳洛酮、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等治疗.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1例因呼吸道重度水肿死亡.结论 双硫仑反应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呼吸道症状,在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陈艳;石劲松;帕尔哈提·拜合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经络腧穴学》(经络)教学首先要确定人体经络系统的大概念,理论授课以“线”(十二经脉)为主,“面”(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为辅,为系统全面掌握“点”(腧穴)打下良好基础;实训操作在突出十二经脉“有穴通路”的同时,注重“交会穴”,有助于学生对经络理论全面掌握;大可能渗透临床和相关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赵华;蒋洁;苏菲娜;霍新慧;王荟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探索在新形势下“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中医院后勤服务路径,宣扬广大职工所认同的中医院后勤精神、运作方式和行为模式,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中医院后勤服务路径建设方向.
作者:王育珊;李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很不统一,临床上中医证候类型的划分呈现多样性,如何对高血压病进行适当分型,一直是高血压病中医临床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而中医临床的核心是辨证,本文主要针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毛丽旦·阿扎提;彭雪梅;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刘继祖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笔者有幸跟师临证,本文分别从临证治疗高热、肾绞痛、失声、乳蛾、丹毒几例急症病症入手,通过对这些急症治疗中的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的分析,说明中医中药在急症治疗中的作用及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者:安乐君;马丽;刘佰林;齐家;史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从个体指标和整体评价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炎消迪娜尔糖浆的指纹图谱.方法 PhenomenexSynergi-C18 (250mm×4.6mm,5.0μm)色谱柱;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346nm.结果 确定了10个共有峰,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了10批样品的相似度,其中8批样品相似度较好.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炎消迪娜尔糖浆的质量评价.
作者:方亮;苏来曼·哈力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灯盏生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生脉胶囊组.采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后24h灌胃给予灯盏生脉胶囊,于缺血后1d、7d、14d、28d分别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VU电镜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灯盏生脉胶囊组神经功能缺损在7d、14d、28d组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1d组与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的改善神经元细胞受损状态,有效缓解因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有关.
作者:吕光耀;蒋萍;魏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我国的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和专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考试方式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医师资格考试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大背景下终确立的,专业资格考试是国家实行职业准人制度的前提,也是发展成熟、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作者:孟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维药瘤果黑种草子生物碱对豚鼠离体平滑肌的作用.方法 健康普通级豚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异丙肾上腺素或硫酸阿托品)对照组、水煎液对照组及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通过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实验观察生物碱对组胺所致的离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影响;采用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生物碱对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回肠平滑肌痉挛的影响.结果 生物碱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速度,减少灌流量(P<0.01),生物碱可明显增加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加,收缩不断加强(P<0.01).结论 维药瘤果黑种草子生物碱对豚鼠离体平滑肌具有一定的M受体激动作用.
作者:耿东升;张文斌;马光霞;陈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合谷刺法为《内经》五节刺法之一,又称鸡足法,《医学纲目》(卷25)楼英解释为:“鸡足取之者,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三爪也.”有镇静、解痉、止痛之功.本人在临床应用合谷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良效.报道如下.
作者:范洁;魏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消癥包外敷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腔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本院(一部及二部)2011年2月~2013年5月诊断为子宫全切术后盆腔包块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消瘾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 相对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抗生素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消癥包治疗子宫全切术后盆腔包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容易接受,有助于患者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徐晶;马红霞;史艳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总结近10年中医针灸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查新2002年1月~2012年10月的相关文献,现分别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 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银屑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做了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银屑病方法很多、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并且能显示中医治疗的特色和优势.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已在银屑病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李婷;刘智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见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CAG列为胃癌前病变(P1GC).积极治疗CAG对预防其癌变、降低胃癌发病率有着深远意义.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周璇;曾斌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王执中,字叔权,东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南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他根据《针灸甲乙经》、《明堂上下经》等书,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将针灸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撰成《针灸资生经》,刊于宋嘉定三年(公元1220年).书名“资生经”,取《黄帝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和《易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寓有五行土能生万物之意.该书博引典籍,共七卷,一卷论列腧穴;二卷论述针灸方法及定穴等,其中尤以灸法为多;三卷至七卷叙述各科病症的取穴施治、因病配穴,对临床极具参考价值.徐正卿在该书序中称:“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之意,至是始无遗憾.”[1]兹就其针灸学术思想浅探如下.
作者:吴云霞;窦思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西结合有效治疗途径.方法 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结果 6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临床并发症发生,42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8例患者术后腰部有酸胀感,于术后次日至第3日缓解.术后X线片复查提示椎体高度平均丢失约(7.3±2.7)mm,Cobb氏角矫正至平均(1.43±6.5)°,较术前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结合中医三期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有效.
作者:张斌;汪建萍;李建江;杨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癌性腹水常见于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易反复,预后差,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日久可出现脾肾阳虚的证型,使用实脾散治疗癌性腹水可起到温阳利水的作用,同时实脾散中的很多药物兼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作者:程磊;邓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特别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达2.55%~7.4%,缠绵难愈,易复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部分患者因此而恐慌、焦虑,因此而增添新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延缓、阻止及逆转CAG的发展,防止癌变等方面效果显著.并结合病因给患者以正确的养生指导,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作者:马兴婷;赵智宏;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