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产后诊断中的应用

代述明;敬文瑞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胎盘植入, 产后大出血, 严重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子宫穿孔, 准确诊断, 严重出血, 临床治疗, 继发感染, 产妇, 准确性, 植入性, 发病率, 威胁, 生命, 处理, 产科, 病情
摘要:胎盘植入是产科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一旦发生,病情急而凶险,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严重者威胁产妇生命[1].因此,在产后如能及时对植入性胎盘做出准确诊断,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避免产后大出血.本研究通过对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发生胎盘植入产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结节的筛查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结节的筛选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172例健康体检者甲状腺,观察甲状腺形态、内部回声、整个腺体血流情况,以及有无结节及结节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等;同时观察颈部血管旁有无形态肿大的淋巴结等.对可疑病例建立健康档案,综合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172例中,超声筛查出443例(37.8%)受检者有805个甲状腺结节,结节直径约2.2~14.6 mm.结节回声表现为实质性回声者492个,占61.1%;囊实混合回声者261个,占32.4%;无回声者52个,占6.5%.超声在所有受检者中均未发现颈血管旁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显示甲状腺结节无血流信号或仅有少许血流信号者781个,血流较丰富者24个.结论 应用高频超声可对临床无症状的甲状腺疾病进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梅;周民;虞梅;戴英;冯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伤患者脾切迹超声误诊为脾破裂1例

    患者男,40岁.3 h前发生车祸,导致两上腹部撞击伤,伤后感到两季肋部疼痛,遂急诊入院.超声检查:肝左外叶可见大小约3.5 cm×5.5 cm低回声、不均质区,边界欠清晰,其内可见小片状无回声区散在分布.脾脏形态失常,部分切面显示脾脏分为上中下3极,下极2块与上极1块不连续,但回声尚均匀,3块内色彩血流分布尚正常(图1),脾周、肝肾隐窝及肠间隙均可见积液,深处3.0 cm.

    作者:潘进;栾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80例,共16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予以弹性成像分级.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弹性分级以≤Ⅱ级为主,甲状腺癌弹性以≥Ⅲ级为主.良性结节的弹性分级以0~Ⅱ级为主,恶性结节以Ⅲ~Ⅳ级为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弹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Ⅲ级时,良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超声弹性分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3.9%及94.5%.结论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开林;聂红莲;方北;梁志超;那丽娟;谭莹;郑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辐照对兔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辐照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以期寻找防治内膜增生的新方法.方法 将3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超声辐照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建立兔自体颈内静脉移植替代颈总动脉模型.对照组仅常规术后处理,超声辐照组术后当天至第7天使用超声(2.190 W/cm2,0.8 MHz)辐照移植血管段,于术后第2、4周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两组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光、电镜观察两组移植静脉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两组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情况.结果 术后第4周,对照组、超声辐照组通畅率分别为87.5%及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辐照组内膜厚度减少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辐照组术后第2、4周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0.5 vs.16.1±1.5,15.1±2.6 vs.50.2±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兔自体静脉移植模型上,超声辐照可以降低SMC的增殖,减轻内膜增生.因而,超声辐照可考虑作为一种防治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杨东;赵渝;时德;彭真年;廖晓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探讨甲状腺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广泛应用,超声对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本组通过分析64例甲状腺癌结节患者的超声多普勒检查资料,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甲状腺癌患者64例,其中女55例、男9例,年龄17~67岁,平均(38.8±10.5)岁.术前行甲状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64例患者中,癌结节67个,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61个、滤泡状腺癌4个、未分化癌2个.

    作者:王斌;钱孝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部实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介入性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导向穿刺的基本技术日趋完善并得到普及.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有22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80岁,平均55.5岁,均为经各种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肺、胸膜及纵隔实性占位性病变.

    作者:刘凤芹;何金良;张云霞;郝秀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制因素.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2例疑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DUS观察49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与DSA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96%,行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73(>0.65).结论 CDUS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对CDUS结果阴性患者需动态观察、定期超声复查.

    作者:王娟;王蔚蔚;熊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颈动脉大动脉炎合并动脉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2岁,数年前被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近偶有头晕前来就诊.颈动脉超声检查:①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呈不规则弥漫性增厚,厚处约2.5 mm,彩色血流束变细;②右侧颈总动脉内径约6.2 mm,起始部呈囊样扩张,宽处内径约18.0 mm,瘤体与动脉相连续,瘤壁局部增厚,约5.4 mm,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可见红蓝相间的丰富血流信号(图1,2);③左侧颈总动脉内径约 6.0 mm,起始部呈囊样扩张,宽处内径约14.0 mm,瘤体与动脉相连续,瘤壁局部明显增厚,厚处约6.3 mm,其内未探及明显的血流信号(图3);④左侧颈动脉管腔内充满等回声区,未探及明显的血流信号及流速曲线(图4).超声诊断:①双侧颈动脉符合大动脉炎图像;②右侧颈总动脉局部囊样扩张(考虑真性动脉瘤图像)伴局部瘤壁增厚;③左侧颈总动脉囊样扩张,瘤内血栓形成可能;④左侧颈总动脉管腔闭塞.

    作者:吴蓉卿;李凤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79例恶性肿瘤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行超声引导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腹膜刺激征及出血症状,并记录胆汁引流量,监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达91.1%,5例经另选穿刺路径后置管成功,2例置管失败.77例置管引流患者与穿刺前相比,引流后l周总胆红素显著下降,一般情况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并发胆汁性腹膜炎,1例患者并发少量出血.结论 超声引导PTCD是一项姑息性治疗阻塞性黄疸的快捷、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作者:董艳平;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胎儿前腹壁缺陷的产前超声诊断

    腹裂、脐膨出及体蒂异常等是胎儿前腹壁缺陷(anterior abdominal wall defects,AAWDs)的主要类型.产前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AAWDs的病理特征及有无其他合并畸形,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7年以来,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20例AAWDs.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燕;赵新美;陈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特异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3VT)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特异性研究.方法 对1000例高危孕妇行常规胎儿心动图的RT-3DE联合3VT切面检查,重点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连接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胎儿RT-3DE联合3VT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发病率2.8%(28/1000)、特异性93%、敏感性91%、阴性预测值94%、阳性预测值92%,与二维超声相比,RT-3DE联合3VT切面的超声解剖更具有特征性.结论 RT-3DE联合3VT切面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异性高,可作为孕妇的常规检查.

    作者:孔潇玉;陆培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28岁.因剖宫产后切口处反复发作的周期性疼痛2年,近期加重来院就诊.临床症状:剖宫产术后6个月至今,于剖宫产切口处发现包块,随月经周期大小发生变化,月经前期及月经期可出现增大,伴有明显的胀痛,并进行性加重,月经结束后肿块缩小,胀痛逐渐减轻缓解,月经后3~7 d局部胀痛消失,具有典型的周期性,且逐年加重.查体:于剖宫产腹壁切口处皮下触及一大小约3.0 cm×2.0 cm包块,位置固定,呈圆形,边界欠清晰,质地较韧,活动度差,触痛,据患者自述月经期局部皮肤呈紫蓝色.

    作者:娄洪亮;吴静;程凤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唇腭裂是常见的颜面部畸形,其发生率有明显的种族差异,近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发生率为1.8‰[1].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影响患儿容貌、面部发育、吞咽和吸吮等功能,对患儿的心理发育会造成很大影响,对于其父母是一个很直接而沉重的打击,因此,产前做出唇腭裂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实时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妊娠期间及早发现胎儿面部畸形,判断其严重程度,选择性终止妊娠,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现将我院近2年采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亮;丁琳茹;李玉先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正常成人左室旋转及解旋运动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技术,研究正常成人左室旋转运动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取胸骨旁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扫查平面,对左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左室基底段和心尖段等容收缩期旋转角度、射血期旋转角度、等容舒张期旋转角度,计算等容舒张期解旋率,并将各项指标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成人心脏的左室旋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形成的相反运动,收缩末后立即发生快速解旋运动.左室射血期旋转角度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等容收缩期旋转角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基底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容舒张期解旋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STE技术可以无创评价正常成人左室旋转和解旋运动.

    作者:张兰英;张海英;丁永宁;曹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囊肿1例

    患者女,55岁.20d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的阵发性心慌、大汗来我院就诊,偶有胸闷、四肢乏力,持续时间不定.查体:心界略向左扩大,心律齐,心率79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于心底右上方、升主动脉右侧可见范围约7.3 cm×5.8 cm×6.0 cm囊性占位性病变(图1,2),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囊肿壁与心包壁层及升主动脉壁有分界,囊肿透声好,随心脏舒缩显示传导性搏动.X线及CT检查显示前纵隔囊性占位性病变.

    作者:蒋银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经直肠超声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经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就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洁;郭道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卫生职业学校医学影像学教学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而对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力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张善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产后诊断中的应用

    胎盘植入是产科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一旦发生,病情急而凶险,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子宫穿孔和继发感染,严重者威胁产妇生命[1].因此,在产后如能及时对植入性胎盘做出准确诊断,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避免产后大出血.本研究通过对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发生胎盘植入产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代述明;敬文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真结并绕颈一周1例

    孕妇,22岁,妊娠25周,孕1产0,常规产前检查就诊.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均未见异常;胎心率144次/min;羊水指数14.1 cm,透声可;彩色多普勒:胎儿颈部可见一周脐血流环绕,颈部脐带局部可见麻花样扭结(图1);孕妇变换体位及活动后动态连续追踪扫查,脐带麻花样扭结声像图未改变,脐动脉血流值属正常范围.超声提示:① 宫内单活胎,头位;②脐带绕颈一周;③脐带打结.

    作者:牟奇彬;姜川;郑远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合畸形胎儿1例超声表现

    患者女,24岁,孕5+月,孕1产0,产科检查.使用东芝SSA 550A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常规超声检查:宫内见一单胎,双顶径约6.9 cm,头围约24.3 cm,头环连续,颅内结构基本对称,脑室未见明显扩张;小脑横径约2.6 cm,颅后窝池未见明显扩大或缩小.由于体位原因,胎儿面部显示不清.脊椎排列大致整齐、连续,欠对称,生理弯曲存在.右侧胸廓轻微塌陷;胎心搏动好,短时内心率150次/min,节律整齐,四腔心切面见各房室大小、比例基本正常,二、三尖瓣位置正常,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连接关系正常,三血管切面见三血管位置、内径比例及排列顺序正常.

    作者:黄凤丽;唐以银;姚超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