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贺雪华;符柳江;柳建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 再发性腹痛, 儿童, 肠系膜上动脉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AP)儿童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功能性RAP与SM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超声测量40例功能性RAP儿童SMA的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并与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功能性RAP儿童组SMA的PSV、EDV、直径、血流量较对照组降低(P<0.01),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RAP儿童的SMA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其变化对于功能性RAP的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 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乳腺肿块(恶性98例,良性108例)患者进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及直方图血管容积参数的采集与分析,直方图指数包括平均灰度、血管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血流指数.结果 单因素分析以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体积及血管各项指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病灶良恶性以肿瘤体积参数的准确性高(80.2%),以血流指数的敏感性高(73.8%),以血管指数、血管-血流指数的特异性为高(均为90.3%).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包括患者的年龄、体积及血流指数)是对乳腺恶性肿瘤定性诊断的佳模型,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能充分评估乳腺肿瘤的血管及血流情况,可以提高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张渊;江泉;陈剑;张云霄;何竹;顾晓鸣;章健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9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60个乳腺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强度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60个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时间、峰值强度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似,清除相有一平台期;恶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差较大.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作者:肖祎炜;郭庆禄;罗葆明;智慧;马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是超声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该技术将经食管超声检查技术与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完美结合,克服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受肺部气体、肥胖、胸廓畸形和肋间隙狭窄等的影响,真实再现了心脏解剖及心脏立体结构随心动周期的变化,提供了比经食管二维超声和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更多的心脏解剖、病理和心功能信息[1],真正实现了既能实时三维成像,又能获得清晰、高分辨率的图像.

    作者:唐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结核1例

    患者女,20岁,中上腹不适1周.超声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宫内膜厚6 mm,宫壁回声均质,未见明显占位.双侧卵巢未见异常,左右附件区见不规则长条形实性包块(图1),一端似与子宫似相连,一端游离于腹水中,呈蜿蜒扭曲状,宽14 mm,分别与双侧卵巢相邻;

    作者:孙秋蕾;张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心脏杂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心脏杂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581例新生儿中听诊有心脏杂音的49例进行常规及剑下各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心脏三级顺序分段法检查并做出诊断.结果 检出先天性心脏病27例,占总人数的4.8‰,其中室间隔缺损15例,占55.5%;房间隔缺损10例,占37.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占3.7%;复杂心脏畸形1例,占3.7%;检出其他心脏病变22例,占总人数的3.9‰,其中未闭合的动脉导管12例,二尖瓣和/或三尖瓣反流9例,左室假腱索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准确、无创,为新生儿心脏杂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查手段,使新生儿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早期诊断.

    作者:张晓新;王天成;许翠平;任秀珍;杨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腹超声检查在术前评估胃癌浸润深度中的应用

    胃癌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术前准确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估计手术难度及风险,评价预后.以往胃癌术前的常规腹部超声检查主要观察胰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和周围脏器的转移,而对胃癌的周围浸润,尤其是对肝、胰的浸润情况缺乏客观的检测方法及判断指标.本研究术前应用经腹超声检查胃癌患者,评估肝左叶及胰腺的浸润情况.

    作者:邢国平;彭小保;高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患者女,71岁,无明显诱因左上腹持续性钝痛6个月,疼痛加重1周.一般情况良好.超声检查:脾动脉起始部显示长度3.2 cm,于其末端见4.7 cm×3.9 cm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作者:程瑞萍;王一帆;方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06例肝癌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HIFU治疗肝癌10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瘤体体积、临床症状、甲胎蛋白、CT检查结果,并追踪生存时间.结果 HIFU治疗后,肝脏肿瘤体积缩小(P<0.01),CT显示治疗靶区坏死明确,周围邻近脏器未见明显损伤,治疗区CT值降低(P<0.01),动脉期、门脉期无强化或强化减弱.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胎蛋白转阴或明显降低(P<0.01).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HIFU是一有效的无创性治疗肝癌的新方法.

    作者:危安;刘冀宁;吴金术;周启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膀胱异物并膀胱结石的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15岁,反复血尿、尿频3个月.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反复抗炎治疗无效.超声检查示:膀胱壁不均匀增厚,厚处位于膀胱三角区,厚约0.6 cm,膀胱腔内见一4.5 cm×1.9 cm的团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作者:郑敏;闫军;朱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功能性再发性腹痛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AP)儿童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功能性RAP与SM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超声测量40例功能性RAP儿童SMA的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并与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功能性RAP儿童组SMA的PSV、EDV、直径、血流量较对照组降低(P<0.01),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RAP儿童的SMA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其变化对于功能性RAP的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贺雪华;符柳江;柳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肝外胆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及漏误诊原因.方法 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肝外胆管癌的声像图特点,总结其超声漏误诊原因.结果 86例肝外胆管癌,位于肝门部39例,其中肿块型25例,非肿块型14例;超声诊断正确36例,诊断正确率为92.3%.位于胆总管47例,其中胆管逐渐变窄型21例,管壁不规则增厚型18例,肿块型8例;超声诊断正确41例,诊断正确率为89.3%.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癌共77例,诊断正确率为89.5%,漏误诊9例,漏误诊率为10.5%.结论 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胆管癌的形态、大小及周围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回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意义.

    作者:穆红艳;沈若宇;钱晓莉;司芩;吕校平;仝威;黄声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阑尾切除术后继发脾脓肿1例

    患者男,48岁,腹痛5 h.体格检查:体温38.4 ℃,全腹压痛,腹肌紧张,以中上腹为主,反跳痛阳性.右下腹诊断性穿刺抽出1 ml黄色黏稠脓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3×109/L,中性粒细胞86%.

    作者:雷晓波;刘斐;王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脊柱裂胎儿小脑延髓池改变的超声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胎儿小脑延髓池(CM)前后径对提示脊柱裂诊断的价值.方法 胎儿脊柱裂36例,对照组为相应孕周的108例正常胎儿.经小脑横切面观察胎儿小脑形态、结构,并测量CM前后径.结果 36例脊柱裂胎儿,囊性脊柱裂33例,隐性脊柱裂3例.21~36孕周胎儿34例,声像图表现为CM消失;16~20孕周胎儿2例,声像图表现为CM缩小.对照组108例胎儿,6例CM缩小,无CM消失.脊柱裂胎儿CM消失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21周以后胎儿,CM消失是胎儿脊柱裂超声检查重要的间接征象.

    作者:孙志英;梁会泽;贾化平;于新凯;周环宇;张岚;王海江;高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被认为是一种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新技术,它将体外发射的超声波透射并聚焦于体内病变组织,通过热学效应使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目前应用HIFU治疗胰腺癌已被认为是可行和安全的,本文就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孙贤俊;王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病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合并妊娠时妊娠囊着床位置对妊娠的发展与转归的影响.方法 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其中12例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超声显示妊娠囊后确定妊娠囊着床位置,追踪观察妊娠的发展与转归.结果 4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弥漫型10例,局限型32例.合并妊娠12例,其中弥漫型2例,声像图示子宫内膜较薄,早期即出现过期流产;局限型10例,着床于病变宫壁8例,声像图示子宫内膜不对称性增厚,病变宫壁侧子宫内膜厚度较正常侧薄,均出现流产,着床于正常宫壁1例,能发育至足月妊娠分娩,异位妊娠1例.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合并妊娠时,孕囊着床位置对囊胚的发育和发展转归有关.

    作者:卢海霞;邓小燕;周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颈总动脉分叉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肌弹力型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使病变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本病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年龄等因素.

    作者:郭宝生;任卫东;杨军;喻晓娜;黄瑛;杨华;刘守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对慢性泪囊炎的诊断价值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常因合并泪囊周围或泪囊内病变,治疗方案有所不同,故术前泪囊声像图为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者:李金涛;徐春军;刘庆华;刘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右室双出口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1例

    患者女,28岁,孕1产0,孕23周.超声检查示:胎儿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心胸比值、各心腔内径比值未见异常.主动脉、肺动脉均发自右室(图1),主动脉位于右前,内径增宽,约8.5 mm,肺动脉位于左后,内径狭窄约4.0 mm.

    作者:韩素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对胎儿室间隔小缺损的诊断价值

    胎儿室间隔小缺损指缺损小于0.2~0.3 cm的小室缺,此种小室缺在临床上难以发现,需联合超声检查才能诊断.本研究分析17例胎儿室间隔小缺损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作者:吴家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及健康成人(50例)行颈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颈动脉病变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测量血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并分析两支血管的相关性.结果 63例糖尿病患者中,41例存在颈动脉病变,36例存在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糖尿病组41例颈动脉病变患者中,33例同时伴有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糖尿病组颈动脉病变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存在80%重合现象.糖尿病组颈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减小(P<0.05),且两支血管存在显著相关性(r=0.085)结论糖尿病不仅是造成头颈部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同样是腹腔主要供血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丹丹;王燕霞;喻晓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