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形状外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0例疗效分析

黄洁成;梁祖忠;程杰;马成;刘文舟

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
摘要: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外切口的选择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将300例白内障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的外切口进行手术,观察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情况.结果,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对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3例拇长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根据患者拇长屈肌腱在各区的损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Ⅱ区直接缝合10例,3例出现指间关节背伸受限;Ⅲ区指浅屈肌腱转移8例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指间关节背伸受限;Ⅳ区肌腱移植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二次行肌腱松解术.

    作者:丁跃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对SLE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诊断SLE病人中的应用.方法ANA、抗ds-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检测167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6.8%;抗ds-DNA阳性率为67.1%;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71.9%,其中18例ANA为阴性而抗ENA多肽抗体为阳性.结论 AN 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 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义德;张玉蓉;王刚;王利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脓疱疮104例临床效果观察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表浅性化脓性皮肤病,常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 ~8岁的儿童.现将我科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本病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祝向东;杨梅;王国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选择激光和药物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血管瘤,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将1286例、1564个瘤体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激光凝固治疗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两种疗法均能有效地治疗小儿血管瘤,总有效率达98%.对于毛细血管瘤激光疗法一次性治愈率达86%,优于药物注射法(P<0.01); 而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注射法优于激光疗法(P<0.01);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介于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之间;对蔓状血管瘤采用瘤体主要供血动脉插管,药物(平阳霉素)分次注射,效果显著.提示,对部位较浅的毛细血管瘤采用激光疗法较佳,部位轻深的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采用药物(平阳霉素)注射疗效较高,蔓状血管瘤只有用瘤体供血动脉插管,药物(平阳霉素)分次注射才能取得确切的疗效.

    作者:郭生玉;迟名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阵发房性心动过速伴文克白型传出阻滞酷似房室结双径路传导1例

    1 患者,男性,73岁.临床诊断:肺心病,心律失常.其中P3~ P 4间期为窦性周期.频率0.72秒,心率83次/分,P~R间期固定为0.12秒.自第1个窦性P波后,连续出现3个提早的异位P',P'波倒置.P'~R'间期≥0.12''.考虑起源于心房下部,心室率≥160次/分.下传的P'~R'间期有两种,第1个P'波出现于第1个心搏T 波的降支,P1'~R1'间期为0.12秒,第2、3个房P'波分别出现在前1心搏的ST段及QR S波群的降支部分,下传的P'~R'间期依次为0.14秒、0.16秒,此后出现一段前无P'波的长间歇.房性P'~P'间期均相等,其中的R1'~R2'、R1~R3'间期分别为0.3 2秒、0.30秒,房室传导比例有所不同,此种现象重复出现.窦性P波之后连续出现3个房性早搏构成阵发的房性心动过速[1].心电图诊断:(1 )窦性心律.(2)ST-T改变.(3)肺型P波.(4)阵发房性心动过速伴文克白型传出阻滞酷似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作者:刘红燕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为探讨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心理疗法结合水针镇痛,对照组仅使用心理疗法,其它产科处理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活跃期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应用于分娩镇痛, 镇痛效果明显,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法简便易行,对母婴无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王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天性膈膨升并左肺叶外型隔离症1例

    1 患儿,男,1岁4个月,主因间歇性发热1月收入院.患儿发热高达39.4℃,伴轻度咳嗽,进食后胃部胀气明显,在当地医院胸片及食道正位吞钡平片示:先天性膈疝(胃大部疝入胸腔.入院时查体:T 36.7℃,P98次/分,R 16次/分,BP 11. 5/8.4kPa.左侧胸廓动度差,气管偏右,呼吸动度不对称,左胸下野叩浊,呼吸音清晰、较弱.入院诊断:先天性膈疝(左).入院后胸片示左胸中下野偏后可见大片密度不均匀之增高影.其内有较大空腔,可见粗大的间隙,纵隔右移.胸部CT示左侧胃及脾脏凸入胸腔.2000 年8月29日全麻左后外侧开胸下见患儿左侧膈肌薄弱,呈膜状,未见肌束,中央附着面可见约15cm×12cm胃体、脾脏及部分结肠膨入胸腔,同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一叶外型隔离肺,大小约4cm×3cm×2cm,异常动脉来源于降主动脉,静脉来源于肋间静脉.行膈肌重叠修补固定范围约10cm×8cm,食管裂孔加固,叶外隔离肺切除.患儿术后恢复良好,10天出院.随访无异常.

    作者:张宏伟;李乃斌;刘惠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162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诊断和处理,对162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剖宫产率85.19%,同期剖宫产率56.15%.结果提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

    作者:王岚;杨尧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枸杞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为探讨枸杞多糖免疫保护作用的机理,在小白鼠体内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形成免疫损伤模型,在次模型中注射枸杞多糖100mg/kg, 实验7天后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脾脏和胸腺重量.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计数(6.852±0.0 76)×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脾脏重量(0.136±0.026g)和胸腺重量(0.031±0.021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枸杞多糖能够对抗环磷酰胺对脾脏和胸腺的损伤.

    作者:王静珍;熊建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赖氨匹林退热的疗效观察

    对74例高热患儿采用赖氨匹林肌注或静注方法给药,剂量为15mg/(kg*次),30分钟降温有效率为66.22%,60分钟有效率为90.54%, 赖氨匹林粉针为退热药中的佳剂型.

    作者:于惠英;马惠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结核31例

    31例膝关节滑膜结核病人平均年龄28.3岁. 术后随访时间23.3个月.术后89%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4%肿胀明显消失,93%关节活动正常 ;81% X线片正常,无关节间隙变窄.认为膝关节滑膜结核、滑膜组织肿胀渗出变性,在系统化疗下积极早期行滑膜切除术效果甚佳.

    作者:齐明;武志刚;阿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介入性塑料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28例

    对28例32只鼻泪管阻塞(鼻泪管与泪囊连接处 )置放Song601型塑料支架治疗,按Song方法顺行引入导丝,逆行放入支架.术前与术后做泪囊造影.结果,所有鼻泪管在术后造影均通畅,长随访日为395天,放支架前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流泪,放支架后半年内30只眼流泪明显好转,其中25只完全正常;2只5个月后无效,取出支架重新置放,症状消失至今4个月.结果提示,介入性塑料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简单有效的方法,不影响局部解剖结构.

    作者:尚金云;王建国;陈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降纤酶和络泰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降纤酶和络泰联合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将75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首次用降纤酶10个单位静滴 ,第3天、第5天给予5个单位静滴,两组病例均用维生素E100mg、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 同时根据病情给予20%甘露醇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例(7.5%);显著进步7例(17.5 %);无效4例(10%);总显效36例(90%).降纤酶络泰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降纤酶和络泰联合应用是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有效药物,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魏养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眼内及眶内肿瘤的超声及临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对眼内及眶内肿瘤超声检查与临床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超声对眼内及眶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 HT5”SS 用高频探头对眼内及眶内肿瘤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以观察肿物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超声检查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根据年龄特点5岁以内儿童,白瞳孔超声示眼内低回声占位伴钙斑.(2)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符合率为75%,特征是瘤体后方回声减弱,并伴网脱.(3)血管瘤特点:瘤体回声较强,隆起度不超过5~6mm,瘤体基底部有多数血流,频谱为低阻型.(4)泪腺混合瘤多发生在泪腺部 ,一个或多个低回声结节为特点.(5)血肿:一般有外伤史,加之彩色多普勒可见粗大的血管,多见于A-V瘘,外伤后易破裂形成眶内血肿.(6)转移瘤:在原发灶不明确的情况下不易诊断瘤体的性质,但瘤体血流丰富.结论超声检查眼内眶内占位病变具有方便、无创伤、直观的优点,只要掌握瘤体的特征,并结合年龄、病史特点,对常见肿瘤的病因可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作者:李佳;张桂林;刘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注射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偶合银屑病1例

    1 患者,女,7岁,回族,在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妇幼保健所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肌肉注射白喉,破伤风二联0.5ml(批号:980302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接种后3小时,患者出现面部红肿伴痒感.第2天患者全身红肿,并发烧,体温38℃,自感全身不适,出现黄豆大小淡红色疹或斑丘疹,即到卫生院就诊 ,诊断为过敏,服用抗过敏药物(药名不祥),未见好转.第4天又到石嘴山区妇幼保健所就诊,口服钙片,Vc,病毒灵及非那根,外用肤轻松软膏等药物,仍未见好转.一周后患者躯干,四肢,头皮可见米粒至豆大斑块状皮损,边界清楚,表面覆有干燥的多层银色鳞屑,鳞屑较厚,穿衣,脱衣容易碰掉鳞屑,鳞屑掉后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膜.患者感到奇痒难忍,病情加重,遂去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银屑病.治疗用药,聚肌胞注射液,1天2次.用药2天后症状减轻,约半月后痊愈.

    作者:蔺怀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不同形状外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0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外切口的选择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将300例白内障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的外切口进行手术,观察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情况.结果,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对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作者:黄洁成;梁祖忠;程杰;马成;刘文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滴鼻净中毒1例报告

    1 患儿,女,50天,因滴滴鼻净后呼吸困难,颜面青紫1小时入院.家长述患儿于入院前5小时因鼻塞,曾滴入鼻腔鼻净,每鼻孔各1滴,滴后2小时呼吸困难,颜面青紫,烦躁,哭闹,两眼上翻,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1次,即到当地诊所针灸合谷、人中,并肌注地塞米松3mg,1小时后上述症状缓解.入院查体:体重5kg,体温35℃,脉搏108次/分,呼吸表浅,30次/分,不规则,血压未测,反应差,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哭时有泪,口稍干,咽稍红,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坦,柔软,肝脾肋下未解及,肠鸣音正常.诊断为滴鼻净中毒.经对症处理,3日后出院.

    作者:张丹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伤口采用负压引流的对比观察

    乳腺癌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与伤口的引流方法和护理亦有一定关系.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护理34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24例术后伤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10例采用体位自然引流,对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对照观察.认为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十分有效的方法[1].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萍;湃淑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胸腔灌洗法治疗急性脓胸26例分析

    为探讨胸腔灌洗法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效果,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5月~1999年6月收治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47例急性脓胸的治疗结果.治疗组26例,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并以抗生素溶液胸腔灌洗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的全身应用抗生素,多次胸穿抽脓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治疗组均痊愈,无1例形成慢性脓胸及其他并发症;对照组3例形成慢性脓胸,5例胸片见胸膜增厚,肋膈角明显粘连.结果提示,胸腔灌洗法治疗急性脓胸可防止形成慢性脓胸,对不宜开胸手术者是一种较为安全理想的方法.

    作者:韩永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术中复位术后间断加力牵引治疗后尿道断裂28例报告

    对1990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28例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尿道会师术,术中膀胱内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术后随访1年2个月~5年,24例排尿通畅,测定大尿流率≥20亳升/秒,4例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3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2例阳痿.提示,对于早期的后尿道断裂、术中膀胱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后尿道断裂的方法.

    作者:李宁;霍大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