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赖氨匹林退热的疗效观察

于惠英;马惠珍

关键词:赖氨匹林, 疗效, 退热
摘要:对74例高热患儿采用赖氨匹林肌注或静注方法给药,剂量为15mg/(kg*次),30分钟降温有效率为66.22%,60分钟有效率为90.54%, 赖氨匹林粉针为退热药中的佳剂型.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辅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对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激光照射,观察其神经功能.结果,总有效率 ILIB组为90.3%,对照组为56.5%,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ILIB辅肋治疗脑梗死,改善脑神经功能.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行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术中用C型臂X线机定位、导引,显微内窥镜下切除纤维环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和增生内聚的关节突, 扩大侧隐窝, 对神经根进行彻底减压.结果手术共80例, 无手术并发症,经平均7个月随访,疗效优良率98% .结论应用微损伤脊柱内窥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痛苦少、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适应症较广、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肯定.

    作者:穆广态;康志学;梁定顺;俞伟;李峰;李晓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脐血HLA-Ⅰ类抗原PCR-SSP分型的研究

    目的探讨PCR-SSP(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方法在脐血HLA-Ⅰ类抗原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份脐血用免疫磁珠分离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配型板作血清学分型,其中38份脐血用DNA快速抽提技术提取DNA后进行PCR-SSP基因分型,对两种方法分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38份脐血中,HLA-A位点PCR-SSP方法与血清学分型方法结果符合率100%,HLA-B位点血清学方法分型误差率为13.2%,其中1个抗原错误(占1.3%),9个抗原漏检(占11.8%).脐血采集后24小时内作血清学分型较理想,超过24小时则半数以上不能进行血清学分型.抽提脐血DNA一次成功率100%,不受时间限制.结论在脐血HLA-Ⅰ类抗原分型中,PCR-SSP方法准确、省血、标本限制少,明显优于血清学方法,适用于脐血库.

    作者:刘永梅;陈汝光;朱美玲;黄玲惠;胡燕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伪麻黄碱对神经中枢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伪麻黄碱对中枢系统的影响 .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并测定伪麻黄碱对阈剂量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外观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戌四氮和士的宁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伪麻黄碱20mg/kg、40mg/kg及80mg/kg,对小鼠自主活动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5.9%、73.4%和86.4%.伪麻黄碱80mg/kg , 对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表现出拮抗作用,对戌四氮和士的宁惊厥作用均无影响. 结论伪麻黄碱对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作者:余建强;宋菊梅;王丽韫;戴贵东;闫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天性膈膨升并左肺叶外型隔离症1例

    1 患儿,男,1岁4个月,主因间歇性发热1月收入院.患儿发热高达39.4℃,伴轻度咳嗽,进食后胃部胀气明显,在当地医院胸片及食道正位吞钡平片示:先天性膈疝(胃大部疝入胸腔.入院时查体:T 36.7℃,P98次/分,R 16次/分,BP 11. 5/8.4kPa.左侧胸廓动度差,气管偏右,呼吸动度不对称,左胸下野叩浊,呼吸音清晰、较弱.入院诊断:先天性膈疝(左).入院后胸片示左胸中下野偏后可见大片密度不均匀之增高影.其内有较大空腔,可见粗大的间隙,纵隔右移.胸部CT示左侧胃及脾脏凸入胸腔.2000 年8月29日全麻左后外侧开胸下见患儿左侧膈肌薄弱,呈膜状,未见肌束,中央附着面可见约15cm×12cm胃体、脾脏及部分结肠膨入胸腔,同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一叶外型隔离肺,大小约4cm×3cm×2cm,异常动脉来源于降主动脉,静脉来源于肋间静脉.行膈肌重叠修补固定范围约10cm×8cm,食管裂孔加固,叶外隔离肺切除.患儿术后恢复良好,10天出院.随访无异常.

    作者:张宏伟;李乃斌;刘惠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122人在某餐厅集体就餐,86人发生食物中毒 ,发病率为70.49%.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陈少刚;董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选择激光和药物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血管瘤,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不同类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将1286例、1564个瘤体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激光凝固治疗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两种疗法均能有效地治疗小儿血管瘤,总有效率达98%.对于毛细血管瘤激光疗法一次性治愈率达86%,优于药物注射法(P<0.01); 而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注射法优于激光疗法(P<0.01);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介于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之间;对蔓状血管瘤采用瘤体主要供血动脉插管,药物(平阳霉素)分次注射,效果显著.提示,对部位较浅的毛细血管瘤采用激光疗法较佳,部位轻深的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采用药物(平阳霉素)注射疗效较高,蔓状血管瘤只有用瘤体供血动脉插管,药物(平阳霉素)分次注射才能取得确切的疗效.

    作者:郭生玉;迟名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部分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母孕期状况及家庭史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部分影响因素,以期为防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60例先天性巨结肠和40例正常儿童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部分可能有关的因素.结果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部分可能有关的因素是母孕期被动吸烟状况、患儿性别、母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和家庭恶性肿瘤病史.结论环境和遗传因素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杜勇;施诚仁;李明磊;李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术中复位术后间断加力牵引治疗后尿道断裂28例报告

    对1990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28例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尿道会师术,术中膀胱内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术后随访1年2个月~5年,24例排尿通畅,测定大尿流率≥20亳升/秒,4例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3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2例阳痿.提示,对于早期的后尿道断裂、术中膀胱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后尿道断裂的方法.

    作者:李宁;霍大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结核31例

    31例膝关节滑膜结核病人平均年龄28.3岁. 术后随访时间23.3个月.术后89%患者疼痛完全缓解,84%肿胀明显消失,93%关节活动正常 ;81% X线片正常,无关节间隙变窄.认为膝关节滑膜结核、滑膜组织肿胀渗出变性,在系统化疗下积极早期行滑膜切除术效果甚佳.

    作者:齐明;武志刚;阿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紫外线与臭氧消毒效果的对照分析

    为防止血液污染,保证血液质量,我站采血室安装了臭氧消毒机对空气进进行消毒,笔者对紫外线和臭氧消毒效果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芹;王利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162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诊断和处理,对162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进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剖宫产率85.19%,同期剖宫产率56.15%.结果提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

    作者:王岚;杨尧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穿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穿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将186例小儿肺炎患儿分成两组,分别以穿琥宁注射液和0.9%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两种方法的显效率分别为74%、55.8%,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5%、 84%,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穿琥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娟;李春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不同形状外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0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外切口的选择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将300例白内障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的外切口进行手术,观察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情况.结果,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对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作者:黄洁成;梁祖忠;程杰;马成;刘文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3例报告

    报道3例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患者.贫血为轻中度,血清酶学以CPK、LDH升高显著,CPK可高达正常值20倍.提示,贫血或血清酶显著升高者应注意鉴别有无甲减.

    作者:席少静;叶雪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清TNF-α变化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4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SIRS 26例、非SIRS 20例)及20例健康体检儿的血清TNF-α含量.结果 SIRS组患儿血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非SIR S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TNF-α含量随符合SIRS诊断标准数目的增多而增高.结论 TNF-α是SIRS中的主要炎性介质,它对脏器的损害关键作用.

    作者:郭秀东;赵萍;严文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肝硬化患者胃电图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胃电图的变化,采用EGEG- 5D微机处理系统,按胃电图检测操作常规,观察41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进餐前后胃电图的变化.Child A级餐后幅值上升较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 B、C级餐后幅值上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随着肝硬化肝功能的减退,胃的收缩功能下降,胃电节律紊乱发生率增高.

    作者:许统俭;陈玉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伤口采用负压引流的对比观察

    乳腺癌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与伤口的引流方法和护理亦有一定关系.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护理34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24例术后伤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10例采用体位自然引流,对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对照观察.认为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十分有效的方法[1].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萍;湃淑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老年人脑干梗死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

    对45例中老年人脑干梗死患者既往合并症特点、发病危险因素、起病方式及首发症状、影像学改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在陈旧脑梗死基础上晨起发病较中年人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果提示,脑干梗死相关因素直接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长丽;李羽;宫京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54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

    为探讨用带瓣臂静脉段自体移植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方法,在127例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例中选出54例行带瓣臂静脉段自体移植术.术后49例原有下肢肿胀、36例色素沉着减轻,23条下肢溃疡愈合,有3例形成血栓,经治疗后痊愈.结果提示,该术式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闫波;马桂兰;李文彦;苏少飞;叶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