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3例报告

席少静;叶雪萍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贫血, 血清酶学
摘要:报道3例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患者.贫血为轻中度,血清酶学以CPK、LDH升高显著,CPK可高达正常值20倍.提示,贫血或血清酶显著升高者应注意鉴别有无甲减.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伤口采用负压引流的对比观察

    乳腺癌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这与伤口的引流方法和护理亦有一定关系.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我们护理34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24例术后伤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10例采用体位自然引流,对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对照观察.认为充分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是防止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等并发症十分有效的方法[1].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惠萍;湃淑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术124例报告

    对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术后无1例并发症,随访优良率达98%.提示,微创小切口椎间盘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方便,对脊柱生理结构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杨福震;王一农;苏建强;张乐平;朱文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不同形状外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0例疗效分析

    为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外切口的选择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将300例白内障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的外切口进行手术,观察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情况.结果,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均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3种不同形状的外切口对手术操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手术结果.

    作者:黄洁成;梁祖忠;程杰;马成;刘文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B超在137例急腹症中的应用

    急腹症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发展快.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对病人预后,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1989年1月~1999年12月应用B超检查急腹症479例,现将有手术对照的137例做回顾性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苗高潮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乳癌根治术后采用S-LD吸引治疗仪进行创面持续低负压吸引引流的体会

    为探讨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技术在乳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对52例乳癌根治术后创面均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本组52例创面愈合良好,无皮瓣坏死及皮下积血.其中创面Ⅰ期愈合48例, 局部皮下积液3例,皮下感染1例.结果提示,低负压持续吸引引流是乳癌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有力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沈卫华;陈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伪麻黄碱对神经中枢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伪麻黄碱对中枢系统的影响 .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并测定伪麻黄碱对阈剂量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外观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戌四氮和士的宁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伪麻黄碱20mg/kg、40mg/kg及80mg/kg,对小鼠自主活动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5.9%、73.4%和86.4%.伪麻黄碱80mg/kg , 对戌巴比妥钠催眠作用表现出拮抗作用,对戌四氮和士的宁惊厥作用均无影响. 结论伪麻黄碱对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作者:余建强;宋菊梅;王丽韫;戴贵东;闫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赖氨匹林退热的疗效观察

    对74例高热患儿采用赖氨匹林肌注或静注方法给药,剂量为15mg/(kg*次),30分钟降温有效率为66.22%,60分钟有效率为90.54%, 赖氨匹林粉针为退热药中的佳剂型.

    作者:于惠英;马惠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脑内单发转移瘤误诊32例分析

    分析32例脑内单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内单发转移瘤误诊原因较多.提示,对患者应详细全面体检,必要时行头颅CT、MRI、肺部CT检查,病灶定向穿刺活检,早期诊断,早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李健;胡天贵;李志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7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分析

    对17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人的诊断、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病人中,发生并发症4例,死亡1例. 结果提示,胰腺损伤术前很难做出诊断,诊断的关键是剖腹探查;胰腺损伤的手术方式较多 ,应根据胰腺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徐贵星;徐友太;王瑞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脓疱疮104例临床效果观察

    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表浅性化脓性皮肤病,常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 ~8岁的儿童.现将我科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本病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祝向东;杨梅;王国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产科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

    为探讨产科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手段,对 3年产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母婴同室病房空气洁净度差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占各部位发病的首位.会阴侧切术造成的切口感染是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导尿术是造成剖宫产产妇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结果提示,严格的母婴同室感染管理和规范无菌操作技术是预防产科院内感染的关键.

    作者:田永华;姚宏;马振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误漏诊33例分析

    对33例误漏诊的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首诊为阑尾炎的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后经病史分析和辅助检查,术前确诊7例,术中确诊4例,余11例于阑尾切除术后两年内因症状复发再次入院确诊手术;11例梗阻性结直肠癌误诊为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前确诊5例,术中确诊6例.结果提示,结直肠癌可并存或误诊为阑尾炎,有阑尾切除史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易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须高度警惕 .所以对可疑患者应做肠镜、造影剂灌肠、CT等辅助检查,术中需仔细探查,术后要密切随访.

    作者:金正明;李如昌;石长清;楮斌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先天性膈膨升并左肺叶外型隔离症1例

    1 患儿,男,1岁4个月,主因间歇性发热1月收入院.患儿发热高达39.4℃,伴轻度咳嗽,进食后胃部胀气明显,在当地医院胸片及食道正位吞钡平片示:先天性膈疝(胃大部疝入胸腔.入院时查体:T 36.7℃,P98次/分,R 16次/分,BP 11. 5/8.4kPa.左侧胸廓动度差,气管偏右,呼吸动度不对称,左胸下野叩浊,呼吸音清晰、较弱.入院诊断:先天性膈疝(左).入院后胸片示左胸中下野偏后可见大片密度不均匀之增高影.其内有较大空腔,可见粗大的间隙,纵隔右移.胸部CT示左侧胃及脾脏凸入胸腔.2000 年8月29日全麻左后外侧开胸下见患儿左侧膈肌薄弱,呈膜状,未见肌束,中央附着面可见约15cm×12cm胃体、脾脏及部分结肠膨入胸腔,同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一叶外型隔离肺,大小约4cm×3cm×2cm,异常动脉来源于降主动脉,静脉来源于肋间静脉.行膈肌重叠修补固定范围约10cm×8cm,食管裂孔加固,叶外隔离肺切除.患儿术后恢复良好,10天出院.随访无异常.

    作者:张宏伟;李乃斌;刘惠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滴鼻净中毒1例报告

    1 患儿,女,50天,因滴滴鼻净后呼吸困难,颜面青紫1小时入院.家长述患儿于入院前5小时因鼻塞,曾滴入鼻腔鼻净,每鼻孔各1滴,滴后2小时呼吸困难,颜面青紫,烦躁,哭闹,两眼上翻,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1次,即到当地诊所针灸合谷、人中,并肌注地塞米松3mg,1小时后上述症状缓解.入院查体:体重5kg,体温35℃,脉搏108次/分,呼吸表浅,30次/分,不规则,血压未测,反应差,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哭时有泪,口稍干,咽稍红,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腹平坦,柔软,肝脾肋下未解及,肠鸣音正常.诊断为滴鼻净中毒.经对症处理,3日后出院.

    作者:张丹靖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自拟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病,我们用自拟化瘀方治疗该病3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岩;杨利侠;尤俊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术中复位术后间断加力牵引治疗后尿道断裂28例报告

    对1990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28例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尿道会师术,术中膀胱内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术后随访1年2个月~5年,24例排尿通畅,测定大尿流率≥20亳升/秒,4例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3例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2例阳痿.提示,对于早期的后尿道断裂、术中膀胱挤压复位及术后持续牵引加间断加力牵引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后尿道断裂的方法.

    作者:李宁;霍大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为探讨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心理疗法结合水针镇痛,对照组仅使用心理疗法,其它产科处理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活跃期的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心理疗法结合水针应用于分娩镇痛, 镇痛效果明显,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法简便易行,对母婴无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王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牙反牙合48例正畸拔牙设计的临床分析

    对48例前牙反牙合采用拔牙及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全部病例得以矫正,患者的容貌、发音及咀嚼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对前牙反牙合病例拔牙矫治的适应症、牙位及矫治设计进行总结.

    作者:王成;张巧银;李勇;陆军;冯俊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3例报告

    报道3例原发性甲减致贫血及高CPK、LDH血症患者.贫血为轻中度,血清酶学以CPK、LDH升高显著,CPK可高达正常值20倍.提示,贫血或血清酶显著升高者应注意鉴别有无甲减.

    作者:席少静;叶雪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23例拇长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根据患者拇长屈肌腱在各区的损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Ⅱ区直接缝合10例,3例出现指间关节背伸受限;Ⅲ区指浅屈肌腱转移8例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指间关节背伸受限;Ⅳ区肌腱移植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二次行肌腱松解术.

    作者:丁跃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