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富;李永华;陈海龙;毛英俊;杨林
目的 观察口服茵栀黄颗粒及复合乳酸菌素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就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2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及复合乳酸菌素胶囊口服,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给予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及暂停母乳喂养,比较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每天胆红素下降速度.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治疗口服茵栀黄颗粒及复合乳酸菌素胶囊安全,与传统治疗相比,有无需暂停母乳,保证母乳喂养对患儿的营养供给及免疫获得,减轻母亲的心理负担.
作者:顾生秀;马林森;马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P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收治尿路结石患者311例,其中UPL组173例,ESWL组138例,比较2组的1次碎石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UPL组1次碎石总成功率为91.33%,明显高于ESWL组(P<0.05).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的1次碎石成功率高于UPL(P<0.05),2组对输尿管中段结石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输尿管下段结石,UPL1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ESWL(P <0.05).UPL组血尿发生率显著高于ESWL组(P<0.05),发热、腰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ESWL组(P<0.05).结论 与ESWL比较,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更为可靠,尤其是对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血尿以外的并发症较少.
作者:马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大武口区确诊麻疹病例的特点.方法 本地麻疹主动监测系统发现的所有疑似麻疹病例出疹后3d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SIA)检测人麻疹病毒IgM(MVIgM),阳性者即为麻疹确诊病例,并对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共报告170例疑似麻疹,确诊55例,以症状不典型、成年发病为主,多为流动人口,无免疫史或不详,8月龄初免前发病增多.结论 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育龄妇女开展孕前麻疹疫苗的接种,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作者:栾相明;姚治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DLED)的临床分型、病因、治疗及分析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药物性肝病诊断及分类国际共识标准,对46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DLED中肝细胞型28例(60.8%),胆汁淤积型7例(15.2%),混合型11例(23.9%).99%患者预后较好,主要肝功能指标于30 d内恢复至正常上限2倍以内.结论 DLED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是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作者:董志敏;武曼群;胡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以阻塞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COPD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阻肺在全球死亡原因中位居第4位,但大多数的患者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艳;袁红卫;刘建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因3个月前活动时诱发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并逐渐出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的反复发作症状.近3d来疼痛症状明显加重且休息时不缓解,遂于2011年3月15日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10年,吸烟20年.查体:Bp 180/120mmHg,双下肢皮肤粗糙,肤色苍白,小腿动脉搏动减弱,左小腿皮温明显减低且肌肉挤压征(+),左足背可见1个直径约3 cm的皮肤溃疡.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81 mmol/L,总胆固醇25.23 mmol/L,甘油三酯11.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8.42 mmol/L,凝血酶原时间50.00 s,凝血酶时间10.60 s,纤维蛋白原5.09 g/L.
作者:李振宇;苏文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式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41例先心病患者,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 11例、室间隔缺损(VSD) 22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全麻下,在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胸由输送器置入封堵器以闭合缺损.结果 4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3±15.2) min,术中失血量(20.0 ±9.3)ml,术后(4.8±2.5)d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残余分流.1例ASD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治疗后好转,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胸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是一种微创、简便及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育宁;苏金林;边宏;何伟;于亮;王虎;李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早期妊娠(CSP)的疗效.方法 对11例经阴道彩超确诊早期CSP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1号)口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1例经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明显下降,9例保守成功,失败2例,治愈率81.8%.结论 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桂香;马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婚前保健与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对策.方法 对宁夏婚前保健与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全区结婚登记共计332970人,婚检18245人,平均婚检率5.48%;2009年结婚登记90010人,婚检9061人,婚检率10.07%.自2010年起实施免费婚检,2010、2011年的婚检率分别增至67.61%、90.72%.2004-2011年通过婚前保健检出的相关疾病共24031例,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2004年居首位,至2009年降至第2位.结论 近5年宁夏婚检率明显降低,免费婚检后婚检率迅速上升,婚检对降低出生缺陷尤其神经管缺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陆晓莉;李宏艳;陈永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A-50与大肠疾患的关系.方法 对大肠癌、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肠液和血清中大肠癌相关抗原CA-50用放免饱和提取法(IRM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正常人肠液及血清均含有少量癌相关抗原,Duke'sA期、高分化、直肠肿瘤的肠液CA-50阳性率较高,术后肠液CA-50水平呈降低趋势.结论 CA-50含量及阳性率在癌前病变(腺瘤)及早期癌高于血清学检测,方法简便,对早期癌的普查筛选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肖淑兰;蔡霞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盐池县近年来乙肝流行现状.方法 对盐池县2004-2011年报告的乙肝病例、健康人群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年平均报告病例80例,报告发病率38.38/10万~67.27/10万;报告病例数前3位的乡镇为花马池、惠安堡、大水坑,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乡镇为冯记沟、惠安堡、高沙窝;各年龄组发病率在6.42/10万~183.00/10万,以0~4岁低,≥15岁高;病例构成中,托幼儿童少(0.16%),农民多(55.38%).乙肝血清学调查中,共调查健康居民120人,HBsAg阳性8人,阳性率为6.67%;抗-HBs阳性66人,阳性率为55.00%.各年龄组HBsAg的阳性率在3.70%~8.11%,抗-Hbsb的阳性率在36.46%~75.00%.结论 盐池县需加大小年龄组乙肝防制力度,同时兼顾中青年农村居民的乙肝防制.
作者:郭彦虎;唐秋菊;姚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76例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组)和文拉法辛合(对照组)进行12周的系统治疗,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项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HAMD量表的评分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结论 文拉法辛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组,是治疗抑郁发作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任志芳;陈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支柱块植入及植骨治疗单纯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单纯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途径植入支柱块及植骨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及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1~2周缓解,VAS评分术前(9.2±1.3)分,术后(2.2±1.1)分(t=19.7,P<0.01).X线及CT检查显示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86.4±6.2)%,胸腰段脊柱后凸恢复满意,腰椎生理前凸恢复(18.3±3.6)%.随访时间4 ~ 20个月,平均12个月,无椎体高度丢失.支柱块移位1例.结论 该方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效果良好,创伤小,更适合椎体后壁不完整的单纯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张明军;张钰喆;黄永军;徐鉴;吴兴临;闫生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同时,对伤椎经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33例,观察手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33例无内固定失败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基本恢复正常,植骨愈合良好,脊柱稳定性恢复,后期随访无丢失.结论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疗效确切.
作者:刘保和;马宝军;寇博;陈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救治效果.方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18例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7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托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症状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中毒程度不同的患者治疗组达长托宁化时间与对照组达阿托品化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毒患者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治疗效果优于阿托品.
作者:陈又铭;韩自华;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复位联合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器椎体间融合并横突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腰椎滑脱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管减压,椎间自体骨植骨融合器椎体间融合,横突间自体骨植骨的手术治疗方法评定,术中常规C型臂X线机监控下置钉和植入椎间融合器.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其中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管减压复位,椎间融合并自体骨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复位融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建富;李永华;陈海龙;毛英俊;杨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后入路椎弓根钉钩系统修补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1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后入路椎弓根钉钩系统内固定并峡部裂修补植骨.根据术后X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所有患者峡部裂影像学全部融合,动态X线检查手术节段椎体活动度保留,脊柱连续性及稳定性良好.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3%.结论 后入路椎弓根钉钩系统修补术能充分保留腰椎运动节段,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可以大限度地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度,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固定可靠,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国华;岳学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睑成形术后睑外翻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睑外翻的病例资料.结果 11例中2例为祛皮量过大引起,1例血肿引起,5例眼轮匝肌祛除过多引起,3例瘢痕挛缩引起,经不同方式处理睑外翻均矫正,随访无复发.结论 睑外翻主要是下睑成形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对因治疗可以矫正.
作者:张晓丽;蒋玲;李俊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热性惊厥143例住院患儿测定其末梢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并以同期住院发热而无惊厥的145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热性惊厥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2.6%,对照组为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与热性惊厥有一定关系,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原因之一.
作者:马金凤;王爱萍;马向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上前牙拔除后同期植骨,牙槽嵴位点保存情况的效果.方法 对12例上前牙拔除患者同期牙槽窝植入胶原骨,分3个月和6个月对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对比.结果 牙槽骨吸收明显减少,3个月高度保存增加9.7%,宽度保存增加6.6%;6个月高度增加10.8,宽度增加7.7%.结论 上前牙拔除时,同期植骨可以很好地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张大勇;杜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