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术后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治疗体会

何进喜;于亮;边虹;乔志雄

关键词:肠内营养, 食管癌, 贲门癌
摘要:目的 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价值.方法 328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于术后第2d经空肠营养管进行EN,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体重、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变化.结果 全组患者均完成EN计划,其中26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者8例,8例患者均行EN治疗痊愈;贲门癌62例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平均3.5d;全组患者术后早期体重、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下降,术后第7天逐渐回升.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EN能促进肠功能快速恢复,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夏某涉锰企业工人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某涉锰企业工人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夏某涉锰企业的全部工人共540名作为调查对象.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运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锰企业工人职业病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4.95%,文化程度、工龄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该涉锰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普遍较高,文化程度、工龄是影响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伟;李丽;谢峰;耿敬东;林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3例经头颅CT确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依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6.1 mmol· L-1)和血糖升高组(血糖>6.1 mmol·L-1),分析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血糖升高组死亡率高于血糖正常组(x2=6.24,P<0.05);2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第1、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水平越高,死亡风险可能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慢.

    作者:李玲;马瑞莲;王静;邓长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宁夏青铜峡市2012年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青铜峡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方法 对全市所有市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8家)、厂矿职工医院(4家)、民营医院(3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查出各类传染病13种740例,漏报8例,总漏报率1.08%.漏报主要病种是细菌性痢疾、梅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水痘,漏报率高是民营医疗机构(5.71%);次之是乡镇医疗机构(1.61%),低是厂矿医疗机构(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5.77%,不同医疗机构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48,P>0.05).报告卡填写合格率为97.89%,不同医疗机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99,P<0.05).报告一致率为90.43%,不同医疗机构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8,P<0.05).结论 全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显著下降.

    作者:徐江云;邱丽娟;张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弹簧圈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颅内动脉瘤而住院手术的68例病例.结果 动脉瘤共有68例,其中单发动脉瘤56例,多发动脉瘤12例.预后与发病时的血糖、血脂、术者技术及弹簧圈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94%;预后良好占97.06%.结论 通过对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正确认识,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刘东华;李扬;常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8例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分数(IRF%)变化情况.结果 48例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第7天ANC、RET%及IRF%与化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14天RET%、IRF%与化疗前比较开始增高,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仍低于化疗前水平;化疗后的第21天,RET%、IRF%继续上升,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ANC)也开始升高.结论 IRF%是恶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敏感指标.

    作者:贺淑霞;陶佳;王银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对照组用切开旷置术结合挂线法,观察2组术后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分泌物及肛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10、14天分泌物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ARP)评分较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有效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愈合,减轻肛门功能损伤,缩短病程.

    作者:杨云;葛志明;赵红波;梁同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失荅剌知丸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回回药方》“失苔刺知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失苔刺知丸水丸,其中高剂量组1次30 g、中剂量组1次20g、低剂量组1次10g,1日3次;对照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提取物片,1次80mg,1日3次.治疗前及治疗第14、28 d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14 d各组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明显优于其它组;治疗28 d后高、中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治疗14 d后高、中剂量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高、中剂量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苔刺知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

    作者:王晓丽;贾孟辉;马立凤;王佩佩;刘丽;于凌志;左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血栓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32例PTE患者治疗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声像特点并对相关测量参数分析比较.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32例PTE患者中发现外周静脉和肺动脉内显示明确的血栓回声2例,占6.2%;右心房室扩大15例,占46.9%;肺动脉增宽20例,占62.5%;肺动脉压增高15例,占46.9%.治疗后右心房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及肺动脉压增高者,分别为10%、13%及12%.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检出右心系统血栓、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过重的改变,不仅对PTE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评价治疗后肺动脉压力的改善有独特检测意义.

    作者:田风梅;马淑荣;马世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性的作用,能促进疾病康复和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1].睡眠质量是影响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住院肝病患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睡眠紊乱[2].本研究对住院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宁珍;徐颖霞;李艳萍;李慧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高危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患者麻醉前后血压下降情况、心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麻醉前30 min内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20%以上患者8例(25.0%);术中8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2例患者术中血压升高,3例心率减慢至55次·min-1以下,阿托品0.5 mg静推后恢复至正常.术中患者舒适、安静、肌松良好、镇痛完善,术后24 h患者镇痛良好,无血栓形成.结论 老年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便于术中麻醉的监测管理,并可减少术后心血管和肺部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牛立忠;左伟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细胞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1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54.27 ±8.75)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量身高、血压、体质量、腰围、腹围,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计算出脂肪含量(BF%)胰岛细胞分泌指数(MBCI),用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β)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肥胖糖尿病组空腹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胖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RB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4与BMI、BF%、WHR呈显著正相关,与MBC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是影响RBP4的主要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为显著,RBP4参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影响体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相关因素,且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作者:李艳萍;李红梅;郭爱玲;张静;尹彩君;杜儆;田盼丽;李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磁共振DWI对第四脑室区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第四脑室区域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组织病理切片证实的12例髓母细胞瘤及9例室管膜瘤的常规MRI、DWI及小ADC值,总结常规MRI及DWI信号特点,对2组病例的小ADC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髓母细胞瘤DWI呈高信号及稍高信号,小ADC值为(0.72 ±0.13)×10-3 mm2·s-1.室管膜瘤DWI呈略低信号及低信号,小ADC值为(1.31 ±0.19) ×10-3 mm2·s-1.两者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ADC值联合常规MRI,有助术前对第四脑室区域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剡将术;谢晓华;王峰;王晓东;高攀;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银川市200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监测儿童保健状况,观察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2000-2010年银川市5岁以下户籍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056,P<0.05),10年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27、24.99,16.36,P<0.05).早期新生儿、婴儿死亡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07、23.88,P<0.05).1~4岁儿童死亡构成比呈现递增趋势(x2=3.98,P<0.05).婴儿死因的前四位: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先心,其他先天异常;1~4岁儿童死因前4位分别是交通意外、溺水、先心、肺炎.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绿色通道.

    作者:孙永静;王宝珍;席文军;张慧;马金凤;杨宁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相障碍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神经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是一种病因学复杂,以病程循环、复发率高为主要特点的严重精神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其一级亲属精神障碍家族史在双相Ⅰ型为15.4%,Ⅱ型为26.5%[2].无论在疾病发作期还是在疾病稳定期,双相障碍(BPD)患者及其健康亲属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3],表现为注意、记忆、学习、执行功能和精神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缺陷.现就双相障碍患者健康亲属神经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徐学兵;李薇;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所有受检者无死亡病例和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DSA阳性检出率72.4%(63/87),其中缺血性疾病77.8%(42/54),主要病变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颅外段受累多见(66.7%,28/42);出血性疾病76.0%(19/25),主要为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其中动脉瘤64.0%(16/25),动静脉畸形8.0%(2/25);单侧动眼神经麻痹66.7%(2/3),主要为动脉瘤;头痛待查40.0%(2/5),1例为动脉瘤,另1例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结论 PSA在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严格筛查纳入的病例,可以提高全脑血管造影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规范化的操作和术后严密的观察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

    作者:牛彦龙;田龙飞;刘华;彭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早期对血清sCD40L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7例,均给予3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后分为2组,分别序贯给予维持剂量氯吡格雷75 mg·d-1(33例)、150 mg·d-1(34例),分别于服用氯吡格雷前、服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24 h、服用氯吡格雷第5天取患者肘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浓度.选取正常对照组28例,不予药物干预.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P<0.0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药前血清sCD40L浓度高于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24 h后血清sCD40L浓度,同时高于序贯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第5天血清sCD40L浓度(P<0.05);序贯75 mg·d-1与序贯150mg·d-1第5天对sCD40L的浓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高于非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

    作者:马萍;马巧红;徐清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回回药方》残卷中的病理“根源”

    所谓“根”,是指事物的本源、根源和根由,如《说文》云:“根,木株也.”又《广雅·释诂一》日:“根,始也.”所谓“源”,是指事物的来源、源本和源由,如《礼记·学记》云:“或源也,或委也.”又《礼记·月令》日:“祈祀山川百源.”故“根源”是指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即事物发生发展的一切源头、本源之意.回医学把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称之为病理“根源”,如陈亮《与彭子寿祭酒》所云:“源起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故病理“根源”是回医学发病理论的重要内核,也是回医学辧证施治的关键.梳次、整理、归纳和分析《回回药方》残卷(以下简称为《残卷》)中有关病理“根源”的原文,是探讨回医学发病理论、揭示回医辩证施治规律之捷径所在.

    作者:贺晓慧;贾孟辉;于凌志;左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间拔除引流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TKA(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同拔管时间对术后总失血量及手术切口愈合的观察,确定佳引流及拔管时间.方法 对收治初次行TKA的80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12 h拔管)和试验组(24h拔管),每组各40例.于术后24 h记录2组总失血量、引流管总引流量及Hb与Hct,并在拔管后做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同时观察术后患者引流管切口处渗血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术后24 h总失血量及引流管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2 h引流量占24引流量的75%.2组术后24 h的Hb与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拔除引流管后引流管出口处渗血者分别有13例和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拔除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TKA后关节腔引流建议在24 h内完成,术后12~ 24 h拔除为佳时机.

    作者:蔺治凯;杨生森;夏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C cine MRI在脑积水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磁共振相位电影对比成像法(PC cine MRI)在脑积水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及6例脑积水患者采用PC cine MRI对中脑导水管脑脊液动力学测量,并测量术后脑脊液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正常志愿者PC cine MRI结果显示中脑导水管的脑脊液流动呈正弦曲线;梗阻性脑积水PC cine MRI显示脑脊液流动双向流动减弱,术后呈正弦曲线;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双向流动加快,V-P分流术后流动曲线呈不规则,但双向流动减慢;V-P分流术失败显示分流管-脑室端无脑脊液信号,再次手术后出现强弱不等的信号.结论 PC cineMRI在脑积水的诊断及手术选择中有指导意义,并且可以评估术后疗效.

    作者:蒋生智;孟涛;张庆华;张莉;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肝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47例CMV感染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更昔洛韦加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1,每日1次静脉点滴,连用5d;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MV-IgM(巨细胞病毒IgM)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CMV感染肝损害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尚丽娜;王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