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云;马静;田明国;钱益;刘晶;杜鹏;杨志琦;牛占学;杨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较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和126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血清25 (OH) D3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组的年龄、收缩压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5 (OH) D3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收缩压、25(OH)D3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的患者25 (OH) D3水平越低,越易形成颈动脉斑块;25 (OH) D3是影响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沙立萍;梁海艳;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的情绪问题现状及对其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70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5.3%的小学生存在抑郁症状,11.2%的小学生存在焦虑症状,抑郁、焦虑症状共存的小学生为4.0%.男、女小学生在抑郁症状、学校恐怖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小学生较汉族小学生在焦虑总分及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2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级小学生较高年级小学生在抑郁、焦虑及躯体化/惊恐、分离性焦虑、学校恐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总分及诸因子评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民族小学生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学生中焦虑抑郁情绪问题较为普遍,回族小学生焦虑问题更为突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徐学兵;王瑞;何海燕;赵秀芝;安鹏辉;姜静;田涛;史婧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对于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和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2例,分为研究组(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与对照组(舍曲林常规治疗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各61例.2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4、8、12周后分别给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舍曲林治疗,且相对更安全.
作者:文永霞;师宏宇;苏丹丹;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70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卒中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前后均采用统一标准评定.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68.57%,对照组治愈率2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有助吞咽功能恢复和重建,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申铁华;白桂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患者3D-CTA资料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术中观察情况比较,评价3D-CTA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可靠性.结果 3D-CTA诊断41例动静脉畸形(AVM),能清楚显示主要的供血动脉、畸形团的位置与大小及引流静脉等详细情况.但对细小的供血动脉显示不佳.8例急诊手术的患者,3D-CTA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的结果一致.结论 3D-CTA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内血管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AVM破裂出血需急诊手术、不能及时行DSA检查的患者,3D-CTA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更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伟;张斌;刘文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阳性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79例活动期RA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8周后与对照组同行检测血清中的GPI抗原水平,并分析GPI抗原水平与RA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清GPI抗原为(3.87±1.43)mg·L-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4与8周血清GPI抗原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GPI抗原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与年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DAS28等指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GPI在RA中的升高程度与关节炎的活动性有关,并随病情缓解下降,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治疗后病情评估的良好指标.
作者:韩学军;张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程度,并分析脏器功能损害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213例,分析脑卒中并发的器官损害程度及其关系、脑卒中神经缺损与脏器损害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213例患者中,26例(12.21%)并发单器官损害,18例(8.45%)2个器官损害,12例(5.63%)为3个器官损害,18例(8.45%)为4个器官损害,15例(7.04%)有5个脏器损害.器官损害依次是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肾损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的损害越重,并发的器官损害也越多;脑出血者器官损害发高,各病死组的器官损害显著多于生存组(P<0.05).结论 器宫损害与脑卒中后的脑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脑卒中损害评分越高,器官损害程度也越重.
作者:俞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在宁夏境内的48例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儿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儿为农村45例,城市3例;四季均有发病,临床以发热、关节肿痛、咳嗽、肝脾肿大多见,且易并发颅内感染,实验室检查以肝酶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多见,治疗以复方新诺明联合利福平足量、足疗程治疗,预后好.结论 儿童布鲁氏菌病以农村发病率常见,临床症状多样,治疗上联合、足量及足疗程抗感染治疗,预后好.
作者:白华;段志娴;张学红;陆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预先吸入七氟醚对肝部分切除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行预先吸入七氟醚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行全凭静脉麻醉,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指标、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和凋亡分子、外周血中免疫分子.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 h(T2)、6 h(T3),七氟醚组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七氟醚组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酶Ⅵ (Prx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终末氧化蛋白产物(AOPP)以及凋亡分子Bax、Caspase-3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七氟醚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含量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先吸入七氟醚能够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凋亡分子表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是肝部分切除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勇军;闫晓琼;陈本栋;卜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拟养胃清肝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CAG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养胃清肝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并进行疗效总结.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转阴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胃清肝汤治疗CAG肝胃郁热证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抑制Hp,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向林;张骞;和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退行性变(AVD)与脑动脉粥样硬化(CA)之间的关系.方法 132例体检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记录测量指标,比较脑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组间各测量指标差异,寻找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132例体检者中,脑动脉硬化组65例,正常对照组67例,其中主动脉瓣退行性变66例,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合并主动脉瓣反流(AVD +AR)66例.2组间年龄、升主动脉内径、AVD+AR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升主动脉内径增宽、AVD+AR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总体预测概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诊断准确度达到中等,获取预测脑动脉硬化的小分界值为升主动脉内径> 30 mm、年龄≥55岁.结论 年龄、升主动脉内径增宽、AVD +AR可作为体检者中预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马征;杨文娟;王丽娟;尚丽婕;陈大鹏;薛莉;纳丽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及中心静脉压(CVP)对老年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容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5~75岁.分为常规补液组25例(对照组)和SVV指导补液组25例(实验组),对照组输入液体总量=补偿性扩容量+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第3间隙丢失量;实验组使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依据SVV和CVP指导容量治疗.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1)和术毕(T2)时记录心输出量(CO),采集中心静脉血样和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检测乳酸(Lac)浓度并计算氧供(DO2)、氧耗(VO2)和氧摄取率(ERO2),记录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2时Lac浓度显著降低,DO2 、VO2ERO2显著升高,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使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指导SVV与CVP的容量治疗用于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不仅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还可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胡红玲;刘文勋;宋阳;叶青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PKP治疗OVCFs 185例,共200个伤椎,男55例,女130例,中位年龄69岁,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所有手术均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术前、术后及终随访时分别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Cobb角测量,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及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2个月随访周期,L1椎体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的好发部位,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的(8.0±1.0)分下降至术后的(2.3±0.9)分,终随访时为(2.1±0.9)分.术前伤椎前、中柱的平均高度由(14.4±2.0)mm增加至术后(24.5±1.6)mm,末次随访(24.5±1.8) 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5±2.1)°,矫正到术后的(8.0±1.9)°,终随访时为(8.1±0.9)°,术后与术前、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能有效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
作者:马宗军;马荣;锁志刚;陈振;丁小力;吴鹏;张建群;戈朝晖;丁惠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8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口服索拉菲尼400 mg·次-1,2次·d-1,同时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4例,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每月评价ECOG评分及安全性,每8周评价疗效1次.结果 18例患者都完成8周以上索拉菲尼治疗,少服用8周,长服用80周.其中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4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其余14例患者病情稳定10例,病情进展4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4个月.治疗期间发生手足皮肤反应者11例,其中1级10例,2级1例;恶心、呕吐1级4例;腹泻1级10例,2级2例,3级1例;口腔炎1级3例;皮疹1级3例,2级3例;乏力1级3例,高血压1级6例.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 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TTP);配合TACE治疗者可提高疗效并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分期越早获益越好,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多数患者服药期间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王程;王宁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妊高症剖宫产的患者136例分为2组,采用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90例为椎管内组,采用全身麻醉46例为全麻组,对比分析2组产妇术中HR、BP、SPO2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产妇术中HR、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转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中产妇并发症少、新生儿Apgar评分高、术后转归良,是其较为理想在麻醉方式.
作者:刘晓睛;陈学新;卢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回医擅用香药,香药不仅是回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腽肭脐是回医临床常用的动物性香药.自《药性论》收载腽肭脐入药以来,由于腽肭脐具有良好的补肾壮阳、益精填髓、强身保健之功,故历代医家主要用于阳痿精衰、虚损劳伤之症,大大局限了临床应用范围及其药用功效的发挥.《回回药方》使用腽肭脐独具特色,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特别在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功效.现将《回回药方》运用腽肭脐的证治特色综述如下.
作者:高如宏;杨丽娟;何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发生的位置和方向,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48例患者(55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CBCT扫描,测量分析其在牙弓中的位置、倾斜方向、性别差异等.结果 在所扫描的55颗阻生尖牙当中,近中阻生48颗,远中阻生7颗;唇侧阻生39颗,腭侧阻生16颗;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2.2:1.结论 上颌阻生尖牙以唇侧、近中倾斜、女性较常见.
作者:闫娅霏;王洁丽;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果酸对痤疮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情况.方法 选取痤疮患者320例,分为2组,每组160例.W组采用乌灵胶囊联合果酸疗法,G组单纯应用果酸疗法,比较其治疗效果,并通过问卷对其接受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W组痊愈及显效均明显高于G组(P<0.05),转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无效明显少于G组(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存在焦虑情况(包含轻度、中度及重度焦虑)的患者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其中W组各程度焦虑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G组轻中度焦虑明显减少(P<0.05),重度焦虑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APSEA量表以总评分>80分者数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W组中、重度焦虑患者明显少于G组(P<0.05),轻度焦虑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PSEA量表以总评分> 80分者数量W组明显少于G组(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果酸治疗痤疮有效率较高,效果好,治疗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进而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炫谕;敖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间的差异,了解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患者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乙肝病毒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各40例,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各组患者血清中的铁、铜、钙、镁、锌、硒和磷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可能影响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铁、钙、镁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铜和磷含量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含量则明显低于乙肝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乙肝肝硬化组与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血清铁、铜含量均有上升的趋势,钙、镁、锌和磷含量则有所降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与BMI、年龄、患病年限、乙肝家族史、负性情绪和低蛋白饮食等因素具有较强相关性;而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则与性别、BMI、血糖、甘油三酯、职业和经济水平相关性较强.结论 乙肝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血铜、锌和磷含量间存在差异,影响两种肝硬化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因素分布不一致,乙肝肝硬化患者多与病情相关,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则多受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水平影响.
作者:张铁英;康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心衰患者70例为治疗组,选择体检者中完全健康的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NT-proBNP、MAU水平,分析MAU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恶化,血浆NT-proBNP及MAU均呈上升趋势(P<0.05);心衰患者MAU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负相关(r=-0.668,P<0.05),NT-proBNP和MAU之间存在正相关(r=0.781,P<0.05).结论 心衰患者检测MAU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NT-proBNP的测定.
作者:罗萍;马涛;杨丽萍;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