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光亚;王希宁;刘勇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技术首次极限量抽吸结合垂体后叶素冲洗血肿腔对脑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 大量脑出血患者78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微创穿刺技术首次大限度抽吸血肿结合垂体后叶素冲洗血肿腔治疗脑出血,其余操作步骤同对照组;对照组行微创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残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结果 2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均较术前提高,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首次极限量抽吸结合垂体后叶素血肿腔冲洗能够提高脑出血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维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夏保健食品抽检监测结果情况.方法 采用在采样现场上网核实保健食品样品真伪,并送检测机构进行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快速检测,及对采样的保健食品进行微生物及理化项目的检测.结果 共抽检73份样品中,合格70份,占95.89%;3份不合格,占4.11%.共涉及7种功效保健食品,其中营养素补充剂20份,增强免疫力功效11份,改善睡眠功效9份,其他功效9份,全部合格(100%);减肥功效12份,1份不合格(微生物超标),占8.33,样品来源于批发部;缓解体力疲劳9份,1份不合格(理化指标超标),占11.11%,样品来源于药店;辅助降血压3份,1份不合格(微生物、理化超标),占33.33%,样品来源于批发部.结论 宁夏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较低.
作者:尹华;梁德宁;梁建宁;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58例癫痫患者中29例主要给予奥卡西平和托吡酯口服治疗为观察组,29例以口服苯妥英钠治疗为主的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41%;观察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6.5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17%,观察组为31.0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6 ~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复发次数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疗效优于传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史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学特点及屈光度对其的影响.方法 以高度近视患者122例(244只眼)为观察组,选择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8例(216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角膜内皮镜对患者双眼角膜中央内皮细胞进行检查,获取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等指标,分析年龄、屈光度与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边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2 831.67 ±299.60)·(mm2)-1与(3 257.4±212.52)·(mm2)-1,(60.05±6.678)%与(68.95±5.32)%];细胞平均面积及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357.04 ±38.15)·(μm2)-1与(312.12 ±17.42)·(μm2)-1,(35.26±5.60)%与(29.32±3.34)%].观察组的屈光度与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平均面积无相关性(r =0.107、-0.121),而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性(r=-0.189),与六边形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 =0.236).年龄和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94、0.281、0.390、-0.303);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具有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294、0.281、0.477、0.406).结论 高度近视眼患者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加,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且随着年龄增加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形态发生改变.
作者:李自立;薛中淇;贾沁;梁静;殷莉;周玲婕;庄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软性角膜接触镜在减轻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感和促进角膜上皮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及术中丝裂霉素湿敷的患者30例30眼,分成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5眼.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膜表面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5d取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比较术后24、48和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5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2组患者疼痛度评分,软性角膜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1.80±0.94)分、(0.93±0.80)分、(0.40±0.63)分,对照组分别为(3.00±0.76)分、(1.80±0.68)分、(1.20±0.56)分,软性角膜接触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5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软性角膜接触镜组为(3.93±2.76)分,对照组为(7.86±2.72)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作者:郗淑红;尤妍;章圣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集束化干预从而减少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1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26例,发生率为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廖风琴;范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BI-RADS-US分类对乳腺结节及瘤样病灶进行评价及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彩超检查发现有乳腺结节及瘤样病灶的女性患者359例,行活检及肿块切除,取材428枚进行病理检查,其中69例患者取2枚肿物,290例患者取1枚肿物.以病理诊断为金指标,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乳腺BI-RADS-US分类,术后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统计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超声BI-RADS-US分类良恶性比率与病理结果对照相符;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缘、纵横比、边缘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及微小钙化特征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BI-RADS-US分类能明确乳腺各类病灶的管理流程和处理路径,并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帮助较大,是目前应用的一种较合理方法.
作者:张蓉;赵媛;韩建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在脱毛、毛细血管扩张、雀斑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脱毛42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34例、雀斑18例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强脉冲光治疗.结果 脱毛42例有效90.4%,面部毛细血管扩张34例有效94.1%,雀斑18例有效83.3%.结论 强脉冲光在目前医学美容界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有效地治疗皮肤表面的瑕疵,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马瑞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胸部CT扫描对慢性铍病患者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影像征象的影响.方法 选取21例慢性铍病患者,行多排CT低剂量(电压90 kV、管电流30~50 mA)检查,对照组为常规剂量(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扫描的健康体检者,记录每个受检者CT扫描的辐射剂量,由放射科3名高年资医师共同评判、阅读重建图像,记录图像质量及影像表现.结果 慢性铍病患者低剂量CT扫描所受的辐射剂量为(0.61±0.08) mSV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7.51±0.86) mSV,不同剂量扫描扫CT值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流、电压降低噪声增加.21例患者中全部有不同程度的小叶间隔增厚,7例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33.33%),肺气肿17例(80.95%),全小叶性肺气肿4例,小叶中心性肺气肿4例,小叶间隔旁型肺气肿13例;17例中伴有肺大泡者5例(23.80%),界面征17例(80.95%),支气管扩张9例(42.86%),蜂窝7例(33.33%).肺低剂量胸部CT重建图像较常规剂量扫描图像噪声大但不影响诊断.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用于慢性铍病的筛查与诊断.
作者:崔家甿;张耀龙;李俊君;买志峰;徐芳芳;任继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不同企业规模和经济类型煤矿员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抽取2家试点煤矿的117名管理者和686名一线工人,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工人分别有67.85%和53.52%的指标具有较高知晓率(85%以上);企业管理者在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上岗体检机构的选择、职业健康检查的必要性、职业病报告责任、承担职业病诊断和医学观察费用等方面知晓率较低;一线工人在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尘肺病的主要症状、纱布口罩防尘作用和职业病防治权利4个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均在70%以下.2家企业管理者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线工人中型国有煤矿有19个指标的知晓率高于小型民营煤矿,其中有11个对应指标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试点煤矿员工职业病防治知识认知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的一线工人,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加强.
作者:郑华;王冠梅;孙伟;顾芸;耿敬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急诊重症口腔颌面颈部感染合并呼吸道梗阻的救治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急诊就诊的13例重症口腔颌面颈部感染合并呼吸道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颈部增强CT提示均存在气道旁间隙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均建立了人工气道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收住急诊ICU进行综合救治.13例患者中,1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余12例治愈出院.结论 对急诊重症口腔颌面颈部感染合并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及时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早期死亡率.增强CT检查对重症口腔颌面颈部感染的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颌面颈部切开引流后的综合治疗是病情治愈的保障.
作者:冯珂;杨立山;王生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空泡蝶鞍MRI影像分级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86例MRI诊断为空泡蝶鞍患者,对蝶鞍大小、垂体大小进行测量,并对空泡蝶鞍的程度进行分级,总结组中病例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空泡蝶鞍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86例MRI诊断空泡蝶鞍患者中有头痛、头晕临床表现75例(40.3%),血压增高、肥胖3例(1.6%),月经不调2例(1.07%),视力减退4例(2.1%),无明显不适者102例(54.8%).结论 空泡蝶鞍分级与临床症状之间无明确关系,临床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病情.
作者:杜风帜;陆小庆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大鼠胸大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发生增殖时缝隙连接(GJ)功能及缝隙连接蛋白(Cx)表达的变化.方法 培养A7r5细胞株,将细胞分4组,即对照组,OxLDL组,缝隙连接阻断剂(18α-GA)组和OxLDL+ 18α-GA组.MTS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A7r5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发绿色荧光的供体细胞(Q3)与双阴性的受体细胞(Q4)比值(Q3/Q4)的变化,从而分析GJ功能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OxLDL组A7r5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率增高(P<0.05),18α-GA组细胞增殖活性及S期细胞比率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18α-GA组两者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A7r5细胞的Q3/Q4比值增大,缝隙连接功能增强(P<0.05),18α-GA组Q3/Q4比值减小,缝隙连接功能减弱(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 18α-GA组Q3/Q4比值减小,缝隙连接功能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OxLDL组A7r5细胞的Cx43蛋白表达增强(P<0.05),18α-GA组Cx43表达减弱(P<0.05);与OxLDL组比较,OxLDL+ 18α-GA组Cx43表达减弱(P<0.05).结论 缝隙连接功能的增强参与了由OxLDL介导的A7r5细胞增殖.
作者:王小婕;李媛媛;李学善;刘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夏2006-2014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基本情况.方法 对宁夏各市县(区)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数据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宁夏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5起,报告发病10 098例,波及人口345 526人,无死亡,罹患率为2.92%.以传染病事件为主,报告传染病事件339起,占报告事件数的98.26%;报告事件主要集中在乡小学,报告传染病事件163起,占报告事件数的47.25%.在3-6月和9-12月份2个时段为事件发生的高峰,占报告事件数的96.23%.结论 要做好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疾病监测和晨检工作,重点防控传染病的暴发;教育和卫生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切实的防控措施和对策.
作者:肖彤;朱海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53例,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3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 ~ 70 min,平均(30±14.6) min,1例因闭孔反射致膀胱穿孔.全部病例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尿管50h.53例随访3~36个月,复发8例,复发率15.1%(8/53).结论 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马强;方堃;张超;余洋;冯铮;陈福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生后24 h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80例,按照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儿均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疗程3~5d,观察每日增加奶量、增长体质量、达全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在日增加奶量、每日增长体质量、达全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避免或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其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峰;马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口腔显微镜在确定上颌磨牙根管数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患有牙髓病或根尖周病的上颌第一磨牙264颗、上颌第二磨牙240颗,分别采用肉眼、显微镜确定根管数目,运用统计学分析将两者根管数目的发现率进行比较.结果 上颌第一磨牙中,肉眼组和显微镜组的发现率分别为26.5%和51.5%;上颌第二磨牙中,发现率为10.8%和32.5%,显微镜组对根管的发现率显著高于肉眼组(P<0.05).结论 上颌磨牙根管变异较大,特别是MB2发生率较高,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寻找上颌磨牙根管,从而有效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董枫莲;王静;郭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患者家属,分为实验组56例及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疗法,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患者家属SDS(39.69±9.76)分及SAS(35.21±9.65)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前,2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作者:王宏;徐月玲;张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新诊断未予治疗的非透析CKD 1~4期患者347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变化,分析其与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的关系,并进行干预治疗,分别于治疗6、12个月后观察PH组患者PASP变化.结果 在CKD 1期PASP开始升高,CKD 3期开始其变化更加明显,CKD 3期较CKD 2期、CKD 4期较CKD 3期PAS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动脉压正常组相比较,PH组患者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乘积均显著增加(P<0.05),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却明显下降(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PH与年龄、收缩压、血尿素氮、血肌酐、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是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治疗6个月后,PH组患者PASP由基线时(46.63±6.67) mmHg降低到(43.78±7.72) mmHg(P >0.05),治疗12个月后PASP降低至(38.66±10.57) mmHg(P<0.05).结论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PASP水平逐渐升高,早期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PH.
作者:王革;马国荣;肖东星;阿胜;陈孟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2周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血浆NT-proBNP和hS-CRP.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浆NT-proBNP和hs-CRP存在明显异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治疗2周后,动脉血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血浆NT-proBNP、hs-CR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T-proBNP水平随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而升高,NT-proBNP水平在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hs-CRP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作者:常湘辉;李秀萍;陈梅;邵萍;黄晓波;许旺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