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宁夏银川市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与心电图ST段压低的相关性。方法对城市社区958例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信息和进行临床检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质量、心电图,实验室检查内容包括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对空腹血糖受损与心电图ST段压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958例受检人群中,血糖正常788例,其中ST段压低40例,占5%(40/788);空腹血糖受损者有170例,其中ST段压低者有29例,占17%(29/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受损组血脂代谢紊乱明显,与血糖正常人群比较 TC、TG、LDL-C明显升高(P<0?05),HDL-C低于正常水平(P<0?05),肥胖(体质量指数)增高人数于正常血糖组(P<0?05)。吸烟与空腹血糖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组心电图ST压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与糖代谢异常和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程羽萱;姜敏;范雅洁;刘旭颖;于晶晶;马荣;黄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PICU近4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痰培养结果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PICU收治的肺炎患儿的痰标本,采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以纸片扩散法( Kirby-Bauer)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年共分离出细菌108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3.4%,革兰氏阳性菌占16.6%;前六位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1.4%)、铜绿假单胞菌(13.7%)、大肠埃希菌(12.8%)、鲍曼不动杆菌(11.3%)、肺炎链球菌(9.4%)、阴沟肠杆菌(9.3%)。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耐药率<1%),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2.3%。所有监测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Mohnarin2011年0~14岁儿童监测数据,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13年均较2012年有所上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达22.8%,对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耐药率0.7%),其次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吡肟,耐药率依次为2.0%、2.0%、2.1%、3.4%及8.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6.8%,未检出对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18.8%,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90%以上,PSSP、PISP及PRSP检出率分别为98.0%、1.0%和1.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结论 PICU小儿肺炎痰培养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需警惕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增长,应定期监测细菌耐药趋势,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王艳荣;赵芳;马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校验期为1年的医疗机构现场校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57家各类医疗机构,采取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二级医疗机构现场审查基本标准(试行)》,现场校验审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其3个方面20项基本要素进行校验。按80分以上、60~79分、60分以下3个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类医疗机构校验结果3个等级中60~79分的机构多,80分以上与60分以下的机构各为20%左右。按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措施落实3个方面20项校验要素进行统计,民营医疗机构有11项要素不合格,妇幼保健机构有8项不合格。结论各类医疗机构各项校验要素的合格率呈偏低的正态分布趋势,其中民营医疗机构存在问题较多,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为指导今后加强医疗机构校验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作者:金玉珍;德勇;王娟;蒋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隆德地区5个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社区和医院内尿路感染两种不同来源的病原学信息和临床治疗依据。方法对就诊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送检的清洁中段尿进行常规需氧细菌培养、鉴定,以KB法进行药敏实验,对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培养的病原菌分别为376株和516株,各自病原学分布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属、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真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另外,两者均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也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但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社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结论社区与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结果对预防和治疗两种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柳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为宁夏卫生厅主管,宁夏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临床、科研、防治工作重大进展的原创性论文,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本刊对区内外稿件择优刊用,对重大研究成果、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生论文等优先刊用,在2~3个月见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合有限内固定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微型外固定架外固定及有限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68例。结果57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骨不连、关节完全僵直及骨髓炎等并发症,临床愈合的时间平均6周;手功能评价按手部TAM功能评分,优27例,良19例,优良率达80.7%。结论微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手指关节内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伟;李晓林;穆广态;铁钊;黑生仓;吴碧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休克抢救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休克患者4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通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量以及2组输液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剂量的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尿量增多、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输液量及多巴胺的剂量的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较快恢复休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对休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孔冬冬;周瑞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评价结核病控制质量和效果,为宁夏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夏全区5个市、22个县全部作为监测点进行普查,每个监测点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为入选病例,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成功分离了665株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31.7%,涂阳培阴率11.0%,涂阴培阳率13.7%,总耐药率27.0%,其中初始耐药20.2%,获得耐药率77.3%,总耐多药率7.8%,污染率3.4%。结论宁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耐药谱呈多态性和复杂性,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晓平;王晓林;肖慧霞;王福锐;刘晓妮;沈筱晨;马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剂量CTA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56层螺旋CT,选取26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组(37支桥血管)和前瞻门控扫描组(34支桥血管),图像重建均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2组左右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的CT值、噪声、SNR和CNR,对比分析2组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的客观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及回顾性心电门控组CT值、图像噪声、左右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组主观图像质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及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分别为(10.0±2.1)msV、(2.1±0.4)msV,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较回顾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降低79.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应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既保证了桥血管可评估率及图像质量,又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是冠脉搭桥术后随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利莉;赵艳红;汪芳;吴东波;杨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统计研究设计应说明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高频功率经尿道电切对糖尿病罹患膀胱患者癌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高频功率经尿道电切治疗糖尿病罹患膀胱癌患者38例,对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随访3~50个月,高功率电切组12例创面隆起伴有膀胱黏膜肉芽肿等炎症表现,其表面有钙质与絮状物形成的包壳覆盖,活检提示纤维素样炎性增生,未发现肿瘤复发。低功率电切组24例中有6例创面不平且有类结石物附着,活检结果纤维素样炎性增生。随访期间高功率电切组12例中2例术后11个月复发,即刻灌注患者4例未见复发。低功率电切组24例中在6~12个月4例复发,即刻灌注患者19例中有2例复发。结论膀胱浅表性非浸润性膀胱肿瘤罹患糖尿病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采用低功率高频电切,同时配合即刻灌注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创面延迟愈合的发生,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洋;冯铮;韦娟;陈福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头颈部摆放对术后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分成3组,每组50例。 A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B组采用改进后甲状腺手术体位,C组采用去体位垫手术体位,连续观察患者术后48 h头痛、恶心呕吐、颈部疼痛等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C组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B 2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体位垫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法可明显降低甲状腺手术后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王静;张凤萍;马冬梅;陈学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学特性胃癌中Notch-1基因与p53蛋白、Ki-67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Notch-1、p53、Ki-67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otch-1、p53、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48/80)、47.5%(38/80)、52.5%(42/8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分别为28.1%、0%、和12.5%,P<0.05),并且都与肿瘤分化程度、脉管浸润明显呈正相关(P<0.05);p53、Ki-67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Notch-1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Notch-1与p53、Ki-67表达均有高度正相关性。结论 Notch-l与p53在胃癌的进展中可能共同起作用,联合检测Notch-1、p53、Ki-67可能成为胃癌患者预后判断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玲娣;景丽;张建中;王平;秦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复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骨科感染性骨缺损患者40例,分为A、B组,每组20例。 A组为单纯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组,B组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组。患者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治疗,记录手术组总时间,术后测量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总费用以及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综合评价分析2组在临床应用期间的疗效。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外固定架拆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纳米人工骨修复材料可以在感染性骨缺损中应用。
作者:李亮;杨海波;米占虎;伯宇;李飞;崔福斋;胡宁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胆囊结石的微创治疗1987年, 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此,胆结石的治疗真正步入了微创时代。腹腔镜手术切口约1 cm,不切断肌肉,腹式呼吸恢复早,美观,术后腹部运动与感觉几乎无影响,肺部并发症远低于经腹胆囊切除术。同时手术时间短,平均约30~60 min,肠蠕动恢复快,早进食,基本不用止痛药。因此,微创手术更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风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大程度地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初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四孔法,即除了经脐孔插入腹腔镜外,另设剑突下为主操作孔,右侧肋缘下分别在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处为2个辅助操作孔。其中经右腋前线操作孔的抓钳用于胆囊底部的牵拉显露,经右锁骨中线操作孔的操作钳用于协助主操作孔内电凝勾的分离操作。为了进一步减少创伤,腹腔镜( LC )已由初的四孔法相继演变为三孔法、两孔法、经脐单孔法(( SILC)以及近年来出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OTES)。
作者:田明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 T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微血管密度( 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77例胃癌组织及25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TP的表达,选择CD34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 TP和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9.74%和(34.99±9.46)%,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2.0%和(12.6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和MV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肿瘤大体分型无关。 TP阴性表达者的5年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D≤33组的胃癌患者5年总生存期明显优于MVD>3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TP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TP在胃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其表达和MVD呈正相关,并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
作者:刘新兰;李淑璟;丛芳圆;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贫困地区16~60岁生态移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汉族生态移民对乙型肝炎、肺结核与细菌性痢疾3种重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12.3%、5.7%和9.8%)分别低于回族生态移民(22.2%、7.4%和14.8%)。不同民族生态移民乙肝传播途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行为方面,除便后洗手形成率较高(68.5%)外,其余行为的形成率普遍较低,不共用牙刷、剃须刀行为的形成率低(9.2%);除将痰吐到卫生纸(或)痰盂里和不共用牙刷、剃须刀2种行为的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种行为的形成率回族生态移民均高于汉族生态移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阅读能力方面,洗手行为回族生态移民(5.76±2.38)的平均得分低于汉族生态移民(4.66±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贫困地区生态移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缺乏,不同民族移民传染病知识存在差异,应加大贫困农村地区预防重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作者:李洁;王凯荣;蒋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S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9例患者超急性期(1~6 h)MSCT表现及发病24 h后MSCT(或MRI)表现。结果超急性期93例患者MSCT扫描有异常表现,36例患者未见异常(漏诊11例)。发病24 h后87例行MSCT复查,均见典型大片状低密度梗死灶,另外42例选择MRI检查,均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结论 MSCT对于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应用MSCT结合临床表现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超早期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
作者:葛海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