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春梅;毛丹
目的 分析利福平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方法 选择住院的13例患者,在使用药物利福平时引起血压升高,其中9例患结核病,4例患布氏杆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利福平有很强的肝药酶诱导作用,可增强肝脏对降压药和体内降压生物活性物质的降解作用,使其效用降低甚至无效,因此可导致血压升高.利福平可增强交感神经冲动发放或直接收缩血管,还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引起钠潴留,使血压升高.结论 利福平可引起血压升高,此不良反应较为少见,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利福平时如果发现血压升高,要全面考虑,及时停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建华;高小娜;郭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对葛根素进行质量分析研究.方法 以透明质酸为表面修饰剂、PEG-PLGA为载体材料,用纳米沉淀法制备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HA/Pue-NP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载药量的测定,并考察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制备出的载药纳米载药量为6.75%,体外释药试验表明,载药纳米粒释药缓慢,24h的累计释放率为65.8%.结论 透明质酸修饰的葛根素PEG-PLGA纳米粒质量性质良好,且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作者:薛瑞;狄天云;尚博扬;李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XCR4拮抗剂AMD3100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D3100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染色法研究AMD3100对Tca8113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MTT法显示AND3100能有效抑制Tca8113细胞的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Tca8113细胞经AMD3100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出现凋亡改变.结论 AMD3100可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尹东;张娜;张佐;白晓萍;白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调查中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2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静态屈光>-0.50D定义为近视.结果 银川市中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33.5%,其中男36.6%,女36.4%.男生和女生近视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大,近视率逐渐降低,3~岁组学生视力低下率高(66.7%).近视与光线亮度、每天一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天晚上几点休息、喜欢吃动物肝脏及水产品、奶类及其制品、父母近视情况有关.多因素结果显示,父母近视和喜欢吃动物肝脏及水产品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措施.
作者:王凯荣;侯居望;邹文青;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 将34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对照组11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20例和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115例.检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排泄率及甲状腺功能全套,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尿酸及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降低、rT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无明显变化.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尿蛋白排泄水平的增高其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降低,伴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常规监测甲状腺功能,了解其病情变化.
作者:李仁达;夏苏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腰麻下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前路坐骨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TKA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均选择L3~4间隙穿刺等比重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将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自控静脉镇痛;Ⅱ组为自控静脉镇痛加术毕膝关节及切口局部浸润阻滞;Ⅲ组为术后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加患侧股神经旁置管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患者首次PCA泵按压时间,记录术后8、8 ~ 12、12~24、24 ~48 h静脉使用镇痛药物的用量,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 h内膝关节主动运动的屈曲度、膝关节被动屈曲90°时的VAS值.结果 术后患者首次PCA(自控镇痛)时间,Ⅲ组>Ⅱ组>Ⅰ组(P<0.05);术后8h和8~12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Ⅰ组>Ⅱ组>Ⅲ组(P<0.05);术后12 ~ 24 h及24 ~ 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Ⅰ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术后8h,Ⅰ组>Ⅱ组(P<0.05),Ⅰ组>Ⅲ组(P <0.05);8~12 h和术后12~24 h,Ⅰ组和Ⅱ组>Ⅲ组,24~48 h的VAS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内膝关节的主动屈曲度比较,Ⅲ组>Ⅰ组和Ⅱ组(P <0.05);48 h内膝关节被动屈曲90°时的VAS比较,Ⅰ组和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旁置管TKA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单次前路坐骨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胡红玲;宋阳;叶振海;叶青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p16、p53及其家族成员p63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趋势和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鳞状上皮异型增生、45例口腔鳞癌组织中p16、p53、p63蛋白表达情况.另取6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检测p16、p53和p6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结果 p16在正常口腔黏膜、异型增生、口腔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 (10/10)、70% (14/20)、56%(18/45),p53的表达率分别为0%(0/10)、55% (11/20)、82.2%(37/45),p63分别为10%(1/10)、65%(13/20)、84.8% (39/45).p16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口腔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63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口腔鳞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p53和p63表达阳性率增高(P<0.05).p53和p63的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r =0.299,P<0.05).结论 P16、P53、P63的蛋白表达变化与口腔黏膜上皮癌变关系密切,p53、p63基因突变和p16表达缺失存在于口腔癌演变过程中,可能成为口腔上皮异型增生和癌变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陈建霖;杨喆;周力;薛永芳;曹元杰;张宁;朱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普通跟骨钢板和锁定跟骨钢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71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2组,A组为普通跟骨钢板组36例,B组为锁定跟骨钢板组35例,2组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直视下骨折复位内固定.将A、B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跟骨高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71例患者均获随访,2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见钢板断裂,手术切口无感染.随访时间6~ 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参照美国足踝外科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部功能,A组36例患者中优2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8.8%;B组35例患者中优19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为97%.结论 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锁定钢板在固定的牢靠程度上要优于普通钢板,术后患者足踝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张志刚;陈露;王小平;董宏祎;王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在腹腔镜手术切口应用的术毕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毕切口缝合前使用0.5%的罗哌卡因5mL对每个切口做局部浸润,对照组不使用罗哌卡因对切口做局部浸润,对患者手术后2、4、6h的HR、SBP以及DBP等进行观察与记录,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患者术后2、6、12、24h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分;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记录好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并对患者术后24h内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能够有效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
作者:马建霞;马彩英;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与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用Gemini评分法将病例组分为轻度和重度冠心病2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尿酸(SUA),探讨SU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各组之间S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25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85,95% CI:1.226~2.235;P <0.05).SUA值诊断试验ROC曲线分析,SUA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重度冠心病患者作出诊断(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SUA水平显著升高,SUA对重度冠心病患者有诊断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樊鹏燕;席海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CBCT(锥形束CT)与定位螺旋CT不同灰度配准方式对胃癌术后放疗精度的初步研究,为胃癌术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配准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集后的CBCT图像基于HU(图像灰度值)与定位螺旋CT进行配准,在相同配准区域及相同图像质量下将CBCT图像分成三种图像灰度值分别与定位CT进行配准,同时基于医学图像解剖结构的考虑,通过三种灰度值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采用自动配准的方法分别记录三种方法配准后X(左右)、Y(头脚)、Z(前后)及R(绕Z轴旋转)的误差值,并观察定位CT图像中计划靶区(PⅣ),选择较理想的配准方法进行校正.结果 胃癌术后患者12例共48幅CBCT图像基于图像灰度值与定位CT进行配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Y、Z分别为:(-0.26±0.21)cm、(-0.2±0.39)cm、(0.09±0.21)cm;(-0.11±0.20)cm、(0.15±0.38)cm、(-0.07±0.25)cm;(-0.13±0.19)cm、(0.07±0.32)cm、(-0.02±0.23)cm.结论 在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灰度配准时,应主要通过骨性结构或综合感兴趣区内所有信息进行配准,不应只考虑残胃,否则会造成PTV移动误差较大.
作者:张国军;黄艳萍;马国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热暴露方式对大鼠脏器系数、免疫因子及脾脏凋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热暴露自由饮食组和热暴露禁食禁水组,每组6只动物.对照组室温为24℃,热暴露2组室温为32℃,每日暴露8h,禁食禁水组在热暴露期间不给予饮食饮水.经7d热暴露后,观察大鼠行为特征的变化,并取心脏、脾脏、肾上腺、垂体及下丘脑计算脏器系数;采用EIISA法检测血浆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的含量;采集新鲜静脉血通过CCK-8方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通过RT-PCR技术,提取大鼠脾脏组织中总RNA,检测凋亡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暴露2组大鼠大脑、垂体的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5);禁食禁水组大鼠脾脏的脏器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热暴露2组大鼠血清IL-2、IL-12含量显著升高(P<0.05);禁食禁水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自由饮食组大鼠脾脏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8、Caspase-9、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禁食禁水组大鼠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急性热暴露可对机体产生损伤,引起应激反应、降低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启动细胞凋亡程序等,特别在禁食禁水情况下,对机体的损伤更为严重.
作者:耿瑶;罗彦;侯玲;牛建国;常越;李光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与房水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定量测定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房水中IL-17的水平.结果 ①血浆,PDR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DR组和NPDR组(P<0.05);NPDR组IL-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NDR组(P<0.05);NDR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房水,PDR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DR组和NPDR组(P<0.05);NPDR组、NDR组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P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自身血浆、房水中IL-17水平两者比较,血浆>房水(P<0.05);NDR组、PDR组自身血浆、房水中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炎症反应过程,其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关,IL-17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亚力;张亚军;王伟邦;马雅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与非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非药物综合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症状体征和胃镜结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与非药物干预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慧;马丽;黄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疼痛护理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倾向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中文版《疼痛处理量表(PMS)》对5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6名护士中,有31名(55.1%)护士认为患者假如感觉到疼痛,通常会告诉护士;36名(64.2%)护士认为患者对其疼痛的陈述就是他们真实的疼痛状态,45名(70.4%)认为患者不喜欢因为疼痛而打扰护士,不同学历、职称、护龄得分在直接控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在间接态度、主管规范、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在直接、间接态度、主观规范、间接控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缺乏疼痛处理相关知识,对麻醉性镇痛药给药态度较消极.
作者:戴桂兰;冷红霞;潘志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Ki-67在年龄≥60岁患者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病理资料完整的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TNBC病例99例,其中年龄≥60岁(老年组)55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GST-π和Top-Ⅱ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Ki-67表达与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等的相关性,以及与GST-π和Top-Ⅱ的关系.结果 TNBC患者中81例Ki-67阳性(阳性细胞指数≥10%),18例Ki-67阴性(阳性细胞指数<10%).老年组TNBC的Ki-67阳性率为83.33%,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的70.45% (P <0.05).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TNBC中,在临床分期Ⅰ期的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Ⅱ~Ⅳ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TNBC中Ki-67阳性表达率与GST-π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老年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TNBC组织中Ki-67高表达提示癌组织分化更差,且与GST-π相关化疗药耐药有关,检测TNBC中Ki-67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黑静雅;郭巧宁;马莉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分析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在结直肠癌不同病变阶段的表达,探讨IP10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IP10在112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癌旁及4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P10在癌组织组82.14%(92/112)与癌旁组织47.50% (19/40)及正常组织35.00% (14/40)中的阳性表达水平不同(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P10阳性率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癌旁及正常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1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中的分化程度、Duck's分期、转移有相关性(r分别为0.106、0.119、0.414,P<0.05).结论 IP1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分期、转移呈正相关性.
作者:宋蕾;荣诗阔;凡亚运;李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 选择住院的12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60~70岁组、71~80岁组、81 ~90岁组.住院第2天留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标本进行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21.42±4.57) ng/mL,水平低的是81~90岁组,为(14.71±2.32) ng/mL.按照参考值范围,3组患者平均水平均< 30 ng/mL,均属于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3组患者25羟维生素D充足、相对不足、缺乏和严重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普遍缺乏,应积极进行健康宣教,使大家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预防骨质疏松以避免骨折.
作者:黄燕飞;韩岳萍;刘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对皮肤病患者外涂药物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及出院的皮肤病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观察及追踪随访,观察其涂药情况,对外涂用药依从性不高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皮肤病患者外涂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有自身疾病及预后的认知程度、用药方案复杂、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使用方便性、患者自身重视程度、节约药物费用、听信其他偏方,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外涂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 针对外涂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皮肤病患者外涂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柳风琴;路霞;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5~69岁居民烟草流行状况,为制订控烟政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0-11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个县(区)15 ~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宁夏15 ~69岁居民吸烟率为25.8%,现在吸烟率为22.2%;男性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0.9%和44.1%,高于女性的5.9%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和回族吸烟率分别为23.6%和1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人群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54岁人群现在吸烟率高;现在吸烟者中45~54岁组日均吸烟量大,为(17.29±8.18)支;男性吸烟者尝试戒烟率为49.1%,戒烟6个月以上占13.79%.结论 宁夏15 ~69岁人群吸烟率较高,戒烟意愿不强,戒烟成功率较低,控烟工作仍需加强.
作者:贺宝福;刘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