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红;张龙;李传吉;齐旭辉;金少华;杨涛
目的 探讨手显微外科可调式固定支架在断指再植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例.实验组用可调式固定支架抬高,对照组采用传统软枕抬高法,术后10 d对2组患者舒适度、满意率,指体存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传统的软枕抬高法稳定性差,不透气,易滑脱,不可调节高度,有感染的风险,患者舒适度低,可调式固定支架避免了上述弊端.实验组患者指体存活率、舒适度和满意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93%、35%、28%.结论 此支架可以调节肢体抬高的高度、稳定性强、透气性高、易消毒,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率,促进了再植肢体的成活,符合断指再植术后体位护理的要求.
作者:陈立凤;赵凤梅;赵飞;杨子洋;金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肘关节铰链外固定架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肘关节铰链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22例,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Mayo评价系统(MEPS)评价肘关节的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23个月(12 ~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即屈曲(137.6±4.2)°、伸直(4.7±2.6)°、旋前(82.7±3.8)°、旋后(85.1 ±4.2)°;末次随访MEPS系统评定疗效,优12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2%.结论 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固定冠状突、修补肘关节外侧副韧带尺侧束、辅以铰链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损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早期行功能锻炼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腾;伯宇;秦悦;苏胜杰;杨海波;安维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掌握宁夏同心县梅毒、艾滋病/HIV和淋病3种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对同心县2007-2016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梅毒、艾滋病/HIV、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同心县2007-2016年累计报告3种性传播疾病899例,死亡13例.其中,报告梅毒7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31/10万;报告艾滋病/HIV感染者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1/10万;报告淋病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3/10万.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和45~岁3个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1.29%;职业以农民(613例)发病为集中,占总报告病例的68.18%;发病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结论 同心县性传播疾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疫情仍处于较低水平,属低流行区.
作者:李志亮;王维琴;杨亚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每组30例.观察术后6、12、24、36、48 h各时点静息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6、12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36、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胡红玲;孙辉;宋阳;叶振海;叶青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地区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2例,并进行CHA2 DS2-VASc评分,回顾脑卒中高危患者(CHA2 DS2-VASc>2分)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其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结果 住院的房颤患者中以CHA2 DS2 VASc>2分者居多数;患者年龄越大,服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依从性越差,不能配合检测INR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 宁夏固原地区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识别及加强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健康教育需要的重视程度.
作者:杜建军;马巧红;张红霞;胡守琪;张建钢;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4家医院体检的回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检测22 843例(其中回族2 456例、汉族20 387例)20 ~60岁银川市回汉族居民血尿酸、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及是否伴有脂肪肝、烟酒嗜好等,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UA患者3 993例,患病率17.48%(男性21.70%,女性13.10%),其中回族365例,患病率14.9%;汉族3628例,患病率17.8%,汉族人群与回族人群相比,汉族人群HUA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HUA患病者3 993例,按照年龄段分组比较,发病多的为20岁~,其次为51岁~年龄段.HUA患者与血尿酸正常者相比,其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汉族和回族的HUA患者,其血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健康组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健康组低(P<0.05),脂肪肝发病率较健康组高(P<0.05).血尿酸水平增高者,其血压、体重指数、脂代谢、糖代谢及脂肪肝观察指标的异常率高(P<0.05).民族、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高血压是影响HUA的独立因素,其中民族和血糖是HUA的保护性因素,其余因素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银川市回汉族居民HUA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汉族发病率明显高于回族人群(P<0.05),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脂肪肝是HUA的共同病变基础.
作者:田波;刘维丽;贺安利;陈当玲;施红领;靳峰;张波;任玉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甘草液对大鼠牙周炎模型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影响.方法 将通过局部结扎丝刺激联合黏结牙石加混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且对模型给予甘草液干预,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建模前、建模后及甘草液干预后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甘草液干预后大鼠血液中骨代谢指标BALP和BMP-4比未干预的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液对促进大鼠牙周炎模型中BALP和BMP-4有明确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丽;杨红梅;刘惠文;尹东;王天鹏;封静;袁晓超;俞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岁.因双手先天性缺并指畸形入院.体格检查:左手虎口狭窄,中指缺如,环指近指间关节屈曲90°畸形,被动伸直受限,第二、四指蹼间形成V形裂隙,大鱼际肌发育略差,尚有对指屈伸功能.右手拇示指并指,末节指体桡偏,虎口融合消失,中指缺如,第二、四指蹼间形成V形裂隙,大鱼际肌发育略差,尚有对指屈伸功能.
作者:胡苇;李晓林;赵再兴;王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太白七药-青蛙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所述0832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2302灰分测定法、2201浸出物(热浸法)的测定方法,分别对青蛙七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等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蛙七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芦丁定量测定.结果 青蛙七的水分含量平均值为7.76%,总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9.07%,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8.57%,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平均值为24.19%.芦丁在0.006 25 ~0.100 m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8 047.7x-26.89,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3%,RSD(相对标准偏差)为1.85%,芦丁含量测定平均值为0.315%.结论 此研究为青蛙七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作者:代文胜;徐金波;孙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变应原种类,明确此区域常见变应原,剖析过敏原类别与此区域的关系,为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采取免疫印迹法对309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9例患者中221例(71.52%)为阳性反应,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蒿属类77例(24.92%)、霉菌类67例(21.68%)、狗毛40例(12.94%)、春季花粉31例(10.03%)、桑树30例(9.71%)、蟑螂30例(9.71%)、屋尘25例(8.09%)、户尘螨20例(6.47%)、猫毛17例(5.50%),主要的食入性变应原依次为腰果55例(17.80%)、蟹49例(15.86%)、芒果45(14.56%)、牛肉40例(12.94%)、虾29例(9.39%)、鸡蛋白28例(9.06%)、贝27例(8.74%)、菠萝21例(6.80%)、牛奶17例(5.50%);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85.7%、90.5%、67.5%,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率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吸入性变应原中,蒿属类占主要地位,这与宁夏地域有关应重点防治;食入过敏原中种类比较繁多包括海鲜、坚果、水果、蛋奶类,不同年龄段变应原阳性检测率有差异,低年龄段患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说明儿童成年之后变应原可能会有所减少.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底玲玲;闫小会;哈惠瑜;马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5~7d疗程组(A组)20例,10 ~14 d疗程组(B组)20例,15 ~20 d疗程组(C组)20例.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高压氧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前、治疗后GCS评分改变及6个月后GOS评级,观察高压氧治疗不同疗程的显效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1天B组和C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GC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第6周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6周B组和C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GCS评分高于C组(P<0.05).B组、C组患者6个月后GOS评级良好率高于A组,B组预后GOS良好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预后疗效,且10 ~14 d的疗程相对佳.
作者:李杨;石伏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分布情况,探讨甲状腺疾病在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96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并分别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PSS)、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结果 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LE及PSS合并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高,干燥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结缔组织病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相互作用,需监测不同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
作者:王莉;杜文清;刘志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以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因子血浆浓度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无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病老年人患者32例作对照组,同时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并患牙周病的老年人39例为实验组,测定血浆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的浓度.结果 实验组血浆破骨细胞分化因子(16.08 ±2.99) ng/L、白细胞介素-8(3.47±1.40)μg/L均升高(P<0.05),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浓度(5.41±1.91)ng/L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骨代谢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作者:宋娟;王晓飞;袁廉蜀;郑燕;程兴焕;赵玮;蒋丽丽;王建华;李桂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常规实验室检查及多种肿瘤标记物检测对腹水的鉴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腹水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良性腹水组32例、恶性腹水组18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腹水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标记物(CEA、CA153、CA199)的水平.结果 恶性腹水组的腹水TP、LDH、CEA、CA153、CA199值均高出良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恶性腹水时CEA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7.4%;CA199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55.3%;CA153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7%.结论 用来鉴别恶性腹水时腹水的TP、LDH、CEA、CA199、CA153有意义,而血TP、血LDH无意义.
作者:任霖;徐鉴;王凯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β-氨基丙腈(BAPN)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后,对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增殖、迁移和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LOX抑制剂BAPN,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同质黏附实验和异质黏附实验检测SGC-7901黏附能力的改变,用体外划痕实验检测SGC-7901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0.1 mM、0.2 mM和0.3 mM的BAPN对SGC-7901的增殖无明显影响,0.4 mM和0.8 mM的BAPN抑制SGC-7901的增殖.0.1 mM BAPN对SGC-7901同质黏附、异质黏附和迁移能力无明显作用;0.2 mM和0.3 mM BAPN增强SGC-7901同质黏附,减弱其异质黏附,抑制其体外迁移.结论 抑制赖氨酰氧化酶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异质黏附和迁移能力,增强同质黏附,进而抑制其转移能力.
作者:崔雪萍;郭阳阳;史琳;张宁;韩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沙坡头区食源性疾病病源感染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宁夏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采集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依据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GB 4789)进行分型和病原鉴定.结果 共监测病例382例,采集粪便标本287例.致病菌检出率26.82%,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高(11.8%),不同年龄组之间沙门氏菌检出率和致病菌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的致病食品中,乳及乳制品所占比例高,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需持续加强监测和健康宣教力度,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暴发早期预警、溯源及疾病负担评估奠定基础.
作者:高敏贤;刘萍;段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DPB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咯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29例(93.5%)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全部患者有副鼻窦炎或既往曾诊断为鼻窦炎;28例(90.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缺氧,1例(3.2%)血清冷凝集实验阳性28例(90.3%)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32.3%)患者同时存在弥散功能障碍;28例(90.3%)患者出现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叶中心性小结节,13例(41.9%)为典型“树芽征”,3例(9.7%)伴细支气管扩张,3例(9.7%)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 对于慢性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鼻窦炎时要考虑DPB的可能,应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断、治疗并改善预后.
作者:耑冰;陈乾;苑群;马威;杨利莉;张淼;李宁;杨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特殊饮食治疗依从性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宁夏2010-2015年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的100例PKU患儿进行测查.结果 起始治疗年龄超过40d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5个能区均落后于40 d内开始治疗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治疗依从性好与差患儿智能发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的起始年龄及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对PKU患儿的智能发育甚为重要.
作者:王巧玲;田海燕;顾艳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MHD患者179例,按透析前的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2组:A组(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组)患者血清iPTH<150 pg/m;B组患者血清iPTH≥150 pg/mL.结果 179例MHD患者血iPTH平均浓度为(229.62±139.92) pg/mL,iPTH达标者83例(46.37%),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63例(35.2%),高于标准者33例(18.43%).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较,A组患者的年龄大、糖尿病发生率高、血清钙水平高,血清磷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透析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服用钙剂、服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与患者年龄、患有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Logis-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的年龄和血清磷水平是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易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年龄和血清磷水平是MHD患者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燚;王杰;田延红;陈孟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宁夏19家医院83名产科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知晓总得分为(83.92±12.15)分,态度认同总得分为(69.04±8.76)分,行为依从总得分为(73.36±7.3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从业年限和职称的医护人员剖宫产知信行相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掌握较好,行为依从情况一般,态度认同得分相对较低,所以急需加强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信行方面的培训,建议实施综合、有效的干预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广意;倪文思;杜晶玉;郭媛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