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亮;王维琴;杨亚娟
目的 研究甘草液对大鼠牙周炎模型中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影响.方法 将通过局部结扎丝刺激联合黏结牙石加混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且对模型给予甘草液干预,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建模前、建模后及甘草液干预后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甘草液干预后大鼠血液中骨代谢指标BALP和BMP-4比未干预的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液对促进大鼠牙周炎模型中BALP和BMP-4有明确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丽;杨红梅;刘惠文;尹东;王天鹏;封静;袁晓超;俞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表达水平及其不同结构形式(单体/寡聚体)的变化,分析不同程度急性脑缺血(轻、中度)血清Cys C表达水平变化,为下一步探索急性脑缺血后寡聚体血清Cys C表达水平升高是否与患者以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相关提供前期研究依据.方法 根据入院当天NIHSS评分结果,选取住院的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2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空腹8h后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Cys C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Cys C不同结构形式.结果 急性脑缺血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缺血组血清Cys C寡聚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ys C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CysC表达水平升高,以寡聚体升高为主;急性脑缺血的严重程度与Cys C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
作者:马金花;马斌武;梁雪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曲妥珠单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左室早期心肌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方案,分别于靶向治疗前和靶向治疗后4、8、12、16个周期后行常规及2D-STI检查,比较靶向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靶向治疗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均较靶向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靶向治疗周期越长,LVGLS下降越明显,且与曲妥珠单抗药物累积计量呈负相关,其中LVGL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P< 0.05),以-17.445%作为诊断界点,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94.0%.结论 2D-STI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曲妥珠单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损害,为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郑军;李晶;李树深;安小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状况,掌握乳腺癌检出率,为全区乳腺癌防治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6年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资料,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参加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共计104 781人,乳腺恶性病变平均检出率为96.39/10万;101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中,浸润癌90例(89.1%),原位癌8例(7.9%),其他恶性病变3例(3.0%);川区和山区乳腺恶性病变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7.95/10万、82.86/10万;患乳腺恶性病变101例中川区61例,山区40例.川区初中文化程度31例(50.8%),有既往乳腺检查史38例(62.3%);山区则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以及既往无乳腺检查史所占比例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乳腺恶性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浸润癌为主.建议做好重点人群的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乳腺检查的必要性,提高早诊早治率,以减低死亡率.
作者:潘玉阳;李宁;王凯荣;陆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宁夏地区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宁夏19家医院83名产科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知晓总得分为(83.92±12.15)分,态度认同总得分为(69.04±8.76)分,行为依从总得分为(73.36±7.3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从业年限和职称的医护人员剖宫产知信行相关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识掌握较好,行为依从情况一般,态度认同得分相对较低,所以急需加强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知信行方面的培训,建议实施综合、有效的干预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广意;倪文思;杜晶玉;郭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对匹罗卡品点燃小鼠海马GABAB受体的影响,探讨GABAB受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应用氯化锂联合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点燃模型,连续1周每天给予50 mg/kg丙戊酸钠灌胃;应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各组小鼠海马GABAB受体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匹罗卡品点燃比较,丙戊酸钠组小鼠行为学和局部场电位信号(LFP)表现均相对稳定,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丙戊酸钠组GABAB受体表达量(0.19±0.01)显著升高(P<0.05),q-PCR显示丙戊酸钠组GABAB受体表达倍数(2.81±0.3)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可见丙戊酸钠组GABAB受体表达量(0.67±0.17)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丙戊酸钠能够通过提高小鼠海马GABAB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匹罗卡品点燃小鼠的癫痫发作.
作者:王峰;张震;乔艳玲;杨光明;孙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新生儿17-羟孕桐(17-OHP)水平与不同胎龄、体重的关系,制定适宜切值,减少假阳性.方法 对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采集并筛查的有完整信息的185 748例新生儿17-OHP水平的筛查结果用百分位数法进行分析,以P99确定切值.结果 相对于体重,新生儿孕周与17-OHP水平相关性大,并呈负相关性,故应增设早产儿相应的切值.结论 在宁夏地区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中,足月儿与早产儿的17-OHP应采取不同切值,足月儿(≥37周)17-OHP初筛值建议设为30.0 nmol/L,早产儿(<37周)初筛值建议设为57.0 nmol/L.
作者:井淼;王芳;毛新梅;李晓强;撖子建;徐亚洲;杨敏;李淑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沙坡头区食源性疾病病源感染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宁夏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采集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依据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GB 4789)进行分型和病原鉴定.结果 共监测病例382例,采集粪便标本287例.致病菌检出率26.82%,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高(11.8%),不同年龄组之间沙门氏菌检出率和致病菌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确的致病食品中,乳及乳制品所占比例高,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需持续加强监测和健康宣教力度,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暴发早期预警、溯源及疾病负担评估奠定基础.
作者:高敏贤;刘萍;段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固冲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9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中药固冲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炔诺酮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变薄,治疗组(P<0.05)和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中药固冲汤联合炔诺酮治疗绝经期功血患者血红蛋白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TT、P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TT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固冲汤联合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炔诺酮.
作者:杨珺;张永芳;杨芳;张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各170例,行14C呼气试验,比较2组Hp感染率;选取COPD组病例60例,除去吸烟因素,选取与性别、年龄相匹配者,分为感染Hp阳性组及阴性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COPD组Hp阳性116例,阴性54例,感染率68%;健康人群组Hp阳性89例,阴性81例,感染率52%,2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COPD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组Hp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第1秒大呼气量(FEV1.o)、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o/FVC)值明显低于Hp阴性COPD组患者;Hp阴性COPD组的PaO2和SaO2水平明显高于Hp阳性的COPD患者(P<0.05).结论 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较高,能导致肺功能恶化使血氧饱和度降低,Hp感染可能是COPD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何静江;王晓莉;杨伟;李海龙;金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每组30例.观察术后6、12、24、36、48 h各时点静息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6、12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36、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胡红玲;孙辉;宋阳;叶振海;叶青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80例妊娠合并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BeAg(乙型肝炎e抗原)检测结果分阳性组190例和阴性组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指标、肝功能检测,评价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15.72±2.18)s长于阴性组患者(12.86±1.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65.77±8.21)%少于阴性组患者(88.73±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谷草转氨酶(188.42±103.11)U/L、谷丙转氨酶(202.51±125.33) U/L、总胆红素(63.06±30.29) μmol/L、直接胆红素(47.22±24.96)μmol/L,均高于阴性组患者[(18.82±13.51) U/L、(21.59±10.26) U/L、(6.85±1.87) μmol/L、(4.59±1.9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合并肝病的孕妇来说,当HBeAg检测呈阳性时,其凝血、肝功能指标就会发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于振清;乔小霞;童福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大面积急危重症烧伤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表面皮肤伤害程度(TBSA) 34%~98%的急危重症烧伤患者161例,入院当天按时收集创面、痰液、深静脉置管、静脉血、气管套管等处的临床标本,常规分离病原菌,用Sensititre药敏板检测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变化.结果 161例危重症烧伤患者中感染病原菌者142例,感染率为88.20%,共分离检测出病原菌421株,其中真菌12株,多重耐药菌29株.病原菌标本来源创面259株(61.52%),痰液88株(20.90%),静脉置管35株(8.31%),血液28株(6.65%),气管套管11株(2.61%).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耐药率均在50%以上,且耐药率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也在50%以上,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40%以上,耐药率同样随病程延长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结论 大面积重症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是主要致病菌.多重耐药菌多在患者治疗中后期出现,常见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随病程延长而上升.早期合理的病原菌筛查和耐药情况监测,根据药物敏感提示,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病原菌入侵,是治愈急危重症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志红;张龙;李传吉;齐旭辉;金少华;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胎儿左心系统心血管内径Z值评分正常参考值范围,定量评估胎儿左心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2 410例孕龄为22~38周的胎儿进行检查,测量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依据停经史计算胎儿孕周(GA).胎儿超声心动图测量包括左心房(LA)、左心室(LV)、主动脉瓣环(AO)、主动脉弓(AO Arch)和降主动脉(DAO)内径,以BPD、FL及GA作为自变量,以左心系统参数作为应变量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进行标准差(SD)的校正,应用公式计算Z值评分.结果 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BPD、FL、GA与LA、LV、AO、AO Arch、DAO均具有良好的直线性关系.经绝对残差加权直线回归,修正SD的异方差性,建立SD的回归方程,依据方程计算左心系统参数的Z值评分.结论 此研究建立了以BPD、FL、GA预测LA、LV、AO、AO Arch、DAO的Z值评分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提供更为便捷和准确地评估胎儿左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量化指标.
作者:张明慧;苏海砾;张军;徐鹏;孙益前;王铮;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SAH组,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建立SAH模型;辛伐他汀+SAH组(SAH+ SVT组),连续7d每日胃灌辛伐他汀5 mg/kg后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常规饲养,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兔模型前后行两次灌注后取基底动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所有动物在第一次穿刺后第7天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壁TNF-α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壁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底动脉壁TNF-α表达结果显示,SAH+ SVT组基底动脉痉挛减轻,与SAH组相比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5);采用ELISA法检测基底动脉壁IL-6和IL-8水平,与SAH组相比SAH+ SVT组基底动脉壁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底动脉壁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变化,与SAH组相比SAH+ SVT组基底动脉壁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下调eNOS、TNF-α、IL-6和IL-8水平可减轻CVS.
作者:李杨;石伏军;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MHD患者179例,按透析前的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2组:A组(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组)患者血清iPTH<150 pg/m;B组患者血清iPTH≥150 pg/mL.结果 179例MHD患者血iPTH平均浓度为(229.62±139.92) pg/mL,iPTH达标者83例(46.37%),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63例(35.2%),高于标准者33例(18.43%).A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较,A组患者的年龄大、糖尿病发生率高、血清钙水平高,血清磷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透析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服用钙剂、服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与患者年龄、患有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清钙水平、血清磷水平等因素有相关性(P<0.05);Logis-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的年龄和血清磷水平是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易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年龄和血清磷水平是MHD患者发生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燚;王杰;田延红;陈孟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了解DLBCL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并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2、BCL-6基因重排情况;同时,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模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5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岁(26~ 81岁),>60岁26例;GCB组20例,non-GCB组39例.发生BCL-2基因易位2例,BCL-6基因断裂15例;出现B症状31例,血清LDH升高29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0例,Ⅲ~Ⅳ期29例;IPI评分≥3分25例,ECOG评分>2分25例;结外受累>1个病灶25例.中位随访时间22.7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33.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0例,总死亡率50.8%,5年死亡率56.91%,5年生存率69.78%.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淋巴瘤诊断分型的准确性,是淋巴瘤分子诊断的有效手段.宁夏地区患者中,发生BCL-2基因重排的病例预后不良,BCL-6基因重排与预后无相关性;患者GCB分组、年龄(>60岁)、临床分期、IPI评分,均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淼;毕晓芳;蔡海燕;贺海燕;李晶;王平;牛牧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实现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拟行泌尿系CT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常规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第2组为个性化扫描组,根据体重指数设定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管电压100~ 120 kV,管电流150~200 mAs;第3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80 mAs.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对比剂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及个性化扫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主观图像质量、CT值及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个性化扫描组及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3.7±2.2) mSv、(10.2±1.8)mSv、(7.6±1.4)mSv,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44.5%,个性化扫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25.5%.结论 利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进行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可以使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下降,减少了辐射损伤.
作者:高永斌;曹永佩;赵艳红;张晓文;杨利莉;哈若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3 998例新发肺癌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3 998例新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等方面的特征.结果 2011-2016年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与10年前相比,女性肺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所有病例男女比例为1.96∶1;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60.55±10.63)岁,男性肺癌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以鳞癌、腺癌居多,女性则以腺癌居多;男性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吸烟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鳞癌中吸烟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小细胞癌.结论 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相关防治知识,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学伟;龚爱红;王凯荣;方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分析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Wiltse入路组为A组,共31例;后正中入路组为B组,共2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6周、12周VAS评分.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6~14个月,平均9.8个月.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3d的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术后6周、12周的VAS评分与后正中入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胸腰段骨折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马园;马辉;徐鉴;焦文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