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海
目的 对比肺炎支原体(MP)药敏检测培养法与胶体金法(GIA)在MP感染儿童检测中的差异,探讨其对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 000例MP药敏检测培养、GIA检测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MP药敏检测培养阳性率(33.6%)较GIA(23.4%)高(P<0.05).MP药敏检测培养+GIA灵敏度85.21%、特异度99.84%、阳性似然比532.56%、阳性预测值99.54%、阴性预测值94.2%、一致率95.54%及正确指数0.851均高于单一检测,同时阴性似然比0.15%低于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组10 d临床治愈率、单药治疗有效率较GIA组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GIA组低(P<0.05).结论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MP更加灵敏、准确,是诊断MP感染的极好指标,其联合检测的应用明显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广谱抗生素使用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了预后.
作者:王军;王艳;孙云;李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脑出血术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观察指标包括MMS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29.67±3.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6±3.28)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7.34±1.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7±1.54)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54.69±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8±5.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4.6%,低于对照组的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患者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改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曹传宇;鲍月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一种新型融合免疫球蛋白-mGE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进行治疗并评估疗效,以期能够为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此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MOG35-55肽段诱导C57BL/6小鼠制作慢性非缓解型EAE模型成功后,随机抽取部分模型小鼠,利用一种新型IgG-IGE的Fc段融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临床体征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同时检测一些重要的免疫相关指标并加以比对分析.结果 mGE可以通过降低抗原提呈细胞(AP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上调抑制性Fc受体CD32的表达从而阻断APC抗原提呈及淋巴细胞激活,明显缓解慢性EAE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结论 mGE可以通过减少APC抗原提呈而缓解慢性EAE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mGE治疗慢性非缓解型EAE的作用确切,可作为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EAE的备选方法之一.
作者:程秀丽;张志红;刘风英;马云亭;华冰;周翔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25(OH)D水平.结果 8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25(0H)D水平不足3例(3.57%)、缺乏81例(96.43%),25(OH)D水平为(4.72 ±2.97) ng/mL,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9.94±10.2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普遍存在25(OH)D缺乏和不足.
作者:王花;俞敏;吴丽华;王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OHLF3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胃癌86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OHLF3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OHLF3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个和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收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9-19及CA24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秀琴;何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清脑钠肽(BNP)在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早期病情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35例危重症并AKI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无肾损伤者62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患者的血清BNP、血清肌酐(Scr)以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实验组血清Scr、BNP以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指标在AKI不同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KI患者血清BNP水平与Scr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NP对AKI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08%和88.95%;BNP对1期患者的检测灵敏度为89.53%,显著高于血清Scr的57.92% (P <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血清BNP可作为危重患者出现AKI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张玲;陈梦飞;杨晓明;薛维亮;李傲;何建刚;周海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31I-Herceptin对高表达HER-2/neu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Iodogen法制备131I-Herceptin,用TLC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实验设131I-Herceptin组、Herceptin组、131I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根据药物浓度及131I的放射性活度分为三组:低剂量组:5 kBq 131I-Herceptin、5μg/μl Herceptin、5 kBq 131I和生理盐水;中剂量组:10 kBq 131I-Herceptin、10 μg/μl Herceptin、10 kBq 131I和生理盐水;高剂量组:20 kBq131I-Herceptin、20 μg/μl Herceptin、20 kBq 131I和生理盐水.MTT法检测各组对人肺腺癌Calu-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131I-Herceptin的标记率为(78.3±3.2)%,分离纯化后放化纯为(93.8±3.4)%.131I-Herceptin对人肺腺癌Calu-3细胞的免疫结合率为(61.8±2.8)%.5、10、20 kBq 131I-Herceptin人肺腺癌Calu-3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6.7±2.5)%、(40.3±3.2)%、(43.6±3.5)%;质量浓度为5μg/μl、10 μg/μl、20 μg/μl的未标记Herceptin抑制率,分别为(28.3±3.0)%、(30.5±2.6)%、(32.4±2.4)%;5、10、20 kBq 131I抑制率,分别为(8.3±1.8)%、(9.8±1.0)%、(11.2±2.3)%;生理盐水对照组自然凋亡率为(3.5±0.6)%.131I-Herceptin、Herceptin、131I不同浓度间的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I-Herceptin高剂量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131I-Herceptin组的细胞抑制率高,与Herceptin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31I组、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Herceptin能与人肺腺癌Calu-3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对人肺腺癌Calu-3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莹;赵倩;庄晓青;李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19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TF假体置换组38例,PFNA内固定组41例,DHS内固定组40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基础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门诊复查随访2年,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并发症和死亡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差异.结果 手术及住院时间,PFNA组<GTF假体组<DHS组;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GTF假体组<PFNA组<DHS组(P<0.05).PFNA组出血量少(P<0.05);近期Harris评分,GTF假体组>PFNA组>DHS组(P<0.05),远期基本相同(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理想方法,而GTF型假体置换对于粉碎性严重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DHS内固定应慎重选择.
作者:寇博;刘保和;吕强;陈海军;朱波;龚乐;杨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MOG35-55肽段诱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不同时期病理变化特点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在EAE的发生、发展和迁延过程中抗原提呈细胞(APC)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MOG35-55肽段作为免疫原诱导C57BL/6小鼠制作慢性非缓解型EAE模型,在不同时期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变化,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WB、RT-PCR等方法检测部分免疫指标.结果 研究发现MOG35-55肽段可以成功诱导出慢性非缓解型EAE动物模型.与对照组比较,EAE组小鼠在发病过程中,脑组织出现以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脑组织中C3表达降低(P<0.05),MHC Ⅰ、MHCⅡ和IL-12蛋白表达增加(P<0.05);IL-27和B7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内APC的活化、MHC分子、IL-12表达增加是EAE发生的早期事件并贯穿整个病理变化过程,由APC免疫应答引发的下游伴随事件可以造成EAE动物模型髓鞘直接损伤,APC可能是慢性EAE终发生的重要启动和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曹羿堃;刘风英;华冰;周翔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脑利钠肽(BNP)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10例,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组58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52例,检测2组患者BNP水平.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BNP为(502.18±120.52) pg/m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功能Ⅳ级患者BNP为(1 021.81±235.20) pg/mL,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7(P<0.05),诊断阈值为300 pg/mL,灵敏度为96.60%,特异度为90.38%.结论 BNP有助于心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占龙;杨腊梅;陈梦飞;杨晓明;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5T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DWI及MRI常规扫描,比较DWI序列不同b值膀胱病变的ADC值,分析膀胱占位病变与周围组织ADC值有无差异,结合病理分析磁共振对膀胱癌生长方式及TNM分期定位、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结果 在1.5T核磁共振b值在800 s/mm2显示病变佳,膀胱癌ADC值平均值低于周边膀胱壁、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方式分为:①乳头状型;②广基肿块型;③浸润型.DWI序列对膀胱癌诊断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8% (51/52)、96%(50/52),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92% (48/52).结论 磁共振DWI表现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及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复发肿瘤与术后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DWI序列扫描对膀胱病变定位性、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其他常规检查.
作者:何平;张剑;李建文;王新辉;杨学俊;舒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夜遗尿是儿童常见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对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明确,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一线治疗和其他治疗等.祖国医学对儿童夜遗尿有其独特理论,治疗手段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认为与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机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1-3].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病变部位在肾与膀胱,与肺脾肝密切相关.针对夜遗尿,中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作者:马俊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NOB1、Tpl-2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侵袭转移的影响,为诊断和临床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支持和策略.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2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NOB1、Tpl-2蛋白表达,分析NOB1、Tpl-2蛋白表达强度在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样本间的差异.结果 NOB1和Tpl-2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B1、Tpl-2在不同病理分级样本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B1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l-2在局限性肾癌、局部进展性肾癌及转移性肾癌间表达的阳性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肿瘤临床分期的升高,Tpl-2表达阳性等级呈逐渐上升趋势.NOB1、Tpl-2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NOB1、Tpl-2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有关,Tpl-2可能对肾透明细胞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何浩;王腾;吕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且存活出院的早产儿578例,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组209例和非EUGR组369例.回顾性分析2组围生期资料,住院期间生长、营养摄入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EUGR组和非EUGR组早产儿在多胎、宫内发育迟缓和出生窒息发生率等围生期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贫血、感染等出生后状况,出生体重、低体重、体重增长速度、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等营养因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小、首次肠内喂养时间迟、宫内发育迟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感染等并发症为早产儿发生EUG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EUGR的相关因素涉及宫内生长发育情况、营养因素及出生后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应积极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治各种并发症,以减少EUGR的发生.
作者:王洪波;张秋丽;王燕玲;周建生;贺瑞荣;蔡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治的224例ACOP患者行hs-CRP检测,同时选取同期hs-CRP检测正常者7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中毒程度、不同预后结果及不同痴呆程度ACOP患者hs-CRP检测结果,分析hs-CRP与ACOP患者痴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第1天,轻度ACOP患者与对照组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和重度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天和第6天,痊愈患者的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入院第1天hs-CRP水平比较均显著降低(F=62.00、12.19,P<0.05).入院第1、第4、第6天,痊愈患者与出现迟发性脑病患者hs-CRP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1例发生迟发性脑病ACOP患者中,血清的hs-CRP水平在不同痴呆程度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间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ACOP患者痴呆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r =0.738,P<0.05).结论 hs-CRP水平与ACOP患者预后的痴呆程度呈正相关性,动态监测hs-CRP可为ACOP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魏钢;孙学斌;桑玉婷;任双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及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CT扫描后在治疗计划系统上将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作为整体勾画靶区,每位患者分别采用三维适形调强和电子线两种放疗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评价,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三维适形调强计划的HI、CI优于电子线计划,PTVVD95%、PTVDmean亦高于电子线计划,而PTVDMax和PTVVD110%低于电子线放疗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患侧肺V20、心脏V40低于电子线计划,患肺V5高于电子线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肺DMean、心脏DMean、心脏V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整体调强技术,能明显改善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性和均匀性,而相应的危及器官受量没有明显增加,此技术安全可靠.
作者:罗建奇;思铮超;张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1988-201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征,为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宁夏地区1988-2015年职业病报表和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场调查资料,对发生原因、年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6起,中毒患者712例,中毒死亡63例(中毒死亡率8.85%);引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排在前五位的为氯气(531例)、硫化氢(116例)、二氧化碳(24例)、一氧化碳(19例)、氨气(10例),引起中毒死亡高的有毒有害物质是硫化氢(42例).结论 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及职业安全知识,忽视个人防护,盲目施救和违章操作所致.
作者:李玮;耿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5年宁夏某大型三甲医院,医院感染患者各类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使用“蓝蜻蜓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 352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7.32%;真菌占比较低,为4.1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达到了67.42%,不动杆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仅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较为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8.03%和22.5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菌属的耐药率较低,临床选择抗菌药物的余地较大.结论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已较为严峻,需要定期统计分析其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一旦发现多重耐药菌无论感染或是定植均应采取标准预防并结合相应的隔离措施,以减少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播散.
作者:寇华炜;王惠;温岩;栾丽莉;张丹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介入性超声引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对24例脑内病变患者在显微手术中辅以实时介入性超声,经硬膜下或硬膜外对病灶实施定位,选择手术入路,切除病变后再次利用超声并配合术后影像学检查评估效果.结果 24例患者中实时超声定位准确率100%,顺利完成手术切除,其中20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仅3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一过性加重.结论 实时介入性超声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颅脑显微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减少探查的盲目性,减小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樊继军;夏阳;段强;马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宁夏石嘴山市过敏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患病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宁夏石嘴山市长期定居人口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过敏性疾病患病因素.结果 发放问卷10 0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 000份,其中初筛过敏性鼻炎患者180例(1.8%),药物过敏患者0.12%,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0.1%,特应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0.05%,过敏性哮喘0.02%,食物过敏0.02%;1~15岁青少年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2.77%,男性高于女性;发现过敏性疾病除与花粉有关外,吸烟环境、装修环境、染发、饲养宠物等,这些日常生活环境与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装修占28.4%,染发占16.59%,吸烟占10.43%,养宠物占9%).结论 通过在石嘴山市10 000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为此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流行病学资料.
作者:张静虹;石君;高月玲;马海燕;侯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