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癌组织Ki67、P504s、34β-E12、p63蛋白表达情况及意义

张家伟;赵莹莹;马爱玲;陈志强

关键词:前列腺癌, α-甲酰基CoA消旋酶, 高分子量角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Ki-67、α-甲酰基Co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p6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例经过穿刺活检或电切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28例,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3例,将保存的全部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结果 Ki-67、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8%、81%、11%、9%,而Ki-67、P504S、p63、34β-E12在良性前列腺疾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3.3%、90%、93%,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果表明Ki-67、P504S、p63、34β-E12是前列腺癌较为可靠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偏瘫72例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首次发病入院脑梗死导致偏瘫的患者72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康复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P<0.05).结论 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香;杨志虎;周红;杨俊;杨立萍;钱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0岁,ASA Ⅰ~Ⅲ级.根据全麻方法分为2组,全凭静脉麻醉组(V)60例、静吸复合麻醉组(X)6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及术后5天(T3)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与画钟试验(CDT),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各组于麻醉前(TⅡ)、手术切皮即刻(TⅡ)、手术30 min(TⅢ)、手术结束时(TⅣ)和出恢复室即刻(或ICU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Ⅴ),采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β蛋白的浓度.结果 2组患者MMSE评分、CDT评分、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及POCD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有POCD发生,其中全凭静脉麻醉组31例(58.5%),静吸复合麻醉组35例(72.9%).结论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星;马玉杰;郎淑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宁夏固原市2011-2017年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病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固原市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现状.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1-2017年固原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固原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 145例,患病率为3.40‰,管理率为80.58%,规范管理率为80.58%;在疾病分类中以精神分裂症患病为主(65.43%);农村居民患病率显著高于城镇(P<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5 ~45岁组患病率高(6.96‰);汉族患病率高于回族(P<0.05),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德珍;姚琳;赵连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的优选研究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病提供疗效肯定、安全性好、适合临床应用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将患者分为4组,治疗Ⅰ组54例,治疗Ⅱ组52例,治疗Ⅲ组54例,治疗Ⅳ组52例.治疗Ⅰ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治疗Ⅱ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治疗Ⅲ组采用中药定向药透治疗,治疗Ⅳ组采用小针刀配合中药定向药透治疗.共4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对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4组总显效率分别为40.74%、53.85%、74.07%、84.62%,4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小针刀配合中药定向药透治疗)显效率优于其他3组.4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临床痊愈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Ⅳ组(小针刀配合中药定向药透治疗)在疼痛减轻所需时间上优于其他3组.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方案优选研究,小针刀配合中药定向药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安全度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涛;董玉娟;黄艳艳;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充气式保温毯的应用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ASA分级Ⅱ级,分为A和B2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B组采用常规覆盖法保温.记录2组患者鼻咽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并发症、手术时间.结果 2组患者诱导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各时间点体温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B组体温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躁动和寒战的发生率低于B组,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围术期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可显著降低苏醒期寒战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使患者更为平稳的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丁志刚;杨莹;梁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组织Ki67、P504s、34β-E12、p63蛋白表达情况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Ki-67、α-甲酰基Co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p6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例经过穿刺活检或电切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28例,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3例,将保存的全部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结果 Ki-67、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8%、81%、11%、9%,而Ki-67、P504S、p63、34β-E12在良性前列腺疾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3.3%、90%、93%,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果表明Ki-67、P504S、p63、34β-E12是前列腺癌较为可靠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家伟;赵莹莹;马爱玲;陈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RetCam3在婴幼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摄像系统(RetCam 3)在婴幼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RetCam 3对673例新生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73例新生儿共检出眼底病变婴儿67例(9.95%),其中眼底出血53例(7.8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10例(1.48%);其他眼底病4例(0.59%)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例(0.15%),视神经萎缩(ONA)2例(0.29%),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例(0.15%).对筛检出的10例ROP婴儿进行了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及孕期吸氧时间的对比分析,发现出生体重<1500 9、出生胎龄<28周、孕期吸氧时间>10d均是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RetCam 3能够真实客观有效地观察到婴幼儿眼底病变,特别是早产儿视网膜特征性病变,对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敏;李济育;张奕;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方案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母婴随访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相关疾病,3例合并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CTA、MRI检查;4例Stanford A型进行了剖宫产取胎术和Bentall为基础的手术,6例Stanford B型进行了剖宫产取胎术和经股动脉介入腔内修复手术,母婴均存活;1例Stanford A型患者只进行了剖宫产手术婴儿存活,因拒绝主动脉夹层进一步治疗母亲死亡;1例Stanford A型患者进行了宫产取胎术和Bentall为基础手术母婴术中均死亡.母亲存活率83.3%,胎儿存活率91.6%.结论 妊娠高血压相关疾病和马凡氏综合征是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方法;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同时行剖宫产及主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治疗,是母亲及胎儿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作者:胡金萍;侯建军;沐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LCN-2及AOPP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血清人脂质运载蛋白-2(LCN-2)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的孕妇90例,其中正常孕妇30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GDM组),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孕妇30例(GDM+ PE组).比较分析3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探究LCN-2及AOPP与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与GDM+ PE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肌酐、尿酸、LCN-2和AOPP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患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PE(19例)和重度PE(11例),结果显示,甘油三酯、肌酐、尿酸、LCN-2和AOPP在不同程度PE组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CN-2和AOPP分别与甘油三酯、肌酐、尿酸呈正相关性,而且LCN-2和AOPP二者亦具有相关性.结论 AOPP和LCN-2在GDM并发PE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和甘油三酯、肌酐、尿酸等指标均呈正相关性,其和PE患病程度关系密切,因此AOPP和LCN-2可以作为预测PE病情的重要相关因子.

    作者:别荔;胡金萍;谷爱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78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差异,总结其可行性.方法 收集瘢痕妊娠78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5组,分别为A组(清宫组)、B组(宫腔镜电切术)、C组(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D组(经腹病灶切除术)、E组(经阴式病灶切除术),观察5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率、HCG下降情况等.结果 5组患者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比较,宫腔镜电切组明显少于其他4组,其次为阴式病灶切除术组,出血量多为经腹病灶切除术组.比较手术时间,宫腔镜电切术组明显短于其他4组,经腹病灶切除术组用时长.5组病例术后1d的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前术后血HCG比较,A、C、D、E组术前、术后1d血HC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生型瘢痕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好,其可作为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清宫术在Ⅰ型瘢痕妊娠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应被广泛应用,但需把握手术适应证.Ⅱ型瘢痕妊娠采取经腹腔镜、经腹病灶切除效果较好,需个体化选择.

    作者:马远;哈春芳;王妍;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肺结节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PB)中T淋巴细胞亚群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肺结节病患者35例(观察组)及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结节病在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存在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CD4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ALF中CD8比例显著低于外周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检测BAL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对肺结节病的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芹;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度组44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4例,同期入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角)、血凝块大强度或硬度(MA)、凝血综合指数(Cl)]和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进行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Person相关性分析等.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TEG参数中R值和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角、MA、DD、FI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EG参数中R值、K值、a角、MA、DD、FI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K值与PT、APTT呈正相关性(P<0.05),与DD、FIB呈负相关性(P<0.05);a角、MA值、Cl与PT、APTF呈负相关,与DD、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检查有利于疾病诊断及病情评估,TEG的动态监测具有检测简便、快速、敏感、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李想;黄学兰;白静;王利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护士分层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下构建护士分层培训课程体系.方法 选择临床各级医生、护士、护理管理专家、临床护理教育专家、护理大学教育专家30名,应用德尔斐法对护士分层培训课程进行两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2,协调系数为0.34~0.70;构建的护士分层培训课程体系包括N1~3个维度17个项目,N2 ~3个维度11个项目,N3~5个维度15个项目,N4~4个维度12个项目.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构建的护士分层培训课程体系为医院能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孟岚;葛玉荣;郭娜;陈瑞;窦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CDFI与TCCS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对后循环缺血的影响

    目的 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CDFI)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查评价椎动脉发育不良(VAH)患者对后循环缺血(PCI)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单侧VAH患者,将有眩晕症状的63例作为有症状组,无眩晕症状的29例作为无症状组.分别应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查椎动脉的颅外段、颅内段,对比分析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椎间隙段及颅内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析发育不良的椎动脉对后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同时,记录所有单侧VAH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发生.率,对比分析VAH发生后循环缺血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有症状组患者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PSV无论是在颅外段还是颅内段均较无症状组降低,有症状组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的颅内段PSV明显低于颅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0~ 39岁的共有23例,其中有后循环缺血症状9例,发生率为39.1%;年龄40~ 84岁的69例,发生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H不仅能引起后循环缺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后循环缺血症状会加重.

    作者:武雅婷;韩涛;田锦;王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后置基于多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肺部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后置基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技术对肺体模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GE Revolution CT对肺体模进行扫描,管电压分别采用80、100、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mA技术,噪声指数设为12,开启Hi Res扫描模式,采用HD-LUNG模式进行肺重建,以不同权重ASiR-V (0%、10%、20%、30%、40%、50%、60%、70%、80%、90%、100%)重建肺算法图像.记录不同ASiR-V权重下图像背景噪声(SD)作为客观指标,对肺窗显示的支气管血管束(包括肺门区大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2 cm范围内较细的支气管血管束)、肺内磨玻璃样病变及肺内结节进行5分制评分法作为主观评分,比较不同kV组间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在同一NI时不同kVp下,随着后置ASiR-V迭代水平增加,噪声水平均显著下降(SD值明显降低),不同权重ASiR-V%下主观评分肺算法ASiR-V在20%~ 70%的图像质量能较好满足诊断需求(评分≥3分).结论 在同一NI时不同kVp下,ASiR-V在20% ~ 70%的整体图像质量能较好地满足诊断的需求,但ASiR-V在30%~ 60%是HD-LUNG模式下观察肺内结构细节的的佳权重,能完全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杨利莉;刘风娇;高永斌;汪芳;丁婕;赵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发畸形胎儿55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多发畸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取不同孕期孕妇的绒毛组织、流产或引产组织、羊水及胎儿组织、脐带,应用全基因组测序和高通量测序法,对样本染色体非整倍体、缺失、重复进行检测.结果 检出染色体三体22例,占40.0%;性染色体异常5例,占9.1%;染色体嵌合异常3例,占5.5%;三整倍体综合征1例,占1.8%;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或100 kb以上已知的、明确致病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1例;可能致病的基因组CNVs 3例;目前意义不明确的基因组CNVs 3例.结论 基因组CNVs相关的微缺失、重复是胎儿多发畸形的原因之一.应用微阵列基因组杂交可在多发畸形胎儿中发现更多的遗传病因,可提高畸形胎儿的产前检出率,降低胎儿多发畸形的发生率.

    作者:何玲;梁雪云;薛伟;阿孜古力·马义儿;侯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咳嗽患者150例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50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病因及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就诊耳鼻喉科150例患者中,147例病因明确,其中变应性鼻炎51例,占34%;变应性咽炎37例,占24.66%;鼻窦炎20例,占13.3%;喉部炎症16例,占10.66%;变应性咳嗽14例,占9.3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7例,占4.66%;气管异物1例,占0.66%;耳源性咳嗽1例,占0.66%,;未明病因3例,占2%.治疗4周后,139例(92.66%)患者咳嗽得到控制,5例(3.33%)咳嗽部分缓解,6例无效(4%),总有效率为96%.结论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呼吸科、耳鼻喉科等多科疾病均能引起,必须仔细检查,明确病因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丽芳;方鑫;梁丽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金凤区二级医院CAP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金凤区二级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患者按年龄段分为儿童组(<18岁)和成人组(≥18岁),收集CAP患者送检呼吸道合格标本3 410份,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均达到95%以上的敏感性.检测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3.4% (12/50).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对头孢菌素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刺敏感度均>85%;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均表现较高敏感度(80%~100%).44.4%(12/27)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未发现对碳氢酶希类药物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对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均有较高抗菌活性而大环内酯类药物则抗菌活性较差,此研究未发现对碳氢酶希类药物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

    作者:袁少伟;朱海珍;李刚;孙俊华;包建军;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自制两腔负压引流管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自制两腔负压引流管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及完善引流管结构的设计.方法 选取200例乳腺脓肿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切开脓腔引流脓液并留置自制两腔负压引流管的方式治疗,术后生理盐水冲洗脓腔1日2次;对照组采用脓肿表面切开引流并以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术后换药的方式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换药次数(3.0±0.80)次,切口愈合时间(9.0±1.50)d,住院费用(0.774 ±0.15)万元;对照组患者换药次数(10.7±1.20)次,切口愈合时间(14.5±1.25)d,住院费用(0.888±0.10)万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两腔负压引流管治疗乳腺脓肿,疗程短,痛苦小,恢复快,且经济负担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朱熙昀;赵敏;徐政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电图呈ST段抬高型心肌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导致心电图呈ST段抬高型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AOPP致心电图呈ST段抬高型心肌损伤患者16例,规范化解毒、排毒治疗,早期针对心肌损伤行保护性治疗.结果 14例救治成功,心电图ST段、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指标恢复正常.2例死亡.结论 心电图呈ST段抬高型心肌损伤患者均为重度中毒者,并发脏器功能损害较多,死亡及猝死风险高;救治此类患者,即在规范化解毒、排毒基础上,行早期心肌保护性治疗.

    作者:刘军;杨旭;洪慧;马桂琴;刘志宏;王珊珊;侯延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