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珍;丁波;袁林;马宝军;王磊;顾成刚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推拿联合中药贴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推拿疗法,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块厚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缩小肿块厚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惠敏;王倍倍;李青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置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入微创组和开放组,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矢状面Cobb角、椎体角、和病椎椎体前缘高度间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术后第5天VAS评分(1.4±0.8)分、失血量(61.3 ±33.9)mL、手术时间(102.8±37.8) min;开放组术后第5天VAS评分(2.7±1.2)分、失血量(261.8±69.5)mL、手术时间(127.9 ±48.1)min,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矢状面Cobb角、椎体角和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矢状面Cobb角的矫正丢失较开放组少.结论 微创组较开放组可明显减少组织的创伤,且能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的矫正丢失.
作者:马海珍;丁波;袁林;马宝军;王磊;顾成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儿茶酚胺、血浆醛固酮水平.方法 选择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OSAS的患者共856例,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OSAS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儿茶酚胺及醛固酮水平.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S组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23.4±7.4) ng/mL,高于高血压组的(19.5±5.2) ng/mL;高血压合并OSAS组患者血浆中醛固酮水平(14.09±4.43) ng/dl,高于高血压组的(10.08±3.95) ng/dl,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醛固酮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 在预防及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过程中,除了基本药物治疗外,可通过抑制儿茶酚胺、醛固酮水平、改善夜间通气,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艳丽;马晓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酒精代谢关键酶乙醇脱氢酶2(ADH2)基因G14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62例回族和236例汉族人群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rs1229984位点)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宁夏回族群体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 143A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27.78%、GA:35.80%、AA:36.42%、G:45.68%、A:54.32%;宁夏汉族群体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GG:26.27%、GA:37.71%、AA:36.02%、G:45.13%、A:54.8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组,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代谢关键酶ADH2基因G143A位点在宁夏回、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詹福寿;万艳;王国萍;李霞;随瑞枝;霍正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相对健康人群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关系的性别差异.方法 此研究连续入选年龄>50岁,且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健康体检者,电子体检报告收集人口学,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资料,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的关系的性别差异.结果 共514例受试者人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06例,年龄(57.33±5.68)岁;女性208例,年龄(57.52±5.79)岁.男性γ-谷氨酰转移酶和颈动脉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调整了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后,在整体人群中γ-GGT与CIMT密切相关(β =14.52,95% CI:6.27~22.77,P<0.05);男性和女性均存在γ-GGT与CIMT呈正相关性(男性:β=8.27,95%CI:1.34~15.20;女性:β =22.12,95%CI:10.40~33.85);γ-GGT与CIMT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密切相关且存在性别的差异性.
作者:刘占生;赵龙;耿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分析卵巢正常反应患者,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的早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卵巢正常反应患者440周期,其中研究组为早卵泡期长方案(220周期),COS启动日血清LH≤1 IU/L患者,需添加r-LH;对照组为黄体期短效长方案(220周期),COS启动日血清LH水平>1 IU/L,比较2组患者获MⅡ卵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获MⅡ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胚冷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卵巢正常反应患者中,添加r-LH的早卵泡期长方案的临床效果可能略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
作者:张燕;崔静;包俊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左室假腱索早复极波发生率,探讨左室假健索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择心脏彩超检查诊断左室假腱索276例为假健索组,收集同期心脏彩超检查无左室假腱索300例作为对对照组.结果 左室假腱索组276例,男性204例,女性72例;98例心电图显示早复极波,发生率35.5%.对照组患者300例,男性205例,女性95例;36例存在早复极波,发生率12%.结论 左室假腱索者早复极波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
作者:党晓茹;席少静;栾红;郎立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学分级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CCRCC诊断、术前评估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CCRCC患者病历资料及其能谱CT影像学资料,统计学分析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与CCRCC病理学结果指标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在CCR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能谱CT 70keV单能量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值及NIC在不同分化CC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70 keV单能量动脉期碘浓度值及NIC与肿瘤分化等级呈负相关,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及NIC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3.25、0.83,对应敏感度分别为68.4%、94.7%,特异性均为88.9%.结论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及NIC在诊断CCRCC及其肿瘤分化等级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万庆;焦华杰;吴金花;陈大治;哈若水;高永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PCOS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胶囊+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如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血脂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SH、T、L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DL-C、TC、TG水平降低更明显,且HDL-C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育龄期PCOS患者,可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瑞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家族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并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与CT影像表现证实的家族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及其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表现面部多发血管纤维瘤(口鼻三角区为著).CT显示3例颅内室管膜下多发硬化结节,病灶均已钙化,颅骨多发骨质硬化结节1例.肝脏、双肾多发错构瘤1例,肺内多发淋巴管肌瘤病1例,脊柱椎体、附件多发结节样、斑片状骨质硬化3例.结论 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CT特征性表现,可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晓坤;温大勇;李建;陈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胆汁细菌培养,绘制胆道细菌谱,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343例,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胆汁标本343例,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其中121例(35.28%)患者胆汁中培养出2种或以上细菌,共获得470株细菌.培养细菌排列前4位的为大肠埃希菌(37.02%)、屎肠球菌(13.62%)、肺炎克雷伯菌(5.96%)及铜绿假单胞菌(5.53%),而厌氧菌培养阳性为0.对大肠埃希菌为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敏感率98.3%)及阿米卡星(敏感率90.2%),对屎肠球菌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排序为万古霉素(敏感率96.95%)、替考拉宁(敏感率89.66%)及利奈唑脘(敏感率89.66%).结论 胆道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分别为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应结合胆汁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宋建军;王佐正;王琦;王锋;陈本栋;王娜;陈红;常晓宁;姚维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 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6例,取同侧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髌骨骨槽加双锚钉固定,于关节内整髌骨轨迹匹配,股骨侧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如外侧支持带挛缩给予松解外侧支持带,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骨性结构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评价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均无髌骨再次脱位及髌骨骨折,恐惧试验均阴性.末次随访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94.30±4.26)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4.30±5.32)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32±0.72)分,影像学髌股适合角(5.72±1.20)°、髌骨外移率(0.50±0.1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
作者:郝斌;闫文磊;万钧;杨亚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CCAT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肺癌根治术、支气管镜下或穿刺活检的117例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qRT-PCR方法检测LncRNA CCAT2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与SCLC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RNA CCAT2在SCLC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为6.742±1.251,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1.147±0.652及正常组织的0.987±0.563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CAT2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生存状态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CAT2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时间为(21.86±3.68)个月,短于低表达组的(44.91±3.6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CCAT2高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62±2.85)个月,短于低表达组的(24.05±2.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CCAT2表达、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是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LncRNA CCAT2在SCLC患者中表达异常,并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马宣;虎迎春;孟凡珍;周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8 ~18岁青少年近视患者59例(11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等效球镜度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度近视组(-0.75~-3.00D)、中度近视组(-3.25 ~-5.00 D)及高度近视组(-5.25~-9.00 D).观察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近视组间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量、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的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3、6个月及1年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量、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明显低于配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眼轴长度变化量、角膜曲率较配戴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与配戴前相比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地矫正低、中度近视患者的视力,对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配戴时间有关.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能控制眼轴增长,降低角膜曲率,使中央角膜变扁平、变薄.
作者:朱德军;史宝玉;邹文青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LA-B27、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以及免疫球蛋白(I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散射比浊法以及Westergren法,分别检测AS患者(209例)和健康体检者(99例)全血中的HLA-B27、CRP、RF及Ig(IgG、IgA、IgM)、ESR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组HLA-B27、CRP、ESR阳性率及CRP、ESR双阳性率分别为98.09%、62.20%、40.19%和34.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CRP、ESR、RF、IgG、IgA、lgM水平分别为(17.92±2.50) mg/L、(23.21 ±2.28) mm/h、(16.95±24.87) IU/mL、(13.81±3.64) g/L、(3.18±2.60)g/L、(1.40±0.58)g/L,高于对照组,除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ESR以及Ig水平变化与AS病情活动有关,可以作为监测AS病情变化的指标.HLA-B27、CRP、ESR以及Ig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AS的阳性率,在AS的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洪燕燕;张彦红;李莉;杨芝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直流电复律(DCCV)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因阵发性房颤发作行DCCV的T2DM患者资料,并与22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T2DM患者DCCV的成功率为63.6% (n=14),对照组为95.5%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 (P <0.05)、服用他汀(P<0.05)、左房大小(P<0.05)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P <0.05)是DCCV即刻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在T2DM患者中,既往DCCV史(P<0.05)、左房大小(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P<0.05)和LVEF(P<0.05)是DCCV即刻失败的预测因素.结论 T2DM、高HbA1c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是DCCV即刻失败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震;王学忠;沙勇;马全萍;吴亚文;段艳利;于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口咽通气道治疗肥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高碳酸血症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32例肥胖COPD急性加重期并高碳酸血症昏迷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使用NPPV联合口咽通气道治疗,对照组使用NPPV治疗2h后,给予放置口咽通气道,同时继续NPPV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心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动脉血气指标、腹围以及NPPV支持压力等.结果 治疗2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GCS评分、pH值均较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基线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围较前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第4小时,临床疗效指标好转,与相应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联合口咽通气道是肥胖COPD急性加重期高碳酸血症昏迷患者可供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伟;岳莉莉;昝国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远端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2组:球囊阻断组41例,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常规手术组68例,直接行剖宫产术.比较2组产妇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感染率、ICU入住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结果 球囊阻断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感染率、ICU人住率、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小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 在行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腹主动脉远端球囊阻断术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操作时间,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杭悦霞;折利娜;刘黎;李娟;张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钻胺片治疗,对照组加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加黄芪桂枝五物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症状减轻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寿海;董学芳;张骞;雷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行手术治疗和初诊时伴有其他脏器器官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学以及术前1周内血常规结果,计算NLR、PLR、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SⅡ).结果 T1 ~T2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3.39±1.65×109/L)、PLR值126.98±51.5、SⅡ值474.92±518.54,明显低于处于T3及以上分期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的(4.53±2.45)×109/L、PLR值160.12±103.61和SⅡ901.13±1 353(P<0.05).N0~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82±0.61)×109/L、NLR值2.58±4.22明显高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1.38±0.44)×109/L]和NLR值(3.93±3.15) (P <0.05).N0~ 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3.47±1.69)×109/L)]、SⅡ值448.8±498.5,明显低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与是否伴有其他脏器转移无关.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PLR、SⅡ值对食管鳞癌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SⅡ值越高,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均提示食管鳞癌病程进展越晚,预后越差.
作者:陈仙梅;王铁武;郭建阳;曹贞子;王海;于晓兵;刘建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