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邱峰;阳建华;何海霞;周远大

关键词:盐酸左西替利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选择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波长229nm,测定口服单剂量5 mg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或口服液后人体内的血药浓度,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口服液的Cmax分别为(230.42±35.67)ng/mL、(250.46±41.07)ng/mL,Tmax分别为(1.32±0.44)h和(0.90±0.33)h,AUC(0-T)分别为(3 504.67±510.37)ng·h·mL-1和(3 306.47±672.32)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06%±13.99%.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与口服液具有生物等效性.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6 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635张,占抽查处方的10.58%.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及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

    作者:戚双双;王增寿;蒋剑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湿疹灵凝胶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湿疹灵凝胶的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浓缩制成湿疹灵凝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湿疹灵凝胶外观呈棕褐色,质地均匀、细腻.湿疹灵凝胶治疗尿布疹和婴儿湿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凝胶处方合理,工艺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湿疹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黄启刚;何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29例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首先给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2 mg/(kg·次),30min后给予维持量1.0μg/(kg·min),每30 min增加维持剂量1.0μg/(kg·min)直到惊厥停止.结果:29例患儿中26例在咪达唑仑维持量8.0μg/(kg·min)内惊厥停止,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是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对肾功能的影响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阿奇霉素已成为治疗该病的常用药.本文对阿奇霉素治疗前后支原体肺炎患儿晨尿进行尿微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RIA),以了解该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广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98例分析

    哮喘是-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测定哮喘患儿的特异性(对一种或多种过敏原敏感),以利于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或进一步加用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我院从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对98例哮喘儿童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炳中;谭忠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Ⅰ组常规治疗加果糖二磷酸钠,治疗Ⅱ组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0%,治疗Ⅰ组有效率76.0%,治疗Ⅱ组有效率96.2%,治疗Ⅱ组与治疗Ⅰ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用果糖二磷酸钠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英;卿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34例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6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1~0.03 mg/(kg·次)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肯定,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杨丽珍;丰文增;杨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 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 mg/(kg·d)静脉滴注,2次/d,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口服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口服加替沙星后,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加替沙星浓度,3P97推算药物分布时间和药动学参数,根据不同的药物分布时相设计实验,研究加替沙星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加替沙星口服后吸收迅速,分布较为广泛,体内各组织中均有较高浓度,尤其明显的在生殖系统浓度较高,保留时间长.结论:加替沙星组织中分布广泛,适用于体内各种敏感菌感染治疗.

    作者:黄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三)

    4儿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4.1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新生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或不成熟,免疫能力较低,以及围产期、环境等因素极易发生感染.目前,感染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发热1 d就诊.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其上未见渗出物,全身未见皮疹,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160万u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荣康,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不详)2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分别静脉滴注.

    作者:刘筱梅;赵平;匡凤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ARDS的足月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注射液15mg静脉滴注,2次/d.比较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呼吸窘迫缓解时间治疗组(4±1.0)d,对照组(7±1.5)d;发生并发症治疗组6例(37.5%),对照组9例(64.3%);病死患儿治疗组2例(12.5%),对照组5例(35.7%),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佐治足月新生儿ARDS可缩短呼吸窘迫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孙光伟;巩祖顺;王军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门诊处方4140份,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57.61%,其中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86.92%、11.82%.使用率较高的以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结论:抗生素使用较为合理,但使用率偏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Ⅰ降低更明显(P<0.01),心电图恢复更快(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传统治疗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儿童铅中毒

    铅是多系统、多亲和性的且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当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对胎儿及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智力发育、潜能发展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1-3].

    作者:陈渝军;林晶;王钦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86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3~5 mg/(kg·d)缓慢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t=4.76,P<0.01),每日奶量明显增加(t=7.27,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作者:漆明霞;肖建群;郭辉;陈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1 mg/(k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噻肟100~150 mg/(kg·d)或氨氯西林50~100mg/(kg·d)加利巴韦林10~15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9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彩霞;毕亮亮;张国兰;宋业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药物致小儿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2例

    1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因腹泻4次,口服痢特灵片(产地及批号不详)50 mg,2次,未服其他药物.10 d后颜面部出现紫红色斑疹及斑块,逐渐累及全身,且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表皮松懈、易破,自觉疼痛伴低热、乏力,就诊于我院.患儿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7.5℃,P 120次/min,R 30次/min,Wt 11 kg,BP90/60 mm Hg(1 mm Hg=0.133kpa),精神差,神志清晰,痛苦面容,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紫红色斑块及斑疹,部分融合成片,上有大小不等水疱,松弛、易破,疱液淡黄,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

    作者:沈文强;房英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小儿安肺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一种治疗小儿肺炎的颗粒剂,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协定处方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制备小儿安肺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加用小儿安肺颗粒,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P<0.05),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安肺颗粒制备工艺合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较好的治疗小儿肺炎的药物.

    作者:苗云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 mg/(kg·d),连用3~5 d,随访两组预后.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1.7%,低于对照组4.4%;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7.0%.结论: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李永国;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