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宪国;方洪兴;莫纯坚
铅是多系统、多亲和性的且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当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对胎儿及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智力发育、潜能发展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1-3].
作者:陈渝军;林晶;王钦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Ⅰ组常规治疗加果糖二磷酸钠,治疗Ⅱ组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和果糖二磷酸钠.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8.0%,治疗Ⅰ组有效率76.0%,治疗Ⅱ组有效率96.2%,治疗Ⅱ组与治疗Ⅰ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用果糖二磷酸钠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英;卿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在新形势下,医院药房的工作重点已从保障药品供应向技术型服务转变.门诊调剂工作,重点是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保证患者合理、有效、安全地用药,实现对患者的药学监护[1].因此,要求门诊药房从封闭式的小窗口改为开放式的大窗口或敞开式柜台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就我院门诊药房建立的新型调剂模式进行探讨.
作者:陆国光;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6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1~0.03 mg/(kg·次)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肯定,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杨丽珍;丰文增;杨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对儿童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用鼻渊舒口服液雾化吸入,对照组34例口服鼻炎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雾化吸入疗效确切,见效快,儿童易于接受,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林淑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患儿首先给予咪达唑仑负荷量0.2 mg/(kg·次),30min后给予维持量1.0μg/(kg·min),每30 min增加维持剂量1.0μg/(kg·min)直到惊厥停止.结果:29例患儿中26例在咪达唑仑维持量8.0μg/(kg·min)内惊厥停止,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是治疗难治性惊厥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石俊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1 mg/(k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头孢噻肟100~150 mg/(kg·d)或氨氯西林50~100mg/(kg·d)加利巴韦林10~15 mg/(k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9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彩霞;毕亮亮;张国兰;宋业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儿,男,2岁5个月,因发热1 d就诊.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其上未见渗出物,全身未见皮疹,心肺无异常.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160万u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荣康,广东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不详)2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分别静脉滴注.
作者:刘筱梅;赵平;匡凤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7月~2004年7月轮状病毒性肠炎242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2例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者133例;心肌酶阳性率高达97.93%,特异性仅为56.12%,心电图特异性76.88%.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易伴发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和心电图结合分析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元敏;田杰;钟家蓉;刘晓燕;钱永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干预作用.方法:40例VM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CK-mB、cTnI、心电图及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K-mB、cTnI、IL-6水平明显降低,心电图恢复正常百分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VIG对VMC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贺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Ⅰ降低更明显(P<0.01),心电图恢复更快(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传统治疗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作者:彭拥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锌制剂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口服思密达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锌制剂,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3.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48.92±3.02)d和(100.23±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与锌制剂联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琼;包芸芸;高淑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湿疹灵凝胶的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浓缩制成湿疹灵凝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湿疹灵凝胶外观呈棕褐色,质地均匀、细腻.湿疹灵凝胶治疗尿布疹和婴儿湿疹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凝胶处方合理,工艺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湿疹的理想药物之一.
作者:黄启刚;何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口服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口服加替沙星后,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加替沙星浓度,3P97推算药物分布时间和药动学参数,根据不同的药物分布时相设计实验,研究加替沙星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加替沙星口服后吸收迅速,分布较为广泛,体内各组织中均有较高浓度,尤其明显的在生殖系统浓度较高,保留时间长.结论:加替沙星组织中分布广泛,适用于体内各种敏感菌感染治疗.
作者:黄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6 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635张,占抽查处方的10.58%.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及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仍然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
作者:戚双双;王增寿;蒋剑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 mg/(kg·d),连用3~5 d,随访两组预后.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1.7%,低于对照组4.4%;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7.0%.结论:纳洛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切疗效.
作者:李永国;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阿奇霉素已成为治疗该病的常用药.本文对阿奇霉素治疗前后支原体肺炎患儿晨尿进行尿微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RIA),以了解该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广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哮喘是-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测定哮喘患儿的特异性(对一种或多种过敏原敏感),以利于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或进一步加用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我院从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对98例哮喘儿童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炳中;谭忠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4儿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4.1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新生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或不成熟,免疫能力较低,以及围产期、环境等因素极易发生感染.目前,感染仍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童咽颊炎系指具有发热、咽痛等主要临床表现,查体可有腭弓、舌、咽后壁、扁桃体的充血、水肿,扁桃体上可覆有黄白色的渗出物的疾病,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可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是咽颊炎常见的病原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i,GABHS)是咽颊炎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临床难以通过咽颊炎的临床表现确定其病原体[1].病毒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咽颊炎均具有自限性.但后者可引起儿童多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影响患儿生存质量.治疗咽颊炎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由GABHS咽颊炎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罗冲;刘岚;杨锡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