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欧阳华;刘弋戈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55例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10种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心血管、皮肤、血液、消化等器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及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56例HIE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NSE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HIE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和血清NSE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较中度HIE明显升高,中度比轻度HIE明显升高,P均<0.01;轻度、中度、重度HIE及对照组脑脊液NSE均明显低于血清NSE,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HIE可引起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升高,脑脊液和血清NSE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HIE恢复期NSE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NSE水平与HIE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翁小斌;吴丽萍;成清荣;季坚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药师的实践和体会

    儿科病人尤其是新生儿和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与成年人有巨大的差别[1],因而更加需要根据年龄、发育水平、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临床药学服务的兴起和发展为儿科病人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近二年来,逐步摸索,将医院药学与临床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各项药学服务,确保儿科病人用药安全有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作者:程玉雷;倪映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55例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10种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心血管、皮肤、血液、消化等器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

    作者:欧阳华;刘弋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纳洛酮和醒脑静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意识恢复及行为神经评分

    目的:观察纳洛酮、醒脑静及二者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与意识恢复及行为神经评分的关系.方法:对96例确认为中-重度HIE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单用纳络酮组32例,单用醒脑静组33例,两者联用组31例,疗程10~14 d.结果:单用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比单用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也优于单用醒脑静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IE患儿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更有优势,缩短了疗程、改善了预后,对减轻HIE所致的脑损害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艳;刘成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对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喘气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是治疗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副作用小.

    作者:喻蜀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66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暖箱复温,防治感染,合理供给热卡和液体,纠正器官功能衰竭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微量肝素25 u/(kg·d),分两次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至硬肿消退后停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45.4%),且治疗组复温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时照组明显缩短(P<0.01),未发生肺出血.结论: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确切,且无出血等副作用,临床容易掌握,不需实验室监护.

    作者:姚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HIE 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三项支持、三项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脑CT的改变、NBNA评分及生后1~12月龄时精神运动发育商(DQ)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和MDA的水平、脑CT、NBNA评分及DQ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HIE确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丽;殷完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致视物旋转、步态不稳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4.2岁,18kg.因咳嗽半天在家自服阿奇霉素颗粒(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303,100mg/包)150 mg,未服用其它药物,约20 min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步态不稳,但无头痛呕吐,无视物不清,无耳鸣及声嘶,无腹痛腹泻.立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邓益斌;潘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1997~2004年我院烧伤科住院的Ⅱ度烧伤病人共798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99例用1%聚维酮碘、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用喷有bFGF的纱布外敷创面,用药剂量为150Au/cm2.对照组399例除bFGF不用外,其余治疗相同.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浅Ⅱ度创面平均提前3.68 d,深Ⅱ度创面平均提前5.02 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FGF有明显促进儿童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刘燕;傅跃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金因肽治疗儿童难愈合伤口的疗效考察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儿童难愈合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常规清创后用金因肽均匀喷湿创面,适当包扎,1次/d,3周观察结果;对照组采用浸泡过康复新的纱布,其他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95%,对照组40.60%(P<0.01),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治愈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金因肽治疗儿童难愈合性伤口疗效满意.

    作者:刘莉;蒋志宏;杨明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物样本中喹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喹啉酸是人体内由色氨酸衍变来的代谢物,是NMDA受体的竞争性激动剂,在感染和炎症时其浓度可以升高到对中枢神经元产生毒性的水平.因此,脑内喹啉酸浓度变化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脑组织中无喹啉酸的生物转化机制,而由对丙磺酸敏感的载体系统转运出脑组织.因此,过量合成的喹啉酸容易在脑室内累积,并产生毒性作用.

    作者:熊缨;周岐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的AChR自身耐受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的关键在于机体针对AChR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异常[1].

    作者:徐秀娟;黄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呋锌油的制备及治疗新生儿尿布疹的疗效评价

    目的:制备自拟制剂呋锌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该制剂的处方特点与应用对象,建立了该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并选取了400例新生儿尿布疹患儿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93%与100%.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标准可行,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高梅仙;阎青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急性有机磷中毒2例误诊报告

    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入院时误诊为呼吸道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单核细胞HLA-DR抗原在MODS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苷的保护机制

    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抗原是抗原呈递和辅助T淋巴细胞活化所必需的,是机体针对刺激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中心分子,表达于各种抗原呈递细胞(APC)上.它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应答状态的指标,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医中药在治疗MODS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白藜芦醇苷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生物作用对MODS发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防治,并对多个脏器提供保护,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谭波;王兴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可见光谱法测定盐酸异丙嗪糖浆的含量

    目的:建立盐酸异丙嗪糖浆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醋酸钠缓冲液-丙酮-氯化钯试液为试剂,采用可见光谱法于盐酸异丙嗪特征吸收峰(460±1)nm处直接测定盐酸异丙嗪的含量.结果:盐酸异丙嗪在0.01~0.08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5,平均回收率99.8%,RSD 0.99%.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胡斯;施路宁;王小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14例并和多西环素对照组及其他药物组(氯霉素、环丙沙星、头孢菌素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在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红霉素治疗儿童恙虫病疗效好而副作用少.

    作者:杨云凤;李斌;刘晓梅;张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克拉霉素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的调控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肺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情况及克拉霉素对HO-1的调控作用;观察其HO-1表达与BALF中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嗜酸性粒细胞(EOS)、全血COHb的百分比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克拉霉素治疗组(C组),每组10只.测定全血COHb的百分比含量;计数BALF沉渣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肺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HO-1在哮喘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结果:HO-1主要表达在气道上皮细胞,三组HO-1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7±0.01、0.22±0.03、0.14±0.02.A组H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组(P<0.001),C组HO-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1).HO-1表达水平与全血COHb的百分比含量、BALF中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及肺组织中EOS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87,P<0.01;r=0.889,P<0.01;r=0.883,P<0.01).结论:哮喘大鼠的肺组织HO-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提示HO-1可能参与哮喘发病过程.克拉霉素明显改善哮喘的气道炎症浸润,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抑制HO-1起作用.

    作者:李昌崇;颜胜宇;卢荷莲;叶乐平;李绍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2~2004年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儿童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不断发育成长的过程中,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别,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成人也有所不同,成人能用的抗菌药物儿童有可能禁用.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特对我院2002~2004年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蒲明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烫伤膜的皮肤刺激试验

    目的:观察烫伤膜的皮肤刺激性.方法:选择健康家兔脱毛后,在破损和完整皮肤上一次或多次给予烫伤膜.结果:烫伤膜对完整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结论:烫伤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外用药物.

    作者:李嵘;李燕;许静;徐康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