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锋;李清明;朱玉芳;陈浩桉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慢性肺气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8例老年肺气肿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单药组(31例)和联合用药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补液、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单药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0.05 g,q12 h,缓慢静脉注射。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单药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1.0 g,q12 h,静脉注射。疗效欠佳者,酌情加用泼尼松片2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美国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QL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EF、FEV1%、PEF、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EF、FEV1%、PEF、QL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MMEF、FEV1%、PEF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多索茶碱联合头孢他啶治疗老年慢性肺气肿的疗效优于单用多索茶碱,可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腾小宝;韩明锋;时靖峰;李艳敏;张晓华;袁娜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刊讯2016年7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表了题为“中国健康:挑战与机遇”的演讲。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主持演讲,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崔丽出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测定丙二醇头孢曲嗪原料药中聚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色谱柱为Sephadex G-10,流动相A为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V/V)](pH7.0),流动相B为水,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0μl。结果:丙二醇头孢曲嗪原料药中聚合物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7~103.30μg/ml(r=0.9994);定量限为10.4 ng、检测限为4.1 ng;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丙二醇头孢曲嗪原料药中聚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喆宇;张静霞;王宇驰;张春然;徐明琴;王瑛瑛;董宏波;王婷;唐克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74例ICU收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7例)与咪达唑仑组(37例)。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中,先给予负荷剂量1μg/kg于30 min内泵入完毕,再调整以0.2~0.7μg/(kg·h)微量泵入;咪达唑仑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3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44 ml中,先给予负荷剂量0.05 mg/kg于15 min内泵入完毕,再调整以0.04~0.20 mg/(kg·h)微量泵入。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效果、临床指标(停药后撤机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停药后撤机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与咪达唑仑相当,停药后撤机、拔管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
作者:吴翔;陶飞;吴晓第;娄侠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测定瑞戈非尼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T3 C18,流动相为0.1%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2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AFP-PMA脲(杂质A)、FP-二甲基吡啶甲酰胺(杂质B)、3,4-双-CTF-氨基甲酰胺基-PMA(杂质C)与主成分瑞戈非尼及其他未知杂质均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杂质A、B、C和瑞戈非尼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11~5.108μg/ml(r=0.9999)、0.287~2.869μg/ml(r=0.9995)、0.360~3.604μg/ml(r=0.9999)和1.444~14.442μg/ml(r=0.9998);检测限分别为0.052、0.022、0.084和0.071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杂质A、B、C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106.3%、98.2%~102.9%、98.6%~104.3%, RSD分别为1.09%、1.83%、1.57%(n=9)。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瑞戈非尼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滕文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测定养阴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3∶57∶0.2,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5575~1.115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95.39%~98.44%(RSD=1.1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养阴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车坷科;杨帆;邓开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以及我院在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4年全年我院92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92例次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万古霉素平均血药谷浓度为(15.96±8.06)mg/L;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血药谷浓度值相应增加,各年龄组血药谷浓度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第4次给药前30 min获得血药谷浓度数据的只有13例次(6.77%);用药后患者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比用药前略有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9,P=0.722);有36例(39.13%)培养出对万古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用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用药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P=0.000);在92例患者中共有48例(52.17%)患者的初始治疗给予了负荷剂量,只有15例(16.30%)患者没有合并使用其他抗感染药物。结论:我院目前的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中还存在如血药谷浓度达标率只有约一半、监测血药谷浓度的采血时间大多不合理、使用万古霉素的病例病原学检出率低、给予负荷剂量的病例只有约一半等问题。故临床药师对采血时间进行干预是促使治疗药物监测合理化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数据解读,是临床药师纠正临床监测不合理操作的基本手段,也是防范其肾毒性的必要措施,特别是对重症感染患者、老人、儿童和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冬杰;李朋梅;杜雯雯;崔刚;陈文倩;张相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参芪扶正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抗癌抑瘤、抗心力衰竭、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昏迷等的治疗。但随着临床应用增多,其发冷、寒战、恶心、呕吐及水泡等不良反应也逐渐被报道。结论:随着对参芪扶正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将不断拓展。
作者:廖巧;邢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为解决长春市国家基本药物短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前期调研设计问卷,调查长春市22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的短缺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ABC分析法对中标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品规进行重点分析;对中标国家基本药物主要、次要短缺品规进行中标情况查询及短缺原因咨询。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72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示,长春市未中标基本药物短缺品种19个、22个品规;中标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品种99个、111个品规,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85种、中成药14种。中标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品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类别中以心血管系统用药的品种数多,中成药类别中以扶正剂、祛瘀剂(内科用药)的品种数多。ABC分析结果显示,111个中标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品规中,主要短缺品规17个、次要短缺品规23个。40个主要、次要短缺品规的主要短缺原因为原材料涨价、生产不足、厂家不生产、进价比中标价高。结论:原料药可获得性差、生产企业积极性低、药价低于合理水平、临床绝对用量小等都会导致国家基本药物短缺。建议通过加大原料药市场监管力度、调动生产企业积极性、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实行定点生产、建立储备机制等措施,保证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与供应,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作者:陶娌娜;滕玉双;张四喜;宋燕青;张可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奇霉素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428例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的患儿资料、用药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28例患儿中,共有9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53例(12.4%),注射部位疼痛22例(5.1%),静脉炎12例(2.8%),皮肤瘙痒4例(0.9%),皮疹2例(0.5%),肝功能异常3例(0.7%),血小板减少1例(0.2%),嗜睡1例(0.2%)。按不良反应诊断标准分为肯定24例,很可能23例,可能5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OR=0.811,95%CI(0.754,0.842),P=0.000]、长疗程[OR=0.1.357,95%CI(1.212,1.519),P=0.000]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低龄、使用疗程较长是导致患儿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危险因素,儿童用药时应严密观察,控制疗程,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焦伟杰;高天曙;陈团营;侯瑞英;李雪静;伏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测定溪黄草药材中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 C18,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迷迭香酸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039~100.776μg/ml(r=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迷迭香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104.86%(RSD=2.06%,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溪黄草药材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作者:吴桂凡;黄清泉;谢培德;罗轶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系统评价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食管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奈达铂联合紫杉醇(TN方案)或顺铂联合紫杉醇(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及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5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在近期疗效[NSCLC:OR=1.08,95%CI(0.66,1.75),P=0.76;食管癌:OR=1.44,95%CI(0.68,3.06),P=0.34]、1年生存率[NSCLC:OR=1.21,95%CI(0.60,2.44),P=0.59]、2年生存率[NSCLC:OR=1.01,95%CI(0.38,2.68),P=0.99]、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食管癌:OR=1.36,95%CI(0.62,2.96),P=0.44]、Ⅲ/Ⅳ度血小板下降发生率[NSCLC:OR=1.37,95%CI(0.64,2.92),P=0.42;食管癌:OR=0.97,95%CI(0.30,3.18),P=0.96]、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发生率[NSCLC:OR=1.38,95%CI(0.70,2.74),P=0.35]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与TP方案相比,TN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NSCLC:OR=0.34,95%CI(0.20,0.60),P<0.001;食管癌:OR=0.16,95%CI(0.07,0.35),P<0.001]和肾毒性发生率[食管癌:OR=0.10,95%CI(0.02,0.55),P=0.009]。结论:TN方案与T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和食管癌疗效相当,但TN方案发生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的几率更低。
作者:胡永梅;张浩玲;何霞;陈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四逆汤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对比传统煎法与现代煎药机制备的四逆汤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甘草苷色谱峰为参照峰,测定10批四逆汤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A版)进行共有峰鉴定和相似度评价。结果:10批四逆汤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82。经验证,10批四逆汤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制备的10批四逆汤相似度较高。结论:所建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结果稳定。可为四逆汤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传统煎法与现代煎药机制备的四逆汤在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上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育生;唐洪梅;招远明;王婷;柴玉娜;刘媛;钟如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饱和状态后低氧流量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腹部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8例择期接受全身麻醉下腹部肿瘤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氧流量调至6 L/min,七氟醚挥发罐调至2%,吸入10 min后,观察组患者将氧流量调至0.5 L/min,对照组患者调至1.5 L/min,两组均给予丙泊酚0.5~1.0 mg/L,全程靶控输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根据术中肌肉松弛情况间断推注维库溴铵1~2 mg/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后10 min(T0)、术中1 h(T1)、术中2 h(T2)、术毕(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吸入氧浓度(Fi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记录两组患者七氟醚使用剂量,患者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评价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CVP、FiO2、p(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七氟醚使用剂量、苏醒时间、术后3 h及6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术后1 d、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LT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ALT及于术前后BUN、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饱和状态后低氧流量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腹部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减少七氟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万向学;郑秋艳;郑智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糖尿病药物治疗及基本药物应用情况,为药物政策制定和糖尿病防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利用艾美仕中国医院药品采购数据库2012-2014年糖尿病药物年度消耗数据,分析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和口服降糖药消耗量占前60%的目标药物情况,以及我国医院两种给药方式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和三代胰岛素的消耗量、消耗金额占比。结果与结论: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卡波糖片和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二甲双胍片一直占据着我国医院口服降糖药消耗量的前两位,总计占25%~26%。胰岛素及其类似物60%的消耗量集中在1个价格低廉的国产动物胰岛素(消耗量占13%~16%,消耗金额占1%),以及跨国制药公司或合资企业生产以笔针/笔芯为给药方式的二、三代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无论是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还是口服降糖药,消耗量占比排名第一的产品都纳入了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但都不是世界卫生组织收录的基本药物。众多跨国制药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复方制剂和新剂型主导了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未被世界卫生组织收录为基本药物的品种在我国医院销售情况良好,而供应普通人群的传统低价降糖药消耗量增长缓慢。我国医院总体上消耗了较多价格偏高的新一代和原研糖尿病药。我国作为刚刚建立起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中低收入国家,还有广大人群仍处于较低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宝贵医药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我国医改成效和卫生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孙静;罗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针对关节炎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健康教育,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0.25 g,每日3次,餐中服用+阿卡波糖片50 mg,每日3次,餐中嚼服;关节炎疼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饭后口服(不可嚼碎或掰开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3 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用50 ml温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芪降糖颗粒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降低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症状轻微。
作者:张鸽;燕丽君;刘铜龙;黄炜;李春君;于德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为提高蚌埠市医院药剂科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促进相关药学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蚌埠市部分二、三级医院药剂科人员配置、调剂工作量、部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调查表13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0份,有效回收率为76.9%。受访医院药学人员数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平均比例为5.0%;初级职称药学人员的平均比例为39.0%,高级职称药学人员为2.2%;大专学历药学人员的平均比例为44.9%,硕士及以上学历为3.0%;门诊日均处方量平均为375张,住院日均人次平均为267人次;临床药学人员所占比例为4.4%,仅4家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另外,仅1家医院设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结论:蚌埠市医院药学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调剂工作超负荷,PIVAS发展滞后,临床药学工作有待完善。建议通过增加药学人员配置数量,提高对药学人员文化素质、技术职称和实践技能的要求,根据条件加强PIVAS建设,加大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等,促进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
作者:朱文君;忻志鸣;叶根深;王蕾;陈慧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α-酮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电解质、维生素及氨基酸、低盐低脂、降糖降脂、抗感染及纠正贫血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α-酮酸片8片,每日3次+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片,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川穹嗪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CysC、LDL-C、TC、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LDL-C、TC、TG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ysC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川芎嗪注射液、α-酮酸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改善肾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雪莲;李列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上海市青浦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情况,为后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组织标准调查法对上海市青浦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30种基本药物的配备情况、可获得性情况以及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所用基本药物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上海市青浦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0种基本药物的通用名药品配备率为53.33%~86.67%,原研药配备率为16.67%~53.33%,二、三级医院配备率较高。二、三级医院30种基本药物的通用名药品可获得率普遍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分别为77.78%、63.00%),而原研药可获得率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相对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所用基本药物的产地相符率超过50%的只有6种药品。结论:青浦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率和可获得性较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所用基本药物相关性较差。建议青浦区基本药物配备政策可从基本药物的相关性方面进一步改善,提高本地区基本药物产地相符率;而对于仿制药应从生物等效性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高其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性,从而保证其临床疗效。
作者:谢宁;沈毅;任金妹;唐扣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资料,按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于电子鼻咽喉镜辅助下经咽鼓管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每2日1次。对照组患者于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每2日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治疗周期,未痊愈者可再治疗1个周期,多可重复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痊愈后1年累积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痊愈后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辅助下经咽鼓管内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显著优于鼓膜穿刺鼓室内给药,可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宇丽;尹桂茹;毕静;齐智伟;张淑君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