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祁正庆;马有雄;星迎春;张风英

关键词:高原地区, 儿童, 血清维生素, 发展中国家, 营养问题, 数据资料, 调查研究, 西宁, 同仁, 失明
摘要: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常见的营养问题,是引起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截止2000年底尚无高原地区代表性的数据资料,为填补这一空白,初步掌握我省5岁以下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于2000年11月下旬在西宁、民和、同仁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低氧环境下红细胞增多和血液粘度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移居者与世居者心肺功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海拔地区心衰患者地高辛浓度的测定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心力衰竭患者血中地高辛浓度的变化;方法: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Ⅲ°)患者23例,口服地高辛片0.2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4周,测定其血液中地高辛的浓度,并观察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结果:23例中地高辛血液浓度超过2ng/ml(含2ng/ml)者7例,(1.5~1.9)ng/m1者10例,(1.0~1.4)ng/ml者5例,<1.0ng/ml者1例,其中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出现洋地黄中毒表现者3例;结论:高海拔地区的患者易受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更应注意地高辛剂量的个体化.

    作者:刘永年;李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间歇性缺氧模拟高原训练对小鼠骨骼肌乳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疆军区高山病研究所13年来发表论文情况

    在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中,相当部分的研究与发展活动其产出的主要形式是科技论文.论文发表的质和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单位科研能力的强弱,也是衡量投入与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我所13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进行分析,客观地反映我所科研管理工作所产生的效益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差距,探讨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新起点.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医学文献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高原人体保健及高原医学研究倍受人们的关注.当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无疑将对今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回顾高原医学文献的发展历程,也将是必然而适时的.本研究在此背景下提出并组织实施,以期对高原医学文献源的开发利用,对科研、临床和教学战线上的高原医学研究者有所裨益.

    作者:张兰英;马建德;王旭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细胞粘附分子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模拟高原缺氧复合梭曼中毒时脑腺苷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鼻衄68例体会

    我院地处高原地区,海拔平均3000m,因海拔高、缺氧、气候干燥、多风、寒冷的特点,由此引起的鼻衄在治疗上应有特殊的方法.笔者曾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甚理想,多有复发,后结合中医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熠;李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红景天复方和乙酰唑胺对进驻高原官兵睡眠剥夺及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缺氧条件下梭曼中毒大鼠脑G蛋白及cAMP-PKA信号系统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3700m高原地区体外循环围术期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肺动脉高压与CPB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7月在海拔3 700m高原地区开展的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0例,根据术前肺动脉平均压(MPAP),将患者分成肺动脉高压组(n=5,术前MPAP>2.66kPa)和对照组(n=5,术前MPAP≤2.66kPa).各组均分别于CPB前、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CPB结束时以及CPB后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AU)、气道峰压(PPEAK)、胸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和RI的变化;结果:无早期死亡.与CPB前相比,肺动脉高压组在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至CPB后180分钟,其PPLATEAU、PPEAK和RI均显著升高(P<0.05),Cs、Cd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至CPB后120分钟,其PPLATEAU、PPEAK和RI亦较CPB前显著增加,Cs、Cd明显降低,但在CPB后180分钟上述各指标均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CPB结束时以及CPB后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肺动脉高压组PPLATEAU、PPEAK和RI均明显升高(P<0.05),而Cs、Cd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原地区CPB可引起明显的肺功能急性受损;肺动脉高压可进一步加重CPB引起的肺损伤.

    作者:王志农;王军;李素芝;王洪亚;张富军;张胜天;李少勇;陈忠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105例中小面积烧烫伤治疗体会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机关工作人员脂肪肝患病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不同海拔高度青年PWC170时功率和心率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海拔高度青年PWC170时功率和心率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坐于踏车功量机上,OW心率为未做功时对照值,以25W开始,以60rPm连续蹬车,每3分钟递增25W,蹬车至衰竭时停止,用心电图机记录每个负荷末期后5秒的心率;结果:PWC170在海拔3 680m大功率为198.75W±23.33W,在海拔4 100m大功率为215.31W±17.51W,在海拔5 380m大功率为216.17W±30.18W,大心率和大功率与不同海拔高度呈直线正相关;结论:海拔愈高对做功能力的影响愈大,心功能降低为大做功时心率增幅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伟;王福领;李晓炜;张西洲;朱永安;哈振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雪莲虫草口服液提高青年男性高原运动能力的初步观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久居高原地区缺氧环境对红细胞膜蛋白结构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高原地区老年人红细胞膜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扫描等方法对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46例老人进行了红细胞膜磷脂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等测定;结果:高原组红细胞膜神经磷脂和磷脂酰胆碱等指标较平原组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液粘度也有一定升高,以低切为明显;结论:红细胞膜蛋白结构改变与高原缺氧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司本辉;张庆成;李积荣;汪晓筠;陶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原地区血栓性静脉炎124例临床分析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吸入NO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