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刘勇
目的: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水平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总结近3年来我院临床药师消化内科专业培训的带教经验,分别从医学理论知识、临床药学知识、药学文书书写讲授和指南解读、药学查房、业务学习、作业完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讲授和网络教学加强临床药师的知识培训,并通过药学查房、指南解读、业务学习等教学手段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技能和思维素养,从而提高了临床药师培训的教学水平和效果.结论:加强临床药学知识讲授、药学查房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效果.
作者:郑晓媛;王璇;顾鹏;张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42例AITD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与对照组(18例).在服用华法林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应用硒+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同等剂量安慰剂.经6个月治疗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含量检测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进行心功能评价,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FT3、FT4未见显著变化(P>0.05),TSH则显著上升(P<0.05),TGAb、TPOAb则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患者心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75%的患者房颤纠正、心脏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AITD合并阵发性房颤,可显著改善患者TSH、TGAb、TPOAb水平和左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郑亿;王玉华;杨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g治疗,对照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6 m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其成本-效果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且成本-效果比(C/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敏感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C/E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成本-效果更优.
作者:余蕾;冯世龙;贾叙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2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比索洛尔+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变化、总有效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温小丽;郭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患者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00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同时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并进行综合护肝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等);B组(14例)患者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并进行综合护肝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TBIL、ALT、ALP及GGT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ALB及PTA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而B组为64.29%,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疗效较好,能促进患者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袁明娟;李四海;申红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已确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氟康唑组给予氟康唑注射液200 mg/100 ml静脉滴注,时间>1h,bid,共治疗14d;伏立康唑组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200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时间>1h,q12 h,共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氟康唑组有效率为66.0%,伏立康唑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组发热消退率为60.0%,伏立康唑组发热消退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组真菌清除率为66.0%,伏立康唑组真菌清除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伏立康唑的疗效优于氟康唑,二者安全性相仿.
作者:孙蓓;苏延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系统评价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剑桥大学出版社电子期刊、美国医学会电子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电子期刊、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库、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库、Karger全文电子期刊、OVID医学全文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主站点、牛津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采用WinBUGS统计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项RCT,合计1 4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特拉唑嗪可有效改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WMD=0.75,95%CI(0.03,1.46),P=0.04]和尿流速峰值[WMD=0.81,95%CI(-0.39,0.85),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协方差分析表明患者的基础前列腺体积不影响特拉唑嗪的疗效.结论:特拉唑嗪能有效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并提高尿流速峰值.特拉唑嗪对症状和尿流速峰值的影响与研究中报道的前列腺体积大小无关.
作者:祝凌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系统评价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拉米夫定比较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采用Rev Man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2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病死率[RR=0.39,95%CI(0.16,0.97),P<0.05]、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病毒学突破率或基因型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08,95%CI(0.03,0.23),P<0.01;RR=0.04,95%CI(0.01,0.15),P<0.01],12个月和24个月时的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51,95% CI(1.37,1.68),P<0.01;RR=1.47,95%CI(1.30,1.67),P<0.01];两组在改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病毒学突破或基因型耐药率也显著低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可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毛海鹰;康涛;邱邦东;姚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乳腺癌药物联用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网站和SciFinder数据库查询酪氨酸激酶类药物研究论文,归纳和综述该类药物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联合用药策略.结果与结论:酪氨酸激酶类药物具有分子靶向性,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多个靶标,显示出良好的抗乳腺癌活性.目前临床使用的酪氨酸激酶类药物为拉帕替尼,而处于临床试验期的酪氨酸激酶类药物主要有阿西替尼、伯舒替尼、凡德他尼等.多个酪氨酸激酶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显著降低毒副反应,提示酪氨酸激酶类药物在治疗乳腺癌上有较好前景.
作者:张亚;李亚龙;李荣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测定健胃消炎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SinoChrom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V/V),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大黄素、大黄酚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1.1~5.5、2.85~14.2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和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7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4.43%、108.04%,RSD分别为1.76%、0.62%(n=6).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健胃消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建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从药品可负担性角度评价我国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方法:采取改进后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WHO/HAI)标准调查法,按照以人均收入计算疾病负担、药品灾难性支出影响和致贫作用3种方法,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5种常见疾病的可负担性进行评价.结果:人均收入评价结果显示,5种常见疾病的仿制药治疗费用均低于原研药,在药店购买药品可负担性较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负担较重;药品灾难性支出评价结果显示,仿制药可负担性较好,原研药会导致上亿人口陷入灾难性支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负担更重;致贫作用评价结果显示,5种常见疾病的致贫率都很低,但致贫人口数量较多.结论:5种常见疾病的可负担性较好,但对于较低收入人群影响较大,因此应出台配套保障政策尤其是专门针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政策.
作者:管晓东;信枭雄;刘洋;史录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为培养适应“新医改”要求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引入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模拟药房现场教学模式.结果:该种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学生对专业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结论:以GSP模拟药房为平台的教学能把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教学模式.
作者:陈绍成;陈晓麟;严莎;李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从药品可获得性角度评价我国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方法:采用改进后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WHO/HAI)标准调查法,在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三类机构,分别调查30种通用名药品各种品规的配备情况,分析其配备率和每种通用名药品在调查机构的可获得率.结果:30种通用名药品配备率为56.7%~83.3%,16种原研药配备率为12.5%~68.8%.调查药品在三级医院的可获得率明显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店,原研药可获得率较低.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低,其药品可获得性还有待提升;此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作者:管晓东;信枭雄;刘洋;王天晟;史录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针对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等构成教学模式的几大要素,构建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果与结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根本,注重确立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该理念的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于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
作者:王秀丽;刘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药物可及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WHO/HAI)标准调查法内容,总结该方法在世界37个国家52个地区的应用,分析该方法用于评价我国基本药物可及性的适应性及局限性.结果: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需要在调查机构选取、调查药品遴选、调查内容、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WHO/HAI标准调查法可适用于评价我国基本药物可及性,但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相应改进.
作者:管晓东;史录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从药品价格水平角度评价我国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方法:采用改进后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WHO/HAI)标准调查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采集30种药品各种品规的价格信息,统一药品的有效成分单位,计算药品中位价格比(MPR).结果:30种仿制药品的MPR值为0.79~68.59; MPR值高的为中部地区三级医院,低为中部地区药店;我国三级医院仿制药品价格水平略高,药店仿制药品价格水平较低;原研药价格较高,MPR值高达35.6,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差异较大.结论:我国仿制药价格水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级医院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店;仿制药价格过低与过高的情况同时存在,而我国原研药价格较高,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中无显著差异.
作者:管晓东;李晗;刘洋;史录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STG)与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对危重症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30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ml以及微量元素、胰岛素、维生素、电解质等,研究组同时给予20% STG注射液250 ml;对照组同时给予20% MCT/LCT注射液250mi.两组输注时间控制在16~18 h/d,输注疗程均为10d.检测两组患者输注脂肪乳前、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注脂肪乳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不大,均在正常范围内;研究组患者输注STG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未出现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患者输注MCT/LCT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有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脂肪乳剂在危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但对于本身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应用MCT/LCT后易导致血脂进一步升高,故这部分患者选择STG更合适.
作者:陈辉珍;蔡玲;章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软膏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应用苯甲酸雌二醇软膏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Kupperman 11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下降幅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个月时间点上,试验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甲酸雌二醇软膏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4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试验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胃排空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6%)显著高于对照组(8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排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上腹痛、上腹不适、嗳气及食欲下降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钴胺联合多潘立酮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
作者:王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建立和优选测定熊去氧胆酸软胶囊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测定法(一法)和直接测定法(二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APCELL PAK-C18柱,一法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0∶20,V/V),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1;二法流动相为乙睛-0.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为2.0,47∶53,V/V),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一法和二法熊去氧胆酸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033 71~0.101 12、0.8~3.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和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1%、101.40%,RSD分别为0.65%、0.69%(均n=9).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检测要求,但直接测定法操作更简便,结果更准确、可靠,可作为熊去氧胆酸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隋玉荣;丁一;黄哲甦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