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肌萎灵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郑亚杰;贾继明;王贵金;刘兴国;蔡艳;宋剑

关键词:注射用肌萎灵,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肌萎灵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样品进行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注射用肌萎灵供试品初始浓度稀释40倍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注射用肌萎灵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酸橙和甜橙2种枳实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分析

    目的:研究酸橙和甜橙2种枳实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中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以建立枳实药材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和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对来自20个产地的2个种的枳实药材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磷酸或加上0.1%十二烷基硫酸钠),流速为1.0 mL· min-1,指纹图谱检测波长为224 nm,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3、224 nm.结果: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枳实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20批不同产地枳实药材(包含2个种)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酸橙和甜橙2种枳实的指纹图谱差异显著,但同种枳实中不同产地的差异不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和不同种枳实药材中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已被《香港中药材标准》采用.不同种和产地的枳实药材有效成分(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临床处方应当区别应用.

    作者:张振霞;郑玉忠;梁丽娟;董婷霞;詹华强;赵奎君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葛根素固体自微乳制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葛根素固体自微乳制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通过改变处方组成、稀释倍数、介质、温度等考察影响自微乳化效率和粒径大小的因素,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成乳后粒径,并通过透射电镜对成乳后的微乳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3个月的加速试验考察葛根素固体自微乳的稳定性.结果:处方组成、温度等因素对自微乳化效率和粒径大小都有影响;稀释倍数、分散介质等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不大.葛根素固体自微乳成乳后为圆球形,平均粒径为30 nm.结论:葛根素固体自微乳粒径小,稳定性好.

    作者:孙洪胜;傅春升;张红艳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丹参和川芎嗪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和川芎嗪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200只随机分5组,即假手术、模型、丹参、川芎嗪、丹参+川芎嗪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梗死面积,脑水分、脑钙、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模型组脑梗死面积比假手术组显著增大(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且丹参+川芎嗪组效果更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DA、脑钙和脑水分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脑钙和脑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丹参+川芎嗪组效果更好.结论:丹参和川芎嗪联合应用比单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保护作用更有效.

    作者:张莉;高志军;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红花药材黄色素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红花药材黄色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检测波长为403nm.结果:建立了红花药材黄色素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红花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雪莹;武永刚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艾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艾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片中龙脑含量,分别研究灌流流速、药物浓度、吸收部位对艾片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流速、药物浓度、吸收部位对艾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艾片的肠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方程.

    作者:马勇;杜守颖;宋逍;陆洋;李冬雪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为促进中药制剂质量全面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式,对国内、外有关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报道进行分类总结.结果:综述了近5年应用于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测定的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结论: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对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进行分析,更进一步保证了中药制剂的质量.

    作者:雷利利;张熙洁;侯林中;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通窍止咳液增强顺铂对肿瘤细胞内p38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通窍止咳液增强顺铂对肿瘤细胞内p38的活性.方法:通过Western-Blot检测通窍止咳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人肺癌细胞A549内p38活性的变化;通过MTT比色法检测通窍止咳液单用以及联合顺铂对CNE2、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m-Blot检测结果显示,通窍止咳液能够激活CNE2和A549细胞内p38,增高细胞内p38的磷酸化水平;MTT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的通窍止咳液可以抑制CNE2、A549细胞的生长,通窍止咳液能增强顺铂对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而对A549细胞则无此作用.结论:通窍止咳液增强顺铂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38有关,这一作用为逆转顺铂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玉文;林岚;肖翔林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生牡蛎X射线衍射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目的:建立生牡蛎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考察X射线衍射分析在生牡蛎质量检测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11批生牡蛎样品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其共有峰的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的相似度.结果:各生牡蛎样品X射线衍射共有峰的相似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生牡蛎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其内在质量特征.

    作者:邵江娟;钟洁雯;陈建伟;李祥;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京尼平苷对谷氨酸钠诱导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京尼平苷对L-谷氨酸钠(MSG)诱导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观察京尼平苷时MSG肥胖小鼠体重、Lee氏指数、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脂肪细胞大小的影响.结果:800 mg·kg1剂量下京尼平苷可明显抑制MSG肥胖小鼠的摄食量,减轻体重,降低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含量,使白色脂肪细胞变小,但对血糖无影响.结论:京尼平苷对MSG肥胖小鼠具有减肥作用.

    作者:石磊;孙静;李玲;张婷婷;阳光;宋光明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4种方案治疗白癜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6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补骨脂酊+刺蒺藜(A组)、复方卡力孜然酊+刺蒺藜(B组)、复方卡力孜然酊+刺蒺藜+转移因子胶囊(C组)、补骨脂酊+刺蒺藜+转移因子胶囊(D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B、C、D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92.5%、92.5%(P>0.05),成本-效果比依次为5494、392.57、618.05、297.19,各组不良反应较少,均是轻微的皮肤刺激反应,勿需治疗.结论:D组方案较佳.

    作者:肖吉元;魏玉平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综合评分法优选丝瓜络中利尿成分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丝瓜络中利尿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大鼠尿量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大鼠24 h尿量、丝瓜络总提取物百分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和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丝瓜络利尿成分的佳工艺.结果:醇回流法为合适的提取方法.乙醇浓度对评价指标有显著影响,回流时间及乙醇用量对评价指标无显著影响.佳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5 h,第2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h.结论:该方法简便、科学,可为开发丝瓜络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房春燕;孙文启;史立宏;张秀荣;王琳;康白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木兰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为木兰属植物的进一步研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综合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对木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结果:木兰属植物是木兰科中药用植物较多的一个属,具有多样的化学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且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已经明确.生物碱类化合物目前研究较少,但也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结果.结论:木兰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作者:蔡海敏;范伟;王旭东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胡黄连中胡黄连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胡黄连中有效成分胡黄连苷I、Ⅱ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均匀设计试验,以胡黄连苷I、Ⅱ的总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乙醇用量对胡黄连苷I、Ⅱ提取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胡黄连饮片加65%乙醇10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所优化的工艺可靠,适用于胡黄连中胡黄连苷I、Ⅱ的提取.

    作者:段晓颖;高卫芳;吴彩丽;张辉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茵苓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芩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0 mL·min-1,双波长检测:绿原酸327nm、栀子苷238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54 4~1.235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4%(n=6);栀子苷进样量在0.363 2~2.905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1%(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适用于测定茵苓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的含量.

    作者:唐年忠;吴生齐;杨立伟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三七花总皂苷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三七花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上样浓度、吸附平衡时间和洗脱溶剂;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上样量、流速和洗脱溶剂量.以三七花总皂苷的转移率和纯度的平均值为指标,优选树脂富集三七花总皂苷的佳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为选择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50 mL(相当于4.515 g干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20,上样浓度为总皂苷含量25.01 mg·mL-1(即0.6 g(生药)/mL),上样药液15mL,静置2h,用0.1 mol·L-1NaOH溶液200mL(4倍柱体积)淋洗后用水洗至中性(pH=7),再用70%乙醇以每小时3倍柱体积的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200mL(1.5倍柱体积).结论:所选方法可较好地富集三七花总皂苷.

    作者:缪红;张海欢;王小萍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RP-HPLC法测定小飞蓬总黄酮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飞蓬总黄酮(总黄酮含量为76.52%)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进样量均在0.52~1.17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57%和97.33%,RSD分别为1.44%、0.80%和1.72%(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叶豆丹;严铭铭;赵爽;邵帅;万志强;展月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改良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芍药苷浓度

    目的:改良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芍药苷浓度.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法处理血浆,选咖啡因为内标物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RP-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6:84,V/V),紫外检测波长为231nm,流速为1 mL· min1.结果: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比用沉淀法处理的血浆内源性干扰物质少,在HPLC系统条件下,芍药苷和内标咖啡因均不受血浆内源.性物质干扰,保留时间分别为6.8 min和4.1 min左右,定量下限为0.08 μg· mL1,芍药苷检测浓度在0.08~5.12 μg·mL-1(r=0.999 4)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分析一个样品只需要7min,平均回收率为69.09%,低、中、高浓度(0.16、0.64、2.56 μg·mL-1)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77%、4.47%、1.10%和8.39%、3.82%、4.2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大鼠血浆芍药苷浓度的分析.

    作者:张天栋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怀牛膝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怀牛膝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 (250 mm×4.6Tmn,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建立了怀牛膝原药材和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12批怀牛膝原药材有24个共有峰,其中9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9以上,另外3批的相似度较低:11批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有20个共有峰,其中7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8以上,相似度较原药材低.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怀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变;常珍珍;史彪;孙祥德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三七提取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葡萄糖酸铝ig小鼠以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模型、石杉碱甲和三七总皂苷(PNS)高、低剂量组,ig给药,每天1次,每周5d,连续3月.复制模型同时ig给药.通过跳台法观察小鼠的被动回避性学习能力,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高、低剂量组训练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PNS高、低剂量组MDA含量显著减少,SOD和ChAT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PNS可通过降低MDA含量,增强SOD和ChAT活性的途径减缓老年痴呆病变状态.

    作者:易辉 刊期: 2011年第39期

  • 715例癌症患者中药煎剂处方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抗癌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715例门诊和住院癌症患者的8 046张中药煎剂处方进行查询,对组方治则及各治法中常用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715例癌症患者中药处方平均药味约17味,中药味数以10~20味居多,占89.85%,其中16~20味占54.69%;平均每人每日用药金额约18.92元;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3类基本抗癌治法为常用,清热解毒联合活血化瘀法的处方多,占37.15%;此三法中使用多的中药分别是白花蛇舌草、莪术、茯苓;软坚散结法也较常应用,其中守宫使用多.结论:我院肿瘤内科中药处方开方规范,使用药味合理,治法符合中医抗癌法则,可以为临床抗癌中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作者:王菁平;华海清;周园龙 刊期: 2011年第39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