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平;华海清;周园龙
目的: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中成药,探讨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总结中成药临床使用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多数情况下,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但随着对中成药现代中药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有些中成药的说明书出现了辨病使用的描述,辨病使用也成为中成药应用的一种方法.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使中成药的药效得到完全发挥.
作者:张军;马静;李学林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测定环草石斛中石斛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检测波长为490 nm.结果:D-无水葡萄糖的进样量在0~0.104 40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RSD=1.62%(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环草石斛中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化;陈竹;梁斌;赵俊;冯子坤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测定小飞蓬总黄酮(总黄酮含量为76.52%)中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结果:野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进样量均在0.52~1.17 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三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3%、96.57%和97.33%,RSD分别为1.44%、0.80%和1.72%(n均为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有效控制小飞蓬总黄酮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叶豆丹;严铭铭;赵爽;邵帅;万志强;展月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为促进中药制剂质量全面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式,对国内、外有关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报道进行分类总结.结果:综述了近5年应用于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测定的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结论: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对中药制剂多指标成分进行分析,更进一步保证了中药制剂的质量.
作者:雷利利;张熙洁;侯林中;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葡萄糖酸铝ig小鼠以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模型、石杉碱甲和三七总皂苷(PNS)高、低剂量组,ig给药,每天1次,每周5d,连续3月.复制模型同时ig给药.通过跳台法观察小鼠的被动回避性学习能力,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NS高、低剂量组训练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PNS高、低剂量组MDA含量显著减少,SOD和ChAT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PNS可通过降低MDA含量,增强SOD和ChAT活性的途径减缓老年痴呆病变状态.
作者:易辉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优选丝瓜络中利尿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大鼠尿量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大鼠24 h尿量、丝瓜络总提取物百分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和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丝瓜络利尿成分的佳工艺.结果:醇回流法为合适的提取方法.乙醇浓度对评价指标有显著影响,回流时间及乙醇用量对评价指标无显著影响.佳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5 h,第2次加8倍量乙醇提取1h.结论:该方法简便、科学,可为开发丝瓜络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房春燕;孙文启;史立宏;张秀荣;王琳;康白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生牡蛎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考察X射线衍射分析在生牡蛎质量检测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11批生牡蛎样品进行定性分析,比较其共有峰的夹角余弦和相关系数的相似度.结果:各生牡蛎样品X射线衍射共有峰的相似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生牡蛎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其内在质量特征.
作者:邵江娟;钟洁雯;陈建伟;李祥;蔡宝昌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为进一步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抗癌中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间我院肿瘤内科诊治的715例门诊和住院癌症患者的8 046张中药煎剂处方进行查询,对组方治则及各治法中常用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715例癌症患者中药处方平均药味约17味,中药味数以10~20味居多,占89.85%,其中16~20味占54.69%;平均每人每日用药金额约18.92元;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3类基本抗癌治法为常用,清热解毒联合活血化瘀法的处方多,占37.15%;此三法中使用多的中药分别是白花蛇舌草、莪术、茯苓;软坚散结法也较常应用,其中守宫使用多.结论:我院肿瘤内科中药处方开方规范,使用药味合理,治法符合中医抗癌法则,可以为临床抗癌中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作者:王菁平;华海清;周园龙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探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中药源抑制剂的抗炎机制.方法:iNOS在辅助因子存在情况下,将L-精氨酸转变为L-瓜氨酸的同时产生一氧化氮(NO),过量的NO将导致细胞损伤、组织坏死,进而促进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果:iNOS的表达与信号通路中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核因子(NF)-κ B通路、蛋白激酶(PK)C通路、环腺苷酸(cAMP)依赖PKA通路、核激素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通路、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通路、血红素加氧酶(HO)-1/一氧化碳(CO)通路均密切相关.结论:iNOS中药源抑制剂通过各种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作者:杨晓露;章丹丹;唐宁;华晓东;卞卡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艾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艾片中龙脑含量,分别研究灌流流速、药物浓度、吸收部位对艾片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流速、药物浓度、吸收部位对艾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艾片的肠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方程.
作者:马勇;杜守颖;宋逍;陆洋;李冬雪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对杠板归不同药用部位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 (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0 mL· min 1.结果:槲皮素的进样量在0.05~1.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呈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1.03% (n=6).杠板归不同药用部位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杠板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元宏;杨务彬;兰鸿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酸橙和甜橙2种枳实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中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以建立枳实药材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和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对来自20个产地的2个种的枳实药材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磷酸或加上0.1%十二烷基硫酸钠),流速为1.0 mL· min-1,指纹图谱检测波长为224 nm,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3、224 nm.结果: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枳实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20批不同产地枳实药材(包含2个种)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酸橙和甜橙2种枳实的指纹图谱差异显著,但同种枳实中不同产地的差异不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和不同种枳实药材中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枳实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已被《香港中药材标准》采用.不同种和产地的枳实药材有效成分(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临床处方应当区别应用.
作者:张振霞;郑玉忠;梁丽娟;董婷霞;詹华强;赵奎君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消渴热清加味丸合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甲钴胺(0.275 mg·kg1)、二甲双胍(0.28 g·kg-1)、消渴热清加味丸(15.0 g·kg-1)、二甲双胍+消渴热清加味丸(0.14 g·kg 1+15.0 g·kg1)组.ig给药,连续4周,每2周1次监测大鼠体重、血糖.4周时测定大鼠24 h进食量、饮水量、排尿量、尿糖含量、痛觉传导时间、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α(6-keto-PGFl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而进食量、饮水量、排尿量、血糖、尿糖含量显著减少,痛觉传导时间显著缩短,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增强、TXB2和6-keto-PGFlα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GSH-Px活性无显著改变;且中西药合用较单独给予二甲双胍在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痛觉传导时间、血浆中SOD活力和6-keto-PGFlα水平方面效果更好.结论:中西药合用在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二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且能在剂量上降低二甲双胍的用量,减轻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作者:厉伟兰;陈国明;邵华;郑向宇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怀牛膝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VP-ODS (250 mm×4.6Tmn,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79 nm.结果:建立了怀牛膝原药材和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的指纹图谱.12批怀牛膝原药材有24个共有峰,其中9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9以上,另外3批的相似度较低:11批经硫磺熏制过的怀牛膝药材有20个共有峰,其中7批药材的相似度都在0.8以上,相似度较原药材低.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怀牛膝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变;常珍珍;史彪;孙祥德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为中药沉香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中药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其产香机制、造香技术、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近些年来均有较大进展.结论:沉香复杂的活性成分在医药、保健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分析新技术涌现并应用到沉香的分析研究中.
作者: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金钮扣不同提取物的止咳、化痰作用.方法:金钮扣用95%乙醇回流提取得到醇提取物,加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得相应的萃取物和水相溶解部位.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法,观察金钮扣不同提取物的止咳、化痰作用.结果:金钮扣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咳嗽潜伏期分别为133.5、138.4、137.1、87.8 s,咳嗽次数分别为7、8、8和16次,酚红分泌量分别为1.031、1.014、1.262、0.656 μg;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组和正丁醇组的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酚红分泌量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石油醚组、氯仿组和水溶部分组的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及酚红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钮扣醇提取物止咳和化痰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
作者: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芩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0 mL·min-1,双波长检测:绿原酸327nm、栀子苷238nm.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54 4~1.235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4%(n=6);栀子苷进样量在0.363 2~2.905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1%(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适用于测定茵苓祛湿汤中绿原酸、栀子苷的含量.
作者:唐年忠;吴生齐;杨立伟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仙茅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产地仙茅指纹图谱的差异,为科学评价仙茅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a(钻石)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5 nm,柱温为30℃,流速为l mL·min 1,洗脱时间为80 min.结果:指纹图谱研究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有关规定.仙茅不同产地17批药材中有14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有13个共有峰,各共有峰之间的分离度较好.结论:仙茅指纹图谱的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仙茅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产地仙茅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固定产地来源对保障仙茅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马鹏;李隆云;喻强;卫莹芳;钟国跃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乳液相色谱法.以微乳为流动相,通过对影响分离度和保留时间的因素进行考察,优化佳微乳体系组成为2.5%(W/V)十二烷基硫酸钠-0.1%(V/V)正辛烷-8.0%(V/V)正丁醇-0.5%(V/V)三乙胺(磷酸调pH值至3.0);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柱温为28℃,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进样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7~47.0 μg·mL 1(r=0.999 9)、5.1~51.0 μg·mL-1(r=0.999 6)、5.5~55.0 μg·mL-1(r=0.999 6)、6.3~63.0 μg·mL1(r=0.999 9)和0.4~40.0 μg· mL1(r=0.998 7);五者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97.53%、101.37%、99.34%和99.52%,RSD (n=6)分别为0.31%、0.38%、0.49%、0.53%和0.8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黄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素珍;张忠义;张守尧 刊期: 2011年第39期
目的:研究通窍止咳液增强顺铂对肿瘤细胞内p38的活性.方法:通过Western-Blot检测通窍止咳液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人肺癌细胞A549内p38活性的变化;通过MTT比色法检测通窍止咳液单用以及联合顺铂对CNE2、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Westem-Blot检测结果显示,通窍止咳液能够激活CNE2和A549细胞内p38,增高细胞内p38的磷酸化水平;MTT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的通窍止咳液可以抑制CNE2、A549细胞的生长,通窍止咳液能增强顺铂对CNE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而对A549细胞则无此作用.结论:通窍止咳液增强顺铂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38有关,这一作用为逆转顺铂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玉文;林岚;肖翔林 刊期: 2011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