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龚时薇;张亮;黄杰敏;詹学锋;姜卫;王成江

关键词:风险管理, 药品安全, 药品风险因素, 收益
摘要:目的:保障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风险.方法: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借鉴欧美实践,对药品风险管理的内容、药品安全与药品风险的关系和药品风险因素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引入风险管理可促进我国药品全过程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大化药品的收益,小化药品的风险.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制药行业收益水平的横向比较研究

    目的:透彻地认识我国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和赢利能力.方法:基于2001~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将我国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水平、其他行业收益水平以及与国际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进行横向对比.结果:2000~2005年6年间我国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低于社会平均资产收益水平,即我国制药行业赢利能力低于社会资产的平均赢利能力;2000~2004年我国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在39个行业中排名前10,而2005年我国制药行业的收益水平和赢利能力在39个行业中的排名大幅下滑,同时企业亏损面大幅扩大.结论: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产业环境很不乐观.

    作者:王笳;游宇光;李仁锦;杨士明;杨安东;黄宇;吴必强;程志鹏;栾远东;夏华祥;赵光荣;吴诗惠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急性毒性及阴道刺激性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辛苯聚醇阴道凝胶的急性毒性和阴道刺激性.方法:采用Bliss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采用Eckstein法对性成熟雌性家兔进行阴道刺激性研究.结果: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5.88mg·kg-1,95%可信限为83.78~109.71mg·kg-1;阴道刺激性实验中阴道刺激炎症总分值为4.41.结论:在实验剂量下,复方辛苯聚醇凝胶的LD50在中等毒性范围,阴道刺激性在可接受范围内.

    作者:王江;沈丽琳;陈绮;侯庆昌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不同浓度促渗剂和接收液对驱虫斑鸠菊软膏体外渗透的影响

    目的:考察促渗剂和接收液对驱虫斑鸠菊软膏有效成分体外渗透的影响.方法:利用Franz扩散池,以醋酸纤维素膜为透过屏障,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等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氮酮(0%~5%)或乙醇(0%~40%)接收液后驱虫斑鸠菊软膏中总黄酮的浓度.结果:不同浓度氮酮对驱虫斑鸠菊软膏渗透作用影响不大;不同浓度乙醇接收液对驱虫斑鸠菊软膏渗透有促进作用,含20%、30%、40%乙醇的接收液与含0%乙醇的接收液比较,10h时累积渗透量分别增加57%、117%、191%.结论:氮酮作为促渗剂对驱虫斑鸠菊软膏的渗透作用不大;接收液中乙醇浓度对驱虫斑鸠菊软膏的渗透作用有影响.

    作者:付丽红;于鲁海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头孢唑肟钠生产工艺及条件的研究

    目的:对头孢唑肟钠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方法:以粗品7-氨基-3-烷基头孢烷酸和AE活性酯为原料合成头孢唑肟酸,再与无水碳酸钠反应制得头孢唑肟钠;同时研究反应时间、乙醇用量和滴加时间、无水碳酸钠的用量以及pH值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反应过程完全可以实现,合成头孢唑肟钠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1.5h,乙醇滴加速度400mL·h-1,反应温度30℃以下,乙醇与头孢唑肟酸用量比30mL∶1g,无水碳酸钠与头孢唑肟酸的质量比0.15∶1.00,溶液pH值6.9±0.1.结论:该工艺切实可行,为头孢唑肟钠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黄美英;夏星;罗凯;梁克中;胡廷章;祁俊生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关于医药企业营销团队的绩效研究

    目的:利用现代绩效管理来激发营销团队的潜力,促进其为企业带来好的效益.方法:将所研究的绩效管理理论结合医药企业营销团队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形成研究成果.结果与结论:应针对医药企业营销团队的特性,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改善团队绩效和企业效益.

    作者:刘延猛;杨悦;于文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计算机网络在我院住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计算机网络更好地应用于我院住院药房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我院住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应用基础上,分析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应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才能在住院药房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金纳多对奈替米星致耳毒性模型豚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金纳多注射液对奈替米星导致豚鼠耳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奈替米星组、金纳多预防组和金纳多治疗组,以不同方式给药4wk后,比较各组豚鼠的耳廓反射阈、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时间、血清铁离子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耳蜗毛细胞扫描电镜图.结果:4wk后金纳多预防组和金纳多治疗组的耳廓反射阈、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时间分别为(33.75±4.20)dB、(25.63±3.71)dB、(3.91±0.18)ms和(27.27±4.54)dB、(32.95±4.30)dB、(4.30±0.16)ms,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纳多注射液能预防和治疗奈替米星引起的豚鼠耳毒性,而且预防给药对耳毒性的改善作用大于治疗给药.

    作者:陆文铨;刘皋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的溶解方法及注意事项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所致的中、重度感染,临床应用较普遍.但本院临床人员在配制输液时常发现悬浮有少许白色针状结晶体,且振摇不消失.为此,笔者会同医院相关人员查看了医师处方及该药的说明书,考虑到溶媒的选择问题,做了以下试验,以期查明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作者:刘兵;杜智丽;邢沈超;费玉芳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PZFX)和替硝唑(TNZ)联用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给药后不同时间PZFX和TNZ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2药单用与合用时的体内过程均呈二室模型,药-时曲线形态基本一致.PZFX联用TNZ前、后的AUC分别为(620±82.2)、(570±107.9)mg·min·L-1,TNZ联用PZFX前、后的AUC分别为(5 507±1 013)、(5 086±1 197)mg·min·L-1;PZFX联用TNZ前、后的t1/2α分别为(7.2±1.4)、(9.9±3.0)min,TNZ联用PZFX前、后的t1/2α分别为(30.5±4.3)、(43.5±5.0)min;PZFX联用TNZ前、后的血浆清除率(CL)分别为(1.4±0.2)、(1.5±0.2)L·h-1,TNZ联用PZFX前、后的CL分别为(0.4±0.1)、(0.5±0.1)L·h-1.2药合用后PZFX可使TNZ的α值增加、t1/2α稍延长,但其余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ZFX与TNZ合用后体内过程未发现明显变化,提示可联合用药,但PZFX有延缓TNZ分布迹象,可能使TNZ起效滞后.

    作者:黄品芳;王长连;刘亦伟;郭晓卫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卡波姆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分析

    卡波姆(Carbomer,Carbopol)又名卡波普,是一种合成的非线性高分子聚丙烯酸交联树脂(聚烷基蔗糖或聚烷基季戊四醇与丙烯酸交联聚合物的共聚物),目前广泛用于制药、日用化工等领域,本文着重简要介绍卡波姆在眼用制剂中的应用.

    作者:赵继华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RP-HPLC法测定降压一号片中3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压一号片中3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 C8,流动相为乙腈-二氯甲烷-水-三乙胺-冰醋酸(44∶1∶55∶0.1∶0.15),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8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氢氯噻嗪、氯氮(艹卓)和利血平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200.0、4.0~160.0、0.2~8.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101.35%和101.0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毛桂福;郭涛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维生素B2市场浅析

    目的:了解我国维生素B2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维生素B2的生产、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维生素B2今后仍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应密切注意市场变化,以求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伦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洗液中3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洗液中3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8∶42∶0.4),用磷酸调pH至3.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40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22℃~28℃.结果:利多卡因、醋酸氯己定及曲安奈德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69.6~985.6(r=0.999 8)、84.0~224.0(r=0.999 8)、12.0~32.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RSD=0.41%)、99.51%(RSD=0.83%)、100.00%(RSD=0.6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剑惠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医院药房调剂拆零药品时影响药品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规范拆零药品的操作规程.方法:分析医院药房调剂拆零药品时影响药品质量的原因.结果与结论: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拆零后包装材料及调剂操作等问题,建议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韩敏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医院门诊药房患者用药教育的实施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如何开展有效的患者用药教育.方法: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实施患者用药教育的必要性,并设计具体方式.结果与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可通过完善用药咨询体系、发放特定药品时附标示单、建立用药查询及处方提示系统等途径实施有效的患者用药教育,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怡;党丽娟;刘佐仁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重要的糖蛋白造血因子,含有1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0 000~34 000,其中约40%为糖基化合物,能刺激红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

    作者:徐隆机;袁伟恩;吴飞;金拓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HPLC法测定甲磺酸多拉司琼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多拉司琼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mol·L-1甲酸铵(450∶440∶110),用三乙胺调pH至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5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甲磺酸多拉司琼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56μg·mL-1(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7%(RSD=0.7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甲磺酸多拉司琼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秀丽;王东凯;杨民;宋扬;王丽君;庄润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浅谈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和利用效益审计

    目的: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和利用效益审计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药品管理和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从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内控制度审计、采购审计、价格审计、利用审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加强对药品管理和利用效益审计,是控制医疗费用支出,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环节.

    作者:梅林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注射用盐酸尼莫司汀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光照及pH值条件下注射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等变化.结果:ACNU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0.68%);温度、光照及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3种因素均对ACNU稳定性有影响.结论:临床应用ACNU时应现配现用,且配伍后溶液冷藏、避光贮存不超过8h.

    作者:王晨;孙菡;文柳静 刊期: 2007年第22期

  • 浅谈应充分发挥医院药检室的作用

    目的:加强、落实和拓宽药检室的职能作用.方法:综合分析医院药检室的现状和开展的主要工作.结果:药检室的地位和现状与其所开展的工作不相适应,制约着药检室作用的发挥.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药检室的地位,加强人才的配置和培养力度,加强药检室的软硬件建设,从而利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梁光荣;刘莉萍 刊期: 2007年第22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