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心源性肺水肿误诊8例分析

任陇滨

关键词:肺水肿/诊断, 误诊
摘要:目的:提高对非心源性肺水肿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8例非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结论:非心源性肺水肿从症状上极易与心源性肺水肿相混淆而造成误诊误治,只有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才能降低误诊率.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炎症与肿瘤误诊4例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炎症与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对近6a来本院腮腺炎症与肿瘤互为误诊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误诊,延误了治疗.结论:对腮腺肿块的诊断要充分利用针吸活检和CT的检查.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12例分析

    将我院近3a来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38~67(平均53.5)岁.

    作者:谭平;黄智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Barrett食管及内镜特点12例分析

    对我院1996-01/2006-07 Barrett食管(BE)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21~76岁,平均52岁.本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疼痛、反酸、吞咽不适及咽部等症状,症状多有重叠,其中胸骨后烧灼感4例,胸骨后疼痛3例,反酸3例,吞咽不适2例,无症状3例.

    作者:袁昌道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气管癌20例分析

    目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癌检查的认识,防范严重并发症.方法:收集了近10a来到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的气管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肿瘤位于气管上段2例,中段1例,下段17例.肿瘤外观呈滤泡状5例,乳头状4例,菜花状7例,浸润型4例.病理类型:腺癌4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4例.结论:气管癌的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高风险技术操作,原发性气管癌相对较少,大部分是继发于支气管肺癌,术前提高警惕,术中谨慎细心,方法得当,是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国飞;陈辉;周训英;伍立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气荚膜梭菌和阴沟肠杆菌致胫腓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分析

    对产气荚膜梭菌和阴沟肠杆菌致胫腓骨骨折伤口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主诉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个月余,于2007-10-08入院.自诉1个月前不慎被粉碎机零件砸伤右下肢,急到当地私人诊所清创包扎,用夹板固定制动,经换药发现夹板处皮肤坏死,急诊来我院治疗.

    作者:王燕;隋秀丽;宫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002/2006年飞行员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连续性飞行员人群按年龄、是否患有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率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部分脂肪肝进一步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成为体检暂不合格的原因之一.结论: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为疾病的预防及航空卫星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陈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2例分析

    我科收治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兄,13岁.主因呕血2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h进食干方便面后出现呕血,共2次,呈非喷射性,第1次量约700ml,第2次量约20ml,曾鼻衄1次,量不多,伴乏力,无咯血,末见血便,无发热,无反酸、嗳气,无头痛、头晕,无抽搐及意识障碍等.

    作者:杨雪冰;云小蕊;杨振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破伤风19例分析

    目的:探讨破伤风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例患者发病初有10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修正诊断,经积极治疗后治愈16例,死亡3例.结论:破伤风在农村仍有发病,疾病早期较易误诊,加强破伤风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利于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琼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379例的护理

    我院2004-01/2006-12开展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79例,手术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白春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高原婴儿亚急性对称性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1例分析

    近期我院收治1例3月龄婴儿急性对称性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勇;郭彦伟;周忠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泡状视网膜脱离误诊12例分析

    泡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于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的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可因病变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的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改变,因而易与其他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混淆,导致误诊,并采用不恰当的治疗,而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卢爱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的对比分析

    廊坊市人民医院2000-12/2008-02分别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对患者进行检查,我们对两种操作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琴;王志刚;张文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腹膜后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5例分析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误诊原因及手术经验教训,旨在提高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腹膜后肿瘤5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痛病历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B超、CT,均报告肿块来源于肝脏,术中确诊为腹膜后肿瘤行肿瘤切除或取活检术.结论:认真分析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对可疑病变可行超声造影,这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采用肿瘤合并大血管切除及血管重建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田敏;吕毅;刘昌;于良;刘学民;王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席汉综合征长期误诊1例分析

    对席汉综合征长期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2001-05-10首次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与10a前生育第一胎,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抢救约36h后病情稳定.

    作者:岳庆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味觉功能障碍摘要如下.1 卡托普利男,56岁.主因鼻出血0.5 h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6℃,P88次/min,R 18次/min,BP 220/180 mm Hg,面部潮红,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四肢活动好.经降压、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病情趋于稳定,血压维持在150/95 mm Hg,给予口服卡托普利25 mg,3次/d.服药1周后味觉减退,继续服用2周后患者对酸、甜、苦、辣、咸均感淡而无味,逐渐味觉消失,但对冷热温度反应正常.查体:舌苔薄白,口腔、舌面无溃疡,舌乳头无肿胀,舌体运动灵活,伸舌居中,无歪斜.

    作者:江萍;周玫;李泽卿;薛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

    对Creutzfeldt-Jakob's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失眠头晕50 d,走路不稳、精神异常35d入院.主要表现为初期失眠、头晕伴呕吐、走路不稳继之精神异常,惊恐骂人,哭笑无常,并发热,阵发性头后仰肢体抽动,近1周进食差,小便失禁,尿色红.

    作者:王丽;祝伟华;文蕾;李辉;夏艳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前过程在提高检验质量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通过对检验前过程中可能有影响的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和总结.结果:检验前过程有隐蔽性、复杂性和质量保证工作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等特点,是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结论:检验前过程的质量保证是提高检验质量和发展检验医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有效地保证检验前过程质量.

    作者:李熙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TCT筛查宫颈病变480例分析

    目的:评价TCT(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02/2007-04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480例,对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CT细胞学检查标本满意率95.9%,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9.58%.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符合率高.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宫颈癌普查方法.

    作者:姜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

    对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8岁.因烦渴、多饮、多尿20a、神智不清1d于2007-12-05入院.既往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0 a,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25 g,1次/d,未检测血糖.10 a前出现视力模糊以及双手指尖麻木,夜尿增多至5~6次/晚,4 a前患者左足第5趾受伤,未予以重视,伤口一直不能愈合,且出现化脓和坏死,在我院行左足第5趾切除.

    作者:黎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

    对近期我科收住自发性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因突发持续性心前区后背部疼痛2h于2008-02-25入院.

    作者:刘铭;刘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