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张智敏;吴凡;周焕芝;程圣英;张志强

关键词:尿毒症/治疗, 肾透析, C反应蛋白质/分析, 白细胞介素6/血液, 高半胱氨酸/血液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6例透析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为血透组,2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抽血检查CRP、IL-6、MDA、Hcy.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前CRP、IL-6、MDA、Hcy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血液透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血清CRP水平较透前升高,IL-6、MDA、Hcy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血液透析能够提高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同时血液透析能够清除一定的IL-6、MDA及Hcy.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不孕并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分娩1例

    1 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5-10因月经量多2 a,发现肌瘤1 a来我院就诊.询问病史:患者已婚6 a,未孕.2 a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未诊治.1 a前症状加重伴贫血,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服用宫瘤清等药物,无效.自诉无尿频、便秘、头晕、胸闷等症状.查体:T 36.5℃,P 90次/min,R19次/min,BP100/60mm Hg.贫血外观,心肺无著变,下腹触及包块、质硬、界清.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少量、黏膜苍白,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新生儿头大小、质硬、光滑、边界清.

    作者:刘海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长效青霉素注射技巧与护理体会

    2006-01/2007-10我院为186例患者注射长效青霉素共计830次,掌握了一定的注射技巧和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吕传芳;林艳霞;齐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右胫骨畸形性骨炎1例分析

    对右胫骨畸形性骨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7岁.因右小腿畸形伴跛行多年于2007-08-06入院.患者14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隐痛不适,给予自行补钙及以关节炎处理,不见好转.12 a前始出现胫骨前侧缓慢增大,行走轻度跛行,以后逐渐发现右小腿向前外弯曲而隆起,跛行加重.

    作者:胡泽元;杨永林;黄祖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32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对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经导管灌注氨甲蝶呤后以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前、术后观察临床症状、β-HCG值以及B超提示盆腔包块大小及腹腔内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成功治愈,治疗成功率为90.6%,3例失败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B超检查盆腔包块径线应作为适应证选择的重点.

    作者:孟虓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氯胺酮过量致术后精神症状发作1例分析

    对小儿氯胺铜过量致术后精神症状发作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岁,身长140cm,体重25kg.因腹股沟斜疝行修补术,术前肌注阿托品针0.3mg,10min后抱入手术室时表情紧张,对医护人员有害怕抵触情绪.

    作者:程永冲;吴畏;祖正儒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肝癌20例螺旋CT表现分析

    对我院肝癌20例螺旋CT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2~78(平均51)岁.手术或活检证实15例,5例结合临床资料HAA(+)经多种影像学检查,证实随访1a以上.

    作者:吴淑贝;范建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泡状视网膜脱离误诊12例分析

    泡状视网膜脱离是继发于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的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本病可因病变范围及程度不同而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的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改变,因而易与其他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混淆,导致误诊,并采用不恰当的治疗,而延误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卢爱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二级医院检验科常见问题处理体会

    我院为二级医院,对检验科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新的问题处理体会如下.

    作者:卢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002/2006年飞行员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调查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将连续性飞行员人群按年龄、是否患有高脂血症或脂肪肝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脂血症、脂肪肝患病率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部分脂肪肝进一步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成为体检暂不合格的原因之一.结论: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为疾病的预防及航空卫星保障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陈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9例分析

    我科2004-01/2007-05收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9例,分析如下.

    作者:唐月学;曾志;向大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神经鞘膜瘤1例

    1 病历摘要男,35岁.因声嘶、咽部异物感、渐进性吞咽不适3 a,活动时呼吸困难0.5 a.于2000-07-10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喉肿物为诊断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吸气性呼吸困难Ⅱ度,全身情况可,表浅淋巴结末触及.间接喉镜检查见会厌喉面有一乒乓球大小肿物,表面溃烂,有灰白色坏死物附着,触之无痛,易出血.

    作者:张宇;贾云志;马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腹部B超3879例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3879例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统计了3879例不同年龄段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疾病数及发病率.结果:疾病总检出率为20.78%(806/3879),男性高于女性.病种分布以脂肪肝检出率高,其次是胆囊结石、前列腺增大、子宫肌瘤、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等.结论: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查无创伤性,操作简便,耗时短,结合病史对绝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正确诊断,对大面积体检尤为适用.

    作者:郭玲;李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腹膜后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5例分析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误诊原因及手术经验教训,旨在提高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腹膜后肿瘤5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痛病历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B超、CT,均报告肿块来源于肝脏,术中确诊为腹膜后肿瘤行肿瘤切除或取活检术.结论:认真分析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对可疑病变可行超声造影,这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采用肿瘤合并大血管切除及血管重建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田敏;吕毅;刘昌;于良;刘学民;王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容量治疗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163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根据液体需要量进行容量调节,即实施晶体液与胶体液并举的输液方案,以及补充适量的红细胞与血浆.结果:麻醉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结论: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实施晶体液与胶体液并举的输液方案,疗效确切.

    作者:时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肝内胆管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资料,肝内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癌8%~13%[1],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5%[2-4],占肝内恶性肿瘤第二位.临床上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

    作者:吴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形势下的医院执业药师工作探讨

    医院药师的主要工作是配合临床各科,做好门诊和病房处方以及领药单等调配发放工作.但随着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医院执业药师的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医院执业药师的执业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慧娟;胡鹏飞;左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中心供氧装置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中心供氧装置的效果.方法:对中心供氧装置各部位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中心供氧装置消毒前后合格率明显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供氧装置管道复杂,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彻底消毒,才能减少由此引发的外源性感染.

    作者:申瑶;郭兰君;王春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完全性直肠脱垂20例治疗分析

    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组合性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若;胡明;曾晓玲;庄华章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对58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确诊后,一律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正规治疗,于2~4周后,症状消失、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对临床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作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何亦龙;达素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