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综合护理用于危重症患者40例疗效观察

李畅畅;王一涵;计悠扬;韩颖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危重症患者, 抗感染,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抗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ICU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更好,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肺内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更短(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综合护理干预ICU危重症患者,疗效显著,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肺内感染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质量考察

    目的 考察市售不同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方法 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方法对14个厂家49批次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性状、鉴别、游离水杨酸、释放度、重量差异、含量测定等进行检测,并对同一生产厂家不同批号产品及不同厂家之间产品逐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个厂家各1批游离水杨酸不合格;1个厂家2批释放度不合格;所有样品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合格;1个厂家1批样品为肠溶糖衣片,不需要检查重量差异,其余样品重量差异均合格.结论 14个厂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工艺可靠,质量稳定,但4个厂家质量不稳定,应改进工艺.

    作者:陈亚;陈清;张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骨肽注射液辅助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3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骨肽注射液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骨科住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χ2=4.221,P=0.04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6.476,P=0.011).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药品不良反应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骨肽注射液辅助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转子间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且药品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少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93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0例给予口服维生素E片(1粒/次,3次/日),治疗组70例给予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3次/日),联合用药组63例给予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3次/日),同时加服维生素E片(1粒/次,3次/日).3组均治疗12周.结果 共有184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治疗4,8,12周后,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配偶受孕率明显提高;治疗12周后,精子密度治疗组增加了74.78%,联合用药组增加了83.48%;(a+b)级精子治疗组增加了98.74%,联合用药组增加了103.72%;a级精子治疗组增加了95.64%,联合用药组增加了94.97%;精子活率治疗组增加了72.26%,联合用药组增加了73.93%;精液量治疗组增加了30.99%,联合用药组增加了29.67%;精液液化时间治疗组降低了39.90%,联合用药组降低了39.41%;正常精子形态治疗组增加了160.80%,联合用药组增加了178.87%;精液中果糖含量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增加了38.08%和40.90%;α-中性糖苷酶活性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分别增加了41.75%和41.66%;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受孕率分别为19.70%和19.67%.结论 还少胶囊可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提高患者配偶受孕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德怀;王文杰;秦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某三甲妇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

    目的 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管理.方法 介绍通过向现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嵌入合理用药管理软件、药品处方限定功能、设置用药禁忌标签提示、增添处方实时点评项目等措施,逐步建立和优化药学信息化体系的实践经验.结果 信息化建设举措实施可有效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不合理处方率由2014年的12.02%降至2016年的6.82%,并提高了药师处方点评的参与度和点评质量,延伸了药学服务模式,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结论 结合医院特色,对HIS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保障患者临床安全用药,提高医院药学服务和药事管理水平.

    作者:方瑞;吕昌;王铁桥;鲁培;王穗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实验研究进展

    乳腺增生为常见乳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与肿块,西医治疗常伴随众多不良反应,故中医治疗倍受关注.该文总结了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方法及其研究成果,为乳腺增生的相关中药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林桐;顾彧;马娇;谢志煌;浦益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碳酸酐酶抑制剂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抑制剂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接受超生乳化术的患者90例(10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60眼)和对照组40例(43眼).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给予布林佐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细胞的密度和角膜的厚度.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6,9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更高(P<0.05);与术前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5);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1周角膜厚度明显更厚(P<0.05);与术前对比,观察组术后1 d,3 d,1周角膜厚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 碳酸酐酶抑制剂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可保护角膜细胞不受损,恢复角膜细胞功能.

    作者:刘丽;关玲;郭莹;郭硕;赵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我院儿童门急诊医师分级处方行为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儿童门急诊医师分级处方行为,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儿童门急诊处方7062张,对初、中、副高、正高职称医师处方行为进行分级分析,包括处方情况及用药合理性.结果 儿童急诊处方以初、中职医师为主,门诊主要为副高、正高级医师,抽查处方主要涉及呼吸疾病;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平均金额、基本药物使用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初、中职医师静脉给药比例及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副高、正高级医师;不合理处方比例初职高,正高低,尤其是不规范处方多见;不规范处方比例初职高,其次为中职;而不适宜处方则是中职和副高较高,正高职称医师处方行为更加严谨规范.结论 要规范合理用药,需加强对初、中职医师的处方规范化书写培训管理,并对中职、副高级医师不适宜处方行为进行干预和沟通.

    作者:张春兰;付燕;沈宁;何大方;杨丽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镁血药浓度的方法改进及质控评价

    目的 改进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镁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清样品经1.0 mol/L硫酸沉淀,以环己甲酸为内标,以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0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1:19),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并对2016年度医院216份质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标和丙戊酸镁衍生物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1 min和5.4 min,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1.0~200.0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102.5%,批内、批间精密度RSD<2.3%,稳定性试验RSD<3.9%,2016年度质控数据批间RSD<1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要求.2016年度质控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所有质控数据均为在控.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镁血药浓度监测,室内质控评价保证了血药浓度监测质量.

    作者:杨颖达;何秋月;李德秀;王天褀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116例,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干预治疗.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2.31±4.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25±4.21)分(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例(13.80%),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7例(46.5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帕罗西汀,可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陈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总结该类疾病用药经验.方法 通过参与1例CAP患者的治疗,分析患者用药方案,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 与结论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用药,可成功控制感染,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对CAP患者的药物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倪倍倍;杨蕊;冷萍;乔伟立;毕鹏飞;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振口服液中6种成分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金振口服液中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甘草酸、大黄素和大黄酚6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黄芩苷0~15.0 min、280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15.0~35.0 min、254 nm,甘草酸35.0~39.8 min、237 nm,大黄素、大黄酚39.8~50.0 min、254 nm).结果 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甘草酸、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32~2.1625μg,0.0128~0.6380μg,0.0185~0.9260μg,0.0358~1.7925μg,0.0498~2.4880μg,0.0529~2.64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99.49%,99.89%,100.31%,99.55%,99.54%,RSD分别为1.10%,1.03%,1.49%,1.23%,0.98%,1.19%(n=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金振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智慧;程诚;姚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养正消积胶囊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毒副反应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正消积胶囊.连续化疗2个周期(6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为56.00%,与对照组的4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均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毒性和嗜睡等毒副反应,且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能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琳;李瑞林;李鲁明;许进秀;张晓丽;徐红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1例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利奈唑胺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个体化用药和用药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1例肺部感染患者发生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资料,判断可疑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总结实施药学监护的要点.结果 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所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其高危因素有高龄、治疗周期长、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及肾功能不全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可以促进临床更加规范、合理地用药,更好地体现个体化用药及用药监护.

    作者:邓英光;张紫萍;林茵;郭秀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青少年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各2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临床记忆量表(CMS)分别评定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HAMD-24总分、WCST和CMS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HAMD-24总分、CMS和WCST各因子的总测验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的完成分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均能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认知功能,但帕罗西汀优于氟西汀.

    作者:刘小林;符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课程改革与评价初探

    目的 有效推动学校医学实验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 改革.方法回顾性分析学校在推进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建开放实验室,构建创新实验平台,推行微课和慕课教学模式.结果 与结论 通过机能实验平台的构建和革新、教学方式的更新,以及考评手段的合理化与多样化,基础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有效提高了学校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培养国内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了贡献.

    作者:葛璞;李静;姚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75只健康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测定5组大鼠的骨钙素水平.再选取75只健康大鼠,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按分组进行体外干细胞培养至形成集落.将形成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注入1~5组大鼠的骨髓腔中,并分别给予1~5组大鼠0,0.1,0.3,0.5,1.5 mg/kg硼替佐米4周,每日抽取大鼠的外周血测定骨钙素水平.4周后处死大鼠,取其长骨做切片,检测大鼠的骨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 治疗前,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5组大鼠骨钙素水平由高至低为1组、2组、3组、4组、5组;第5组大鼠的长骨骨密度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指数均高于其他4组大鼠(P<0.05),凋亡指数低于其他4组大鼠(P<0.05).结论 硼替佐米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效果确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行.

    作者:邹敏君;刘锐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治疗肢体骨折后肿胀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中医中药促进骨折后局部消肿的作用.方法 通过PubMed,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药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了解近年来中医中药促进骨折后局部消肿的作用.结果 中医中药促进骨折后局部消肿及骨折愈合疗效确切.结论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正确使用中医中药,对治疗肢体骨折后肿胀及促进骨折愈合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指标优选金麻杏止咳片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金麻杏止咳片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绿原酸为指标,分别对醇提和水提工艺进行优选,对水提工艺进行醇沉浓度考察.结果 醇提工艺优选为10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工艺优选为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工艺的醇沉浓度为70%.结论 优选的金麻杏止咳片提取工艺,麻黄碱等4种成分的提取率均超过70%.

    作者:申玉龙;安丽娜;张鹏;王立伟;徐达;宋长国;金艳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北沙参本草考证及道地产地探源

    目的 考证北沙参的本草学和道地产地.方法 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中对沙参的记载和分析相关文献,以及实际调研,综合论证北沙参的道地产地.结果 厘清了南、北沙参的历史变迁,明晰了北沙参的道地产地.结论 山东莱阳为北沙参的道地产地,应大力发展.

    作者:许保海;赵惠萍;李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四氯化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中毒救治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四氯化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中毒救治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医疗机构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总结、归纳文献,并结合临床救治经验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医院临床救治的115例四氯化硅中毒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仅有3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四氯化硅中毒属中等溶解度、高浓度、强刺激性气体中毒,既有呼吸道局部刺激作用,又有心、肝、肺、肾等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白金;邹建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